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買賣法律效力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買賣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04 17:23:27

❶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買賣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集體土地使用權上房屋買賣的條件限制是僅限於同村或者同集體的人進行購買,也就是集體土地使用權上的房屋如果是賣給了城鎮戶口的話不受法律保護。而且農村的房屋買賣是需要經過村委會的書面同意的,並且房屋買賣的時候肯定要辦理房產證跟土地使用證的過戶的,所以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宅基地買賣條件的人肯定過戶都沒辦法辦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二條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登記,依照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法律、行政法規執行。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並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❷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可否買賣

小產權房的土地就是農村集體所有的,國家三令五申是禁止小產權房進行交易的。房屋如果是你自己修建而成想出賣的話一般也是不允許的。

❸ 集體土地上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依法簽訂且不存在法定無效事由的集體土地房屋買賣合同有效。對於將房屋出售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員的,如果取得有關組織和部門批準的,可認定合同有效。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並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❹ 集體土地帶有房產證的房屋買賣合法嗎集體土地辦的有房產證

由於農村房屋宅基地的特殊性質,農村房屋交易是有一定條件限制的,農村房屋的買受人必須是符合農村宅基地申請條件的人,具體說來有就是:集體組織內部成員和集體組織以外的成員。集體組織內部成員又有三種具體情況:

1、本身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規定的宅基地標准。根據一戶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規定,對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標準的村民,再申請宅基地是不可能得到批準的。

2、已有宅基地,但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對第二種情況的村民,盡管其已有一處宅基地,但如無法定理由,也很難再申請到第二處宅基地。

3、已在集體組織落戶,但尚沒有被分到宅基地。對第三種情況,申請宅基地必須經過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因此,即使是售房行為發生在村民集體組織內部成員之間,也將難以進行。售房者首先要審查購房者的具體情況,這無疑是不現實的。

農村房屋要買賣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如果農村房屋的受讓對象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

2、受讓人沒有其他房產;

3、該轉讓房屋建造合法,是經過批准建造的,並且該受讓房屋必須符合當地規定的標准;

4、房屋買賣應當申請並經集體經濟組織批准同意。

(4)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買賣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個人之間的買賣:

房屋的繼承以及買賣、捐贈等都是有條件的。我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必須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

買賣是自由的,但是呢,它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第一就是購買方必須是本村集體的成員;

第二是購買方沒有其他的房產,因為一戶村民只能有一戶宅基地;

第三是該房屋建造合法,是經過批准建造的,並且必須符合當地規定的標准;

第四房屋買賣應當申請並經集體經濟組織批准同意。

除此以外的其他情況,農村房屋原則上是不能買賣的,比如說城鎮居民因為不是集體組織內部成員,是不允許購買農村房屋的。但是關於能否捐贈非本村的人員,法律還沒有明確說明。

還有一點需要明確的就是,公民的宅基地的所有權與所在房屋的所有權是分開的,宅基地不存在遺產一說,不能繼承,但是個人的房屋是可以繼承的,公民繼承了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權也就隨著房屋而轉移給新的所有人。這也只是具體執行國家的行政法規,而不是繼承的結果。

❺ 集體土地房屋買賣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集體土地房屋買賣合同依法成立即有效。買賣雙方主體適格、意思表示真實一致,集體土地房屋買賣合同的內容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利益應當認定為有效。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❻ 集體土地上房屋買賣合法嗎

您好!
《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8條規定,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土地,經依法徵用轉為國有土地後,該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方可有償出讓。《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國辦發[1999]39號)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長放土地證和房地產證。
由此可見,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地產不得進入交易市場。農村房屋的買賣,只能在本農村集體內部進行,否則買賣行為違法,合約無效。
雖然法律規定小產權的買賣不合法,不受法律保護,但是不少基層的鄉政府、村政府基於利益需要默許推動之下,很多小產權項目打著新農村建設的名義進行發展。村幹部手裡掌握著村集體用地的公章,私自賣地很容易,在不用交納土地出讓金和各種稅費情況下,小產權房的主導者——村一級或鎮一級政府可獲超額利益。
再加上低售價、低租金,成為低收入人群搶購小產權房的主要推動力。相較於價格高昂的商品房,購房者購買到了便宜的房子,實現了住房夢。
但是小產權房不受法律保護,存在很多的風險:
(一)法律效力
「小產權房」買賣合同的效力一般認定無效為原則。但也區分不同情況:
對於發生在本鄉范圍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農村房屋買賣,該房屋買賣合同認定有效。
對於將房屋出售給本鄉以外的人員的,如果取得有關組織和部門批準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對於將房屋出售給本鄉以外的人員,未經有關組織和部門批准,如果合同尚未實際履行或者購房人尚未實際居住使用該房屋的,該合同應作無效處理。
(二)房產轉讓
「小產權房」拿不到正式的房產證,因此並不構成真正法律意義上的產權。即小產權房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小產權房不能向非本集體成員的第三人轉讓或出售,即購買後不能合法轉讓過戶。其同時對房屋的保值和升值也有一定影響。
(三)政策風險
購買在建小產權房時,購房人與開發商簽訂合同並交付房款後,如果相關部門整頓鄉產權房的建設項目,可導致部分項目停建甚至被強迫拆除。購房人會面臨既無法取得房屋,又不能及時索回房款的尷尬境地。

購房後如果遇到國家征地拆遷,由於鄉產權房沒有國家認可的合法產權,購房人並非合法的產權人,所以無法得到對產權進行的拆遷補償,而作為實際使用人所得到的拆遷補償與產權補償相比微乎其微。
(四)監管缺位
鄉產權房屋的開發建設沒有明確的規定加以約束,開發建設的監管存在缺位,對購房者的利益有一定的影響。同時,開發單位的資質沒有,房屋質量和房屋售後保修難以保證。

❼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買賣合法嗎

依法進行的鎮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買賣合法。房屋買賣的出賣人和買受人必須是同一集體的村民,買受人符合宅基地使用標准,所買賣的房屋建造合法、符合當地標准,同時買賣行為報經集體經濟組織批准同意。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熱點內容
電商法最字 發布:2025-05-02 00:27:31 瀏覽:734
我國法律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02 00:08:37 瀏覽:602
合同法要約和承諾案例 發布:2025-05-01 23:52:23 瀏覽:88
學校法律顧問聘書 發布:2025-05-01 23:43:30 瀏覽:466
群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1 23:26:10 瀏覽:134
人力資源部怎麼規避勞動法 發布:2025-05-01 23:19:53 瀏覽:590
萬州最好律師 發布:2025-05-01 23:09:07 瀏覽:618
公司入伙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1 23:05:49 瀏覽:437
相應法律責任很重 發布:2025-05-01 22:57:48 瀏覽:123
深圳司法中院 發布:2025-05-01 22:57:47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