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產品責任法律條例

產品責任法律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01 06:31:36

㈠ 產品責任歸責原則

法律分析: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是確定產品責任歸屬的准則,是要求行為人承擔產品責任的根據、標准和理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一條 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二條 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㈡ 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如何規定

法律分析:中國《產品質量法》分別對產品瑕疵和產品缺陷的法律責任作出規定。該法第28條是對產品瑕疵擔保責任作出規定。第29條至第34條是對產品缺陷賠償責任作出規定,這幾條規定「實際上相當於國外的一部產品責任法」。(註:國家技術監督局政策法規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講座》,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42頁。)根據中國法律規定,因產品缺陷造成受害人傷害和(或)財產損失的,損害賠償包括人身和財產損害賠償。造成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以及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撫恤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也應賠償。但法律未對「其他重大損失」作出解釋。「其他重大損失」是指其他經濟方面的損失,包括可得到利益的損失。對於受害人由此受到的精神損害的賠償問題,《產品質量法》未作規定,但司法實踐中已出現了這類案例。

可見,對用於個人使用或消費的財產因缺陷產品致損,受害人可獲得賠償,但排除商業性損失的賠償,這是各國以及國際產品責任立法的共同之處。對於人身損害賠償,各國立法和國際產品責任立法均作出規定。對於精神損害賠償,各國的立法不盡一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二十八條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有放射性等危險物品以及儲運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其包裝質量必須符合相應要求,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標明儲運注意事項。

第二十九條生產者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

第三十條生產者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

第三十一條生產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

第三十二條生產者生產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第二節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第三十三條銷售者應當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

第三十四條銷售者應當採取措施,保持銷售產品的質量。

㈢ 我國法律對產品責任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民法通則(一般規定)、產品質量法(2000年修訂)還有較新的侵權責任法(見)
第五章產品責任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二條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
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第四十四條因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四十五條因產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生產者、銷售者承擔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四十六條產品投入流通後發現存在缺陷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及時採取警示、召回等補救措施。未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七條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㈣ 有關產品責任的法律有哪些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權責任法

㈤ 產品質量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產品責任的基本特徵和歸責原則產品責任又稱產品瑕疵責任,是指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因產品的瑕疵給消費者及其他受害人造成人身傷害或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財產)損害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產品責任在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民事責任屬於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

產品責任的基本特徵產品責任作為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它與一般侵權責任的區別在於:一般侵權責任加害人是單獨的公民或法人,而產品責任的加害人則可能是單獨公民或法人,也可能是多數公民或法人。而另一方面,產品責任與其他類型的特殊侵權責任也有不同,其表現在:產品責任是由缺陷產品致人損害而承擔的賠償責任,其前提是產品存在缺陷,它加害於消費者的方式也是通過缺陷產品的使用或消費間接作用於消費者的人身或財產,並非加害人的直接加害行為所致。

產品責任的成立條件產品責任作為特殊侵權責任,其成立必須具備以下3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產品質量不合格,即產品存在質量瑕疵或者不合理的危險。所謂質量瑕疵或者不合理的危險,一般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設計上的瑕疵,即因設計的錯誤而使產品具有缺陷;二是製造上的瑕疵,即因生產零部件及組裝過程中使產品不符合質量要求;三是指示上的缺陷,即生產者對產品的特點及使用方法未做適當說明或警告,致使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遭到損害。

第二個條件,產品的質量瑕疵在銷售時已存在。也就是說,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問題沒有責任,而生產者或銷售者沒有在銷售前消除產品瑕疵或不合理危險,從而違反了注意交易安全的義務。

第三個條件,由於產品瑕疵而給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造成了損害,而且產品瑕疵是造成損害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說,經營者承擔產品責任,要有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的范圍包括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和人身損害。如果產品質量瑕疵僅產生產品本身價值的降低或未引起其他財產和人身損害,則屬於產品質量責任而不屬』於產品責任,這二者是有區別的。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產品責任作為一種特殊民事責任,其歸責原則是指據以確定加害人承擔產品責任的理由和根據。根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我國對產品責任主要實行過錯推定原則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

所謂過錯推定原則,也叫嚴格責任原則,它是指產品責任加害人不能證明自己對產品責任損害的發生沒有過錯時,可以推定其有過錯,從而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使其承擔責任。

所謂舉證責任倒置,是指按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受害者請求賠償,本應由受害者負責舉證證明經營者有過錯;而質量責任認定則要求經營者提出證據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如不能證明自己沒錯就推定為有過錯,從而要承擔產品責任。

㈥ 產品責任侵權責任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產品責任又稱產品侵權責任,是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因其生產的產品、出售的產品造成他人人身、該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而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只要產品因缺陷造成了他人人身、財產損害,不論受害人與產銷人是否有合同關系,都將按照一定的歸責原則追究產銷人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五條
因產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生產者、銷售者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㈦ 產品責任中法律怎樣規定出現人死亡如何賠償的情形

產品責任事故在法律中應該是1年的追訴時效,法律會根據專門的醫療鑒定機構作出的鑒定確定是是產品責任事故。賠償問題則更加賠償法相關規定確定金額

㈧ 產品責任的適用法律

國外對產品責任復實行的製法律制度有兩種,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實行絕對責任制,另一種是以西歐、日本為代表的實行疏忽責任制,但發展趨勢是實行絕對責任制。絕對責任制又稱嚴格責任制。根據這種制度。一個人即使盡力做到適當注意以避免傷害他人,也要承擔法律責任。換言之,一個人雖然沒有明顯的過錯,但他對無辜的受害者仍需負賠償責任。

㈨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

我國產品質量法對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缺陷責任分別作了不同的規定。1.生產者的嚴格責任。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1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此為無過錯責任原則。無論生產者出於什麼樣的主觀心理狀態,都應承擔賠償責任。因此,這是一種嚴格責任。但嚴格責任不同於絕對責任,它仍然是一種有條件的責任。產品質量法同時規定了法定免責條件,即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1)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2)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2.銷售者的過錯責任。根據《產品質量法》42條「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此為過錯推定原則。可見,這里的過錯是一種推定過錯,銷售者負有舉證責任,否則不能免除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一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二條 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專升本刑法知識 發布:2025-05-05 03:27:45 瀏覽:89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章 發布:2025-05-05 03:27:41 瀏覽:736
道德型客戶 發布:2025-05-05 03:26:59 瀏覽:358
幼兒教育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5-05 03:26:56 瀏覽:486
西安洪振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5 03:26:12 瀏覽:68
非全日製法學碩士學校 發布:2025-05-05 03:24:50 瀏覽:833
出軌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5 03:15:31 瀏覽:234
法治卡通圖片 發布:2025-05-05 03:13:05 瀏覽:4
鋼琴音階指法規律 發布:2025-05-05 03:12:08 瀏覽:699
荷馬時期的道德規則 發布:2025-05-05 03:10:37 瀏覽: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