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糾紛的法律知識
1. 彩禮花銷的確認法律知識,共同花銷怎樣確認
這個怎麼還有共同花銷的,法律規定一夫一妻制。
2. 男女分手辦了酒席但沒結婚證,女方提出分手要賠男方彩禮錢嗎有法律知識的來回答
就你所述,可以要求女方退還彩禮,二樓已把法律條文列出來。就是雙方美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3. 結婚前必知法律常識,你了解了嗎
貼士一:結婚條件看仔細
婚姻的成立必須具備法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才具有法律效力。結婚的實質要件包括結婚的必備條件和禁止條件。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結婚的必備條件:一是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者加以干涉;二是男女雙方必須達到法定婚齡,即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三是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了禁止條件:「有效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重婚的;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未達法定婚齡的。」
結婚的形式要件是指《婚姻法》第八條規定的程序要件:「要求結婚的男女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貼士二:彩禮、嫁妝量力行
1、彩禮:彩禮是我國自古就存在的一種准婚姻制度,在古代稱為「納彩」,指男方及其家人為了表明對女方及其家人的誠意,自願拿出一部分禮金給予女方及其家人,表明男方決心與女方組建家庭。彩禮主要表現形式為現金、首飾以及房子、車子等。彩禮的價值有大有小,一般看男方家裡的經濟實力,前兩年有新聞報道彩禮數額多的甚至達幾百萬現金。
因彩禮發生糾紛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女方索要超過男方經濟承受能力的彩禮數額,致使雙方不歡而散,因此女方要彩禮要量力而行,不能因財失大;另一種情況是給付彩禮後雙方因故未能正式結婚,發生彩禮返還的糾紛。一般情況下,以下三種情形是可以要求返還彩禮的:「(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但是要求返還彩禮一方需要證明給付彩禮的數量和價值,如果僅是給付現金、禮物等,沒有證據的話也很難主張。
2、嫁妝:嫁妝與彩禮相對,一般是女方父母在女方出嫁時陪送的禮物。古代有十里紅妝的說法,指的是女方的嫁妝很豐厚。在古代,女方的嫁妝系其個人財產,即使女方因「七出」被休妻,她的嫁妝還是可以自己帶走的。
在現代,嫁妝是個人財產還是共同財產,還是得看嫁妝給付的時間。如果是在婚前給的嫁妝,那就是女方的個人財產。如果是在婚後給付的嫁妝,那就是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一般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貼士三:婚房准備最關鍵
婚前產生糾紛最多的原因可能就是來自於婚房,由誰出資購買、寫誰的名字、誰出資裝修等都會產生爭議。為了減少爭議,最好在婚房准備前了解清楚出資與產權的關系,已減少不必要的疑慮和爭議。
貼士四:婚前協議謹慎簽
1、婚前協議的效力:婚前財產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在結婚登記之前就雙方各自婚前、婚後所得的財產的歸屬所作的約定。簽訂婚前財產協議需要注意以下事項:首先,應當採用書面的形式,至於是否要公證不是法律規定的必要條件,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書面簽字認可都有法律效力;其次,內容必須約定明確,不能採用模稜兩可的語言或容易產生歧義的文字,否則很容易認定為無效;再次,要注意其他形式要件,簽字和時間等是否齊備也很重要。
2、婚前協議應謹慎簽:婚前財產協議的簽訂最大的意義是避免將來不必要的財產紛爭。但對於個人財產數額不多的普通民眾來說,簽訂婚前財產協議要慎重考慮,因為很容易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糾紛,甚至為此而鬧翻。在財產形式比較單一、數額不大的情況下,結婚的對象要求的基本是生活的必要財產條件,比如就是居住的一套房子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很多人會認為對生活的必需品進行約定是對共同生活概念的否定,因此會產生很大的抵觸情緒。
但是,對財產數量比較大、財產形式比較復雜的富豪來說,簽訂婚前財產協議就比較重要,可以避免將來不必要的財產紛爭。對於股權形式和家族財產比較復雜的企業家來說,簽訂婚前協議前還應進行婚前財產的規劃。
貼士五:試婚要謹慎
試婚也即婚前同居,在現實中佔有很大的比例。試婚優劣難以一言而盡,但從法律上說,試婚與事實婚姻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是財產關繫上,婚姻關系中如果沒有約定,實行的是法定共同共有制,也即「你的財產也是我的」。而試婚僅是同居關系,則按一般共有制處理,也即誰名下的財產歸誰所有,也即「你的財產是你的,我的財產是我的」,不產生法律意義上因身份關系的共同共有。因此,同居僅是一種事實行為,並不受法律保護,一旦產生糾紛,很難保護弱者的利益。當同居雙方發生糾紛時,一方為了擺脫另一方的糾纏劃清界線,起訴到法院要求解除同居關系,人民法院是不予受理的,因為試婚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夫妻關系。但是如果一方就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等問題提起訴訟的,法院還是會處理的,但是財產分割的原則還是按一般共有處理。
貼士六:結婚細節面面觀
1、婚紗照:與影樓簽訂合同時,要注意明確婚紗攝影師的姓名、寫明優惠的具體細節、註明禮服的型號和數量、付款方式、試裝與主題、贈品的兌現、發票或收據的開具等。
2、辦酒:先在訂酒店前應貨比三家,了解酒店的經營狀況、服務設施及信譽情況做出成熟的選擇;確定酒店談好服務後,注意簽訂好協議,明確日期、地點、價格、數量等服務項目,以及結算方式和相關違約事宜,協議上要求加蓋酒店公章和主要負責人簽字。特別注意定金和訂金不能搞混,兩者法律意義不同;最後提醒下由於婚宴大多是提前相當長時間預訂的,所以您要定期與酒店保持聯絡,特別是臨近婚宴時要注意確認,如數量有變動要及時和酒店溝通。
3、蜜月:在簽訂旅行合同前注意審查該旅行社是否同時具備旅遊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營業執照》;審查該旅行社的業務范圍:國內旅行社不得經營國際旅遊業務;未取得經營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遊業務資格的國際旅行社,不得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該旅行社的導游是否具有職業資格證書和崗位資格證書;了解該旅行社近年來的旅遊服務質量等情況;該旅遊合同中是否有免除旅行社責任的條款、加重旅遊者義務的條款、排除旅遊者主要權利的條款。
4、婚假:與老闆談婚假如果按法定結婚年齡,即女20周歲,男22周歲時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如果符合晚婚年齡,指女23周歲,男25周歲以上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固然,法律既不負責愛情在婚姻中的延續,也不能保證婚姻生活甜如蜜。可是,它至少是僅有的能規制雙方「契約」行為的武器。提前了解這些和早些行使自己的權利,把風險規避在前面,或許,能保障婚姻或者不戰而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