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拆遷分房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拆遷分房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5-15 11:20:58

1. 村委會,村民與村委會簽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有效嗎

村委會和村民簽訂的拆遷補償協議是否有效?

判斷村委會和村民簽訂的拆遷補償協議是否有效,首先要明確村委會的法律地位。2017年10月1日之前,村委會僅僅是自治組織,在後來《民法通則》修改後,村委會成為獨立的法人單位,是可以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但是村委會不是行政體系的一部分,就是說不是政府,依然是自治組織。行使的權力不是行政權力,而是基層自治組織的管理職能。

同時根據國土資源部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規定:市縣人民政府才是征地組織實施的主體,對確定征地補償標准、拆遷補償安置、補償費用及時足額地發放,組織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等負總責,國土資源部門應在市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具體負責征地工作。

村委會的行政職能有限。對於在有拆遷、征地的情況發生時,村委會的職責和權利就是配合徵收的單位進行宣傳、調查等工作來完成徵收、拆遷的目的。按照我國行政管理法規定,土地主管部門才能有資格簽訂拆遷補償協議,並要一月前進行公示,還要公示補償標准,要依法依規進行公示,否則簽訂的補償協議無效。

因此,村委會是沒有權利與村民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或者說即使簽了也是無效的、不具備法律效力的。

北京英淇律師提醒:

被拆遷人在簽徵收補償協議的時候,如果遇到的相對方是村委會,一定要區分村委會有沒有委託的權利。如果沒有,被拆遷人一定要拒絕簽字,並且及時提起有關復議、訴訟程序以保障自己的合法補償利益。

2. 拆遷分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拆遷分房協議依法有權生效,但其具備法律效力需同時符合三項要求:首先,合同的當事人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其次,合同內容必須合法,不違犯任何強制性法律和公共道德規范;最後,雙方意志真實且無欺瞞、脅迫等行為。在公平、自願、明晰的原則下簽署的此類協議,通常受到法律保護與承認。然而,如出現誤解、顯著失衡以及觸犯禁令等過程,則有可能導致該協議部分或全部失效。綜上所述,拆遷分房協議的法律地位涉及諸多復雜因素的判斷。

熱點內容
民法典的作用 發布:2025-05-15 16:13:07 瀏覽:645
預見遇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5 16:00:05 瀏覽:143
商標法律知識培訓問題題 發布:2025-05-15 16:00:04 瀏覽:260
特朗普選法官 發布:2025-05-15 15:56:08 瀏覽:709
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全文 發布:2025-05-15 15:41:15 瀏覽:532
勞動法中關於醫療假期長 發布:2025-05-15 15:37:56 瀏覽:360
勞動法上的經濟補償 發布:2025-05-15 15:34:12 瀏覽:604
百名法學家百場直播 發布:2025-05-15 15:31:52 瀏覽:667
2014年司法考試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發布:2025-05-15 15:31:42 瀏覽:669
公司法發起人 發布:2025-05-15 15:14:01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