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19年修改勞動法

19年修改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5-07-28 06:34:16

① 2019年新的勞動法請問以前是單位交社保後來是自已交那麼50歲能拿養老金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指數,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② 2019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病假

2019年的勞動法對於病假工資的計算有明確的規定,根據員工的定額或非定額性質、工齡以及病假天數有所不同。以下是主要的計算方法:


非全月病假:



  • 非定額人員:應扣病假工資等於基本工資的70%和30%部分分別乘以應扣工資基數和病假天數,然後分別相加,再從基本工資中減去這個數額。若當月工資低於上海最低工資的80%,則按最低工資的80%支付。

  • 定額人員:計算方法類似,但使用的是定額工資(1000元)作為基礎,同時計算工時工資與應扣病假工資之間的差額。


全月病假或非因工負傷,無論是定額或非定額人員:



  • 病假工資計算基於基本工資的70%和30%部分,與病假天數相關,再從基本工資中扣除。


另外,不同地區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根據《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上海市勞動保障局公告》和《深圳經濟特區企業工資管理暫行規定》有各自的最低工資標准和病假工資比例要求,如連續工齡不同,病假工資比例從60%到100%不等,超過6個月的病假則有更低的疾病救濟費標准。


總的來說,病假期間的工資支付由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約定,且必須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具體計算時需考慮員工的工齡和所在地區的相關規定。

③ 2019新勞動法關於保險

1、勞動法中規定用人單位應在員工入職三十天內購買社會保險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2019年新勞動法死亡的規定

你是問工傷造成死亡,還是自身得病死亡?

勞動者因工死亡的,其親近屬可享受如下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在職員工因病死亡賠償 :

一、喪葬補助費在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為死亡當月工資3個月的標准發給。離退休(退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為上年度企業離退休人員3個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標准發給。

二、一次性撫恤金在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為職工死亡當月工資20個月的標准發給;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為其生前最後一個月基本養老金20個月的標准。

三、遺屬生活補助費職工有多名遺屬時,全部遺屬的月生活補助費標准之和,不得超過該職工生前月工資或月基本養老金。

五、職工供養直系親屬范圍及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的條件職工供養直系親屬范圍及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的條件,比照《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8號)執行。具體是:

1、職工供養直系親屬,范圍包括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遺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2、上述規定范圍中的人員,以死亡職工工資或養老金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在職工死亡30日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規定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2)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O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3)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4)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

(5)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

(6)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子女及其配偶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

(7)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3、領取遺屬生活補助費的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生活補助費:

(1)年滿18周歲且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2)就業或參軍的;

(3)因病非因工死亡職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組織收養的;

(5)死亡的。

4、領取遺屬生活補助費的人員,在被判刑收監執行期間,停止享受生活補助費。刑滿釋放仍符合領取生活補助費條件的,按規定的標准享受生活補助費。

⑤ 2019勞動法規定長期請假病時間是多少天

勞動法沒有規定長期請假病時間是多少天,長期請假病,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專不能從事由用人單屬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如下: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⑥ 19年勞動法新規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協議夫妻 發布:2025-07-28 11:48:07 瀏覽:53
勞動法的法律體 發布:2025-07-28 11:47:19 瀏覽:468
生產安全事故中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8 11:46:33 瀏覽:753
2016年葯事管理與法規第一章視頻 發布:2025-07-28 11:15:22 瀏覽:755
公司法什麼時候頒布 發布:2025-07-28 11:13:45 瀏覽:216
湖北法院李小菊 發布:2025-07-28 11:13:29 瀏覽:573
2014一建法規沖刺 發布:2025-07-28 11:12:12 瀏覽:76
最新勞動法關於五險一金的規定 發布:2025-07-28 11:01:50 瀏覽:125
2008年司法考試四川 發布:2025-07-28 10:54:35 瀏覽:159
勞動法對農民工工資標准 發布:2025-07-28 10:49:28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