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壹』 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事由都有哪些
1.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2.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
4.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辦理。
5.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承擔適當的責任。
6.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給予適當補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貳』 承擔民事侵權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停止侵害。停止侵害主要用於對知識產權(商標專用權等)和人身權(姓名權、肖像權等)的侵害。排除妨礙。排除妨礙主要用於對財產所有權、經營權、承包權、使用權、相鄰權的保護。消除危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是指行為人實施的侵權仍在繼續的,受害人可依法請求法院責令行為人承擔停止侵害的責任方式(2)排除妨礙,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使他人無法行使或者不能正常行使人身、財產權益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行為人排除妨礙權益實施的障礙(3)消除危險,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對他人人身、財產權益造成現實威脅的,他人有權要求行為人採取有效措施消除這種現實威脅(4)返還財產,是指沒有法律或者合同根據佔有他人財產,侵害了他人財產權益,行為人應當返還該財產(5)恢復原狀,是指行為人通過修理等手段使受到損壞的財產恢復到損壞前狀況的責任方式(6)賠償損失,是指行為人向受害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以彌補其損失的責任方式(7)賠禮道歉,是指行為人通過口頭、書面或者其他方式向受害人進行道歉,以取得諒解的責任方式(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是指責令行為人在一定范圍內採取適當方式消除對受害人名譽的不利影響以使其名譽得到恢復的責任方式。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叄』 新聞侵權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新聞侵權民事責任承擔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措施停止侵權行為。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肆』 專利侵權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哪些
專利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包括進行民事賠償,停止侵權賠禮道歉等;行政責任包括由專利部門責令侵權人改正並予公告,沒收違法所得或者進行相應罰款等;刑事責任包括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時,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五條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伍』 民事侵權承擔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陸』 侵權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侵權行為的責任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柒』 民事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法律規定民事侵權的行為有:侵權人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侵權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侵權人侵害他人人格利益;侵權人侵害他人知識產權;侵權人侵害他人身份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零二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捌』 版權侵權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版權侵權法律責任有:民事、行政、刑事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行為人未經版權人許可,實施了侵犯版權的行為時,應當就其行為程度,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除此之外還應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若構成犯罪的,還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五十三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本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民事責任;侵權行為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權的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無害化銷毀處理侵權復製品以及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違法經營額難以計算或者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八)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玖』 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
1、製造了加害事實,產生了不利影響。
2、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利。
3、主觀上是故意侵犯。
4、加害行為與產生的損害後果存在因果關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
本編調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