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簽收確認單法律效力
1. 怎樣知道自己簽得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並且雙方簽字蓋章之後勞動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2. 勞動合同只簽了一份有法律效力嗎
1、勞動合同主體雙方簽字蓋章,合同中重要內容填寫:如合同期限,薪資待遇,崗專位,工屬作地點,工作時間等等信息填寫完整,這才是一份完整的勞動合同,這樣才能生效。
2、勞動者在入職1個月內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按照勞動法來講,這5個月公司應當支付雙倍工資。
3、工作了5個月才轉正,也就是說明這5個月是試用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滿三個月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滿一年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對比看一下勞動合同的期限,如果不符合上述,則公司是違反勞動法的。
3. 入職時候填寫的職位確認書是否跟勞動合同一樣具有法律效力
面試通過後的入職確認書和職位確認書、錄取通知等形式的文件都具有法律效力,屬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未簽訂勞動合同前的雙方約定。當雙方簽訂勞動合同時,按勞動合同的規定執行。
通俗講,入職確認書屬於過渡性文件,勞動合同屬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長期勞動關系的依據。勞動合同簽訂時可以以入職確認書中相關內容作為基礎,勞動合同的簽訂需要雙方協商一致簽訂,《勞動合同法》要求在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錄取通知也是法律上的要約,具有法律效力,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合同經一方要約,另一方承諾即告成立。
《合同法》
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二十五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 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3)勞動合同簽收確認單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訂立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十三條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五條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4. 請問公司要我簽訂勞動合同續簽確認書(通知書)有無法律效力如果簽訂了,但是到期不與公司續約有無責任
「勞動合同續簽確認書」是對原合同延續效力的確認行為,與公司簽訂則視為續簽了勞動合同或延續了原勞動合同的效力。
勞動合同續簽確認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簽了它則不用另行責任簽合了。
5. 簽完勞動合同後簽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1、簽完勞動合同後簽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
2、見習期屬於試用期嗎?
在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後,見習期制並沒有被廢除,而是與試用期共同存在。這樣就出現了有些用人單位要求畢業生有一年的見習期,有些單位則直接與畢業生約定一年的試用期,試用期過後即作為正式員工。還有一些單位,既規定了見習期,又規定了試用期,並且把試用期作為見習期的一部分。勞動部在1996年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時也以復函的形式規定「關於見習期與試用期。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新分配到用人單位工作的,仍應按原規定執行為期一年的見習制度,見習期內可以約定不超過半年的試用期。」由於法律法規對見習期內的權利義務沒有具體的規定,因此,見習期與現行的勞動合同制確實有不相適應之處。不少有識之士已經提出,見習期制應盡早明確廢除。
3、如果員工在見習期內辭職,並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由於這類糾紛從性質上說仍是基於勞動關系的存續與否而產生的,因此雙方可以按照勞動爭議的解決程序處理爭議。
有違約金也是對公司的一種保障,因為現在很多新進的畢業生跳槽的頻率太快了,這樣也無形給公司帶來影響,所以很多公司在與新進員工簽訂合同時都會有違約金的條款。
6. 2014勞動合同續簽通知書回執的法律效力
對方當事人向你開出勞動合同續簽通知書是一種要約,而你續簽的通知書回執是屬於承諾,該通知書回執到達對方就產生法律效率,不過你該承若可以撤銷,但是必須在你簽的通知書回執提前到達或者同時到達才有法律效率。
7. 勞動者簽字確認個人放棄簽訂勞動合同,請問這是否有法律效力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應當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不簽訂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規定,此協議無效。
1、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單位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義務。
2、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所以勞動者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雙倍工資。
8. 僅有員工簽字的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僅有員工簽字的勞動合同沒有法律效力。
根據法律規定,合版同是雙方所達成的合權意內容的書面表達方式,必須要有合同雙方當事人簽名確認後,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只有一方簽名,而另一方沒有簽名的,就不能說明雙方已經達成合意,合同不成立,當然也就沒有法律效力。
但是,如果單位事後在合同上又補簽名或補蓋章的,則合同成立且有法律效力。
另外,員工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應該由單位和員工各執一份,如果單位未將所簽勞動合同給員工一份的,員工可以向勞動部門進行投訴。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9. 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前簽的勞動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有!只要不違背雙方真實意思,符合法律規定,不違背公平原則,就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