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日常生活法律知識競賽

日常生活法律知識競賽

發布時間: 2022-04-04 19:04:36

法律知識競賽題(答案)

一、選擇題(請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填入括弧內)

1.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於(B )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

2.( B)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憲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A )。

A、人民B、中國共產黨

4.中華人民共和國(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B )尊嚴不受侵犯。

A、人身B、人格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於(C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曰B、1991年9月4曰

C、1992年1月1曰D、1999年11月1曰

7.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B )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A、武力B、法律

8.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B )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A、贍養B、撫養

9.( A)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A、任何組織和個人B、學校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在(A )頒布的。

A、1986年B、1978年

11.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在(B ),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A、任何時候B、國家法定節假曰外

12.禁止在( C)附近開辦營業性歌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

A、居民住宅區B、廠礦企業C、中小學校D、商業區

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 A)責任。

A、直接B、間接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規定,要把青少年培養成(B )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A、 品德、智力、體質、美育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15.法律規定:父母、監護人必須保證適齡未成年人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願意上學,(A )就違法了。

A、未成年人B、父母、監護人

二.判斷題(請在括弧內填入對或錯)

1.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 (√ )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

3.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

4. 違反了校紀,但我沒有違反法律,學校對我沒有辦法進行處理,如果學校對我進行處理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是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條款,是要求大人的,我們知道了也沒用。(× )

7.當」我」獨自在家時,要鎖好防盜門;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入夜開燈後要拉好窗簾;如果竊賊已進屋,沒有發現」我」時,要迅速躲好,伺機逃走求救。( √)

10. 我被人家搶過錢,所以我必須再從他人身上搶回來,這也是一種正當防衛的手段。( ×)

11.同學在公共場交談時,千萬不要將自己家地址、電話號碼等一些具體情況大聲說出來,更不要輕易把家裡的電話號友告訴陌生人。(√ )

12.李剛經常欺負我同學並把我同學打傷,同學讓我幫助解決,我才去打了李剛,這應該說是見義勇為。(× )

13.放學路上遇到有人攔劫,盡量不要與其發生正面沖突,可以先把錢物給他們,然後報告老師、家長。同學們上下學最好結伴一起走。(√ )

三、填空題(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入括弧內)

1.父母不讓子女上學,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2.監護人的義務有(監護義務)和( 撫養義務)兩項。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

4.為保護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有些公共場所禁止未成年人進入,例如(營業性舞廳)、(歌廳 )等場所。

5.每年6月26曰,是國際(禁毒)曰。

⑵ 法律知識競賽心得體會三百字

例文,可適當修改。
[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觀後感]爭當守法好公民在看完"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後,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明白,如果要當一個好公民,就要學法、守法、用法、普法,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觀後感。這次的節目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素材,讓青少年在此次節目中懂得法律的重要性。這次的節目籌備精心,各領導人紛紛到場,觀看比賽,安排比賽,在此表示感謝。此次競賽中,六支代表隊同台競技,各顯神通,為青少年法律知識普及做出榜樣。評委更是專心致志,與選手一同答題,指出錯誤,糾正觀點。現場觀眾興致勃勃,使比賽進行十分順利。題目雖難,但在選手的充分准備下,一一解答。從各方面來看,此次活動影響廣泛,使法律知識快速傳播。比賽中,各代表隊的才華一覽無余,充分體現了我省法律教育的優良傳統。在答題中,使我知道了許多法律知識,讓我重新認識法律的重要性,培養了我對法律的認知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國社會逐步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度,觀後感《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觀後感》。由毛澤東主席編纂《憲法》一書,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們青少年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從一九五四《憲法》頒布後,一直至二零零九年,由各種法律出台後,我們的社會井井有條,人們在和諧的是會中發展著,進步著。這一切歸功於法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一條法例都銘刻在我們的靈魂上,如果你觸犯法律,就是褻瀆靈魂。法律,維護每個公民的權益,保護社會的和諧安定。法律不是讓一個人遵守,而是要靠大家一起來維護與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平等、團結、互助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法律的意義也就在於這三點,法律是國家的象徵,傳承書寫者中華的美德與團結。我國在堅持著社會主義道路,不斷的完善著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是平等的法制促使我們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法律對社會的影響已在青少年以至全國人民的心裡根深蒂固,如果要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用集體的力量建設國家的繁榮昌盛。法律能使一個人受益終生,它是一個民族的象徵,也意味著一個民族的興起。只有遵守法律,才能在這個和諧的社會下生存,不然,你會被和諧趕走,被社會淘汰,這就是法律。法律很嚴厲,但有時也近乎人情。法律很復雜,但只要你做到了,你才會發現那麼簡單。法律是把標尺,衡量我們的對錯,法律時刻刀,幫你修正心中的錯。來吧!讓我們共同遵守法律,當一個遵紀的好公民。

⑶ 法律知識競賽總結

你這個問題幾乎沒人回答的了,因為你所說的法律知識競賽沒告訴我們具體什麼內容,什麼法律的競賽是學校的還是機關組織的,什麼競賽是
訴訟法
的或者婚姻還是環境法方面的,我們不知道從何下手回答你.

⑷ 法律知識競賽試題

不可以,屬於違法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版 本法所稱權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第五十八條 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網路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圖像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

⑸ 法律知識競賽屬於政治生活嗎

因為每一個國家的法律都與該國的政治制度緊密結合,是為政治和國家服務的,是國家的工具。沒有離開國家政治制度而而全球通行的完整法律。所以屬於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⑹ 求關於法律知識競賽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居住且年滿18周歲的人,均無一例外地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b
A、對
B、錯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d)。
A、基本制度
B、政治制度
C、社會主義制度
D、基本政治制度

3、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法律權利與義務之間是什麼關系? c
A、對立關系
B、統一關系
C、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4、(單選)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b)。
A、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D、無產階級專政制度

5、(單選) 法律按照不同的標准或角度有著不同分類,按照制定和表達方式的不同,可以劃
分為 d
A、一般法和特別法
B、國內法和國際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成文法和習慣法

6、(多選) 就社會主義法制與社會主義民主的關系來說 cd
A、二者互為前提和基礎
B、二者互不為前提和基礎
C、後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礎
D、前者是後者的體現和保障

7、(單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a )。
A、人民;
B、工農階級;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中共中央。

8、(單選) 任何法律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制定,不得與憲法基本原則相違背,否則將被修改
或廢除。 a
A、對
B、錯
9、 (單選) 在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 a
A、國務院
B、最高人民法
C、中央軍事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9、(多選) 社會主義法律關系的客體可以表現為(abcd)
A、物
B、行為
C、智力成果
D、某些人身權益

10、(單選)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國務院總理人選由( b)。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B、國家主席提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
C、國家主席指定並任命。

⑺ 新滬杯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高中組樣題試題答案

「新滬杯」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高中組樣題參考答案 一,單選 1.C2.C3.B4.C5.B 6.D7.B8.D9.B10.C 11.A12.B13.D14.B15.B 16.A17.D18.B19.C20.A 21.B22.B23.A24.C15.D 16.B27.D28.C29.B30.B 31.A32.C33.C34.D35A 36.D37.B38.C39.C40.A 二,多選 1.ABCD 2.BC 3.ABC 4.ABC 5.CD 6.CD 7.ABD 8.AB 9.ABCD 10.AC 11.AB 12.ABC 13.ABD 14.ABD 15.ABC 16.ABCD 17.ACD 18.ABC 19.ABD 20.ABD 21.AC 22. BD 23.AC 24.ABD 25.AB 三,判斷 1.對 2.錯 3.對 4.對 5.錯 6.對 7.錯 8.錯 9.對 10.對 11.錯 12.錯 13.錯 14.錯 15.對 16.對 17.對 18.對 19.錯 20.錯 四,案例分析(一)法律評析: 我國刑法中認定的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衛行為。法律鼓勵公民實施正當防衛以保護公共利益以及本人或他人的人生財產安全。 但是法律中所講的正當防衛也是存在一定的要求的。必須是實際存在的和正在進行的不法侵犯,所謂「實際存在」即是指該不法侵犯是客觀的,而不是防衛人主觀猜測或是臆想出來的,而所謂「正在進行中」是指不是已經結束或尚未開始的步伐侵害,這也強調了正當防衛的時間性。 本案中,丁繼光所實施的對於王小剛的侵害行為雖然實際存在,但是卻不是正在進行中的。也就是說,王小剛的合法權益索然遭受到了侵害,但是這種侵害已經過去,王小剛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在他實施所謂的「正當防衛」時並沒有直接處於危險狀態。對於已經過去的侵犯行為,如果要追究必須通過司法機關的法律程序,不允許任何人實施報復。本案中王小剛所實施的就不是正當防衛,而是一種典型的報復,這是我們國家法律所不允許的。所以,王小剛造成他人重傷的行為不是合法的正當防衛,而是已經構成了故意傷害罪,應當承擔吸相應的刑事責任。 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法律小貼士: 通過本案,我們發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本來是受害者的青少年,到最後卻成為了被告人。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依法來保護自己,而是採取了私下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實施報復行為時,他們似乎理由十足,甚至還認為自己是「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為民除害」,殊不知,這種行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我們廣大的青少年應當認真吸取本案的教訓,時刻注意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通過法律的途徑來預防和制止外界對自己人身和財產的不法侵害。 (二)法律評析: 在我國刑法中,有關於侵犯財產性質的犯罪發生比率是相當高的,本案就是一個典型的財產詐騙案件。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所謂詐騙罪,就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欺騙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一般的詐騙行為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行為人實施了欺騙的行為,其次是受騙者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而正是基於這種錯誤的認識受騙者處分了財產,使得行為人或者第三者取得了,而被害人為此遭受了財產的損失。本案中,行為人瞿仁光編造了可以為李荷華調動工作的謊言,使李荷華的母親誤以為這是可以幫助女兒招到更好工作的機會,為此李荷華的母親為了順利地辦成此事交給了行為人瞿仁光三萬五千元,而瞿仁光在拿到這筆錢款後就逃之夭夭,這一系列的行為模式符合了刑法關於詐騙罪的基本構造。故而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瞿某的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應當受到刑事處罰。 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法律小貼士: 近些年來,侵犯財產類案件,特別是詐騙犯罪在社會上發生的還是比較多的,層出不窮的騙術讓我們許多的老百姓防不勝防。歸根結底,我們認為許多人民被騙的原因主要是貪圖小便宜、警惕心不強。犯罪分子騙取錢財不管是採取老手段,還是使用新伎倆,其最終都是通過人們貪小便宜、鑽空子的心理達到騙取他人錢財的目的。因此,我們如果遇到有人以各種借口和理由討要錢財的,我們都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心,認真分析,切不可因為貪一點小便宜,鑽一點空子而造成大損失,更不可讓自己的善良被別人所利用。 在本案中,李荷華的母親正是因為為女兒的工作著想,才會誤入騙子的圈套。其是要找一個好工作無可厚非,但關鍵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走正當的程序,而不應當依靠一個多年未成謀的老同學的花言巧語。 所以作為我們一般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應當努力他提高自己的警惕意識,對於陌生人或是不甚了解的人,不應當輕易相信;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豎立起堅定的法律意識和防範意識,不要給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⑻ 法律知識競賽題

到網路就可以找到的

熱點內容
電商法最字 發布:2025-05-02 00:27:31 瀏覽:734
我國法律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02 00:08:37 瀏覽:602
合同法要約和承諾案例 發布:2025-05-01 23:52:23 瀏覽:88
學校法律顧問聘書 發布:2025-05-01 23:43:30 瀏覽:466
群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1 23:26:10 瀏覽:134
人力資源部怎麼規避勞動法 發布:2025-05-01 23:19:53 瀏覽:590
萬州最好律師 發布:2025-05-01 23:09:07 瀏覽:618
公司入伙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1 23:05:49 瀏覽:437
相應法律責任很重 發布:2025-05-01 22:57:48 瀏覽:123
深圳司法中院 發布:2025-05-01 22:57:47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