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備案制審批制政府法律責任

備案制審批制政府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30 00:40:00

『壹』 備案制和審批制的區別

法律分析:1、適用的范圍不同。審批制只適用於政府 投資項目;核准制則適用於企業不使用政府資金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備案制適用於企業投 資的中小項目。2、審核的內容不同。過去的審批制是對投資項目的全方位審批,而核准制只是政府從 社會和經濟公共管理的角度審核,不負責考慮企業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資金來源、經濟效益等因素。3、程序環節不同。過去的審批制一般要經過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初步設計等多個環節,而核准制、 備案制只有項目申請核准或備案一個環節。

法律依據:《法規規章備案條例》 第五條 國務院法制機構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國務院的法規、規章備案工作,履行備案審查監督職責。

第六條 依照本條例報送國務院備案的法規、規章,徑送國務院法制機構。報送法規備案,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法規備案的有關規定執行。報送規章備案,應當提交備案報告、規章文本和說明,並按照規定的格式裝訂成冊,一式十份。報送法規、規章備案,具備條件的,應當同時報送法規、規章的電子文本。

『貳』 審批制和核准制,備案制的區別

備案制、核准制與審批制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適用的范圍不同。審批制只適用於政府投資項目;核准制則適用於企業不使用政府資金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備案制適用於企業投資的中小項目。

第二,審核的內容不同。過去的審批制是對投資項目的全方位審批,而核准制只是政府從社會和經濟公共管理的角度審核,不負責考慮企業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資金來源、經濟效益等因素。

第三,程序環節不同。過去的審批制一般要經過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初步設計等多個環節,而核准制、備案制只有項目申請核准或備案一個環節。

『叄』 審批制、核准制、備案制和注冊制,這些制度安排的核心區別是什麼

審批制是計劃經濟下的產物,它的核心應該是「審」
,但缺乏
了審什麼?怎麼審?達到什麼條件就可以批這些公開、透明的內
容。核准制是以《行政許可法》為依據,體現公開、透明、依法
行政的原則。因此新政策對如何備案、核准列出了詳細的標准和
程序。新政策明確了,國家和地方都要按照一系列的條件來核准
或備案,如,專用汽車生產企業注冊資本不得低於
2000
萬元人民
幣;新建汽車企業項目投資總額不得低於
20
億元人民幣等。

核准制與審批制的區別是什麼?

答:第一,適用的范圍不同。審批制,只適用於政府投資項
目和使用政府性資金的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制,則適用於企業不
使用政府性資金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限制類項目。

第二,審核的內容不同。過去的審批制,政府既從社會管理
者角度,又從投資所有者的角度審核企業的投資項目;核准制,
政府只是從社會和經濟公共管理的角度審核企業的投資項目,審
核內容主要是「維護經濟安全、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
境、優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現壟斷」等方面,而
不再代替投資者對項目的市場前景、經濟效益、資金來源和產品
技術方案等進行審核。

『肆』 核准制,備案制和審批制的區別

審批、核准、備案,其實是政府行政許可的三種制度(出自《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文中對行政許可制度的表述就只有這三種,其他字眼的行政許可制度出處沒有進一步查詢,例如注冊、登記等),即稱為審批制、核准制、備案制,也就是說政府允不允許你投資這個項目,以及通過什麼形式對你進行核查允許的一種制度。三種行政許可制度存在一定的區別
1、適用對象上的區別
(1)審批制:企業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
(2)核准制:重大項目、限制類項目(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角度進行核准);
國家出台《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規定哪類項目需要進行核准制許可,一般各個省也會出具更為細化的核准目錄。
(3)備案制:其他項目無
論規模大小
2、審查內容上的區別
(1)審批制:審查很詳細,審查速度慢,包括了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概算等等的審批工作
(2)核准制:主要從維護經濟安全、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優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現壟斷等方面進行核准審查。
國家出台《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對核准制審查的內容作出規定,各省也會出台相應的細化辦法,其中說明項目核准機關審查項目主要有:1、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2、是否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准入標准;3、是否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4、是否符合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和生產力布局的要求;5、是否符合國家反壟斷的有關規定;6、是否影響國家經濟安全;7、是否合理開發並有效利用資源;8、生態環境和自然文化遺產是否得到有效保護;9、是否對公眾利益,特別是項目建設地的公眾利益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3)備案制:備案制的具體實施辦法是由省級人民政府自行制定的。備案機關對申報備案項目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核查:1、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產業政策、生產力布局和行業准入標准;2、是否符合即期宏觀調控政策;3、是否符合應予備案的項目范圍。另外經濟特區或者其他一些地區政府也有制定其自己的備案管理辦法。
結合前面所說的,可知,政府通過制定「目錄」劃分行政許可的類型,然後分別通過出台相應的「管理辦法」對不同行政許可的審查項目作出規定。
3、審查力度的區別
其實從審查內容上來看就可見一斑,在審查的力度上,審批制>核准制>備案制,就是「審批制: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核准制:材料都弄齊了看看就行;備案制:說一聲有這回事兒就行」。
看完以上的內容,其實這邊需要和大家說明一點,那就是之前所說的均針對除了「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之外的投資項目,這兩種性質的項目有自己的規定。
(一)針對外商投資項目
目前外商投資項目在中國還是使用《外商投資項目核准暫行管理辦法》,使用的是核准制,但是目前《外商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已經出台,也就是說外商投資項目在今後有的會轉為備案制,更為方便快捷,而且目前中國的上海自由貿易區已經出台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項目備案管理辦法》,相信大家也都能感受到貿易特區的便捷政策,這也是中國政府所提到的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簡政放權、「法無禁止即可為」精神的體現。
(二)針對境外投資項目
針對境外投資項目,之前也是實行核准制,採用《境外投資項目核准暫行管理辦法》,但是目前已經廢止,取而代之代之的是《境外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辦法》,這是為了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是簡政放權的體現,增強了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
四、關於先立項還是先環評的問題
所謂「立項」是一個過程,即項目經過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即行政許可,包括了審批、核准和備案),並列入政府計劃的過程叫項目立項。這個過程中要求項目業主向政府部門(發改委、經貿局之類)提供相關立項材料。
環評過程中經常提到的項目有沒有立項,一般是指項目立項的政府部門相關批復下來了沒有、立項完成沒有。環評手續時立項過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是在立項過程中,環評根據項目行政許可制度的不同,所處的階段有所不同,在了解了環評所處階段後,環評人在寫報告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項目判斷在寫環評報告書的時候可以向業主要到一些什麼材料(有些不按正規程序、或者有同步進行的靈活處理情況除外),能夠附上一些什麼附件:
(1)審批制:先報送項目建議書,建議書批復下來後進行環評(同時進行規劃選址、土地預審等手續),然後編制可研,環評批復作為可研附件上報,政府部門給出可研批復,最後辦理規劃許可、用地等正式手續。
(2)核准制:先進行環評(同時進行選址、土地預審等手續),然後編制核准申請報告,環評作為申請報告附件,政府部門給出核准批復,最後辦理規劃許可、用地等正式手續。
(3)備案制:先上報備案申請表,備案成功後,進行環評(同時辦理規劃許可、用地等正式手續)。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十七條:「對未通過能評、環評審查的項目,有關部門不得審批、核准、備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開工建設,不得發放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關單位不得供電、供水。」

『伍』 審批制和備案制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審批、核准、備案,其實是政府行政許可的三種制度(出自《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文中對行政許可制度的表述就只有這三種,其他字眼的行政許可制度出處沒有進一步查詢,例如注冊、登記等),即稱為審批制、核准制、備案制,也就是說政府允不允許你投資這個項目,以及通過什麼形式對你進行核查允許的一種制度。三種行政許可制度存在一定的區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十三條 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二)年滿十八周歲;(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

『陸』 項目備案制和審批制的區別

法律分析:備案制和審批制主要是從項目投資主體上來區分。以前的項目,不管是政府投資的,還是企業投資的,都是審批制,這樣嚴重影響了審批效率。改革項目審批制度,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徹底改革現行不分投資主體、不分資金來源、不分項目性質,一律按投資規模大小分別由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審批的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柒』 審批制與備案制到底有何區別

1、「備案制」是指:企業只要將項目的具體情況的資料交與相應的政府行政管理機關備案即可。

2、「審批制」是指:企業需要將該項目的具體情況的資料報與相應的政府行政管理機關審核批准,否則不予立項的制度。

相比而言,「審批制」比「備案制」案制要求更高,管理更為嚴格。

『捌』 如何區別核准制、備案制和審批制

  • 公開發行的這些制從前往後政府的自由裁量權遞減,核心區別在於

  1. 審批制:不設法定的條件,純靠政府判斷誰能公開發行誰不能公開發行,沒有一個固定的判斷標准。企業價值由政府判斷。

  2. 核准制:設置公開發行條件,滿足條件的可以公開發行,但在操作中具體條件的解釋和適用上,政府有一定的裁量權。企業價值由法定條件衡量。

  3. 備案制:和注冊制是一個制度的兩個名字,公開發行不設條件,只要進行真實准確完整的信息披露,政府只要求發行人將問題說清楚即可。企業價值由市場判斷。

  • 審批制與其他制度安排的核心區別:

  1. 就是是否使用財政資金,這里的財政資金包括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政府舉債資金、土地整治收益等。

  2. 使用財政資金的適用於審批制。

  3. 未使用財政資金的適用於核准制和備案制。

  4. 而核准制和備案制的區別在於國家相關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

  5. 比如一些嚴重過剩的行業,像鋼鐵、水泥,還有一些比較高端的行業,像高鐵、民航,一些比較敏感的行業,像電信。這些都是實行核准制。而一般的行業都是實行備案制。

『玖』 審批制核准制和備案制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審批、核准、備案,其實是政府行政許可的三種制度, (1)審批制:企業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 (2)核准制:重大項目、限制類項目(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角度進行核准);(3)備案制:其他項目無論規模大小。

法律依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第十七條 對未通過能評、環評審查的項目,有關部門不得審批、核准、備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開工建設,不得發放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關單位不得供電、供水 。

熱點內容
中原地產公司規章 發布:2025-07-27 14:28:22 瀏覽:456
編寫規章制度培訓教材 發布:2025-07-27 14:17:10 瀏覽:437
婚姻法三章 發布:2025-07-27 14:11:54 瀏覽:383
小學生法治宣傳手抄報 發布:2025-07-27 13:59:33 瀏覽:401
南京律師事務所免費咨詢電話 發布:2025-07-27 13:54:02 瀏覽:995
社工項目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7 13:52:59 瀏覽:401
注冊公司法人監事 發布:2025-07-27 13:47:59 瀏覽:350
順風車免責公告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7 13:33:33 瀏覽:834
合肥律師號碼 發布:2025-07-27 13:23:32 瀏覽:501
離婚律師焦艷艷泳裝 發布:2025-07-27 13:13:26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