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火災事故的法律責任分為

火災事故的法律責任分為

發布時間: 2022-03-29 18:04:25

❶ 火災事故一般分為哪幾級,各級分別向那些部門匯報,主要負責人承擔那些責任

火災等級認定:
(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災,為特大火災:死亡十人以上(含本數,下同);重傷二十人以上;死亡、重傷二十人以上;受災五十戶以上;直接財產損失一百萬元以上。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災,為重大火災: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死亡、重傷十人以上;受災三十戶以上;直接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
(三)不具有前列兩項情形的火災,為一般火災。

承擔的責任有:《消防法》第六十八條: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的義務,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刑法》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九條對火災事故責任有明確要求。

❷ 火災事故分為哪五個等級

火災事故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一般火災、較大火災、重大火災與特別重大火災。

1、一般火災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由事故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負責進行調查。

2、較大火災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由事故發生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進行調查。

3、重大火災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由事故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進行調查。

4、特別重大火災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2)火災事故的法律責任分為擴展閱讀

《火災事故調查規定》中規定:

第三十條對起火原因已經查清的,應當認定起火時間、起火部位、起火點和起火原因;對起火原因無法查清的,應當認定起火時間、起火點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證據能夠排除和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

第三十一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在作出火災事故認定前,應當召集當事人到場,說明擬認定的起火原因,聽取當事人意見;當事人不到場的,應當記錄在案。

❸ 火災事故劃分為什麼

1、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通常具有有機物質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如木材、乾草、煤炭、棉、毛、麻、紙張、塑料(燃燒後有灰燼)等火災。

2、B類火災:指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火災。

3、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等火災。

4、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等火災。

5、E類火災:指帶電火災。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

6、F類火災:指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

森林火災具體介紹:

失去控制的森林燃燒。自地球出現森林以來,森林火災就伴隨發生。全世界每年平均發生森林火災20多萬次,燒毀森林面積約佔全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以上。

中國每年平均發生森林火災約1萬多次,燒毀森林幾十萬至上百萬公頃,約佔全國森林面積的5~8%。1987年5月黑龍江大興安嶺還發生特大森林火災,過火面積101萬公頃,其中有林面積佔70%。

森林火災不僅燒死、燒傷林木,直接減少森林面積,而且嚴重破壞森林結構和森林環境,導致森林生態系統失去平衡,森林生物量下降,生產力減弱,益獸益鳥減少,甚至造成人畜傷亡。

高強度的大火,能破壞土壤的化學、物理性質,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滲透性,使某些林地和低窪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澤化;另外,由於土壤表面炭化增溫,還會加速火燒跡地乾燥,導致陽性雜草叢生,不利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極端生態條件的低價值森林更替。

森林火災的大小常以受害森林面積、成災森林面積和株數來衡量。中國規定:凡燒了成片林木(包括成林、幼林和竹林),受害面積在10~1000畝者為森林火災;

受害面積南方林區在1000~10000畝、 北方林區在1000~50000畝者為森林大火災;受害面積南方林區超過10000畝、北方林區超過 50000畝者為森林特大火災。在受害森林的單位面積上,成林被燒毀或燒死的株數在30%以上,幼林在60%以上者稱為成災森林面積。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森林火災;網路-火災

❹ 關於火災事故責任的劃分和賠償問題

1、房東有責任的,將沒有任何審批手續的房子租給別人,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2、承租人也有責任,估計是大意引起的火災。
3、房東其實應該是知道出租的房子有人住的,但未盡勸阻職責。

❺ 火災事故分類

火災等級增加為四個等級,由原來的特大火災、重大火災、一般火災三個等級調整為特別重大火災、重大火災、較大火災和一般火災四個等級。

特別重大火災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重大火災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較大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一般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相關規定:

《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第五條:火災事故調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主管,並由本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實施;尚未設立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實施。

公安派出所應當協助公安機關火災事故調查部門維護火災現場秩序,保護現場,控制火災肇事嫌疑人。

鐵路、港航、民航公安機關和國有林區的森林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調查其消防監督范圍內發生的火災。

全世界每天發生火災1萬起左右,死2000多人,傷3000—4000人,每年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達10多億元。尤其是造成幾十人、幾百人死亡的特大惡性火災不斷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在公共場所使用電熱設備時,要遠離可燃物。如使用的紅外線取暖器等,因它表面的溫度很高,若靠近易燃物質,很容易引起火災。

❻ 火災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火災發生後,公安消防機構在查明火災原因的基礎上,依法對責任人承擔何種責任進行認定的行為。

依據《火災事故調查程序規定》(公安部37號令)第二十九條之規定,火災事故責任人應當承擔的責任分為四類:直接責任,間接責任,領導責任,直接領導責任。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主體的特殊性。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由公安消防機構依法作出,公安消防機構是公安機關內部機構,因《消防法》授權而獲得行政執法主體資格。

但同時,公安消防部隊又是我國一支實行現役體制的部隊,是我國武裝警察組成部分。於是,我國的消防工作就形成了「軍人執法」這一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

二是科學性。火災發生後,事故現場因為火災的毀滅性和火災撲救對現場的破壞性,查明火災原因成為一世界性的難題,需要通過科技含量相當高的技術手段實現,由此使建立在火災原因調查基礎上的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也具有鮮明的科學性。

三是事實上的准司法性。要正確認定責任,除要求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人具備相關專業技術背景外(能夠正確分析火災三要素與火災之間的事實因果關系以及全面掌握消防行政管理法規),還要求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人在熟練掌握歸責原則的基礎上。

能夠正確分析責任人引發火災的行為(包括導致火災蔓延、擴散的行為)與火災損害後果之間法律上因果關系。而法律歸責知識的掌握和對邏輯分析能力的要求,是法律職業人員的基本素質。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作出後,因火災產生的民事糾紛往往以此為依據,使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事實上產生了確定相對人權利、義務狀態的效力。

由於現役部隊特殊的管理體制和頻繁的流動性,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始終難如人願。

再加上目前火災原因調查從業人員數量少(全國約3000人左右),任務重(全國僅2005年第一季度就發生火災98280起),裝備差(基層組織幾乎沒裝備任何技術設備),專業機構少(全國僅有四所專業的消防科研所。

其中只有一家以火災調查為主),而且法律規定過於原則(僅有四種責任分類,連每種責任的定義都沒有),目前我國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的現狀不容樂觀,嚴重滯後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6)火災事故的法律責任分為擴展閱讀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的性質

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性質的認識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公安部著眼於其主體的特殊性和科學性,認為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一樣,是一種技術鑒定,不是行政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的范圍。

而部分法律界人士著眼於主體的行政主體資格和事實上的准司法性,認為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屬於行政確認行為。

這種分歧反映在司法實踐中,表現為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提起的行政訴訟,部分法院受理並作出判決,部分法院以不屬於行政訴訟范圍為由不予受理。

首先我們必須肯定,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是一種技術鑒定,而是一種行政行為。《消防法》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本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實施」。

依此授權,公安消防機構具備了行政主體資格。依據《消防法》第三十九條之規定,火災事故發生後,公安消防機構應當根據火災原因、火災損失等調查情況,查明火災事故責任,因此進行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公安消防機構的法定職責。

所以,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行政主體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是一種行政行為。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哪種行政行為,在回答此問題前,我們必須先弄清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的對象以及具有什麼樣的法律後果。

顧名思義,火災事故責任認定,認定的是責任人是誰和其應當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責任在通常意義上有三種含義,第一是「義務」,第二是「過錯」、「譴責」,第三是「處罰」、「後果」。

法律意義上的責任通常指的是第三含義,即因為違反法律規定或者特定的法律事實出現時,責任人應當承擔的否定性後果。

❼ 火災事故責任人怎麼認定

1:一租客燒飯起火 房東被判擔責。某房東把房子租給別人住,租客租住期間房子著火,火災導致租客和鄰居損失慘重。事後鄰居以「出租房存在安全問題」為由將房東告上法庭。經過兩審法院最終判決,房東承擔20%的過錯責任。此案例中,失火是由租客燒飯引起,但房東在陽台上堆有大量紙盒等易燃物品,從而加速了火勢蔓延,並燒毀了鄰居的財產。

2:房屋出租現象大量存在,出租房著火事件也時有發生。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需依據消防部門的《火災事故認定書》認定責任。通常,出租房發生因電氣設備的老化而引起的火災,房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如果租房協議上寫有電路、水路等由租客管理,損壞由他負責修理等條款,可以要求租客賠償損失。關鍵是看房東和租客雙方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上是怎麼約定的,根據合同來判斷賠償責任人。

4:法律依據房東有提供質量完好的出租房的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出租方應提供符合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租賃物,確保租賃物符合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用途,因租賃物的瑕疵或者租賃物的自然毀損給承租方造成損失的,出租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房東有保證出租房消防安全的責任。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某省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要求,居住出租房的戶主作為消防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例如,新修訂的《浙江消防條例》規定,房東出租居住屋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將被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出租人是單位的,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出租人是個人的,對個人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6: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房屋承租人(即租客)應當妥善保管租賃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所以,房屋租客對租賃房屋具有保管、看護、防火的法定義務,如果房屋起火,起火原因無法查明的,應當認定租客沒有盡到妥善保管的義務,並對火災給其他人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當然,如果租客能夠證明火災與自己沒有關系,可以不承擔責任。 所以,房東和租客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必須共同檢查房屋是否存在各種隱患,防患於未然。

7: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概念、特徵、現狀。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火災發生後,公安消防機構在查明火災原因的基礎上,依法對責任人承擔何種責任進行認定的行為。依據《火災事故調查程序規定》(公安部37號令)第二十九條之規定,火災事故責任人應當承擔的責任分為四類:直接責任,間接責任,領導責任,直接領導責任。

8: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一是主體的特殊性。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由公安消防機構依法作出,公安消防機構是公安機關內部機構,因《消防法》授權而獲得行政執法主體資格;但同時,公安消防部隊又是我國一支實行現役體制的部隊,是我國武裝警察組成部分。於是,我國的消防工作就形成了「軍人執法」這一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

二是科學性。火災發生後,事故現場因為火災的毀滅性和火災撲救對現場的破壞性,查明火災原因成為一世界性的難題,需要通過科技含量相當高的技術手段實現,由此使建立在火災原因調查基礎上的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也具有鮮明的科學性。

三是事實上的准司法性。要正確認定責任,除要求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人具備相關專業技術背景外(能夠正確分析火災三要素與火災之間的事實因果關系以及全面掌握消防行政管理法規),還要求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人在熟練掌握歸責原則的基礎上,能夠正確分析責任人引發火災的行為(包括導致火災蔓延、擴散的行為)與火災損害後果之間法律上因果關系。而法律歸責知識的掌握和對邏輯分析能力的要求,是法律職業人員的基本素質。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作出後,因火災產生的民事糾紛往往以此為依據,使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事實上產生了確定相對人權利、義務狀態的效力。由於現役部隊特殊的管理體制和頻繁的流動性,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始終難如人願。再加上目前火災原因調查從業人員數量少(全國約3000人左右),任務重(全國僅2005年第一季度就發生火災98280起),裝備差(基層組織幾乎沒裝備任何技術設備),專業機構少(全國僅有四所專業的消防科研所,其中只有一家以火災調查為主),而且法律規定過於原則(僅有四種責任分類,連每種責任的定義都沒有),目前我國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的現狀不容樂觀,嚴重滯後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❽ 火災事故分為幾個等級

火災事故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一般火災、較大火災、重大火災與特別重大火災。

1、一般火災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由事故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負責進行調查。

2、較大火災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由事故發生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進行調查。

3、重大火災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由事故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進行調查。

4、特別重大火災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火災事故調查規定》中規定:

第三十條對起火原因已經查清的,應當認定起火時間、起火部位、起火點和起火原因;對起火原因無法查清的,應當認定起火時間、起火點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證據能夠排除和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

第三十一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在作出火災事故認定前,應當召集當事人到場,說明擬認定的起火原因,聽取當事人意見;當事人不到場的,應當記錄在案。

❾ 火災責任劃分與賠償

火災事故民事責任火災事故民事責任是民事責任的一種,屬於侵權民事責任。所謂侵權民事責任,是指因侵權行為而導致的民事賠償責任。其民事侵權行為引起的侵權責任,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火災報警、初期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情況;(二)火災蔓延、損失情況;(三)與火災蔓延、損失擴大存在直接因果關系的違反消防法律法規、消防技術標準的事實。

熱點內容
淘寶網店出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2:03:54 瀏覽:20
最新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6 02:01:55 瀏覽:251
磨練道德 發布:2025-05-06 01:51:14 瀏覽:676
張家口法律咨詢免費 發布:2025-05-06 01:49:55 瀏覽:674
民事訴訟法公告期限 發布:2025-05-06 01:49:06 瀏覽:31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自考教材 發布:2025-05-06 01:48:58 瀏覽:540
物流分揀中心操作大廳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6 01:48:57 瀏覽:308
刑法的歷程 發布:2025-05-06 01:47:37 瀏覽:485
法學日本留學 發布:2025-05-06 01:44:48 瀏覽:585
手機定位勞動法 發布:2025-05-06 01:44:48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