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一般輻射事故法律責任

一般輻射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9 12:28:25

① 輻射危害事故定性和定級由哪個部門負責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輻射事故的應急響應、調查處理和定性定級工作,協助公安部門監控追繳丟失、被盜的放射源;
2.
公安部門負責丟失、被盜放射源的立案偵查和追繳;
3.
衛生主管部門負責輻射事故的醫療應急。

② 輻射事故分哪幾個級別其有效期是多久

核輻射分為七個等級。四級定性為事故。核輻射等級:國際核安全和輻射事件等級(INES)按照核泄漏事件的嚴重性逐級分為七個等級,為了能區分1級到7級逐級遞增的嚴重性,人們把它們分別稱為:單次異常,事件,嚴重事件,區域性事故,大范圍區域事故,嚴重事故和重大事故,1級到3級用「事件」一詞表述 ,而4級到7級則用「事故」一詞表述。那些沒有涉及到安全重要性的事件用「偏差」一詞並被定為0級。核輻射:或通常稱之為放射性,存在於所有的物質之中,這是億萬年來存在的客觀事實,是正常現象。核輻射是原子核從一種結構或一種能量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結構或另一種能量狀態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核輻射可以使物質引起電離或激發,故稱為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又分直接致電離輻射和間接致電離輻射。直接致電離輻射包括質子等帶電粒子。間接致電離輻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帶電粒子。

③ 重大輻射事故定義

重大輻射事故,是指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

Ⅱ類放射源為高危險源。在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至幾天可致人死亡;Ⅰ類放射源為極高危險源。在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分鍾到1小時就可致人死亡。

(3)一般輻射事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從重到輕將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

特別重大輻射事故,是指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後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較大輻射事故,是指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 Ⅲ類放射源為危險源。在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就可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接觸幾天至幾周也可致人死亡。

一般輻射事故,是指Ⅳ類、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Ⅴ類放射源為極低危險源。不會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Ⅳ類放射源為低危險源。基本不會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但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復的臨時性損傷。

④ 放射事故分級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國務院令第449號)第四十條規定: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從重到輕將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

特別重大輻射事故,是指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後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重大輻射事故,是指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

較大輻射事故,是指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

一般輻射事故,是指Ⅳ類、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

⑤ 放射線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的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不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單位頒發許可證或者批准不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單位進口、轉讓放射性同位素的;
(二)發現未依法取得許可證的單位擅自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不予查處或者接到舉報後不依法處理的;
(三)發現未經依法批准擅自進口、轉讓放射性同位素,不予查處或者接到舉報後不依法處理的; (四)對依法取得許可證的單位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不予查處的; (五)在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監督管理工作中有其他瀆職行為的。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緩報、瞞報、謊報或者漏報輻射事故的;
(二)未按照規定編制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或者不依法履行輻射事故應急職責的。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0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無許可證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生產、銷售、使用活動的;
(二)未按照許可證的規定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生產、銷售、使用活動的;
(三)改變所從事活動的種類或者范圍以及新建、改建或者擴建生產、銷售、使用設施或者場所,未按照規定重新申請領取許可證的;
(四)許可證有效期屆滿,需要延續而未按照規定辦理延續手續的;
(五)未經批准,擅自進口或者轉讓放射性同位素的。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變更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未依法辦理許可證變更手續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原發證機關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部分終止或者全部終止生產、銷售、使用活動,未按照規定辦理許可證變更或者注銷手續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輻射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偽造、變造、轉讓許可證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收繳偽造、變造的許可證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偽造、變造、轉讓放射性同位素進口和轉讓批准文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收繳偽造、變造的批准文件或者由原批准機關撤銷批准文件,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原發證機關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 (一)轉入、轉出放射性同位素未按照規定備案的;
(二)將放射性同位素轉移到外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未按照規定備案的;
(三)將廢舊放射源交回生產單位、返回原出口方或者送交放射性廢物集中貯存單位貯存,未按照規定備案的。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未按照國家有關安全和防護標準的要求劃出安全防護區域和設置明顯的放射性標志的;
(二)未經批准擅自在野外進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蹤試驗的。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依法收繳其未備案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未編碼的放射源,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原發證機關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
(一)未建立放射性同位素產品台賬的;
(二)未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的編碼規則,對生產的放射源進行統一編碼的;
(三)未將放射性同位素產品台賬和放射源編碼清單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的;
(四)出廠或者銷售未列入產品台賬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未編碼的放射源的。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原發證機關指定有處理能力的單位代為處理或者實施退役,費用由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承擔,並處1萬元以上l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對廢舊放射源進行處理的;
(二)未按照規定對使用Ⅰ類、Ⅱ類、Ⅲ類放射源的場所和生產放射性同位素的場所,以及終結運行後產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線裝置實施退役的。
第六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照規定對本單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狀況進行評估或者發現安全隱患不及時整改的;
(二)生產、銷售、使用、貯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場所未按照規定設置安全和防護設施以及放射性標志的。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輻射事故的,由原發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輻射事故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六十二條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被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經整改仍不符合原發證條件的,由原發證機關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
第六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被依法吊銷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偽造、變造許可證的單位,5年內不得申請領取許可證。
第六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許可權的劃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⑥ 發生輻射事故時輻射工作單位應當採取什麼行動

疏散周圍的人群向環保部門報告。

⑦ 輻射事故主要包括下述幾種情況

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種類很多了,核電站事故,宇宙射線爆,太陽耀斑爆,什麼醫療、育種等行業的輻射源保管不當造成泄露等等。

⑧ 輻射誰能告訴一下 輻射工作人員的義務和責任

從事輻射工作的人員應經過輻射防護知識的培訓後持證上崗。定期檢查和評估工作人員的個人劑量,建立個人劑量檔案。輻射工作場所設置電離輻射警示標志。每周至少一次一系列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得在沒有啟動安全防護裝置的情況下強制開啟X射線進行工作,以防止輻射照射事故發生;

凡需要增加或拆除現有輻射設施和設備,應預先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在重新監測評價後,方可進行;

制定事故狀態下的應急處理計劃,其內容包括事故的報告、事故區域的封閉、事故的調查和處理以及工作人員的受照劑量估算和醫學處理等。

⑨ 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規定的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道路運輸條例》和《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活動的,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放射性物品,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並且其活度和比活度均高於國家規定的豁免值的物品。
本規定所稱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專用車輛(以下簡稱專用車輛),是指滿足特定技術條件和要求,用於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的載貨汽車。
本規定所稱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是指使用專用車輛通過道路運輸放射性物品的作業過程。
第四條根據放射性物品的特性及其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潛在危害程度,將放射性物品分為一類、二類和三類。
一類放射性物品,是指Ⅰ類放射源、高水平放射性廢物、乏燃料等釋放到環境後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重大輻射影響的放射性物品。
二類放射性物品,是指Ⅱ類和Ⅲ類放射源、中等水平放射性廢物等釋放到環境後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一般輻射影響的放射性物品。
三類放射性物品,是指Ⅳ類和Ⅴ類放射源、低水平放射性廢物、放射性葯品等釋放到環境後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較小輻射影響的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的具體分類和名錄,按照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衛生、海關、交通運輸、鐵路、民航、核工業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放射性物品具體分類和名錄執行。
第五條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應當保障安全,依法運輸,誠實信用。
第六條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本行政區域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工作。
第二章運輸資質許可
第七條申請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經營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要求的專用車輛及設備。
1.專用車輛技術要求。
(1)車輛技術性能符合國家標准《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18565)的要求,且技術等級達到行業標准《營運車輛技術等級劃分和評定要求》(JT/T198)規定的一級技術等級;
(2)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和質量符合國家標准《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和質量限值》(GB1589)的要求;
(3)車輛燃料消耗量符合行業標准《營運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測量方法》(JT719)的要求。
2.專用車輛其他要求。
(1)車輛為企業自有,且數量為5輛以上;
(2)核定載質量在1噸及以下的車輛為廂式或者封閉貨車;
(3)車輛配備滿足在線監控要求,且具有行駛記錄儀功能的衛星定位系統。
3.設備要求。
(1)配備有效的通訊工具;
(2)配備必要的輻射防護用品和依法經定期檢定合格的監測儀器。
(二)有符合要求的從業人員。
1.專用車輛的駕駛人員取得相應機動車駕駛證,年齡不超過60周歲;
2.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的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考試合格,取得註明從業資格類別為「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的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以下簡稱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
3.有具備輻射防護與相關安全知識的安全管理人員。
(三)有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有關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2.從業人員、車輛、設備及停車場地安全管理制度;
3.安全生產作業規程和輻射防護管理措施;
4.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和責任制度。
第八條生產、銷售、使用或者處置放射性物品的單位(含在放射性廢物收貯過程中的從事放射性物品運輸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營運單位),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使用自備專用車輛從事為本單位服務的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活動:
(一)持有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的生產、銷售、使用、處置放射性物品的有效證明;
(二)有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放射性物品運輸容器;
(三)有具備輻射防護與安全防護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
(四)具備滿足第七條規定條件的駕駛人員、專用車輛、設備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但專用車輛的數量可以少於5輛。
第九條國家鼓勵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和運輸條件好的生產、銷售、使用或者處置放射性物品的單位按照第八條規定的條件申請從事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
第十條申請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經營的企業,應當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經營申請表》,包括申請人基本信息、擬申請運輸的放射性物品范圍(類別或者品名)等內容;
(二)企業負責人身份證明及復印件,經辦人身份證明及復印件和委託書;
(三)證明專用車輛、設備情況的材料,包括:
1.未購置車輛的,應當提交擬投入車輛承諾書。內容包括擬購車輛數量、類型、技術等級、總質量、核定載質量、車軸數以及車輛外廓尺寸等有關情況;
2.已購置車輛的,應當提供車輛行駛證、車輛技術等級證書或者車輛技術檢測合格證及復印件等有關材料;
3.對輻射防護用品、監測儀器等設備配置情況的說明材料。
(四)有關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的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及復印件,駕駛人員的駕駛證及復印件,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證明;
(五)企業經營方案及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文本。
第十一條申請從事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的單位,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時,除提交第十條第(三)項、第(五)項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申請表》,包括申請人基本信息、擬申請運輸的放射性物品范圍(類別或者品名)等內容;
(二)單位負責人身份證明及復印件,經辦人身份證明及復印件和委託書;
(三)有關部門依法批准生產、銷售、使用或者處置放射性物品的有效證明;
(四)放射性物品運輸容器、監測儀器檢測合格證明;
(五)對放射性物品運輸需求的說明材料;
(六)有關駕駛人員的駕駛證、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及復印件;
(七)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證明,依法應當取得相關從業資格證件的,還應當提交有效的從業資格證件及復印件。
第十二條設區的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按照《道路運輸條例》和《交通運輸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以及本規定規范的程序實施行政許可。
決定準予許可的,應當向被許可人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並在10日內向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經營申請人發放《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向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申請人頒發《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許可證》。決定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對申請時未購置專用車輛,但提交擬投入車輛承諾書的,被許可人應當自收到《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或者《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許可證》之日起半年內落實擬投入車輛承諾書。做出許可決定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被許可人落實擬投入車輛承諾書的落實情況進行核實,符合許可要求的,應當為專用車輛配發《道路運輸證》。
對申請時已購置專用車輛,且按照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提交了專用車輛有關材料的,做出許可決定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對專用車輛情況進行核實,符合許可要求的,應當在向被許可人頒發《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或者《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許可證》的同時,為專用車輛配發《道路運輸證》。
做出許可決定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在《道路運輸證》有關欄目內註明允許運輸放射性物品的范圍(類別或者品名)。對從事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的,還應當在《道路運輸證》上加蓋「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專用章」。
第十四條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終止放射性物品運輸業務的,應當在終止之日30日前書面告知做出原許可決定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屬於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業務的,做出原許可決定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在接到書面告知之日起10日內向將放射性道路運輸企業終止放射性物品運輸業務的有關情況向社會公布。
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應當在終止放射性物品運輸業務之日起10日內將相關許可證件繳回原發證機關。
第三章專用車輛、設備管理
第十五條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車輛及設備管理的標准和規定,維護、檢測、使用和管理專用車輛和設備,確保專用車輛和設備技術狀況良好。
第十六條設區的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按照《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的規定定期對專用車輛是否符合第七條、第八條規定的許可條件進行審驗,每年審驗一次。
第十七條設區的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對監測儀器定期檢定合格證明和專用車輛投保危險貨物承運人責任險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可以結合專用車輛定期審驗的頻率一並進行。
第十八條禁止使用報廢的、擅自改裝的、檢測不合格的或者其他不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車輛、設備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活動。
第十九條禁止專用車輛用於非放射性物品運輸,但集裝箱運輸車(包括牽引車、掛車)、甩掛運輸的牽引車以及運輸放射性葯品的專用車輛除外。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使用專用車輛運輸非放射性物品的,不得將放射性物品與非放射性物品混裝。
第四章放射性物品運輸
第二十條道路運輸放射性物品的托運人(以下簡稱托運人)應當制定核與輻射事故應急方案,在放射性物品運輸中採取有效的輻射防護和安全保衛措施,並對放射性物品運輸中的核與輻射安全負責。
第二十一條道路運輸放射性物品的承運人(以下簡稱承運人)應當取得相應的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資質,並對承運事項是否符合本企業或者單位放射性物品運輸資質許可的運輸范圍負責。
第二十二條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單位應當按照《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道路運輸條例》和本規定的要求履行托運人和承運人的義務,並負相應責任。
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單位不得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經營活動。
第二十三條承運人與托運人訂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合同前,應當查驗、收存托運人提交的下列材料:
(一)運輸說明書,包括放射性物品的品名、數量、物理化學形態、危害風險等內容;
(二)輻射監測報告,其中一類放射性物品的輻射監測報告由托運人委託有資質的輻射監測機構出具;二、三類放射性物品的輻射監測報告由托運人出具;
(三)核與輻射事故應急響應指南;
(四)裝卸作業方法指南;
(五)安全防護指南。
托運人將本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五)項要求的內容在運輸說明書中一並作出說明的,可以不提交第(四)項、第(五)項要求的材料。
托運人提交材料不齊全的,或者托運的物品經監測不符合國家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標準的,承運人不得與托運人訂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合同。
第二十四條一類放射性物品啟運前,承運人應當向托運人查驗國務院核安全主管部門關於核與輻射安全分析報告書的審批文件以及公安部門關於准予道路運輸放射性物品的審批文件。
二、三類放射性物品啟運前,承運人應當向托運人查驗公安部門關於准予道路運輸放射性物品的審批文件。
第二十五條托運人應當按照《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規程》(GB11806)等有關國家標准和規定,在放射性物品運輸容器上設置警示標志。
第二十六條專用車輛運輸放射性物品過程中,應當懸掛符合國家標准《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標志》(GB13392)要求的警示標志。
第二十七條專用車輛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超載、超限運輸放射性物品。
第二十八條在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過程中,除駕駛人員外,還應當在專用車輛上配備押運人員,確保放射性物品處於押運人員監管之下。運輸一類放射性物品的,承運人必要時可以要求托運人隨車提供技術指導。
第二十九條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和押運人員上崗時應當隨身攜帶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專用車輛駕駛人員還應當隨車攜帶《道路運輸證》。
第三十條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和押運人員應當按照托運人所提供的資料了解所運輸的放射性物品的性質、危害特性、包裝物或者容器的使用要求、裝卸要求以及發生突發事件故時的處置措施。
第三十一條放射性物品運輸中發生核與輻射事故的,承運人、托運人應當按照核與輻射事故應急響應指南的要求,結合本企業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有關內容,做好事故應急工作,並立即報告事故發生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第三十二條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應當聘用具有相應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的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和押運人員,並定期對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和押運人員進行運輸安全生產和基本應急知識等方面的培訓,確保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和押運人員熟悉有關安全生產法規、標准以及相關操作規程等業務知識和技能。
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應當對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和押運人員進行運輸安全生產和基本應急知識等方面的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從事相關工作。
第三十三條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職業病防治的有關規定,對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和押運人員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建立個人劑量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第三十四條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應當投保危險貨物承運人責任險。
第三十五條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不得轉讓、出租、出借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許可證件。
第三十六條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督促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對專用車輛、設備及安全生產制度等安全條件建立相應的自檢制度,並加強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依法對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的,應當按照勞動保護規定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備。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拒絕、阻礙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依法履行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監督檢查,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交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規定,未取得有關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資質許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運輸,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資質許可擅自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的;
(二)使用失效、偽造、變造、被注銷等無效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許可證件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的;
(三)超越資質許可事項,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的;
(四)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單位從事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經營的。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規定,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未按規定維護和檢測專用車輛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違反本規定,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擅自改裝已取得《道路運輸證》的專用車輛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規定,未隨車攜帶《道路運輸證》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對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活動中,由不符合本規定第七條、第八條規定條件的人員駕駛專用車輛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違反本規定,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投保;拒不投保的,由原許可的設區的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吊銷《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或者《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許可證》,或者在許可證件上注銷相應的許可范圍:
(一)未投保危險貨物承運人責任險的;
(二)投保的危險貨物承運人責任險已過期,未繼續投保的。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規定,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非法轉讓、出租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許可證件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收繳有關證件,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規定,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已不具備許可要求的有關安全條件,存在重大運輸安全隱患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按要求改正且情節嚴重的,由原許可機關吊銷《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或者《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許可證》,或者在許可證件上注銷相應的許可范圍。
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在實施道路運輸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有違規情形,且按照《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由公安部門、核安全監管部門或者環境保護等部門處罰情形的,應當通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七條軍用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不適用於本規定。
第四十八條本規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⑩ 如果發生輻射事故,責任主體是誰

如果私企發生事故由私企負責,如果私企發生事故,導致周邊國家受到危害,由私企和國家賠償。

熱點內容
cpa經濟法反壟斷法思維導圖 發布:2025-05-06 04:07:20 瀏覽:574
惠民工程實施方案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06 03:48:27 瀏覽:656
校車司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6 03:14:11 瀏覽:154
飛訊輸入法官方下載 發布:2025-05-06 03:14:09 瀏覽:223
鎮江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 發布:2025-05-06 03:14:09 瀏覽:815
美國大法官數量 發布:2025-05-06 03:14:06 瀏覽:583
張瑜律師上海 發布:2025-05-06 03:13:33 瀏覽:949
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5-06 03:07:41 瀏覽:70
教師承擔法律責任的方式是 發布:2025-05-06 03:01:12 瀏覽:579
執法官滑鼠怎麼設置lol 發布:2025-05-06 02:51:19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