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拆台法律責任

拆台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1 14:20:56

A. 怎樣當好一名村幹部

當村幹部,特別是支書和村長,既要抓黨建,又要抓經濟,既要抓發展,又要抓穩定,既要抓惠民政策的落實,又要抓帶領群眾致富,需要乾的事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大家一定會覺得很難。難在哪?為什麼難?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任務與地位存在矛盾。村幹部雖然是農村的政治領導群體,但其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靠工作及其影響來維護的。村幹部就其所擔負的任務來講,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等許多工作,一個村就是一個小社會,大到黨的方針政策,小到夫妻吵架,每一項工作都與村幹部有關,每一項任務都要靠村幹部消化解決。這些工作,既艱巨復雜,又繁瑣具體,有些問題和困難由於受村幹部地位的局限,自身力量難以解決和克服。幹部完成各項任務,主要靠苦口婆心的宣傳,靠個人的威望與經驗,靠個人的感情影響。當工作遇到重大阻力時,往往束手無策,每當要完成征地拆遷、環境整治等各項急難任務時,村幹部往往只得採取強硬的、簡單粗暴的辦法,搞得干群關系緊張。這種地位與任務的矛盾,職責與職權的反差,從客觀上制約了村幹部作用的充分發揮。
二是辦法與對象存在矛盾。村幹部作為黨在農村的一線工作者,其工作對象主要是廣大農民群眾。小時候在我的記憶里,村務管理上一般是村幹部說了就算,定了就干,群眾對村幹部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賴性,村幹部有威信有威望。但在80年代初期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民各種各的田,生產經營、分配都由自己決定,對村幹部的依賴程度明顯降低,一些村幹部在生產指揮權失落的同時,也失去了引導組織農民群眾的渠道和辦法,致使調控能力明顯減弱,這並不是說農村的現行政策不好,而是工作難度增大了。加之,農民群眾的價值觀念、思想行為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雖然群眾經過多年來的教育,聽黨的話、勤勞朴實、服從管理,但也不可否認,幾千年的封建傳統思想和小農經濟意識並沒有隨著社會主義核實價值觀的確立而徹底根除,西方資產階級利己主義思潮對農民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同樣產生了影響,伴隨著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高漲,求富致富心理的不斷增強,自私狹隘的思想也表現得更加突出。一些人對集體的事情不關心不過問,對村幹部的管理、教育漠然處之,有田有地不找你,有吃有穿不靠你,不批不鬥不怕你,有了問題老纏你,解決不了就罵你。特別是由於政策上的不完備,管理制度上的不配套,村幹部在教育和管理農民上尚未形成一整套新的辦法和途徑,致使一些村幹部感到行政命令不行了,思想工作失靈了,經濟調動沒有錢,法制管理沒有權,在農村黨員群眾的管理教育方面還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手段。這種落後的管理手段與復雜的管理對象之間的矛盾,是制約鄉村幹部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三是政策與執行存在矛盾。黨的農村政策,是村幹部發揮作用、做好工作的基本依據,為具體地指導工作,各級黨委、政府經常制定一些地方性政策、法規,由於地域特點、民俗民約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會出現某些政策的不適應性和難操作性。如改革開放初期,對分田到戶、承包到人的承包責任制把握不準,忽視了中央統分結合的精神,有很大一部分農村分了牛分了地,分了房子分機器,不僅把集體經濟分光分凈,而且沖淡了農民的集體主義觀念。再如,黨的十四大要求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央講要放開農業種植計劃,而實際工作中,地方政府往往要根據本地實際下達一些指導性的計劃,這就產生了政策與工作的矛盾。又如當下開展的土地確權工作,初始時沒有真正把黨的農村政策交給群眾,解釋不到位,試點村民也不理解,結果引發了部分農民的政策觀望心理。(這項工作將要全面鋪開,首先要對大家進行業務培訓,要深入學習,抓好宣傳引導。)這對村幹部工作造成的影響更大,有的觀望徘徊,猶豫不幹,有的急抓一把,急功近利,使村幹部工作很難穩定有序。
四是上級與基層存在矛盾。村幹部處於農村工作的最前線,常年累月和農民群眾滾在一起,任務又多又雜,關心和支持村幹部的工作,既是上級組織的職責,也是村幹部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但是,有的鄉鎮包括一些職能部門工作漂浮,對農村工作缺乏感情,不能傾聽村幹部的意見和呼聲,只是一味地發命令,作指示,下任務,提要求,亂指責,這些官僚主義作風是去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治的重點,雖然作風已得到明顯改變,但村幹部有難處、黨員群眾有怨氣的局面還未得到有效改變,給予的少,攤派的多,服務的少,指示的多,村幹部由此產生了抱怨情緒,抱怨是上面批評下面罵,「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有人笑稱農村幹部是「豆餅」幹部,給予了「上擠下壓」的形象比喻。

B. 仲裁和訴訟各自的優缺點

1、仲裁的優缺點

優點:

(1)仲裁保密性強。仲裁的開庭審理以不公開為原則,公開為例外,只要沒有特別的規定或約定,仲裁的進行均不對外公開。這充分體現了保護當事人商業秘密、維護當事人商業信譽,同時又尊重當事人的原則。

(2)仲裁可以及時地解決爭議,減少當事人在時間和精力上的消耗,從而節省費用。

(3)仲裁程序比較靈活、簡便,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仲裁程序,避免繁瑣環節。

缺點:

(1)仲裁的程序簡單,一裁終局,在快捷方便的同時,又失去了再審的監督作用,沒有了當事人進一步主張權利的迴旋餘地。

(2)仲裁解決糾紛的成本較高。由於仲裁程序的規范化,造成申請仲裁的費用過高。

(3)仲裁協議形式要件過於僵化。

2、訴訟的優缺點

優點:

(1)訴訟是一種有強制力的救濟措施,是最終的結果,不管對方怎麼樣你都可以提起。比較穩定,有效。

(2)訴訟可以充分全面保護你的合法權益,比較公正,處理的結果生效後具有終局的法律效力,具有執行力。

缺點:

(1)訴訟程序比較繁雜,周期較長,需要耗費一定的精力和財力,也有可能使雙方的關系惡化。

(2)訴訟的保密性不強,訴訟的結果是要公開的,而有的人是不願意被公開的。

(2)拆台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仲裁的適用范圍:

《仲裁法》的第2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這里明確了三條原則:

1、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必須是民事主體,包括國內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獨立主體資格的組織。

2、仲裁的爭議事項應當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

3、仲裁范圍必須是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訴訟的基本概念:

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其它組織依法告訴(起訴),申訴、控告或司法機關依職責依追究他人法律責任,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

訴,是指告訴、申訴、控告的意思和行為。

訟,是法律行為,訟是指要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如;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就是「打官事」。訴不是指辯論和辯護,它是訴的表現形式。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等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屬於訟。

C. 有學法律的朋友嗎 麻煩以法律角度來看,我錢該付嗎

不好意思,這個問題,是不需要什麼解釋的。你們倆個租房子,有朋友來住,本該互相幫助,現在卻拆台,實在是朋友不是朋友。
其二,住幾天應該不會說什麼,但是住兩個月就要經過他同意,分擔一定的租金了。再說你們倆個人分擔租金應該沒有任何資金問題。
其三,法律上來講,你老婆確實應該分擔租金。

D. 企業的問題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內盈利容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企和私企。
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
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國企原來也稱呼,國營企事業,大集體;
私企也稱呼,個體工商戶。

E. 為什麼現在法律保護的都是卑鄙無恥下賤之人,缺不保護忠誠善良的人

法律是公正的只是現在社會風氣不好腐敗現象十分嚴重,讓一些卑鄙無恥下賤之人專了空子,它們用錢才收買腐敗分子來保護它們,而忠誠善良的人不會用這些卑鄙的手段。

F. 怎樣當好農村支部書記

農村黨支部書記作為基層黨建與農村發展有機結合的核心帶頭人,只有在切實促進農村發展方向上走出一條新路子,真正把黨建的成效體現在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上,才能提高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基層穩則國家安,農村穩則社會安,在此背景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更加重要,支部書記的擔子也相應更加繁重。對上而言,農村黨支部書記是推動建設陽光政府、效能政府、責任政府的直接動力,因為政府是服務民眾的,農村黨支部書記對基層民眾的需求與要求最為了解;對下而言,農村黨支部書記是和諧鄉村發展的引領者、領導者和踐行者,官小位重,事關發展全局。
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如何才能圍繞黨和政府的各項中心任務,肩負起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呢?本報今日刊發中牟縣副縣級幹部呂少先同志的文章,希望對全省農村黨支部書記有所啟發。
1
領導好村委班子,帶領好人民群眾
農村黨支部書記的領導力是黨最基層的領導力,也是最根本的領導力,農村黨支部書記工作在第一線,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最為密切,是推動全村科學發展、帶領農民致富、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責任人。
己不正不能正人。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要想領導好村委班子,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打鐵還需自身硬,要當群眾的「帶頭羊」、「領頭雁」。
農村如何發展?怎麼才能發展?用什麼方式才能快速發展?農民脫貧採取哪種生產模式,致富又需要什麼樣的辦法,這種模式和辦法又如何推行?這些都需要我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認真地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他山之石可攻玉」,眼界開闊思路才會寬廣。
農村黨支部書記首先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要求村組幹部不做的,本人首先絕對不做,要求村組幹部做到的,個人首先堅決做到。要廉潔奉公,不能有貪心私慾。
2
村黨支部書記的小名,鄉親們沒啥喚不得
當上村黨支部書記地位改變了,但當官為民的思想永遠不能變,要始終清醒地認識到,當上黨支部書記「依靠誰,為了誰,我是誰」。
中牟縣南有個村莊新上任的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靠家族大、弟兄多,工作作風粗暴、剛愎自用、盛氣凌人,對黨委、政府交給的工作任務,不講原則,也不講策略,在村裡利益分配上親疏不一、遠近有別,對街坊鄰居不分老幼,不論輩分。有一次,他的西鄰、比他長一輩的村民,找他去調解宅基地糾紛。到他家後,叫了他三聲小名他都不理,弄得這名村民摸不著頭腦,以為他沒聽見,上前走了幾步到他跟前,又叫了一聲,這名村黨支部書記急了,說:「你叫聲李支書小你多少啦……」弄得這名村民很尷尬。此事一傳十、十傳百,不幾天,傳遍了全村,引起了群眾的非議,成了話柄和笑談。從此以後,他走一道街都無人理睬,見其即躲,村組幹部也敬而遠之,對其工作不予配合,以至於上級布置的工作無法開展,後來加上其他原因,他索性辭職不幹了。
對於村民,你敬他一尺,他就會敬你一丈,你才能一呼百應,群眾才會跟隨。
3
當好村黨支部書記,必須管好自己的家庭
當好村黨支部書記,自己所有的家庭成員是做好工作的基礎條件,家庭每一個成員都必須做到遵紀守法,遵守村裡的規矩,不當特殊村民、不做例外之事、不與群眾爭利益、不和街坊論高低。
筆者在原倉砦鄉任黨委書記期間,有一個村黨支部書記的愛人是農村赤腳醫生,在群眾中很有威信,每逢挖河修路等工程不少干一點,交公糧不少交一斤,遇著村裡利益分配的事,她站在最後邊不與群眾爭毫分,村裡分配給戶里的各項工作任務,再困難她都能處處走在前頭,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因此村黨支部書記每安排一項工作,群眾都很擁護,爭先恐後地跟著干。
後來,筆者又被調到大孟鄉任黨委書記,其間也有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工作能力很強,又能聯系群眾,鄉裡布置的冬季挖河清淤、夏季徵收公糧、提留、計劃生育等工作都名列前茅。但是他家裡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酒後打架斗毆、罵街傷人、妻子護短,不但兒子惹事她不去嚴加管教,而且還依仗丈夫是村支書,說人家的不是。這事弄得全村沸沸揚揚,後來引起了眾怒,這名村黨支部書記最後自動辭職不幹了,他也確實沒法幹下去了。
4
規范好自己的本家戶族
當好村黨支部書記,自己家庭支持遠遠不夠,還需要本家戶族捧場。
如何讓本家戶族支持,讓群眾擁護呢?村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在公與私上把握好原則,公私分明,站穩立場,在對待自己本家戶族的事情上要恩威並濟,先濟後威、寬嚴著情、正確把握、管理適當,不能讓他們出現任何坑害群眾、仗勢欺人、損害集體利益的事。特別在處理解決計劃生育、土地糾紛、項目佔地、利益分配等工作中,不能再分親親疏疏,不能再有遠近厚薄,要一把尺子待人、一個標准行事、一碗水端平。要請本家戶族明曉事理的當家人和德高望重的老族長,來規范好自己的兒女子孫,讓他們守規矩、講道理,不幹出格之事,處處事事起模範帶頭作用,支持好自己的工作。
筆者在劉集當派出所所長期間,有一個2000多口人的大村,一個村黨支部書記的家庭人口占這個村的80%,他當上支書引導群眾發展,完成鄉黨委交給的任務,用的方法是靠「人多勢重,拳頭硬」。群眾不服從不聽他的,就叫弟兄們大打出手,不行就用高壓政策,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工作任務是完成了,但弄得群眾怨聲載道,當面怕,背地罵,弄得干群關系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群眾到省、市集訪不斷,赴京個訪接二連三,攪得整個村莊亂糟糟,以至於村「兩委」無法正常工作,後來他又有經濟上的問題,就被鄉黨委免職了。
1993年,筆者在大孟任黨委書記期間,棗林朱村委會2860口人,有一位姓申的老村黨支部書記,1964年就任村黨支部書記直到2002年,幾十年間無一人上訪告狀,無一人說村幹部有經濟問題和處事不公平。要說家族,這位申支書是單門獨戶,弟兄兩個兩家加到一塊不到20口人。
同樣是一個2000多人的大村,為什麼在一個村裡家族最小、人員最少的村黨支部書記不間斷一干就是幾十年,而且群眾又滿意呢?這很值得我們每個村黨支部書記深思。
5
讓老百姓富裕,才是村黨支部書記的真本事
村黨支部書記只要用合法手段,無論採取什麼方法和措施,只要你叫這個村發展了,老百姓富裕了,這就是真本事。
中牟縣白沙鎮前程村有9個村民組,群眾手中沒有一分土地,沒人要地,也沒人再想種地,3000多口人中有近2700人在從事工業生產及其相關的行業。村黨支部書記王安鎖說:「我們村現有大小企業80多家,這些企業安排解決了我們村的大量富餘勞動力,讓更多的鄉親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為農業工業化、產業化提供了充裕的勞動力。」王支書又說,「前程村現在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3萬元,十年前以農為主時年人均還不到3000元。」
中牟官渡鎮黨庄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大膽創新,緊緊圍繞農民創業、增收、致富的目標,以黨員帶頭致富、黨支部書記帶領群眾致富的機制,大力發展經濟。現在1200多口人的村,創辦了鄭州新海發聯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和中牟縣新海建築服務有限公司兩個比較大的企業,每年收入700多萬元,建築服務公司除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外,還解決了周邊幾個村的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黨庄村現在年人均收入達到1.1萬元。
在這個村,老百姓都認為共產黨的政策好,縣委、縣政府領導得好,村「兩委」班子做得好。
而與其一路之隔、相距兩公里的一個行政村,因為種種原因,村黨支部書記換了一茬又一茬,村組幹部更是走馬燈似的調整。今天你當了沒幾天,被群眾攆下了台,明天他上去了,不到一個月又被群眾免掉了,弄得全村沸沸揚揚,村裡經濟發展滯後。
6
村黨支部書記也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工作能力
做學習型的幹部,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村幹部綜合素質的切實需要。
建設農村學習型黨組織,是提高農村黨員文化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促進農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農民現代化的要求,也是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成能力型、創新型、開拓型的戰斗堡壘,進而提高其戰鬥力的需要。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三人行能者為師。做村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善於發現本村的人才,要懂得尊重人才,利用人才。村黨支部書記要敢於承認自己的缺點,敢於承認與別人的差距是一個人的膽量,敢於縮小與別人的差距是一個人的智慧,而能夠超越別人是一個人的才幹。古人講「多讀書則氣清,氣清則神正」,要通過學習思考,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
新時期我們每名村黨支部書記應該學習些什麼?第一,學習政治理論。面對十八大以來不斷深化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政策,只有學習好才能深刻領會,只有理解領會了各種思想和方針政策,才能付諸實踐行動。第二,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把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究成果同我們農業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結合起來,只有自己的知識充實起來,才能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第三,更重要的是多學外地的發展經驗,走出去,請進來,以更大的勇氣去探索適合本村經濟發展的道路與模式,以更堅定的信心去踐行改革開放的理念,來改變本村的落後面貌。
7
村黨支部書記要迎難而上,多干有利於當地經濟發展的大事
「為官避事平生恥」。村黨支部書記一手托百家,是群眾的主心骨、當家人,要多想農村如何發展的事,要多做對集體、對群眾有利的事,要多干有利於當地經濟發展的大事,能幹事、會幹事、干成事、不出事;千萬不能怕事、躲事、維持現狀不幹事。無論辦什麼事情,都應該有一種熱情的工作作風,強烈的擔當意識,鍥而不舍的釘子精神,那就是有矛盾不上交,有困難不推諉,創新路作表率,對黨對人民極端負責的責任心。在關鍵時刻、在非常時期,既要勇於負責,又要敢於決斷。
就中牟而言,要把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區位優勢用好、用巧、用夠、用足,以實現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快速發展。中牟的發展規劃和宏偉藍圖已經確定,縣委書記楊福平說:「就中牟而言,關鍵在於明晰思路、目標、方法及支撐,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全力打造鄭汴牽手的中原明珠」。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惠民力度,群眾生活持續得到改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中牟縣的每名村黨支部書記,都要明白想甩掉貧窮落後的帽子,就必須樹立「一年干幾年活」的精神,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跟上步伐,踩好節點,按照發展的主旋律,闖急流渡險灘,克難攻堅,使每項中心工作、每個大的工程實施都有一個良好的結局、圓滿的答卷、精彩的收場。
8
村「兩委」要分工協作,不抱怨不拆台
村「兩委」與人民群眾接觸面最廣,最了解人民的疾苦,是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戰鬥力的保證。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看的是支部,支部看的是支書。
一般來說,村「兩委」班子是有分工的,是村主任乾的,支書就不要插手;是會計做的,支書也不要干涉。「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必為,決不能亂作為。」村「兩委」班子之間只有支持、理解、體諒,決不能有抱怨、對立、拆台和較量。
中牟縣東有一個鎮的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因和村主任在處理土地承包問題上發生了矛盾,工作中有些誤會,2010年8月,村黨支部書記把村主任簽訂合同時一些不妥當的部分告訴了村民,想利用群眾上訪告狀把村主任「搞掉」。後來群眾一鬧起來,他卻收拾不了了。村主任到信訪局一打聽是村黨支部書記暗中操縱,叫群眾整自己,於是他也找來一班人,讓自己本家戶族也介入,轉過來告村支書一些有據可查的貪污挪用公款的經濟問題。後來縣審計局一審計,村黨支部書記比村主任經濟問題還嚴重,證據還扎實,並且還要被追究法律責任。在群眾強烈要求下,縣審計局把審計結果轉交給縣公安局經偵大隊,經公安機關查證落實,村黨支部書記確有侵佔貪污行為,後將其依法拘留。村主任被公安機關查證落實也有經濟問題,被群眾罷免。
當村黨支部書記要廉潔奉公、自身清白。工作上即便有誤會也不能有抱怨,有了抱怨也不能有恨,更不能集恨成仇。否則,久而久之就會釀成大的難以彌補的錯,既坑了別人,也害了自己,有的甚至危害到自己的家庭。班子成員之間要在黨的原則的基礎上,加強團結,雙向支持,求大同存小異,舍小家為大家。
9
對於疑難問題,要想方設法,講人情,講鄉情
解決問題要有方法,要採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辦法,有些群眾上訪有意見,不完全是為了錢,也不是單純為了爭利益,而是為了面子、為了爭一口氣。
2010年6月29日,中牟縣有一個村,經縣國土資源局、規劃局、建設局批准,在該村建一所醫院,圖紙、測繪全部結束即將開工,但有一戶群眾因為和村黨支部書記在一些問題上有些恩怨,就是不接受補償,不騰地,不伐樹,並擋住不叫施工,村幹部軟硬兼施方法用盡就是不行。後來,聽說有一位姓張的婦女隊長,雖然不是這個村的,但與其私人關系很好,村黨支部書記就找到她,她也對工作很負責任,當晚自己買點禮品去了那戶村民家。後來問題全解決了,那戶人家的一位老人說了一句話:「要不是他嬸來,我死也不叫他們開工,村支部書記平時對我們家太不公平了……」
又例如中牟縣景觀大道北延工程建設過程中,一戶村民因為村黨支部書記在拆遷當中曾答復給他補償,後來他幾次找村黨支部書記沒找著,村黨支部書記一忙,答應的問題沒有及時解決,他拗住就是不拆。
所以,村黨支部書記對群眾一定要說話算數,答復的問題要處理及時,承諾的事情必須兌現。
村黨支部書記要放下架子,勤到問題多的組里走一走,常到群眾家裡坐一坐,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族長聊聊村裡的事,聽聽他們對村委工作的看法。
農村的黨支部書記、村主任不比鄉鎮領導,都是土生土長在這塊土地上,最了解群眾,也最被群眾了解,所以碰到村裡出現的一些問題,該表態就得表態,是非曲直別含糊,是里是表要分清。但說話辦事要講究農村的規矩、輩分,不能高人一等,打一些官腔,這也是村幹部聯系群眾、團結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最基本的常識。

G. 《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是民主共和政體並實行責任內閣制

當時孫中山先生等人在南京確定的是總統共和制,是民族共和政體,總統受一會監督,類似於美國,1912年4月,袁世凱竊取勝利果實後,暴露出獨裁的野心,宋教仁等人希望通過臨時約法的規定,成立國民黨,奪取國會控制權,成為執政黨,邊總統共和制為責任內閣制,接著,宋教仁被刺殺,袁世凱稱帝,袁世凱死後,總統府和國務院互相拆台,整個是軍閥割據的民國,也就不存在什麼政體

H. 教師體制改革意味著什麼

我想吧用的著你的時候你是蠟燭,用不著你的時候,你就是絆腳石,給一個踢你下崗的內理由.國企改革的容時候不就是這樣的,什麼下崗職工,說白了就是失業了.下崗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名詞,人家失業領的保險金就比咱普通職工工作時發的工資高!人家國外的垃圾食品來到中國就成了西餐!他媽的一個人五十元還吃不飽.

I. 大一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論文怎麼寫

道德素質就是個人所擁有的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的道德的所有要素的總和。對於辦公室主任來講,除了須遵循一般的道德標准外,他還具備與其職業特徵密切相關的獨有的道德素質。作為法院辦公室主任,更應該具備一定的道德素質。
一、辦公室主任道德素質體系
辦公室主任的道德素質包含多方面的內容,主要有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其中職業道德對社會及個人的影響最顯著。
(一)社會公德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我國社會主義公德和基本要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主要體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和社會公共生活規范中。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明確規定了公民社會公行的基本內容。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內容。
社會公德是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辦公室主任作為社會成員,不僅應當遵守社會公德,而且應當成為遵守社會公德的典範,起表率作用。
(二)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里也明確了家庭美德的基本內容: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新時期辦公室主任應當遵循的家庭美德主要內容有: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互敬互愛;尊敬和贍養老人;愛護和教育子女;情趣高雅,生活豐富;鄰里團結、互讓互助等。
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是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當遵守的行為准則,是人們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規范,不僅關繫到社會的安定和諧,也關繫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還關繫到國家和人民的文明發展程度。
作為社會成員,辦公室主任總要處於一事實上的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的生活、學習乃至工作。因而,辦公室主任只有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以及家庭美德,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和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職業道德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並且有一定職業特徵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它來源於職業實踐。辦公室主任的職業道德素質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形成的,對自己的工作有直接影響的一系列行為准則和行為規范。
職業道德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最為顯著。社會分工形成了各樣不同的工作和職業;從業的人在工作中從自己的切身利益出發,形成了職業道德,並且在很大程度上通過職業道德接受或深化一般的社會道德,綜合形成一個人的道德素質。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公室主任的職業道德基本包括:遵守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依法行政;鑽研業務,熟悉辦公室主任的各項工作;學習市場經濟知識,掌握必要的現代化技能,提高業務能力;忠於職守,認真負責,實事求是,深入實際;注意交際行為;追求快速准確、高效;保守國家秘密;廉潔奉公等。
辦公室主任的道德素質體系是一個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系統,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是緊密聯系,互相作用、互相影響一個有機整體。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公室主任的道德素質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二、辦公室主任道德素質的基本內容
正如前文所說,辦公室主任道德素質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其內容比較豐富,就整體而言,不僅包括道德固有規范,還包括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著重要突出和倡導的規范。
(一)忠於國家和政府
忠於國家和政府,指辦公室主任對國家和政府忠實誠信,維護國家的利益和政府的權威,在其言行上不得背叛國家和政府。它要求做到:
維護政府權威和聲譽,忠實地堅持和貫徹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府的大政方針;不得有有損於政府的言論和行動;服從組織,服從領導。
(二)敬業奉獻
敬業奉獻,即辦公室主任遵守工作制度,堅守工作崗位,認真負責地完成工作任務。這是辦公室主任應盡的起碼義務。做到身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盡其責。敬業奉獻就是要忠於職守,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切實有效地服務,具體地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工作責任感。辦公室主任應有服務於社會的理念和高效能的工作姿態,以做好本職工作為己任。有理想有目標有追求,才能矢志不渝地頑強奮斗和承擔起相應責任。辦公室要以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做好本職工作的責任感,克己奉公,恪盡職守,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做好本職工作。
其次,反對和克服官僚主義。在我國,官僚主義主要表現為:高高在上,無所用心;衙門作風,老爺態度;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形式主義,好大喜功;誇誇其談,不幹實事;互相推諉,不講效率,弄虛作假,玩忽職守;濫用權力,不負責任。其顯著特點是不負責任。辦公室主任必須堅決反對和克服。
再次,精益求精,一絲不苟。敬業奉獻,忠於職守不等於單純按要求被動地完成工作任務,而是把握工作目標,領會工作意圖,超越工作任務本身,既要有量上的追求,更要在質上有所提高。為此,必須認真鑽研業務,熟悉工作。
(三)清正廉潔
清,即清靜、恬淡,淡泊名利;正,即為人正直,不邪不惡;廉,即不貪不佔,不以權謀私利;潔,即潔身自好,守身如玉,品行高潔。清正廉潔,要求辦公室主任應為公共利益服務,絕不允許以權謀私,更不得貪贓枉法。清正廉潔,在新的歷史時期更有特殊意義。它不僅反映辦公室道德水準的高低,更關繫到黨和政府的形象,事關市場經濟的成敗、國家盛衰和前途命運。
新的歷史時期,市場經濟負面影響,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權錢交易、唯利是圖等行為容易出現。在市場經濟尚不完善的情況下,許多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的行為成為當前不良道德中最嚴重的問題,也是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丑惡現象,極大地毒化了政風、民風,危害無窮。
樹立清正廉潔的道德風尚,辦公室主任應當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嚴守法紀,不貪贓枉法。這應成為辦公室主任立身行事的格言。
第二,秉公盡責,不以權謀私。辦公室主任在執行公務時,應公道正派,不偏不倚,光明正大,盡職盡責,不得利用權力謀取私利。
第三,勤儉節約,不揮霍浪費。應從衣、食 、住、行、用抓起,杜絕浪費。不得找機會、尋理由公款吃喝,公款旅遊,「出國考察」,超標裝修或修建豪華辦公大樓。按編制配車,不得動用公款請客送禮,不利用職權多佔住房,等等。
(四)依法行政
法治國,是現代國家的重要標志。要做到依法行政,應遵循兩條基本原則:
1.合法性原則
即權力的設立及運用必須符合法律規范要求。任何人不得擁有法律規范以外的特權。其具體要求是:
(1)職權必須基於法律或相關規定的授權才能合法存在。任何行政主體不得自行設定權力,也不得超越職權范圍行事。
(2)職權的行使必須依據法律規范。不得與法律規范相抵觸隨意執法。
(3)職權的委託及其運用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2.合理性原則
合理性不僅要求工作過程中按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種類和范圍幅度作出決事實上,而且要求這種決定符合法律的精神意圖,講究方式、方法和藝術。合法性原則主要解決合法與非法問題,合理性原則解決是否適當的問題。其具體要求包括:
(1)行使權力的目的應符合法律目的。凡有悖於法律目的的行為都不合理行為。
(2)應建立在動機正當的基礎上。
(3)行使權利工作的內容應合乎情理,即符合事物發展規律,使目的、方式和效果統一。
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是要知法懂法。辦公室主任必須強化法律觀念,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養。在此基礎上,按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則進行工作。否則,依法行政就無從談起。
(五)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辦公室主任基本的工作態度。實事求是,即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科學,按客觀規律辦事。它不僅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精髓,也是辦公室主任在工作中必須遵循的重要准則。要做到實事求是,簡單而通俗地說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求真務實。具體要求為:
不迷信權威,不唯書、不唯上、不唯權、不唯利、排除外來干擾,尊重客觀事實,遵守客觀規律。在工作過程中,無論決策、執行、信息反饋等諸多環節,都應如此;
堅持表裡如一,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不看臉色行事,不投其所好,不能報喜不報憂,為保自己「烏紗」和局部利益而弄虛作假;更不能為個人私利,捏造事實、顛倒黑白、詆毀他人。執行公務時認真踏實,不流於形式,不講假話、大話、套話、空話和模稜兩可之詞,對「政績」要客觀總結,不誇大其辭;
正視缺點,糾正失誤。對於缺點和存在的問題,應勇於承認和改正。辦公室主作為領導者應心胸坦盪,光明磊落,以工作大局為重,敢於坦誠認錯,應有改正錯誤的氣魄和膽略。
(六)開拓創新
市場經濟要求沖破陳規陋習,改變安於現狀的舊觀念,應不斷進取,開拓創新。行政管理必須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創造性地實施有效管理。不能循規蹈矩,消極被動地管理,而是積極主動出擊,開拓地發展行政管理。這對於辦公室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拓創新不但是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當代管理者應具備的道德素質的重要內容。具體來說,辦公室主任作為領導者,必須做到 幾點才能具備開拓創新的素質:
第一,樹立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觀念和心態。克服安於現狀,墨守成規,得過且過的心理。要有開拓創新行為,必先樹立開拓創新的觀念和心態。
第二,擁有勇往直前的膽識和魄力。我國當前正處在經濟軌時期,利益重組、改革開放開放必須遇到重重矛盾和困難。開拓創新是前無古人的行動,可能會引起某些誤解和歧義。在此情況下,若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則會導致過於謹慎而無所作為。而且,開拓創新過程,有可能會出現失誤和挫折,承擔一定的風險,缺乏魄力顯然是不行的。這就要求辦公室主任具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甘願為改革作出個人犧牲的氣概;具有敢於試驗,歷經艱險,開拓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第三,不斷探尋新思路、新主張、新方法。市場經濟千變萬化,應善於發現新情況,探究新問題,正視現實中存在的種種矛盾,運用新的發散思維方式,探討和解決問題。現代經濟是知識經濟,需要新的知識武裝頭腦,需要正確的權變觀,運用系統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善於利用新技術捕捉新信息,及時調整對策。不能單純地就事論事,「頭疼醫頭,腳痛醫腳」。要有超前意識,運用科學方法對未來進行預測,及早採取預備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彌補市場自發性短期性等不足,加強宏觀調控,促使經濟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七)團結協作
市場經濟的發展,工作環境的變化和不確定性因素增大,事務的復雜性增加,管理職能變化,對於單位管理科學和規范化要求更為嚴格。由於市場經濟的浪潮沖擊,利益關系的驅動導致各種關系復雜化,團結協作和密切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辦公室主任與領導、同事以及外單位的人團結共事,才能減少單位的「內耗」,實現管理體系整體功能優化。要做到團結協作,就要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
第一,處理好單位與外界環境的關系,建立適應——平衡機制。具體內容包括:
①信息反饋。辦公室主任要注意在單位開辟多種住處渠道,聽取外界的意見,並調整單位的決策與步驟。
②廣泛參與。讓外界以某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參與介入單位決策,以獲得最廣泛的外界需求,實現需求與發展之間的協調。
第二,協調好單位內部關系。單位組織結構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應理順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首先,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部門之間只是職能分工不同,決無重要與否之分。不可自恃重要而傲視其他部門。其次,及時溝通,舉行綜合辦公會議,對話磋商,互相討論經期建立一種相對穩定的協調機制。再次,開展部門問聯誼活動等多種形式加強聯系,發展友好關系。
第三,處理好上級、同級、下級之間的關系。具體做到:一是服從上級,聽從指揮。嚴格按照上級批示辦事,自覺服從上級領導,聽從上級指揮;維護上級威信,為上級排憂解難;如實向上級請示和匯報工作。二是尊重下級。對下級平等相待,尊重下級的職權,不越級指揮,不亂加干預;承認和肯定下級的成績;設身處地為下級著想,不以勢壓人。三是尊重同事,和諧共處。同事之間應相互理解、支持,真誠相待;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拉幫結派,不拆台;分工協作,不爭功諉過,不自以為是。

J. 基層法醫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最近,某基層法院碰到了一起棘手的刑事自訴案件。案情其實並不復雜,自訴人湯某控訴被告人范某犯故意傷害罪並要求賠償相關的經濟損失。自訴人提供的證據是當地公安局出具的兩份法醫鑒定書。令人費解的是,該兩份法醫鑒定書時間相隔不到兩個月,然而內容竟截然相反。早期的鑒定結論為「輕微傷」,但兩個月後該局竟出具了九級傷殘的輕傷評定書。被告人認為當地公安局的鑒定結論有失公允,申請重新鑒定,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構成輕微傷的法醫鑒定結論。該基層法院採信了中院的鑒定結論,判決被告人范某無罪,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湯某經濟損失4000餘元。自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二審過程中,自訴人湯某要求重新鑒定,中院遂依法委託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某醫院重新鑒定,鑒定結論為輕傷,中院遂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發回重審……一起簡單的刑事自訴案因為鑒定結論的迥異變得異常復雜起來。法官在撲朔迷離的鑒定結論面前無所適從,當事人無可奈何地陷入訟累之中。

事實上,這類情況在審判實踐中並不少見。鑒定結論在定案過程中往往成為舉足輕重的「焦點」,在民事訴訟中直接關繫到賠償與否、賠償多少等問題,在刑事訴訟中則直接影響到罪與非罪、重罪與輕罪的問題。然而目前的法醫鑒定機制不完善、鑒定規則不統一、立法明顯滯後等現狀又嚴重阻礙了審判實踐的發展。「扯皮鑒定」、「重復鑒定」、「人情鑒定」等問題日益突出,改革法醫鑒定機制的呼聲越來越高。

(二)我國法醫學鑒定體制的現狀及其弊端分析。

我國法醫學鑒定實踐起步晚,發展相當緩慢。80年代初期,我國法醫學鑒定體制主要是從公、檢、法三機關「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原則入手的,在公、檢、法內部都建立了相應的法醫鑒定機構。到目前為止,關於法醫學鑒定仍沒有統一的立法。相關的法律法規有:2002年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新《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等6部委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公安部《刑事技術鑒定規則》、最高人民檢察院《法醫工作細則》等等。這些法規的出台對規范我國法醫學鑒定行為,促進法醫學鑒定的發展曾經起到了一些作用。但隨著形勢的發展,這些零散的不成體系的法律、規章顯然已不能適應法醫學鑒定發展的客觀要求,其存在的弊端也不斷凸現。當前的法醫學鑒定體制對鑒定人資格審查、鑒定標准和程序、鑒定機構、鑒定期限、法律責任等問題都沒有統一的明確規定。這不僅給審判工作設置了障礙,更是為原本就相當薄弱的法醫學鑒定工作的發展增加了桎梏。有人著文說「由於多鑒定體制的存在和鑒定的復核程序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最舉足輕重的『證據』又最具隨意性、可變性!隨意性和可變性又會和失職、瀆職、偽證乃至國家賠償聯系在一起,以致基層的法醫工作如履薄冰……」[1]

具體而言,法醫學鑒定體制不完善的弊端表現在:(1)立法不完備,缺乏操作性。公檢法三機關「自鑒自偵、自鑒自檢、自鑒自審」等違反科學精神、違反訴訟法原則的事件時有發生;鑒定機構互相扯皮,鑒定結論互相拆台、互相矛盾的現象屢見不鮮。(2)機構設置混亂,缺乏權威性。目前,除公、檢、法、司自上而下設立的鑒定機構外,還有衛生行政部門設置的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醫科大學、政法院校的鑒定中心等。多系統設置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同時又使鑒定質量發生異化,法醫鑒定的權威性大打折扣。(3)鑒定規則各不相同,缺乏統一性。各系統、各地區指導、規范鑒定的標准各不統一,互不約束,各自為政,致使實踐中鑒定結論截然不同。(4)證據採信存在任意性,缺乏公允性。在鑒定結論的認定上,無法律規定的標准,法官自由裁量權太大,裁判的公正性受到質疑。

二、重構法醫學鑒定體制的理性思考。

在考慮構建法醫學鑒定體制之前,我們必須分析一下法醫學鑒定結論的本質特徵。法醫學鑒定結論,是一種證據材料,而不是當然的「證據」,不一定具有證明力,因此不能直接予以採信,我們權且稱之為「准證據」;鑒定結論又是一種特殊的必須通過科學手段和方法進行嚴密科學活動才能得出的結論,具有科學性;與此同時,鑒定結論必須是經過法定程序嚴格審查才能認定的法定證據材料,具有法定性。可見,作為「准證據」的法醫學鑒定結論具有科學性和法定性雙重特徵。鑒定體制的構建必須保障鑒定結論本質特徵的實現,這是鑒定體制在實際操作中的價值體現。換句話說,建立科學的鑒定體制目的是為了保障訴訟中鑒定結論科學價值和訴訟價值的實現。[2]

法醫學鑒定體制在初創時期沒有很好地滿足鑒定結論的科學要求和法律要求,因此,在改革法醫學鑒定體制過程中,人們都把著眼點放在滿足鑒定結論的科學性和法律性上。關於重構法醫學鑒定體制,目前主要有四種學說,即「一元說」、「兩元說」、「維持現狀說」和「多元說」。

迄今為止,代表大多數法醫學工作者心聲的是「一元說」,即建立統一的、高效的、獨立的、公正的法醫學鑒定體制。他們主張,在中央設置法醫工作委員會或法醫總局,隸屬於法制委員會。法醫工作委員會或總局之下設置一至二個科學研究機構,進行重點科學研究和疑難病例的會診工作。同時在各省(市、自治區)、地區(地級市)、縣(縣級市)設置相應的法醫機構,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

「兩元說」則主張分別設置公安系統的法醫鑒定中心和檢察系統的法醫鑒定中心;或者將公安和檢察機關的法醫鑒定中心合並為一個鑒定中心,另構建一個社會性的鑒定中心。

而「維持現狀說」的持有者為保守主義者居多,他們擔心大量的變革會不利於平穩過渡,所以主張在現有的法醫學鑒定體制的基礎上進行局部調整,如嚴格審查鑒定資格,建立監督程序等。

「多元說」我們將在下文作詳細的論述。

逐個分析以上幾種觀點,我們不難發現,除「多元說」之外的三種學說都存在著種種弊端,因此它們都不能成為法醫學鑒定體制的最終選擇模式。

「一元化」法醫學鑒定體制具有三個特點,即高度的集中性、嚴密的隸屬關系和明確的分工范圍。這種體制的根本缺陷在於它無法確保法醫學鑒定結論的科學性,進而使該結論的法律性失去可靠的前提。首先,「一元化」體制容易形成行政隸屬關系和狹隘的行業圈子。鑒定機構的單一性限制了當事人的選擇權,無法滿足訴訟民主的需求,再加之行業壟斷形成的弊端以及主觀人為因素等的影響,因而不能確保法醫學鑒定結論的科學性,鑒定結論失真的現象時有發生。其次,「一元制」不利於法醫學學科的發展,從根本上損毀了鑒定結論的科學性賴以存在的基礎。這主要由於「一元制」下法醫鑒定機制的高度集中性,就剝奪了政法院校、醫科大學參與法醫鑒定的可能,很大程度削弱了法醫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實驗基礎和經濟條件。從長遠看,法醫學鑒定隊伍將無從保證後備力量的充實和儲備,法醫學的長遠發展勢必受到影響。由此可見,「一元化」體制並不能從根本上避免目前的「重復鑒定」、「人情鑒定」等現象,那麼由現行體制向「一元制」的改革將沒有必要。

「兩元說」持有者的初衷是為了兼顧訴訟民主與科研水平之間的平衡,但其提出的「兩元」模式實際上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跛足」現象。如果只在公安、檢察系統內部設置兩個鑒定中心,則無法滿足社會公眾的需要,公檢的工作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鑒定質量也難以保證;而如果將公檢兩機關的內部鑒定中心合二為一,則不能保證公安與檢察機關的制約與平衡,進而不能避免鑒定中滋生的腐敗現象,鑒定結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自然難以實現。

至於「維持現狀說」,更是不能符合目前改革的需要。改革必然帶來「陣痛」,不能因為懼怕「陣痛」而維持現狀。其所提出的嚴格審查鑒定人資格、增加鑒督程序等也無異於隔靴搔癢,難以真正起到作用。

三、國外法醫學鑒定體制的設置。

與我國相比,國外許多國家法醫學鑒定體制的設立已有多年的歷史,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在法治國際化、一體化發展的今天,分析、借鑒外國先進的、通行的做法不啻為我國法制改革中的一個良方,批判地吸收是我國的立法方法之一。

(一)英美法醫鑒定製度。

英國的法醫鑒定體制由三部分構成:死因裁判官、法醫病理學家和警察外科醫生。如果聯系訴訟加以考慮的話,大體上可分為相對的兩套系統:一套是服務於警方的法醫鑒定系統,另一套是內政部主管的面向社會公眾的法醫鑒定系統,當然也不排除警方受惠於該體制,如果警方確有需要的話。[3]這兩套法醫鑒定系統的形成與英國對抗制訴訟結構有密切的聯系。在英國,證人和鑒定人、證人證言和鑒定結論在證據法上沒有明確的劃分。鑒定人(專家證人)一般由當事人聘請,因此辯訴雙方的鑒定人往往會在同一問題上提出針鋒相對的鑒定意見,雙方律師也可以對專家證人進行盤詰。這就有利於確認鑒定結論的科學性和法律性。

另外,英國採用鑒定人資格制度,無論是死因裁判官,還是法醫病理學家、警察外科醫生,都必須符合一定的學歷、從業經驗的限制方能勝任,這就從制度上保證了鑒定人的專業化、專家化。美國與英國一樣,也實行多元化鑒定體制,最為龐大的法醫鑒定系統是警察系統,除此之外,很多高校及科研機構也有法庭科學實驗室。還有些個人也建立了自己的法庭科學實驗室,它們多向刑事案件的辯護律師提供科學鑒定服務,當然也向警方提供服務。美國也實行鑒定人制度,但鑒定人的資格不是採取考試之類的硬體措施確定,而是視具體情況由法官和陪審團來確定。[4]這些規定與美國對抗制訴訟結構是相一致的。

(二)法國的法醫鑒定體制。

法國警察系統設有法醫鑒定機構,在需要進行物證鑒定和屍檢的現場勘察中,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可指定具備相應專業資格的人參與現場勘查;如果被指定者不是最高法院或上訴法院注冊的鑒定人,則他必須以書面形式宣誓,保證以自己的人格和良心發誓為司法提供幫助。[5]可見,法國沒有明確載明實行「多元制」,但暗示了鑒定體制不是單一的,因為鑒定人注冊名單之外的人是個不確定的概念,表明除注冊名單之外還有別的鑒定機構或鑒定自然人。法國實行鑒定權制度,一個案件中是否進行鑒定,由刑事預審法官決定。鑒定活動由鑒定人具體操作,鑒定人資格通常是預先根據行政規章確定是否啟用有資格的鑒定人由預審法官決定,這也體現了法國訴訟結構中法官職權主義的特徵。

(三)日本的法醫鑒定體制。

日本法醫鑒定體制呈現多元化形態,包括監察醫制度、警察醫制度、大學教授解剖制度以及科學警察鑒定製度。[6]日本實行鑒定人資格審查制,一般說來日本鑒定人的資歷要求比英國要高。

可見,英美法日等國的法醫學鑒定體制的共同點是:(一)實行多元化法醫鑒定體制,這與各國訴訟結構的特徵是一致的。(二)警察系統自上而下設置了獨立的鑒定體系。(三)法院內部沒有單獨的法醫機構和專職法醫。(四)各國對鑒證機構和鑒定人的資格審查都有詳細的規定。

四、我國法醫學鑒定體制的「多元化」構想。

借鑒各國法醫學鑒定體制的成功實踐經驗,並結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筆者認為,我國法醫學鑒定體制應該實現「多元化」。「多元化」的基本框架包括為社會提供法醫鑒定的機構和為國家利益提供法醫鑒定的機構。[7]前者包括高等政法院校或醫科大學的法醫鑒定中心、醫院或民間法醫鑒定部門等,它們承辦民事訴訟中的法醫學鑒定;後者包括公安和檢察系統內的法醫學鑒定機構,它們承辦刑事訴訟中的法醫學鑒定,遇到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時,也可委託高等院校法醫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具體而言,「多元化」法醫學鑒定體制的配套要求有:(1)撤銷目前法院系統內的法醫鑒定機構,或者即便保留,該機構的任務也應當轉變為咨詢性質,為本法院或本系統法官提供技術支持,其本身不再從事鑒定活動。這是因為,法院內法醫只有雙重身份即既是法院的內部成員又是當事人一方的證人,這不可避免地使法官的裁決產生偏向性,鑒定結論的科學性和法律上的可檢驗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2)公安、檢察內部同時保留鑒定機構。公、檢的鑒定中心是為維護國家利益而設立的,在一些刑事大案中,內部存在鑒定機構有利於工作的保密性,兩者共存則有利於實現權力的制約與平衡。(3)司法部門的法醫鑒定機構應改為民辦。因為該機構一直面向社會從事鑒定活動,在職能上並不代表國家,改為民辦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有利於節約人力、物力以及減少國家財政的負擔。(4)符合條件的醫院可以從事法醫鑒定活動。新《刑訴法》第120條第2款規定「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這是醫院參與法醫鑒定的法律基礎。包含兩層含義:只有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少數醫療水準很高的醫院才能進行法醫鑒定,這類醫院只能就特定法醫學事項從事鑒定。(5)醫科大學、政法院校的法醫科研中心可以進行法醫鑒定。一般這類中心的科研水平較高,可以從事專門性強的疑難病例或屍體檢驗。一定條件下允許它們成為鑒定主體,有利於資源的最合理化利用,也有利於推動法醫教學的發展,從而為我國的法醫學提供人才儲備。

在法醫學鑒定體制的設置模式上,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按行政區劃設置數量不等的鑒定中心。這樣,既合理地實現法醫鑒定資源優化配置,又可以滿足訴訟民主的需求,保障當事人的選擇權,從而實現法醫鑒定體系的科學化、獨立化、專業一體化。(1)區縣級地區可設置公安、檢察以及醫院組成的三位一體的網路化鑒定模式。從法院、司法行政機關分流出來的鑒定資源可充實到公、檢系統。而醫院的法醫鑒定機構可與該地區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合二為一,遇到特別疑難的病例時,可以從三家鑒定機構中抽調部分專家組成臨時的鑒定綜合小組,由此形成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統分結合的三足鼎立的科學格局。(2)地(市)以上的地區可以設立三家以上鑒定機構。除公、檢內部的兩個鑒定機構外,可以成立兩個左右的醫院法醫鑒定機構,緩解醫療事故及法醫鑒定數量增多帶來的工作壓力,同時又可以擴大當事人的選擇權。當然,這兩家醫院的綜合技術力量必須絕對過硬,同時鑒定機構還應吸收同地區其他醫院的優秀專門人才,具體的機構人員配置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法院負責監督協調。操作時可通過電腦區域聯網,建立人才資料庫,實現區域人才共享。有條件的地區,這里主要指轄區內建有高等政法、醫學院校的,可以根據其法醫學實力組建科研性質的鑒定中心,必要時可以接受法院、當事人或者其他法醫鑒定機構的委託,從事疑難復雜病例的鑒定。

在按行政區劃設置鑒定機構時,有人主張縣級區域建立三家鑒定機構,地級區域建立四家,省會城市建立五家。筆者以為沒有必要作此硬性規定,因為地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區沒有必要設置五家,有的地區則不能達到五家鑒定機構的規模。過於死板的硬性規定則可能適得其反,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而且機構過於繁冗也不利於鑒定的科學性和效率性。

總之,「多元化」的法醫鑒定體制是一個開放的、健康的、科學的體系,能夠避免鑒定機構的官僚化、行政化,有利於營造「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科研氛圍,還能夠保障訴訟民主、降低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法院超脫(撤銷)法醫鑒定機構也有利於保障法官的中立地位,從而保證公正地採信鑒定結論,並作出合理的裁決。一句話,「多元化」的法醫學鑒定體制是實現鑒定結論科學要求和法律要求的最佳選擇。

五、相關的幾個問題。

(一)法醫鑒定的監督問題。

法醫學鑒定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很強的活動,法醫鑒定結論對民事、刑事案件的判決往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法醫鑒定活動必須加強監督,以防止鑒定濫用、違反程序等現象的發生。

為穩妥起見,我國可實行鑒定權制度和鑒定人資格制度。鑒定權由主審法官或者合議庭掌握,在委託合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時,要嚴格審查鑒定機關提供的鑒定人選,具有法定資歷的方可實施鑒定。值得一提的是,除對醫院鑒定機構提供的人選進行審查外,法官對公檢系統的法醫適格性也應審查。這樣就實現了鑒定機構和鑒定人資格的雙重認證保險。這里又產生一個問題,鑒定權的決定由法官掌握,但法官決定鑒定是否適時,採信鑒定結論是否合法,是否遵循迴避規定等情況,又應由誰來監督呢?目前,這個問題的解決只能藉助法院內部政工、紀檢部門,以及人大、政協等機關的監督。當事人一旦有異議,可向該院政工紀檢部門或檢察機關反映。新聞輿論界也可發揮積極的輿論監督作用。

(二)法醫鑒定可引進參與機制,適用抗辯程序。

在公、檢等機關組織的法醫鑒定過程中,法官、法院應具有參與權。主審法官的適當介入,可以嚴格程序監督,從而有效避免證據採信時的「拿來主義」或「隨意主義」。控辯雙方當事人也可申請參與到法醫鑒定中來,雙方當事人對鑒定活動應當具有知情權、在場權和發表意見權,發現異議的,雙方還可進行辨論。鑒於當事人缺乏醫學專業知識,當事人可以委託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到法醫鑒定過程中來,但受委託的對象須與本案無利害關系,與法官、鑒定人無利害關系,不能影響案件的正常鑒定進程。通過引進鑒定抗辯制,法醫鑒定結論將更加科學、合理、公正。

(三)鑒定時限及鑒定人法律責任。

法醫鑒定是訴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法醫鑒定過程中,訴訟期間自然中斷。一般說來,法醫鑒定並不會必然導致案件超審限。但客觀上,如果鑒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案件久拖不決的現象,使當事人陷入訟累之中,不利於提高訴訟效率。然而目前,我國除對醫療事故的鑒定期限作出了規定,其它無法律、法規規定法醫鑒定期限問題。筆者主張,法醫鑒定機構自接到鑒定委託書之日起45天內必須作出鑒定結論,特殊情況提請審委會討論批准後可延長兩個月。

目前,法醫鑒定還存在責權不明的現象。事實上法醫鑒定結論對定罪量刑甚至生殺予奪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萬一法醫鑒定結論有錯誤,責任將如何追究?為此,筆者認為,應引進鑒定責任制,法醫鑒定應由單位責任向自然人責任過渡。法醫鑒定應實行合議制,參與鑒定的鑒定人都應當署名。[8]鑒定書中應有各種不同意見的如實記載,包括被否決的少數人的保留意見,而不能只有一種意見的記載。首席鑒定人對鑒定書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在責任認定上,應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即只要鑒定結論出錯,除非鑒定人有證據證明其無過錯,鑒定人都應對錯誤鑒定結論帶來的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鑒定人存在故意的,還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電商法最字 發布:2025-05-02 00:27:31 瀏覽:734
我國法律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02 00:08:37 瀏覽:602
合同法要約和承諾案例 發布:2025-05-01 23:52:23 瀏覽:88
學校法律顧問聘書 發布:2025-05-01 23:43:30 瀏覽:466
群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1 23:26:10 瀏覽:134
人力資源部怎麼規避勞動法 發布:2025-05-01 23:19:53 瀏覽:590
萬州最好律師 發布:2025-05-01 23:09:07 瀏覽:618
公司入伙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1 23:05:49 瀏覽:437
相應法律責任很重 發布:2025-05-01 22:57:48 瀏覽:123
深圳司法中院 發布:2025-05-01 22:57:47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