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學歷造假法律責任
『壹』 我入職時學歷造假了,入職半年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被開除了怎麼辦
學歷造假,是一種欺騙行為,根據勞動法開除你公司會給你相應的補償款。
『貳』 正式錄用後發現入職前學歷造假,能否辭退
你處於不利的地位
用人單位可以以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
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這兩點來解除你的勞動合同,既然你已經轉正,第一條躲過了,第二條,如果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有寫這點,那就徹底沒有希望了,這樣解除你的勞動合同是沒有補償金代,沒有寫的話,那就好,是不能讓你走的。
請注意,讓你自動辭職是個陷阱,這樣是沒有補償金的,如果用人單位強行解除勞動合同,而且規章制度內沒有寫「假證件」之類的,那就要補償金
你還得先研究一下你們的規章制度
『叄』 拿假學歷證明去應聘。如果被發現我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單位可以和你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你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
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應聘者學歷有明確要求,而應聘者提供虛假學歷證明並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屬於《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以欺詐手段訂立勞動合同應屬無效的情形,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解除該勞動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八十六條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入職學歷造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三)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
(四)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塗改船舶發動機號碼的。
『肆』 用假學歷去通過面試,入職後被發現了會受到怎麼樣的處理
最好不要這樣做。現在大專,本科很好辦理的,通過內部渠道辦理可快速拿證的。
『伍』 去應聘公司會查學籍檔案嗎如果是造假的 那麼查出來會是什麼後果呢
一般都會查驗學歷真實性,但未必是通過查驗學籍。
官網查驗渠道:
國內會通過畢業證和身份資料查驗學信網,驗證學歷真實性;或者部分公司會直接要求提供學信網學歷認證,而非提供學歷證和學位證書掃描件(一張帶有二維碼的核驗單,這塊在出國工作的場景用經常用到;掃描件可以PS,核驗證書是電子檔案一般而言無法造假)。
國外畢業生會要求到教育部開留學生學歷證明(國外野雞大學也不要緊,只要教育部認可能開證明就行)。
其他查驗通道:
背景調查
會學歷等基本信息產生疑問時,會通過電話訪問該學校或者簡歷上的聯系人驗證;或者通過第三方的背景調查公司驗證。
2.學術技能考核
這個場景一般適用於現場操作,人力面試後對這塊有疑問,會在技能面試(部門經理)的過程中,通過專業層面的問題來確認應聘者是否具有真才實學。
☆現實中簡單粗暴的辦法,經常會聽到說「那xxx是不是xxx大學畢業的,水平這么次」這其實就是再懷疑學歷造假了。
發現造假的處置:
入職轉正前,誠信有問題;觸碰公司規章底線,人事部門直接拉黑【不予錄用】。
小公司,高學歷造價,領導默認,人事不拆穿【錄用】。
公司急缺一線員工,內部推薦【錄用】;入職轉正以後發現學歷造假,如果不是項目緊缺人才,當遇到裁員時會被以這借口被叫去談話,然後【勸退】。
【重要提示】
1.學歷造假屬於嚴重誠信問題,《勞動合同法》中屬於個人違約,公司可以勸退且沒有賠償金!!!
2.大公司拉黑很嚴重,資料庫是打通的!!!
3.別做壞事,公司沒有資料庫,背調公司也有的!!!
『陸』 員工入職後發現學歷造假,作為HR你會怎麼做
造假的,但有能力,按公司須要可以留可以培養,還可以從中教育,一旦公司認可他,他會發揮優點的,考試一次不可決定這個人無能,有時失誒差幾分也是有可甜能的
『柒』 員工入職後發現學歷是假的,該怎麼處理
網友的困惑:
員工使用假的學歷證書,在入職四個月後被公司查出,公司書面通知與其終止勞動合同,現員工以公司在其入職時未查出其證書系作假,表示公司既然在其入職時已經跟他簽訂勞動合同,就表示公司是默認其行為的,要求公司給予賠償,問:公司是否需要給予該員工賠償?[
特約顧問答復:]
這個員工的說法純屬狡辯,你們不必縱容他這樣不誠信的行為。
我國的勞動法在制訂的過程中考慮到,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占據一定強勢,因此條款適當向勞動者作了傾斜性保護。但這並不代表用人單位的正當權利也會被侵蝕。誠信是勞動合同建立的一大原則。無論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前的相互了解還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後的履行過程,用工雙方都必須做到誠信。
為了避免出現不誠信的行為,《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員工使用偽造的學歷證書,謊稱自己具有一定的學歷,這是欺詐行為。用人單位在誤以為該員工確實具備該學歷的認識下,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思與其簽訂了勞動合同,這樣的合同是無效的。
勞動合同無效怎麼處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用人單位認為勞動者確實以欺詐手段使單位違背真實意思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可以立即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結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關經濟補償金的規定可以發現,因為勞動者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效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現在這個員工對於勞動合同無效有不同看法,認為勞動合同簽訂就是默認其偽造的證書,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所以,他如果對勞動合同無效有爭議,完全可以去勞動仲裁或人民法院來做確認。現在這樣盯著你們單位索要賠償,很可能是其抱著想多騙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和你們糾纏而已。
『捌』 人事查出員工學歷造假該如何解決
很多人都想知道,工作入職後公司是否會查學歷。每個公司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公司會查,有的則不會。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1工作入職後會不會查學歷
對於一些小公司來說,一般對於學歷的審查都不會太嚴格。也並不會特意要求看工作人員的畢業證原件或是學位證書原件。但是也有一些公司在面試的時候,就會要求應聘人員攜帶相關證件。
一般情況下,公司如果錄取了這名員工,就不會再去選擇查學歷。除非員工做了一些比較出格的事情,像是影響公司或是他人利益等。這樣可能會重新查學歷。
但是,由於現在有一些人會選擇學歷造假,來矇混過關。也導致現在公司對於學歷越來越看重,查的也就越來越嚴格了。如果你是真的學歷,那麼就可以在學信網上找到,自然就不用擔心公司人事查你的學歷。如果你是假的學歷,那麼,勸大家還是放棄學歷造假這種行為,因為一旦學歷造假被公司人事查出來,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2學歷造假被發現公司會怎麼處理
一些學歷造假的人,就會挑選一些學歷檢查不嚴格的公司,企圖矇混過關。這完全已經屬於一種欺詐的行為了。如果在入職後,公司發現員工學歷作假,那麼,公司會選擇將員工開除。當然,如果員工夠優秀,而且公司也願意留下的話,也可以免除被開除的命運。而如果公司想要追究責任,那麼,學歷造假的員工則會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般,對於學歷要求比較嚴格的公司,對新員工會有三次背景調查。第一次是在招聘公司在給你發面試邀請前。第二次則是在報到當天,公司會要求應聘者出示各種報到材料,其中就包括學位證,畢業證等能證明學歷的證件。第三次則通常是去新單位上班的一兩個月左右,時間不固定,但一定會在轉正之前,如果你的學歷有問題,人事就會來要求你做解釋並提供相應的證據,如果無法證明自己,就會出現上述的結果。
『玖』 入職的時候沒被發現學歷作假,沒簽勞動合同可以仲裁嗎
勞動者入職時,公司通行的做法就是讓員工填寫入職登記表,這也是勞動法賦予公司的權利,《勞動合同法》第8條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公司在《員工入職登記表》中註明:職員工保證所填寫的信息屬實,否則願意接受公司的解僱,實際上就是要求員工提供真實的信息,但這不代表公司無需核實員工的信息真假。員工在入職之後,一般都會有試用期,試用期內,公司會對勞動者的人品、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進行考察,如果在此時發現甲某提供虛假的工作經歷可以依照公司規章制度進行處罰,如符合解僱的條件,的確可以解僱。
你都在公司工作了七個月之久,期間,沒有發現任何不能勝任工作的情況,公司也沒有對甲的工作經歷進行核實,這足以說明公司與甲簽訂合同,並非是以工作經歷作為條件的,公司相當於放棄了工作經歷的核實,而七個月之後,公司於甲某發生其他勞動爭議後,公司對你的工作經歷進行調查核實,並以你的工作經歷虛假為由直接解僱是不合理的,這並不是說甲提供虛假經歷沒有過錯,而是其過錯沒有達到被解僱的程度,對於這種行為,被警告、記過完全是合理的。
因此,員工入職時填寫虛假信息,並不是說隨時都可以直接解僱的。
寫這些不易,希望採納!
『拾』 員工入職後發現學歷造假應該開除嗎
我公司有一員工使用假的學歷證書,在入職4個月後被公司查出,公司出具了書面通知與其終止勞動合同。現這名員工以公司在其入職時未查出其證書系作假,
表示公司既然在其入職時已經跟他簽訂了勞動合同,就表示公司是默認其行為的,要求公司給予他賠償。請問:公司是否需要給予該員工賠償?
[前程無憂特約勞動法顧問苗其巍律師答復:]
這個員工的說法純屬狡辯,你們不必縱容他這樣不誠信的行為。
我國的勞動法在制訂的過程中考慮到,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占據一定強勢,因此條款適當向勞動者作了傾斜性保護。但這並不代
表用人單位的正當權利也會被侵蝕。誠信是勞動合同建立的一大原則。無論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前的相互了解還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後的履行過程,用工雙方都必須做到
誠信。
為了避免出現不誠信的行為,《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
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員工使用偽造的學歷證書,謊稱自己具有一定的學歷,這是欺詐行為。用人單位在誤以為該
員工確實具備該學歷的認識下,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思與其簽訂了勞動合同,這樣的合同是無效的。
勞動合同無效怎麼處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五)因本法第二
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用人單位認為勞動者確實以欺詐手段使單位違背真實意思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可以立即解除雙方的勞
動合同。結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關經濟補償金的規定可以發現,因為勞動者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效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現在這個員工對於勞動合同無效有不同看法,認為勞動合同簽訂就是默認其偽造的證書,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二
款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所以,他如果對勞動合同無效有爭議,完全可以去勞動仲裁或人民
法院來做確認。現在這樣盯著你們單位索要賠償,很可能是其抱著想多騙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和你們糾纏而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