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房地產銷售人員法律責任

房地產銷售人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6 08:35:47

❶ 開發商違規出售已抵押的房產,銷售經理根據公司指示負責銷售工作,承擔法律責任

銷售經理這是履行職務行為,侵權的話責任應當又單位承擔。但蓋行為股構成犯罪的,銷售經理知情,應當屬於從犯,情節輕微的可能免於處罰。

❷ 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一、提供與訂立合同有關的真實情況的責任這是中介最重要的責任。房產中介提供的服務包括咨詢和居間服務,簽訂居間合同。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由於居間人提供的信息是委託人簽訂合同的重要依據,因此居間人應當如實向委託人報告相關事項,如果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委託人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房產中介在提供二手房居間服務時,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的重要事實有:1、房屋的權屬情況;2、房屋的抵押、典當等權利限制信息;3、預告登記、異議登記等登記信息;4、出售人與買受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等基本信息; 在本人最近辦理的中介公司訴委託人要求支付中介費的案件中,法院認定中介公司「作為具有房地產居間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機構,理當恪守守執業規則,對委託事 項進行必要的調查、核實,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情況,據實、公正地向委託人報告,以促成合同成立,從而獲得報酬」,但由於中介公司未核實權屬情況和抵押情 況,造成委託人解除合同,因此其無權要求委託人支付中介費,從而駁回了中介公司的訴訟請求。由此可見法院認為中介如實披露信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義務。另外,要澄清兩個認識上的誤區:1、中介應當僅在其自身能力范圍內提供真實信息。比如,中介公司可要求出售方提供產證原件以便和復印件核對,也應當到房產交易中心了解房屋的權利情況,但如果出售方偽造了權利人的身份證和產權證進行交易而造成買受方的損失,則買受方不能認為中介方提供了虛假信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中介難以對偽造的證件進行判斷,這超出了其能力范圍,中介對其提供的信息並非是一種保證責任,而是一種謹慎、勤勉的責任,盡到合理的注意則可。2、中介對他人的信用沒有保證義務。中介只是中間人,與委託人簽訂合同的是中介居間介紹的第三人,第三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如果實施了違約行為,中介不承擔責任。二、故意隱瞞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情況時要賠償如前所述,如果中介故意隱瞞了真實信息或故意提供了虛假信息,比如明知出售方不是產權人本人,也不是合法的代理人,就介紹給買受人,從而造成買受人的損失的,中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三、未完成全部委託事項不得要求委託人按成交價1%支付報酬如果居間協議中約定按成交價1%支付中介費的,中介提供的服務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權籍調查: 向房地產交易中心調查、征詢所交易房屋權利的來源、現狀、有無抵押、有無權利限制等,做好書面記錄;調查、征詢涉及權利人的處分要求和條件;核實處分資 格、權利人和相關人的身份及權利等。2、使用狀況調查: 收集、調查、征詢房屋座落環境、使用年限、有否隱瞞缺陷、房屋內的頂、牆、地、門、窗及設備等是否需要檢測或修復,設備轉讓價格及有關費用的結清情況等;向物業管理單位查詢有無租賃、違章搭建、相鄰關系侵權,以及維修基金的繳納和使用情況等。3、行情調查: 收集、調查、征詢買賣價格的行情比較、稅費結算、房屋戶型比較、買賣雙方的心理價格比較、有關政策變動的影響等;進行各種形式的信息發布活動等。 3、確定成交意向,訂立交易合同: 陪同雙方當事人實地踏勘房屋、設備、環境; 約定洽談時間、溝通買賣雙方的成交意向;出示和認定權籍資料、確定當事人身份等;為成交雙方選擇合同文本,進行簽約指導、見證,如實告知成交雙方買賣合同 的約定條款和注意事項、履行方式、支付房款的方式等。4、辦理產權過戶: 雙方當事人過戶手續資料收集、報告、確認、確權時間約定,代收代付應由客戶支付的稅、費,完成所有交易過戶、戶口遷移、房屋入住手續。

❸ 房地產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在法律的名義上你就是公司老闆公司主要負責人,出了事全你的!!!!!為什麼現在很多老闆不自己做法人,就怕自己出了事,進去了,沒有人撈自己出來,而你出了事,老闆則可以花錢撈你出來!@!!

❹ 房地產簽約專員有法律責任嗎責任大嗎

房地產簽約專員如以公司授權可對外簽訂合同,簽訂合同的行為為公司行為,其法律責任由公司承擔。一般簽約後一定會加蓋公司印章,所以說對外責任由公司承擔。但如你公司名義而行個人之實,則你要承擔責任。

❺ 房地產飛單因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首先,你與公司是否簽訂勞動合同。
第二,你與公司的勞動合同中是否有保密條款。回
第三,如果以上兩答項滿足的,可以認定為侵權,需要賠償。
第四,刑法第280條規定,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第五,刑事審判必須要找到嫌疑人,不能缺席判決。

❻ 我是一名房產銷售員,在和客戶簽定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出現疏忽,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情況說的不太明確,不好判斷。

總的來說,你屬於職務行為,應當由公司來承擔責任。如果你確實有重大過錯,可以承擔部分責任,但絕不是全部

❼ 房地產銷售員說辭不嚴謹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法律規定買房的時候,虛假宣傳是要對你買房有決定性作用才算違回法,可以得到答賠償。

一般的誇張說法,比如有個公共廁所說城市國家級模範衛生小區之類的,都是被法律所接受的。

如果不是誇張的廣告,而是涉及產權問題,比如沒有辦預售許可就賣房,還跟你說有預售資格,那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可以要求他們賠償房價的雙倍。

❽ 簡述房地產法律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房地產法律責任,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反有關房地版產的法律、法規的行為而權應當承擔的對其不利的強制性法律後果。
房地產法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不同之處在於,房地產法律責任以違反有關房地產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為前提,這種行為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這種法律責任主要是一種民事法律責任,但同時也存在著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等責任形式。
民事責任指行為人違反民事法律規范,不履行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房地產民事責任可以分為房地產侵權責任、違約責任和不履行房地產有關的其他民事義務的責任三種。
行政責任是指違反行政管理秩序,依法應當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違反房地產行政管理秩序的責任可以分為房地產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責任、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的責任以及其他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其他公民或組織的責任。追究責任的主要制裁形式是行政處罰。
刑事責任是指當事人的行為違反房地產法律、法規,並且情節嚴重,構成犯罪,依照刑法規定應當承擔的刑事法律後果,是最嚴厲的一種法律責任形式。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有拘役、有期徒刑等,並且可以適用罰金等附加刑。

❾ 房地產銷售人員利用職務之變謀取個人利益付法律責任嗎

銷售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獲取利益,他不就是銷售嗎??利用職務不就是獲得提成??你能說一個具體事實嘛

熱點內容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財政法律制度 發布:2025-05-10 23:37:48 瀏覽:869
考公司法 發布:2025-05-10 23:30:21 瀏覽:242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 發布:2025-05-10 23:24:29 瀏覽:552
開展衛生法律法規的活動 發布:2025-05-10 23:22:41 瀏覽:880
彭澤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0 23:21:03 瀏覽:237
法律意見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23:05:18 瀏覽:169
勞動法修訂時間 發布:2025-05-10 23:04:21 瀏覽:198
大學生道德觀現狀 發布:2025-05-10 23:04:16 瀏覽:984
最新勞動法哪條明確2175 發布:2025-05-10 23:02:12 瀏覽:571
2016交通法律法規知識 發布:2025-05-10 22:56:37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