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兒童受傷

法律知識兒童受傷

發布時間: 2020-12-27 18:01:21

⑴ 兒童玩耍受傷,責任如何劃分

區分是否有監護人,在何時、何地發生,監護人是否盡到監護義務,是否有侵權責任人等多項案情才能具體分析
沒有具體明確的案情支持,無法劃分

⑵ 如果兒童受傷家長誤工費要怎麼算

可依法委託律師起訴對方車主、司機和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賠償的項目包內括醫療費、護理費容、誤工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費、殘疾(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被撫養人生活費、鑒定費、必要的交通費、住宿費;具體的賠償金額要根據受害者的年齡、戶口性質和案件情況詳細計算,以爭取最大限度賠償。微信關注國暉律師事務所,掌握更多法律知識

⑶ 孩子在幼兒園受傷,誰該承擔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看了這條您應該明白可以去跟幼兒園索取賠償了. 但有一點,點到為止.得饒人處且饒人.這事處理不好會對幼兒園老師有很大影響.給別人一次機會,如果他們願意承當醫療費的話.

⑷ 八歲小孩玩耍時造成另一名五歲小孩受傷,監護人應如何承擔責任

我兒子今年八歲,在一次玩耍過程中造成一名五歲兒童受傷。具體情況如下:昨天下午,我兒子跟幾名同學在室外老年活動中心玩滑板,這時一名兒童走過來站在我兒子座的滑板上面,當時由於該名兒童的家長不在旁邊,我兒子便兩次要求他下去,他不下,在我兒子向前滑的時候,該名兒童掉下滑板,當滑板迅速退回的時候正好砸在該名兒童的臉上。以上經過均由幾名兒童口述,我到現場查看確認無誤。現該名兒童臉上縫了十幾針,在住院治療。住院費及治療費均由我付,但對方家長言明決不善罷甘休。請問我到底該負怎樣的責任?以後該怎麼做?解答:《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規定:「 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 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 「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 在這里,你的孩子和對方的孩子都未成年,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而你的孩子在這里起碼說有過失的過錯,因此,你作為其監護人理應在過錯范圍內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但我認為你不該在此事件中負全部責任,依據上述 106 條的規定,受害兒童的家長沒有盡到監護責任,也存在一定的過錯,也要自行承擔一部分民事責任。

⑸ 小學生意外傷害-——法律知識

1、法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調整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范,明確行為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和。其特徵有四方面:(1)、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規范;(2)、法是由國家(即相應的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范;(4)、法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5)、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2、我國刑法的任務是(1)、保衛國家政權;(2)、保護合法財產;(3)、保護公民權利;(4)、維護社會秩序。

3、犯罪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4、犯罪的特徵有(1)、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相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2)犯罪是觸犯刑法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3)、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

5、構成犯罪的條件有(1)、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例如,盜竊罪是對國家、集體、公民個人財產權利的侵犯;(2)、犯罪的客觀要件,是指犯罪活動的客觀外在表現,其中包含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犯罪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的因果關系以及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3)、犯罪的主體,是指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自然人或單位;(4)、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自己所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

6、犯罪的行為可分為作為和不作為。作為是指以積極的活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是人的積極行為,如故意傷害行為、盜竊行為都屬於作為的形式;而不作為是指應當實施並且能夠實施某種行為而不實施的消極行為。這種形式的犯罪必須以行為人負有某種特定義務為前提的,如行為人將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拋棄於荒郊野外以此來逃避自己應盡的贍養老人的義務,則構成了遺棄罪。

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8、犯罪的主觀方面主觀表現為犯罪故意和過失。犯罪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態度,又可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兩種。而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至發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心理態度,也可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

9、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一般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明知某種危害結果的必然發生,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二是明知某種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10、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間接故意具有兩個特徵:一是明知其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二是對結果的發生持放任態度。

11、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的心理太度。

12、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於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過於自信的過失有兩個特徵:一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二是由於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13、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若要構成正當防衛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正當防衛的目的條件,必須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實施的防衛。

(2)、正當防衛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對不法侵害行為實施的防衛;

(3)、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必須是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實施的防衛。

(4)、正當防衛不能明顯超過必要的限度。對於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是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

14、常見的犯罪類型有盜竊罪、搶劫罪、故意傷害罪、強奸罪等類型犯罪比較多。

15、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多次盜竊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1)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2)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北京市確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如下:

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一千元的,為「數額較大」;

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一萬元的,為「數額巨大」;

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六萬元的,為「數額特別巨大」;「多次」盜竊指一年盜竊行為三次以上,沒有數額限制。

16、對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及舉報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司法機關、學校、社會應當加強保護,保障其不受打擊報復。

17、刑罰分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5種: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3種: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18、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關注,在我國新頒布的《刑法》中,也增加了一條與環境保護有關的罪名是「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19、犯罪的最本質特徵是具有嚴重危害性,在我國,犯罪性質最嚴重的罪行是危害國家安全罪。
20、我國刑法的任務是懲治犯罪、保護人民;我國刑罰中最嚴厲的手段是死刑。

21、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法規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三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第五十四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24、凡是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2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⑹ 幼兒園里孩子受傷法律該怎麼處理、

監管不力。
如受到人身損害,家長可要求幼兒園賠償(如孩子醫葯費、精神損害賠償費、家長的誤工費等)。
這屬於民事糾紛。

⑺ 兒童法律小常識,誰知道,急。。。。

小學生法律知識

1、法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調整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范,明確行為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和。其特徵有四方面:(1)、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規范;(2)、法是由國家(即相應的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范;(4)、法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5)、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2、我國刑法的任務是(1)、保衛國家政權;(2)、保護合法財產;(3)、保護公民權利;(4)、維護社會秩序。

3、犯罪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4、犯罪的特徵有(1)、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相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2)犯罪是觸犯刑法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3)、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

5、構成犯罪的條件有(1)、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例如,盜竊罪是對國家、集體、公民個人財產權利的侵犯;(2)、犯罪的客觀要件,是指犯罪活動的客觀外在表現,其中包含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犯罪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的因果關系以及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3)、犯罪的主體,是指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自然人或單位;(4)、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自己所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

⑻ 小孩學校受傷適用那些法律條款

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二十二條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應當建立安全制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採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它設施、場所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學校、幼兒園安排未成年人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四條 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在校內或者本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應當及時救護,妥善處理,並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根據最高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第七條 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⑼ 小孩在幼兒園受傷怎麼辦 幼兒傷害事故處理策略及法律依據

幼兒園是不來是在園孩子的監護人,自是認定幼兒園承擔什麼責任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己經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承擔監護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中願意承擔監護責任並經相關單位同意的。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可見,監護人是基於親權和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而產生的法定職責,中小學生及幼兒園的幼兒屬於未成年人,其人身安全應當受到監護人的保護。監護人有義務對其進行教育和管埋,並對其民事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因此有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上了幼兒園,受到傷害或造成他人的傷害都應當由幼兒園負責是一種誤解。家長作為幼兒的監護人,其監護職責未經法律程序不能解除,無論孩子在家還是在幼兒園、學校,家長都必須履行其監護責任。

⑽ 6歲幼兒在幼兒園里受傷,責任怎麼劃分

應該責任全在幼兒園。但本著相互理解的目的,家長應該買點禮物去看望一下受傷的孩子。

熱點內容
上海政法學院研究生處 發布:2025-05-06 06:21:13 瀏覽:656
勞動法二十六條釋義 發布:2025-05-06 06:11:55 瀏覽:364
公司不符合勞動法 發布:2025-05-06 06:09:24 瀏覽:722
法院賣房網 發布:2025-05-06 06:09:11 瀏覽:636
法治在線特警 發布:2025-05-06 05:54:13 瀏覽:575
防疫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6 05:37:31 瀏覽:349
公民在工作中受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5:36:46 瀏覽:646
特殊教育條例 發布:2025-05-06 05:31:38 瀏覽:556
牛蛙立法 發布:2025-05-06 05:29:46 瀏覽:429
保單抄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05:25:32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