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無過錯責任原則中的法律規定

無過錯責任原則中的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04 12:49:42

㈠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規定

法律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情形有:1、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3、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4、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5、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6、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7、建築物倒塌致人損害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第一千二百零二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㈡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叫無過失責任原則,學術上也把無過錯責任稱之為「客觀責任」或「危險責任」,英美法則稱之為「嚴格責任」。它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律規定應由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㈢ 民法中的無過錯原則是什麼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只要給他人造成損失,不問其主觀上是否有版過錯而都應承擔的權責任。一般認為,我國合同法上的違約責任與侵權法上的特別侵權的歸責原則即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在違約責任中,在違約責任發生後,非違約方只需證明違約方的行為已經構成違約即可,而不必證明其主觀上有無故意或過失。對於違約方而言,通過舉證自己無過錯來免責是徒勞的,但可以通過證明違約行為是發生在不可抗力和存在特約的免責條件下而獲得免責。同理,特別侵權人也只能通過證明法定的免責事由的存在而獲免責。

㈣ 民法典根據法律規定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什麼

民法典侵權無過錯原則是指公民、法人即使在主觀上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責任的,也需承擔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適用,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其適用范圍。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㈤ 民法中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幾種情形

法律分析: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

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

3、提供個人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

4、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為無過錯責任銷售者具有過錯的,承擔最終責任售者無過錯的,生產者承擔最終責任。

5、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

6、因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污染者承擔無過錯責任。7、高度危險責任中,從事高度危險作業者,高度危險物品的經營者、佔有人承擔無過錯責任。

8、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但動物園承擔過錯推定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也有權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零二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零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第一千二百零四條 因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㈥ 民法典什麼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民法典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公民、法人即使在主觀上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責任的,也需承擔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適用,有嚴格限制,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其適用范圍。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㈦ 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法規規定

所謂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的過錯是侵權責任的必備條件的歸責原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重申過錯責任原則是侵權責任法的基本歸責原則,它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只要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不以過錯為要件的,過錯便是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的要件。

注意: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原則上適用過錯責任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其主觀上有無過錯,根據法律規定均應承擔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侵權責任法第7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幾種無過錯責任: 產品缺陷責任、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環境污染責任、高度危險責任、違規飼養動物的責任、飼養違禁動物的責任

㈧ 急急急。。。無過錯責任原則在那條法律法規裡面

1、無復過錯責任原則:也叫無制過失責任原則。它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律規定應由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英美法稱之為「嚴格責任」。
2、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工傷保險條例中寫沒有無過錯責任原則這一條,但該條例的內容都是貫穿這一原則的。

熱點內容
財產刑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2 06:41:02 瀏覽:222
經濟法法律行為的特徵有哪些 發布:2025-05-02 06:29:55 瀏覽:347
尹田關於合同法的理解 發布:2025-05-02 05:52:57 瀏覽:16
行政法中是否承認類推解釋 發布:2025-05-02 05:50:12 瀏覽:782
民事訴訟法全文2013年1月1日 發布:2025-05-02 05:43:44 瀏覽:292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是 發布:2025-05-02 05:07:33 瀏覽:580
離婚案能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5-02 05:06:49 瀏覽:588
施工方擅自停工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2 05:06:04 瀏覽:447
泰安蘇律師 發布:2025-05-02 05:04:29 瀏覽:586
刑事訴訟法上繳法條 發布:2025-05-02 05:03:03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