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單位追究法律責任

單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05 07:41:32

Ⅰ 一問一答:用人單位追究勞動者責任有哪些法律依據可循

用人單位追究勞動者責任
很難追究的,首先單位的勞動合同里要有追究勞動者責任的明文規定,其次要有勞動者責任要有主觀故意的證據。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

Ⅱ 行政案件如何追究單位刑事責任

行政訴訟不能追究單位刑事責任,單位的刑事責任只能通過刑事訴訟追究。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Ⅲ 單位犯罪應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應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Ⅳ 我個人和單位會承擔法律責任

這個三方協議如果抬頭是你們擔保公司的話,你的簽字不能代表擔保公司實際意見所以這個三方協議是無效的,我倒很奇怪作為業務員你為何要在三方協議上簽字,而且一般銀行也不會簽這個三方協議,其他兩方也不會認同你這個由你簽字的三方協議。

Ⅳ 單位犯罪的情況下會追究哪些人的法律責任呢

第一是直接負責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財務經理、財務總監。 第二就是直接責任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經辦人,一般是單位的會計。如果一個單位做假賬,首先被抓肯定是會計。

Ⅵ 單位犯罪追究誰的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分兩種情況 1.一般採取雙罰制原則。即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同時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由於單位犯罪的復雜性,其社會危害程度差別很大,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規定,即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另有規定的,按照規定。
法律分析
單位犯罪刑事責任:(一)單位犯罪的兩罰制。刑法對單位犯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採取兩罰制。在兩罰制中,對單位是判處罰金,判處罰金採取無限額罰金制,即對罰金的數額未作規定。在兩罰制中,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是判處刑罰,這里的刑罰包括自由刑與罰金,主要是自由刑。對個人判處自由刑的,又有以下兩種情況:(1)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判處與個人犯罪相同刑罰。(2)在少數情況下,判處低於個人犯罪的刑罰。例如個人犯受賄罪的,最重可以判處死刑,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可見,在單位犯受賄罪的情況下,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的刑罰遠輕於個人犯受賄罪的情況。(二)單位犯罪的單罰制。刑法在某些情況下規定了單位犯罪的單罰制,即只處罰自然人而不處罰單位。(三)單位犯罪的處罰適用。刑法關於單位犯罪的規定,在多數情況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都要追究刑事責任。在少數情況下,只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那麼,如何認定單位中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呢?對此,《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明確規定:「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在單位實施的犯罪中起決定、批准、授意、縱容、指揮等作用的人員,一般是單位的主管負責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在單位犯罪中具體實施犯罪並起較大作用的人員,既可以是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也可以是單位的職工,包括聘任、僱用的人員。應當注意的是,在單位犯罪中,對於受單位領導指派或奉命而參與實施了一定犯罪行為的人員,一般不宜作為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規定,對於司法機關在審理單位犯罪案件中正確地認定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條 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單位,在經濟往來中,在帳外暗中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受賄論,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Ⅶ 單位能追究我的法律責任么

1.無效,新勞動合同法沒有違約金一說!
2.沒有相關法律責任,除非你簽訂過同業競內爭的條款!即你原先在容A公司擔任技術骨幹,掌握公司核心技術,公司會規定你在幾年內不得在同類行業就業,但公司會就這一條款為你作出一定補償!
具體你可致電當地勞動監察大隊詢問相關政策!

Ⅷ 有關單位和個人違反條例規定,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條例第四十六條至第四十八條主要是規定有關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條例規定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具體包括:拒絕、阻礙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進行重大動物疫情監測;發現動物出現群體發病或者死亡,不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這兩類違法行為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給予警告,並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於擅自採集重大動物疫病病料,或者在重大動物疫病病原分離時不遵守國家有關生物安全管理規定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重大動物疫情發生期間,哄抬物價、欺騙消費者,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和市場秩序的,由價格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

Ⅸ 單位能追究我的法律責任么。

合同有效,但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另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勞動者違反的,應支付違約金.
除此之外,用人單位不能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即使約定了也是無效的.
你沒有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如果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你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用人單位對於你造成的損失負有舉證責任.

Ⅹ 單位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么

1、關於用人單位抄違法解除勞動合襲同的,可以參考《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2、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3、關於社保,用人單位與職工建立勞動關系之後,30天內應給員工購社保的,如果用人單位未購買的話,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要求用人單位補交社會保險的。

熱點內容
2018年勞動法公休假規定 發布:2025-05-01 18:22:26 瀏覽:604
中級經濟法刷題 發布:2025-05-01 18:15:10 瀏覽:621
司法考試卷二考什麼 發布:2025-05-01 18:10:39 瀏覽:361
二建法規章節 發布:2025-05-01 18:03:36 瀏覽:770
廈門司法鑒定費用法律援助流程 發布:2025-05-01 17:49:57 瀏覽:629
經濟法基礎多少頁 發布:2025-05-01 17:36:44 瀏覽:328
2016在職法律碩士招生 發布:2025-05-01 17:34:54 瀏覽:669
經濟法與民法的關系有 發布:2025-05-01 17:30:38 瀏覽:503
google拼音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5-01 17:29:55 瀏覽:816
北京市盛延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1 17:21:43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