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人事簽錯勞動合同法律責任

人事簽錯勞動合同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02 01:05:22

Ⅰ 人事代公司員工在勞動合同上簽名要承擔什麼責任

必須經本人的授權委託才有法律效力,沒有委託的無效。

Ⅱ 員工未簽勞動合同,並起訴雙倍工資,人事需要承擔責任嗎

不需要,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

如果你是在公司領導的授意下做事,公司應該承擔責任。

如果是你本人的疏忽,沒有請示而自作主張,你可能會承擔一定的責任,最多算是工作失誤,但絕對不會承擔經濟責任,請放心。國家不會判你承擔任何經濟賠償責任。

同時,如果是你的錯,單位可以以此作為理由辭退你,但是是否合法,你要咨詢勞動仲裁委員會的意見。當然首先要看公司的相關規定,沒有規定的話,你就不用擔心了。

如果是單位授意你這么做,那麼你完全沒有責任,單位辭退你也是違法的。你更不用擔心了。

(2)人事簽錯勞動合同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特徵

勞動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共同特徵外,還有自己獨有的下列特徵:

(1)勞動合同主體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勞動者,即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即具有使用勞動能力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雙方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具有支配與被支配、領導與服從的從屬關系。

(2)勞動合同內容具有勞動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和對應性。沒有隻享受勞動權利而不履行勞動義務的,也沒有隻履行勞動義務而不享受勞動權利的。一方的勞動權利是另一方的勞動義務,反之亦然。

(3)勞動合同客體具有單一性,即勞動行為。

(4)勞動合同具有諾成、有償、雙務合同的特徵。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合同條款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勞動合同即成立。

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給付勞動報酬,不能無償使用勞動力。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均享有一定的權利並履行相應的義務。

(5)勞動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質利益關系。 勞動合同必須具備社會保險條款,同時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有關福利待遇條款,而這些條款往往涉及第三人物質利益待遇。

Ⅲ 人事經理忘記簽勞動合同 怎麼辦

你可以直接找人力資源部門的辦事人員要求按勞動合同法第十條提供勞動合同,一般他們會給的,如果不給你也不用急,因為按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不與你簽訂勞動合同,你可以要求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合同法相關內容如下: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Ⅳ 公司人事專員沒有組織員工簽勞動合同 需要負法律責任

如果因此造成了損失,這個可能違反勞動合同法第39條,嚴重失職造成單位重大損害,你們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主要也得看你們制度對此有沒有規定。

Ⅳ 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自離需要負法律責任嘛!

復自離應當賠償用人制單位損失。
自理,自動離職,即不告而別,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用人單位要求自動離職的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應當對損失承擔舉證責任。

Ⅵ 上一個人事沒有給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新來的人事需要承擔責任嗎

多多少少有些責任。既然你交接了工作就應該檢查下看有沒有問題,如果說這件事情新來的人沒有發現,那你就是工作上的不認真。

Ⅶ 簽了勞動合同然後自動離職要負法律責任嗎

如果你在那裡沒有扣押物品證件錢款,你和單位之間沒有需要完成的工作交接的話,一般來說,只要你的擅自離開不會對單位造成損失,沒有什麼法律責任,單位也會算你曠工然後與你解除勞動關系。

但如果你擅自離開對單位有損失,而你和這個單位的合同沒有解除,你到下一家單位工作,有可能這個單位會要求你和下一家單位承擔損失賠償的連帶責任。

《勞動合同法》規定,正式員工提前30天、試用期員工提前3天通知單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同時律師建議,離職時你最好也要求單位提供給你一份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書面材料,以規避後面的法律責任。

合肥專業勞動法律顧問律師高飛

Ⅷ 人事因為工作疏忽沒簽勞動合同 , 員工可以要求賠償雙倍工資嗎

可以,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沒有及時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從入職第二個月開始的雙倍工資。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沒和勞動者簽勞動合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那麼就應該得到雙倍工資的補償。勞動者直接請求雙倍工資賠償的前提是存在勞動關系或事實勞動關系,按照誰主張誰舉證原則,需要提交相應證據或證明,由仲裁委予以確認。雖然勞動者與該公司並未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勞動者已經與該公司構成勞動關系,可以搜集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或證明。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因為公司人事疏忽導致員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責任在於該公司,並不在勞動者,所以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該公司因沒簽訂勞動合同因而對勞動者造成的各種損失及傷害進行賠償。如果用人單位說已經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提供證據才可以,否則按未簽訂勞動合同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Ⅸ 公司人事將我的勞動合同弄丟了,現在來找我重新簽訂

這個是公司人事管理的疏忽,但是勞動合同應該是一式兩份的,如果簽過了,手裡應該還有一份原始的,如果發生勞動糾紛不用擔心。
法律分析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勞工合同丟失問題不大,因為合同是勞動雙方各持一份,合同上有你們之間約定的一些事項。以防以後發生什麼爭執,算是個憑證。現在公司的一份丟失,可以要員工復印一份或者到勞動局復印一下或者重新簽一份一樣的就行了。 如果用人單位丟失了合同,而勞動者主張未簽合同的二倍工資的話,用人單位要承擔不利後果的。或者建議你同事和公司補簽一份勞動合同,如果公司拒絕的話,你的同事完全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進行勞動仲裁的話,公司是要承擔不利後果的和相應的經濟賠償的,所以還是建議你同事和公司協商重新簽訂一份。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也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當然要件。合同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於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時,合同不僅應當符合法律,而且在內容上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所謂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體據以獨立訂立合同並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的主體資格。合同是當事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有意識地追求特定法律後果的行為,它直接關繫到當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當事人必須能夠認識和辨認自己的行為,判斷自己行為的法律後果,即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Ⅹ 如果自己是人事專員,公司合同到期未與自己續簽,但還一直工作,能不能要求賠償

可以!《勞動合同法》關於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法律責任的規定並未針對勞動者的身份或工作崗位進行區別對待。第二,法律法規並沒有規定勞動者對未能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存在過錯的,可以減輕或免除用人單位支付二倍工資的責任。在勞動者拒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時,也是要求用人單位必須及時書面終止勞動關系。否則並不因勞動者拒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免除用人單位支付二倍工資的責任。第三,即使你是負有勞動合同簽訂的職責,但也不能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因為你在與其他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時,是作為用人單位的代表,在公司授權范圍內就勞動合同的內容與其他員工進行協商,從而確定勞動合同條款的內容。但不能同時代表自己又代表公司來簽訂勞動合同,確定勞動合同相關內容。否則會可以隨心所欲地確定本人勞動合同的內容,從而可能出現違背用人單位的真實意思,侵害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的情況。
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2018法律碩士考試筆記 發布:2025-05-04 18:31:47 瀏覽:22
商品房備案價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4 18:29:21 瀏覽:126
湘雅司法所 發布:2025-05-04 18:26:20 瀏覽:605
2017年和2016年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 發布:2025-05-04 18:25:27 瀏覽:102
勞動社會保障法作業1 發布:2025-05-04 18:08:41 瀏覽:627
瓦房店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04 18:08:41 瀏覽:746
法治社會手抄報 發布:2025-05-04 17:58:46 瀏覽:347
為明確法律責任劃分現將告知 發布:2025-05-04 17:41:35 瀏覽:518
勞動法服裝費 發布:2025-05-04 17:37:07 瀏覽:590
授權函具備法律效力么 發布:2025-05-04 17:34:50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