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執行和解協議書上見證人法律責任

執行和解協議書上見證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30 00:24:47

1. 執行和解協議的保證人,如何承擔保證責任

在執行中,當事人雙方經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王某當即還款五千元,另五千元六個月內歸還;基金會放棄資金佔用費及訴訟損失追償,張某為王某的上述承諾進行保證。三方在和解協議上簽字,執行員亦記錄在卷結案。逾六個月,王某未履行和解協議中約定的五千元,張某亦未代償,基金會遂申請恢復執行原判決內容,要求王某、張某履行義務。 【意見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是在基金會與王某的和解協議上簽名保證的,擔保的是和解協議的履行,而和解協議非法律文書,沒有法律效力。基金會申請恢復執行的是原判,並非和解協議,也不可能是和解協議,故張某不應作為本案的被執行人。否則,在限期履行通知中亦無法通知其履行何種生效法律文書。 第二種意見認為,張某明知王某應履行判決書確定義務,一旦王某到期不履行,基金會有權申請恢復原判決書的執行,張某在和解協議書上簽字保證,就應承擔相應連帶責任的法律後果。故應將張某作為被執行人,但應首先裁定張某為被執行主體,然後,憑裁定書結合原判決書對張某予以執行。 第三種意見認為,執行中應裁定將張某作為被執行人,令其承擔相應保證責任,但張某承擔責任的范圍應不超過判決書確定的義務。因為和解協議的擔保系三方自願,從保證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出發,其保證范圍僅限於和解協議上的部分,超過生效法律文書以外的協議內容雖系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但無強制力保證,故不在執行程序中執行。 【評析】: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執行和解協議是當事人之間生成的新合意,其性質相當於一個新的合同,此時保證人的加入有利於執行的順利履行,其應當承擔相應的保證責任。本案中如不能對張某強制執行,那麼當初在執行中的和解協議擔保行為就形同虛設,保證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法律意義,既侵犯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也損害了法律的威信。但同時,對於和解協議中的被執行人義務大於判決書的部分則未經張某承諾保證,故不應承擔保證責任。可見,第三者意見的處理,既符合當初三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也符合我國民事訴訟法有關執行擔保、執行和解及我國擔保法有關保證的規定,合理合法。

2. 所謂的見證人應不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見證人雖然只是在一旁看著,但其實也承擔著相應的責任。

見證人的法律責任如下:

1、司法機關根據需要邀請的到場觀察監督某項訴訟行為的實施,必要時可以作證的與本案無利害關系的人。又稱在場見證人。

在刑事訴訟中,偵查人員勘驗或檢查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和屍體,或者搜查被告人的人身、物品、住所,或者扣押被告人與案件有關的物品和文件,或者查封、扣押被告人的財產時,都必須邀請與案件無利害關系的人作為見證人到場觀察和監督其有關行為的實施,並由其在當場製作的筆錄上簽名或蓋章。

2、在民事執行中,對債務人的財產進行查封、扣押或提取時,也要邀請見證人到場。人民法院在送達傳票、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文件時,如果收件人或代收人拒絕接收,送達人可以邀請見證人到場,在送達證上證明拒絕的事由,由送達人和見證人簽名,將文件留下,即認為已經送達。

3、在刑事訴訟中,偵查人員勘驗或檢查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和屍體,或者搜查被告人的人身、物品、住所,或者扣押被告人與案件有關的物品和文件,或者查封、扣押被告人的財產時,都必須邀請與案件無利害關系的人作為見證人到場觀察和監督其有關行為的實施,並由其在當場製作的筆錄上簽名或蓋章。

(2)執行和解協議書上見證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參考資料:網路-法律責任

3. 簽訂合同的見證人有何法律責任

合同見證人一般不需要承擔責任。見證人不是合同的當事人,而是對他人訂立的合同或者實施的其他法律行為予以見證、證明的人,不需承擔法律責任;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一般是合同的當事人和保證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第六百八十八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和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第一千一百四十條
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見證能力的人;
(二)繼承人、受遺贈人;
(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

4. 打架賠償協議見證人負法律責任嗎

打架賠償來協議見證人不負法律源責任,見證人只是一個證明人,為雙方達成賠償協議的行為進行觀察、監督、作證,並與案件沒有利害關系的人。
民事見證人一般要符合下列條件:
1、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
2、非雙方當事人的的親屬和近親屬;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5. 有了執行和解協議書後,被執行人就無責任了嗎

判決書生效後,原審判程序已經終結,雙方當事人不能再進行庭內和解,但仍可以自行庭外和解並達成和解協議。
如果雙方當事人在判決生效後,又另行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按雙方的和解協議履行,不再執行原判決。但如果被告方未按和解協議履行的,原告方仍可以要求被告方按原判決履行,並要求法院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6. 欠條上的見證人, 簽了字要付法律責任嗎

如果正常借貸而且順利還款了,這事也就不是事;
如果不能如期還款,這時你的「專中間人」身份對借貸屬雙方來說,仍然是明確的,你只是一個見證人而已,所起的作用就是證明這欠條是真實的,欠條上反映的借貸關系是真實的;
如果法院實質審查你的身份、作用,必然可以查明你只是見證人而已!

7. 見證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要負法律責任。見證人只有證人的法律責任,見證人是沒有賠償的連帶責任,只有擔保人才有賠償責任;如果只是認識不存在利害關系,見證人身份是生效的。見證人不負連帶賠償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
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法庭科學方向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05 21:37:41 瀏覽:327
立法時代 發布:2025-05-05 21:25:49 瀏覽:89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自測答案三 發布:2025-05-05 21:24:29 瀏覽:595
僑務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05 21:05:13 瀏覽:555
安徽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歷年分數線 發布:2025-05-05 21:03:54 瀏覽:415
中國法律服務產品研究中心 發布:2025-05-05 21:03:46 瀏覽:184
法律碩士好還是法學碩士 發布:2025-05-05 21:02:31 瀏覽:623
最早法學院 發布:2025-05-05 20:59:25 瀏覽:886
法律碩士刑法碩士 發布:2025-05-05 20:54:21 瀏覽:846
道德一句話 發布:2025-05-05 20:42:01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