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打擊傳銷中間人法律責任

打擊傳銷中間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8 01:24:42

Ⅰ 關於傳銷活動中中間人能判什麼罪

不可以!!定不了什麼罪!

Ⅱ 詐騙案件中的中間人有法律責任

詐騙案件中的中間人有法律責任。

詐騙案件中的中間人明知是詐騙而參與的,屬於詐騙案件中的共犯,按照共犯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證據證明該中間人確實不知道這是詐騙,該中間人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是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

需要注意的是,詐騙案件中的中間人屬於詐騙案件中的共犯,詐騙案件中的中間人同樣有法律責任。

(2)打擊傳銷中間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詐騙行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一些共同的特徵把握這些特徵予以防範,是可以避免使自己誤入歧途、落入圈套的。

詐騙為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

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後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

詐騙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靜甚至「愉快」的氣氛下進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範意識較差,較易上當受騙。

Ⅲ 關於傳銷的法律法規

這個要看具體的行為,禁止傳銷條例對於傳銷行為有明確規定。

第七條,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1.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2.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3)打擊傳銷中間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禁止傳銷條例》是2005年8月10日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文件,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禁止傳銷條例》的發行目的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第七條,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Ⅳ 中間人的法律責任

你在整個事件中如果對賣主不了解,或不是合夥欺騙熟人。你僅承擔一個介內紹的責任。具體配合容公安處理該案而熟人將責任全部推到你身上錯誤的,所以你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因為該熟人是成年人,有判斷事物的能力。他對自已的行為負責。

Ⅳ 中間人法律責任么

你在整個事抄件中如果對賣主不了解,或不是合夥欺騙熟人。你僅承擔一個介紹的責任。具體配合公安處理該案而熟人將責任全部推到你身上錯誤的,所以你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因為該熟人是成年人,有判斷事物的能力。他對自已的行為負責。

Ⅵ 國家是怎樣打擊控制傳銷的

國家打擊傳銷相關法律:下行為之一的,屬於傳銷或變相傳銷行為: 
    (一)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組織網路從事無店鋪經營活動,參加者之間上線從下線的營銷業績中提取報酬的; 
    (二)參加者通過交納入門費或以認購商品(含服務、下同)等變相交納入門費的方式,取得加入、介紹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並以此獲取回報的; 
    (三)先參加者從發展的下線成員所交納費用中獲取收益,且收益數額由其加入的先後順序決定的; 
    (四)組織者的收益主要來自參加者交納的入門費或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的費用的; 
    (五)組織者利用後參加者所交付的部分費用支付先參加者的報酬維持運作的; 
    (六)其他通過發展人員、組織網路或以高額回報為誘餌招攬人員從事變相傳銷活動的。 
    實施上述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組織策劃傳銷或者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個人
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5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
 
    未經
金融管理部門批准,以定期或不定期還本付息或者變相還本付息為回報,以養殖、種植、庄園開發、旅遊以及會員卡、消費卡、資格卡等形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刑事責任;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的規定,以集資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以明顯高於市場價格傳銷或變相傳銷食品、保健品、化妝品、
高科技產品、資訊服務等,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以合同詐騙罪或者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實施上述行為,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犯罪、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處理。 
    為吸引、慫恿、誘騙他人參加或者從事傳銷,向他人講解、提供或者發布
傳銷組織結構、計酬辦法、晉升制度、加入方式、獲利遠景等信息的;向他人傳播如何發展下線、上繳款項、領取報酬、獲取傳銷信息和商品以及規避法律的方法的;以其他傳銷信息、方法為主要內容進行傳授的將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條的規定,以傳授犯罪方法罪定罪處罰。
    明知他人實施犯罪仍積極參與,誘騙受害人參與各種形式的傳銷、變相傳銷活動、構成犯罪的,以相關犯罪的
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內設機構、分支機構、代理商、
中間商等單位及其人員,明知他人以傳銷或者變相傳銷方式實施犯罪仍積極參與、構成犯罪的,以相關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明知他人以傳銷或者變相傳銷方式實施犯罪,仍為其提供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場所【將房屋、旅店、
物業小區出租給非法傳銷者居住,最高可處以50萬元的罰款】,或者提供運輸、保管、倉儲、郵寄等便利,構成犯罪的,以相關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在實施傳銷或者變相傳銷行為中,採取暴力、脅迫手段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中介機構或個人以虛報注冊資本、
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手段,代理或協助他人注冊公司、企業,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構成犯罪的,以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明知他人注冊公司、企業進行傳銷或者變相傳銷仍然實施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以相關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公司、企業登記機關、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公司、企業登記注冊過程中受賄或者嚴重失職、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

Ⅶ 詐騙案的中間人是否負有法律責任

詐騙案中間人確實負有法律責任,並且負有和詐騙人同犯共犯法律責任,罪名不清。如果是給詐騙案中的詐騙分子提供經濟基礎或者手段,間接性手段,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向很多人將自己的銀行卡售賣給詐騙案的犯罪人,用於資金洗白轉流分流,針對這種情況,國家專門在刑法中增加了一條幫信罪,也就是幫助網路信息犯罪,這些提供銀行卡的人也就是協助人,同樣負有刑事責任。

三、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遠離詐騙,杜絕參與詐騙。

現在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段防不勝防,通過各個方向向你滲透,一定要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很多可以不勞而獲的事情,不會通過簡簡單單一次投資就可以發大財,踏踏實實是根本,勤勤懇懇好做人。

Ⅷ 房屋通過中介出租給傳銷人員,房東會被追究法律責任進行處罰嗎

中介只是介紹客戶,房東有義務做好租客身份證登記信息,房東如果明知租客在進行違法行為沒有上報公安機關的違法。傳銷法規定:為傳銷提供培訓場所的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

第五十七條 房屋出租人將房屋出租給無身份證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進行犯罪活動,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根據《禁止傳銷條例》規定:

第二十六條

為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為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行為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通知有關部門依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予以處罰。

(8)打擊傳銷中間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貴陽一房主租房給傳銷人員從事培訓活動被處罰

新華網貴陽8月12日電(記者李黔渝)貴陽市觀山湖區工商局日前對為傳銷者提供住房的房屋業主進行處罰。據了解,這是貴州省首次對租房給傳銷人員的房主開出「罰單」。

記者從貴陽市觀山湖區工商局了解到,由當地工商、公安、社區服務中心等組成的「打傳行動隊」在例行檢查中,發現位於貴陽市觀山湖區世紀城的業主李某將自有產權房屋出租給多名傳銷人員從事培訓活動。檢查人員當場收繳培訓材料等。

檢查人員認為,當事人為取得經濟利益淡漠社會責任,將房屋出租給傳銷人員居住一年多時間,不依法將承租人相關信息在公安機關備案,造成其自有產權房被傳銷人員利用從事傳銷活動,應對其法律後果承擔行政責任。

根據《禁止傳銷條例》有關規定,觀山湖區工商局對李某依法進行了處罰,沒收其房租收入所得,並罰款5萬元。

熱點內容
非訟律師 發布:2025-05-06 20:08:18 瀏覽:383
勞動法3638條規定 發布:2025-05-06 19:51:10 瀏覽:550
建設法律責任按性質可分為 發布:2025-05-06 19:49:50 瀏覽:696
陽朔法院網 發布:2025-05-06 19:35:13 瀏覽:333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分析 發布:2025-05-06 19:33:13 瀏覽:264
新法律法規婚姻法不用禮金 發布:2025-05-06 19:28:58 瀏覽:75
武漢疫情刑法 發布:2025-05-06 19:12:58 瀏覽:224
按份責任和連帶責任法律規定 發布:2025-05-06 19:12:26 瀏覽:293
工會及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5-06 19:03:24 瀏覽:937
璧山法院概況 發布:2025-05-06 18:30:16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