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集體食物中毒怎法律責任

集體食物中毒怎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7 06:20:16

1. 學校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當如何處理

發生重大食物中毒將依法追責。

市教委表示,各區教委要嚴格督促學校落實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督促學校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與行政區域內中小學校(幼兒園)、供餐企業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建立以學校校長(園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的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制。

通知中還強調,對有關責任人因不履行管理責任或履行不到位導致學校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1)集體食物中毒怎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在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方面,通知提出要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加強對供餐企業和自建食堂的管理。首先採用外送餐供餐的學校要對供餐企業實施嚴格的准入管理。供餐企業必須通過區教委統一組織招標,要把食品安全作為遴選供餐企業的重要標准,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學校外購集中用餐應當為當餐加工,不得采購冷食類、生食類、裱花糕點以及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

同時,對於學校自建食堂也要加強日常管理,要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建立食堂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嚴禁采購、宰殺活禽,確保食品原材料安全。中小學、幼兒園的食堂原則上不得制售冷食類、生食類、裱花糕點以及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

2. 我們跟旅遊團去海邊集體食物中毒怎麼賠償

這個例子給你看看,差不多的。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中國法院網訊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人民法院日前宣判一起遊客在旅遊途中食物中毒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法院一審判決山東省日照市東港普日大酒店業主丁明喜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賠償原告李女士經濟損失2987.32元。同時判令山東省日照市某旅行社、江蘇省鎮江某旅行社對上述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2006年7月21日、22日,李女士報名參加日照某旅行社、鎮江某旅行社兩旅行社組織去山東日照旅遊。旅遊期間遊客的食宿均由日照某旅行社組織安排。2006年7月22日中午12時許,李女士和其他遊客被日照某旅行社安排在日照普日大酒店集體就餐,當時的食譜有魷魚燒豇豆等。

吃完午飯後,李女士就隨團乘車返鎮,途中與其他遊客相繼發病,症狀均為腹痛、腹瀉、嘔吐、發熱。由於病情嚴重,李女士去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經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截止同年7月24日下午,該批遊客中共有20人出現症狀,17人去醫院就診。經鎮江市疾病控制中心檢測、鎮江市衛生監督所調查包括原告在內的20人病症系由副容血性弧菌污染食物而導致的食物中毒事故。根據副容血性弧菌致病特點及該病潛伏期臨床特點,2006年7月22日的中餐是導致此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由於被告丁明喜所經營的日照市普日大酒店提供的食物不衛生,日照某旅行社、鎮江某旅行社未能注意和制止,導致李女士的食物中毒。李女士因此起訴要求酒店和旅行社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檢測費3200元、醫療費1635.32元、誤工費16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72元、護理費160元、營養費6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元等合計5387.32元。

法院受理後與2006年11月8日、12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日照市東港普日大酒店已於2006年11月29日在工商部門辦理了注銷登記。被告丁明喜為原日照市東港普日大酒店業主,系個體工商戶。被告丁明喜辯稱,我方無法確認原告到我酒店就餐,鎮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和鎮江市衛生監督所作出的調查報告不符合有關法定程序,認為原告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日照某旅行社辯稱,2006年7月21日至7月22日我社接待鎮江某旅行社客人38名,李女士為其中客人之一,7月22日中午我社安排原告等38人在日照市東港普日大酒店就餐。

被告鎮江某旅行社辯稱,李女士參加我社的赴日照市旅遊,2006年7月22日中午在日照市東港普日大酒店就餐,引起食物中毒。

京口區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原日照市東港普日大酒店由於過錯提供了不合格菜餚致原告食物中毒,侵害了原告的身體健康,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該酒店已經注銷,應當由其業主被告丁明喜承擔賠償責任。被告日照某旅行社、鎮江某旅行社作為經營旅遊業務的單位,對遊客在旅遊過程中遭受的人身損害具有相應注意義務。原告的人身損害與被告日照某旅行社、鎮江某旅行社組織旅遊的行為具有原因力上的聯系,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被告丁明喜稱鎮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報告不符合有關檢測程序,鎮江市衛生監督所出具的調查報告不符合有關認定程序,未能舉證證實,本院不予支持。

據此,法院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京口區法院作出前述判決。

3. 食物中毒,飯店怎麼賠償

受害人可與侵權人協商,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向賠償義務人提出賠償。同時,向衛生部門檢舉該飯店以及在派出所報案。 飯店如果調查屬實嚴重會觸犯刑事責任,如果沒有嚴重後果一般就是行政罰款和賠償,詳細的法律法規參考下列法條。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生產經營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責令停止生產經營,銷毀導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違反本法規定,生產經營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或者在生產經營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本條所列行為之一的,吊銷衛生許可證。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6081104

4. 食品安全法律包括食物中毒但是商家不管該怎麼辦

可以向工商部門進行舉報,然後根據情節嚴重程度進行賠付。以下是具體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其主要負責人還應當引咎辭職:

(一)對發生在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時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開展有效處置,造成不良影響或者損失;

(二)對本行政區域內涉及多環節的區域性食品安全問題,未及時組織整治,造成不良影響或者損失;

(三)隱瞞、謊報、緩報食品安全事故;

(四)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連續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第一百四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一)未確定有關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未落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

(二)未制定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或者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未按規定立即成立事故處置指揮機構、啟動應急預案。

第一百四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其主要負責人還應當引咎辭職:

(一)隱瞞、謊報、緩報食品安全事故;

(二)未按規定查處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報告未及時處理,造成事故擴大或者蔓延;

(三)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不安全結論後,未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不良社會影響;

(四)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許可,或者超越法定職權准予許可;

(五)不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導致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第一百四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不良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在獲知有關食品安全信息後,未按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本級人民政府報告,或者未按規定相互通報;

(二)未按規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三)不履行法定職責,對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不配合,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

第一百四十六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在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過程中,違法實施檢查、強制等執法措施,給生產經營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一百四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經營者財產不足以同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一百四十八條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 我食物中毒怎樣維權

本案屬於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侵權行為,當事人可以通過提起訴訟的方式主張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6. 學生食物中毒事件怎麼處理

學生食物中毒事故,除採取及時、有效的救治措施外,如果學生經搶救醫治全愈,將產生有關交通費、家長誤工損失、醫葯費、護理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賠償支付的處理工作。如果致殘或死亡的,還有傷殘評定、傷殘賠償金、喪葬事項、死亡賠償金以及精神撫慰金等賠償支付的善後處理工作。在日常學生食物衛生管理與食物中毒事件中,還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原因較多,排除人為因素,從飲食角度上講,細菌、毒素、自然毒素以及不良飲食習慣,都可能發生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腸炎,弄清引起食物中毒原因及可能性,根據個案事實、現象與證據作出准確判斷,以及及時、正確地處置。在學校食堂衛生管理上,除嚴格按照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執行外,必須禁止可能產生食物疾病菜品、製作加工工藝,如豆角、豆奶、生芽土豆、甜豆漿、生菜、拌菜、冷盤等禁止在學校食堂出售;供餐時食堂內的食物器具、免費菜湯必須有專人看官運亨通,防止意外發生與事故隱患。二是密切注意學生利用或假報食物中毒、胃腸疾病逃課或做他事的情形。學生報案後,由校醫作初步診斷,根據現象與證據及時作出准確、綜合的判斷,要求學生立即上醫院檢查、檢驗,或者要求學生及家長提供學生嘔吐物送防疫部門檢驗,查明病因及病源,以便分清責任。

7. 食物中毒後怎麼辦

食物中毒是指通過食物媒介,吃進有毒物質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它的特點是:大多數食物中毒的潛伏期較短,特別是群體暴發時,在短時間內出現許多病人;同一起食物中毒的病人臨床症狀基本相同;病人間不傳染。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應盡快通過催吐、洗胃及導瀉等方法排除毒物。 食物中毒後不久,在毒物尚未完全吸收時,催吐是最好且簡單有效的方法。若患者胃內的食物量過多,催吐比洗胃更實用,因固體物質多容易堵塞洗胃管。催吐的條件是患者意識必須清醒,因為給昏迷者催吐易引起並發症。若中毒後已發生劇烈嘔吐,可不必催吐。 催吐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是用筷子或牙刷把刺激後咽壁,口服催吐劑效果也很好。臨時用溫鹽水或溫開水一杯,加10%至20%滴碘酒喝下去,均可刺激胃壁收縮,達到催吐的目的。催吐葯可選吐根糖漿20毫升至30毫升,或用吐酒石0.1克。洗胃、導瀉要去醫院,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經催吐、洗胃、導瀉等排除毒物後,體內會呈失水和電解質紊亂的情況,應及時補充水分、鹽和維生素,並靜養休息。 一旦疑為食物中毒,特別是群體性中毒,要立即向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封存可疑食品,注意保存患者的嘔吐物及大便,給醫務人員了解中毒性質和病人治療提供依據。屬於消費引起的食物中毒,消費者應向店方要求賠償。在《消費者權益法》、《產品質量法》、《食品監督法》上,對消費者食物中毒後要求賠償的法律依據非常充分。

8. 食物中毒,該怎樣進行索賠

你們屬於群體性食物中毒,應該立即向當地的衛生監督所投訴,由衛生監督的人對該餐館的食物進行采樣,同時幫你們向餐館索賠,應該可以成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http://www.si.gov.cn/flfg/spws/200601/t20060112_34550.htm

第三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已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可以對該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下列臨時控制措施;

(一)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二)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並責令進行清洗消毒。
經檢驗,屬於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毀;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第三十八條 發生食物中毒的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除採取搶救措施外,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並採取控制措施。

第三十三條 食品衛生監督職責是:
(五)對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進行調查,並採取控制措施;
(七)對違反本法的行為追查責任,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熱點內容
深圳市計生條例 發布:2025-05-15 13:02:04 瀏覽:617
2017婚姻法房產新規定 發布:2025-05-15 12:57:18 瀏覽:613
台東地方法院 發布:2025-05-15 12:55:15 瀏覽:455
員工獎懲制度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5 12:33:20 瀏覽:600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啟動儀式方案 發布:2025-05-15 12:22:35 瀏覽:993
律師事務所拒絕法律援助機構 發布:2025-05-15 12:15:14 瀏覽:750
人民法院行政賠償判決書 發布:2025-05-15 12:15:14 瀏覽:218
民法通則第207條 發布:2025-05-15 11:51:04 瀏覽:699
司法所豎排 發布:2025-05-15 11:49:47 瀏覽:219
談談你對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認識 發布:2025-05-15 11:45:54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