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婦女法律知識
1. 什麼是留守婦女
留守婦女,也稱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 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人口的流動性不斷提高。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中,由於外出勞動力的主體是男性,老人、婦女和孩子留在戶籍地,於是農村出現了留守婦女群體。她們忍受著與丈夫長年兩地分居的孤寂,守著家中的一畝三分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擔,她們被稱為「留守婦女」。
中文名
留守婦女
別名
留守妻子
含義
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婦女
現實生活
勞動強度高、精神負擔重等
現實生活
農村留守婦女耕田
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農村現實生產生活中,千千萬萬的農村留守婦女承受著難以言盡的困苦和責任,主要表現是:一、勞動強度高。男人外出打工,農村只留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隊(分別由「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和「九九」重陽節引申而來),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閑活幾乎都壓在了「留守婦女」肩上。二、精神負擔重。丈夫長年不在身邊,「留守婦女」們忍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負擔。一整年沒有性生活,過日子像「守活寡」;家裡冷冷清清,嗅不到一絲男人味,夜晚只有孤獨寂寞和蟲鳴蛙聲相伴;白天不敢和村裡的男人多說話,怕遭人閑言碎語;城裡是個花花世界,老公在外幹活能不能經受誘惑,萬一拋妻棄子,自己什麼都沒有了,提心吊膽也是常態。三、缺乏安全感由於丈夫不在,農村治安狀況又不好,「留守婦女」們普遍沒有安全感。
從女人生理方面來看,正常的、有規律生理需求可以調和女性體內的各種生理機能,促進激素的正常分泌。壓抑則使女性的身體機能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影響生理健康。生理上的不適,還影響了女性的心理健康。長期的壓抑容易使人產生抑鬱、焦慮、恐懼、懷疑等心理病變,使人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事情不負責任,容易沖動。
概念區分
如果該女性家庭中有外出人口,並且有丈夫,但丈夫不在家,我們就將其判定為留守婦女。如果該已婚婦女丈夫不在家,但該戶沒有外出人口,說明其和丈夫屬於戶籍不在同一家庭中的情形,不應該視其為留守婦女。如果該已婚婦女丈夫不在家且他的戶口沒有在該戶登記,該戶中其他人口外出時,按我們的方法就會把該婦女鑒別為留守婦女,但出現該情況的可能性很小。與留守婦女對應的是非留守婦女。非留守婦女包括:丈夫在家的已婚婦女;丈夫不在家但本戶中沒有外出人口的已婚婦女。後者應該屬於夫妻分居的類型。
2. 對夜晚入室對農村留守婦女進行侵害法律怎樣規定
對於夜晚入室對婦女進行強奸的,涉嫌強奸刑事犯罪,對於具體的定罪量刑,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及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定對犯罪分子進行判決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二)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
(四)二人以上輪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3. 留守婦女是指
很多人都聽說過「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那麼你聽說過「留守婦女」嗎?「留守婦女」,也稱「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
她們忍受著與丈夫長年兩地分居的孤寂,守著家中的一畝三分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擔,她們的苦累一點不比在外的丈夫少。
一是勞動強度高。丈夫外出打工,留下三隻隊伍:「三八」、「六一」、「九九」部隊(三八婦女,留意兒童,九九重陽)。唯一的勞動力就是自己,地里的農活,家裡的內務,老人的生活,子女的教育,所有工作都壓在自己肩上。
「留守婦女」下地干農活
「留守婦女」在家做飯
二是身心雙重負擔大。丈夫常年在外,自己一整年沒有性生活,每天「守活寡」,也不敢和村裡其他男性說話,農村閑言蜚語的殺傷力大,舌頭底下壓死人。而成立花花世界,老公在外萬一經不住誘惑,拋妻棄子,自己年老朱黃,什麼都沒有了。
三是沒有安全感。再強悍的女人也需要男人的呵護,農村治安又不是很好,「留守婦女」們普遍沒有安全感。
「留守婦女」在家哄孩子
這些「留守婦女」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懷和幫助。但是,還有一部分「留守婦女」則完全不同,很多農村習慣把她們叫做「小嫂子「,就相當於過去的」少奶奶」。沒有富人的命,卻患了富人的病。她們大多年輕貌美,丈夫花了大筆彩禮才娶回來,相當於下嫁,婆家也不敢支使她們幹活。她們則樂得清閑,終日里什麼活都不用干,帶帶孩子打打牌,日子倒也悠閑自在。甚至還有耐不住寂寞的,做出一些傷風敗俗的事更是令人不恥。
「少奶奶」打牌
其實這種「小嫂子」或者「少奶奶」不應該出現。農村人具淳樸、勤勞、踏實、肯干,你既然選擇嫁過來就應該共同撐起家庭,不要求你受苦受累,起碼分內的活干好了吧。照看好孩子,照顧好老人使我們應盡的義務啊,家裡臟了亂了隨手收拾一下也費不了什麼勁,非要游手好閑虛度時光嗎?至於那些不甘寂寞的,對得起在外拼搏勞累的丈夫嗎?對得起襁褓里的孩子嗎?
作者認為,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留守婦女」的幫助和照顧,對她們進行一些技能培訓,提高其素質。只有她們個人素質提高了,才能幫助她們扭改弱勢地位。她們有了一技之長,做些手工活或簡單的組裝技術活,一方面能改善家庭條件,另一方面也是實現個人價值。
組織「留守婦女」記性技能培訓
與此同時,政府加大社會扶持力度,保障她們民主權利和民生利益,切實解決現有困難,幫她們樹立自信,找到目標。
4. 留守婦女怎麼解決問題
如果村子裡富有,有其他產業,可以做點養殖、種植,能夠掙錢,或者村子裡、鎮上、縣里有工廠,就近上班,男人也不用外出打工,所以,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問題,培育農民謀生技能,實現就近就業。政府可以開展培訓,如對農民工開展電焊、裝修、粉刷等,培養新型農民技術人才。如果農民有裝修、建築、電焊等技術,直接在縣城、市裡打工,不用外出務工,則可以經常回家,如此,可以解決農民工遠出,留守婦女多問題。
2、大力實施農村振興戰略。對於農村自然風光比較好的,直接發展觀光旅遊,如開農家樂、度假村,推出一些旅遊游樂場,如此,農民可以在裡面打工,實現就近就業。
3、在鄉鎮、縣里大力興建不污染,卻又是勞動密集型小工廠,如鞋廠、制衣廠等,讓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4、提高婦女就業門道。加大對農村婦女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如教她們練習制衣、縫紉、插花等技能學習培訓,這些技能,容易學、也容易就業,如此,則可以和老公一塊出去打工,就業也會變得容易些。
5、大力在農村實施養殖業、發展特色林果業,讓農民成為養殖、種植能手。還可以大力發展大棚蔬菜,推行特色林果業,大力種植水果、瓜果,搞養雞鴨鵝,以及牛羊豬等養殖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農民也不用外出遠門打工,夫妻也不用忍受離別之苦。
5. 留守婦女是指甚麼年紀到甚麼年紀
一般情況下條文上說的是65歲,而我們平時認為60歲就算老了。所以這里的留守婦女就應該是低於60歲的已婚女性
6. 貴州一留守婦女遭家公侵犯,留守婦女怎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在每個人的生命當中,或許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些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會變得不知所措,但是我們也勇敢的去面對生活的挑戰。我們國家的憲法保障和尊重我們的人權,因此,當我們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的時候,我們也要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貴州一個留守婦女遭到家公侵犯,在生活當中,這樣的事情時常發生,留守婦女應該要保護好自己。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或許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會有自己的生活狀態。在生活當中,很多留守婦女自己獨守在家可能會遭到他人的侵犯。因此留守婦女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可以學一些防身術保護自己。
7. 怎樣才算是留守婦女,丈夫一年回來一兩次算不算是留守婦女
留守婦女,也稱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人口的流動性不斷提高。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中,由於外出勞動力的主體是男性,老人、婦女和孩子留在戶籍地,於是農村出現了留守婦女群體。隨著農民工大量湧入城市,農村中一個特殊群體正在形成——她們忍受著與丈夫長年兩地分居的孤寂,守著家中的一畝三分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擔,她們被稱為「留守婦女」。
8. 什麼是農村留守婦女啊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大規模的外移,在我國農村社會出現了一個獨特的留守婦女群體。由於丈夫長期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庭,她們肩負著本應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的生產勞動和家庭撫養贍養責任,這些婦女被稱為「留守婦女」。留守婦女並不是一個完全同質的群體,由於從事的生產活動,自身素質,家庭和社會關系的差別而分為不同的類型。農村留守婦女是我國特色工業化和城市化模式下出現的獨特的社會群體。 丈夫外出打工後,留守婦女承擔著家庭中的生產勞動、孩子教育、老人照料等責任,多重角色的扮演加重了留守婦女的生活和心理負擔;但是責任的承擔並沒有帶給留守婦女自身更多的發展空間,留守婦女在家庭權利結構中的地位取決於婦女的經濟收入能力、個人素質以及文化價值觀念等因素,而與留守婦女承擔的家庭責任的量的相關性不大;沉重的家庭和勞動負擔對留守婦女閑暇時間的擠壓,進一步造成了兩性之間發展的不平等,限制了留守婦女的發展空間;留守婦女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率有所提高,但女性在公共生活中的弱勢地位並未因此而獲得根本性的改變;分居生活對夫妻感情沒有造成普遍的負面作用,但是農民工婚姻較之其他農民家庭而言卻隱含著更多的不穩定因子;丈夫外出打工,對留守婦女造成的心理負擔大於因之而獲得的某種精神滿足和愉悅。 改變中國社會的城鄉二元體制,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是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的根本出路,但是由於制度慣性的作用、中國特殊的國情以及根深蒂固的社會性別分工模式,在可以預見的歷史時期內,留守婦女現象還將在中國農村社會繼續存在。在農村生產力水平,城鄉二元結構和社會性別文化未發生歷史性轉變之前,現階段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的可行的思路和對策應該是通過具體的社會政策與措施引導,改善農村留守婦女的生產生活狀況,提高她們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為她們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條件,以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發展。
9. 農村留守婦女都存在的這幾種問題,最後一種遊走在法律
農村依舊是比較貧窮的地方,多數的農村僅靠著種地來貼補家用,已經不能養家糊口了。所以家裡的男人都跑去城市裡打工,因為這樣比單純種地掙的錢可多的多了。
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很多家中的女人就成了家裡的頂樑柱,男人在外掙錢,女人在家持家,就形成了很多地方常見到的留守婦女現象。
男人離家十天八天還好說,若是一離開就幾個月不回家,對於已婚婦女而言,夜晚的漫長和孤單簡直是讓人難熬。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尤其是在寂寞的時候,在燥熱的時候還能剋制住自己的,簡直少之又少,而一旦失控,那必然是整個家庭支離破碎。一般外出掙錢的老公三五個月才會回來一次,每次待不了多久就會離開,這讓長期獨自生活的婦女,更加寂寞了。
同樣,離開女人視線的男人在面對城市中的燈紅酒綠也是同樣危險的。時間久了,也會有意志不堅定甚至尋花問柳。很多現實情況是,見慣了城市裡白白嫩嫩的女人,回家後就看不上農村中皮膚粗糙身材臃腫的黃臉婆了。
除了心中的這份擔心,農村的婆媳關系也是難相處的另一方面,以前男人在家,很多矛盾被男人化解,現在出外打工了,就不止是把孩子喂飽就行了,還得教育。但是留守婦女除了在家裡照顧一家老小外,真的沒有時間再投入精力到孩子的教育里了。相對於城市來說,農村的教育資源本身就欠缺,而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卻又無能為力,這真的是讓留守婦女們害怕的地方。
而且農村還會有很多農活需要做,丈夫外出,家裡有出力的活,就需要找親戚來幫忙,如果有直系親屬在還好,若是沒有,那時間久了就會怕有閑話傳出,很多時候只能乾瞪眼。
農村的家庭鄰里矛盾也是讓人頭疼,誰家的地誰在幫著種了,誰家的地讓誰的牛或者羊吃了,總之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這些小事上受欺負的都是留守婦女,基本都是以吃啞巴虧結束。
農村還經常見的是游手好閑不思進取的小青年,因為留守婦女自己在家,年輕漂亮,一些小青年或者還有些中年人就會對留守婦女熱情有加。找個理由就敲門,叫喊。這時候留守婦女就只能在自己被窩里哭了,直到敲門聲消失了才結束。這也就是所謂的「隔壁老王」的由來了。
其實農村留守婦女,各個年齡段擔心的事情也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您的身邊有留守婦女,請不要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她們,也不要過分的打擾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