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如何將游戲和法律知識相結合

如何將游戲和法律知識相結合

發布時間: 2022-04-04 21:14:17

Ⅰ 如何融合法律讀本融入到教學

一、教師應掌握豐富的法制知識 、提高自身法律素養

「你想給學生一杯水,你必須自己要有一桶水。」作為教師必須要了解豐富的法律知識,如果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教學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學生沒有任何積極性可言,何談在課堂中滲透法制教育。所以,提高教師的法律素養是必須的,只有教師知法懂法,才能向學生講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小學生的向師性較強,教師的潛移默化直接影響學生發展,教師必須對相關的法律法規了如指掌才能與教學有機結合。

二、抓住時機,靈活應用滲透法制教育

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把進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對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抵制心靈污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給學生布置作業:放學回家後調查自己家裡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通過計算一個家庭一個月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有關的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又如:在進行稅額與利率的教學時,向學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讓學生對國家稅法的了解;在進行小數的初步認的教學時,結合課本練習向學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激發學生對野生動物的熱愛;在進行人民幣的教學時,向學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讓學生知道愛護人民幣是每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藉助教材潛在靈活滲透法制教育

要想在數學課堂中滲透法制教育,教師就要認真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和滲透點,把法律知識自然融入數學教學之中。

例如,我在教進一法時,有一道這樣的應用題,12個小朋友去野炊,有一輛限乘7人的麵包車,應該怎麼辦?在這里就可以對學生滲透有關交通法律法規。在教學有關計算土地面積中,就可以滲透我國的國情教育「人多地少」,同時可以滲透相關的土地法律法規。在講授重量單位「千克、克」的認識,我一邊指導學生通過天平稱出一千克的重量,一邊告訴學生:公平交易,誠實做人,一千克雖輕,但意義非凡。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法制教育與數學教學自然融合,切不可喧賓奪主,把數學課上成了法制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還是應以數學知識的傳授為主,法制教育為輔,教師應明確二者之間的關系,已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四、 巧設游戲,進行法制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例如合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等。在「方向與位置」的教學中,通過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的能力。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大家在一起討論、思考,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是利己利人的學習,在這種情境下,學生就會理解團結協作的重要性。例如,在進行口算搶答游戲時常常出現個別同學站起來回答,故意答錯等現象,使游戲就無法進行。針對這些現象,我在講清游戲規則的同時,利用這一時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讓學生知道:游戲中的規則就好比我們國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戲時不遵守規則,游戲就無法進行。我們在社會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我們的國家就不能安寧。所以同學們要從小養成遵規守紀的好習慣,這樣才能適應、適合於我們的社會。

五、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通過教師講授的嚴謹,時時處處為人師表,來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例如,老師講授知識時,力求准確無誤。可一旦出現錯誤,應及時加以糾正,讓學生明白知錯就改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治學精神;更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Ⅱ 淺談怎樣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和運動中

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游戲和運動中,能讓幼兒愛上學習數學,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養幼兒數學思維。
▋生活中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和孩子做親子游戲互動
▋教孩子玩做比較游戲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讓孩子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Ⅲ 如何結合實際將法制教育融入到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

在學科教學中努力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或滲透點,將法律知識自然地融入教學過程中,將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就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滲透法制教育談一下自己淺顯的看法。
一、從教材內容中滲透
1.在初中信息技術第一課介紹「信息」這一概念時
要綜合相關法律法規讓學生知道個人的信息活動應以不損害他人的正當利益為原則,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名譽權、財產權、知識產權,不使用未經授權的信息資源,不隨便在網上發布別人的隱私,信守社會公德,不損人利己;同時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理解資源共享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重要意義。
2.在介紹計算機硬體的變化發展時
可以滲透《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中的獎勵辦法,鼓勵學生勇於發明創造。同時,還可以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讓學生學會保護自己的發明成果。
3.在指導學生上網瀏覽網頁及查找資料時
可以滲透《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讓學生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用網路。另外,為了避免在互聯網上可能遭遇的各種淫穢和黃色垃圾信息的不良侵蝕,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學生進行網路道德教育,讓學生知法、守法的同時懂得自律,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養,由他律走向自律,做文明上網的小公民。
4.在介紹「復制」「粘貼」知識點時
學生對信息可能會很便捷地「占為已有」,可以向其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向學生說明不能隨意復制他人的文字、音視頻等資料,同時列舉該法規定的12種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5.在講解Excel中的統計知識時
可以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其中第六章「法律責任」中規定,「自行修改統計資料、編造虛假統計數據的」,「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是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培養學生統計數據應具有真實性、准確性的意識。
6.在多媒體演示文稿(Powerpoint)教學中
可以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因為該軟體一般是向別人講解知識和作報告用的,滲透該法的目的,主要是向學生說明不能進行虛假宣傳,其中第三十九條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
二、從課堂不良習慣中滲透
1.破壞機房設施
信息技術課多數時間都在計算機房進行,如何讓學生去正確使用和愛護學校的電腦設施,讓學生養成正確使用電腦的良好習慣,這對信息技術老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問題。要告訴學生,機房設施是學校的公共財物,要愛護。故意損壞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法律責任,向學生滲透《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有關條款。
2.上課玩游戲
有少數學生在上機操作時,總是不顧老師阻止而偷玩游戲。可以向學生滲透因長時間玩游戲而導致的一些不良後果:因長時間重復、機械的操作會引起腰酸、全身不適等症狀;若是發展到玩網路游戲,多數是需要經濟基礎作後盾的,一旦經濟來源中斷,就會發生說謊、欺騙、甚至搶劫等行為,很多青少年犯罪現象就是這樣一步步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3.上網瀏覽不良網頁及使用QQ聊天交友
學生僅僅具有自律能力和法律意識是遠遠不夠的,作為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增強使用網路的安全意識。如:注重帳號及密碼的設置和保密,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和相關情況,不盲目參與網路發起的活動等。
4.亂刪除他人資料
在教學中,有個別學生總愛有意或無意刪除其他學生存儲在電腦中的文件,造成他人不能繼續使用文件。可以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其中第二十九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讓學生清楚隨意刪除他人資料是違法行為。
總之,在計算機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法制教育無處不在。教師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於教,點點滴滴、持之以恆地加以滲透,才能有機地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思想陶冶於一爐,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增強法制意識,全面認識在信息活動中必須承擔的義務與責任,成為新一代遵紀守法的公民。

Ⅳ 如何結合法律知識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保護好自己,最好能找周圍鄰居一起攜帶防身工具圍捕罪犯,並另找人向相關部門報案

Ⅳ 要在學校擺攤,宣傳法律知識,應該設計些什麼游戲來吸引更多的人啊

可以讓同學們模擬刑事案件,不斷提供案件線索,讓律師和檢察官進行辯論,最後由法官來判決

Ⅵ 委託開發游戲,如何確保知識產權和維護的可持續性

知識產權也叫"無形產權" 從廣義上講也就是<<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中所劃的范圍(這是一種原則劃法,爭議頗多,可參照92年東京大會的劃法) 從狹義上講 則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兩部分 根據我國有關知識產權法律規定 我國的知識產權類型主要包括著作權 商標權和專利權等權利類型
知識產權的對象是"知識" 知識產權的性質包括 1無形 2專有性 3地域性 4時間性 4可復制性 我給出三個知識產權定義的版本,
知識產權定義1.0、2.0、3.0。1.0的版本就是根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和《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的定義。它把知識產權定義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版權,另外一個部分是工業產權。
所謂版權就是著作權,現在在我們中國在我們國家的法律當中,兩個詞同時使用,叫版權也叫著作權。我參與過多項知識產權的立法,或者叫著作權或者版權,國內主張這個權利叫版權和著作權的人數差不多,每次討論的時候,協調一致,所以我們現在民法通則講著作權(版權)。
我們國家《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和版權是同一個東西,所以中國的法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管理著作權的機關叫國家版權局,但是有一點要清楚,版權不是出版權,而是指著作權。工業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和制止不正當競爭。「巴黎公約」和「伯爾尼公約」定義是傳統的定義,同時是基礎的定義,它是其他公約採納並且作為基本原則的定義。
知識產權定義的2.0版本是指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也就是WIPO所做的定義。這個定義規定知識產權包括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表演藝術家、錄音和廣播的演出,這只是指與著作權有關的出版者音像製品的製作者、藝術表演者的權力。第三,在人類一切活動中的發明是指專利。第四,科學發現。
第五,外形設計,工藝品的外觀設計。第六,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和牌號,這是講商標和品牌。第七,制止不正當競爭。第八,在工業、科學、文學藝術領域內其他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這個定義的版本是我在科技部工作期間,參與知識產權活動比較喜歡的一個定義,為什麼呢?它是涵蓋面最廣,對知識產權未來的發展留下足夠空間的包容性最大的定義。因為它裡面有兩項是「巴黎公約我」定義里沒有的,一是科學發現,盡管到目前為止,在我們國家和世界主要國家立法當中還沒有「科學發現法」,但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已經給它留好了位置。第二,還有一個大口袋,就是最後一項,在工業、科學、文學藝術領域內,其它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
世貿組織的知識產權,每過一段時間要進行一段討論,要修訂,其中修訂進去的就是把目前法律當中還沒有保護的來自知識的權利補充進去,所以中國同其它國家關於科技合作知識產權的協議當中,有關知識產權的定義一般都注並使用世界知識產權所給的定義。
知識產權定義的3.0版本就是世界貿易組織知識產權協定所做的定義。這個協定的全稱叫做關於與貿易油橄的知識產權協定,它是在承認「巴黎公約」和「伯爾尼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有關定義的基礎上和以前的協議相銜接的從推進經濟全球化的角度所做的定義,在這個定義當中包含這些內容:版權和有關權(包括計算機軟體)第二是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特別強調對馳名商標給予特別的保護,三是工藝品的外觀設計,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著生活質量的上升,大家對產品的外形設計,得富有敏感和適合工業應用的產品非常歡迎,所以外觀設計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產權。海爾曾經跟我們說過,他每天申請幾個專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觀設計專利。
第四,地理標志。第五是發明專利。第六,植物新品種,是指發現野生或者是經過培育開發的植物品種,只要它具有新穎性、特異性、移植性,並且有適當的命名,像專利一樣可以富於它品種權,如果我們在座有從事耨也的同志,希望你們關注「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這個條例從 99年到現在已經實施六年了。如果你的發明、你的發現是草本的品種,歸農業部如果說母本的歸國家林業局管。第七,集成電路不圖設計。第八,未公開的信息(商業秘密)。什麼商業秘密,包括技術密集和經營秘密,只要這個秘密沒有公開過,用法律的話說,法律內容和精確的輪廓不能從公共渠道獲得,第二是有價值的有用的,獲得了這項技術秘密、經營秘密,能夠取得經濟利益或者是形成競爭優勢。

Ⅶ 如何將網路游戲和學習結合起來

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網路游戲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路游戲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在其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由於網路游戲的獨特魅力,使得青少年沉迷其中,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或荒廢學業,導致大多數教師與家長對網路游戲全盤否定,網路游戲也被拒之校門之外。 在網路游戲被妖魔化的同時,也有很多學者認為網路游戲是寓教於樂手段的一種,網路游戲可以為學生提供虛擬學習情景,為協作學習提供便利,而且網路游戲的娛樂性和競爭性可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我國教育游戲的研究起步較晚,到目前為止,沒有相關教育游戲設計的專著,且研究的方向也主要集中於對教育游戲基本理論的研究和教育游戲軟體的探索和實踐。

Ⅷ 給點相關的網路游戲相關的法律知識。。。

只能給你點建議了,不要把重要賬號密碼輕易告訴朋友,如果他拿你裝備之類的,游戲管理員算合法獲取,沒法要回了。你也可以買這本書看看

Ⅸ 你們說一說第四屆青少年普法是學法律知識的不是學網路游戲的兩件事情不能混為一灘

既然說了是第來四屆青少自年普法,肯定是要讓青少年知道法律知識,至於學網路游戲,那是另一回事,這兩件事肯定是不能混為一談的,有時候混為一談了,那不是亂了套嗎?
我們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底,做清楚,做明白,不能和其他的事混在一起,弄亂了,到時候連你要做什麼你都不知道了,
法律知識其實就是應該要從小抓起,因為有些時候可能他們小的時候不懂,但是呢,你讓他們知道有這么一回事,那就行了,慢慢慢慢深入,以後可能就會慢慢慢慢的了解,

熱點內容
電商法最字 發布:2025-05-02 00:27:31 瀏覽:734
我國法律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02 00:08:37 瀏覽:602
合同法要約和承諾案例 發布:2025-05-01 23:52:23 瀏覽:88
學校法律顧問聘書 發布:2025-05-01 23:43:30 瀏覽:466
群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1 23:26:10 瀏覽:134
人力資源部怎麼規避勞動法 發布:2025-05-01 23:19:53 瀏覽:590
萬州最好律師 發布:2025-05-01 23:09:07 瀏覽:618
公司入伙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1 23:05:49 瀏覽:437
相應法律責任很重 發布:2025-05-01 22:57:48 瀏覽:123
深圳司法中院 發布:2025-05-01 22:57:47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