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間接責任的法律條款
① 在代理報關中,直接代理,和間接代理有區別嗎,哪個要報關行,承擔法律責任
直接代理報關是以委託人的名義報關,代理人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直接作用於被代理人版;
權
間接代理報關是以報關企業自身的名義報關,報關企業承擔其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
我國報關企業大都採用直接代理報關,間接代理報關只適用於經營快件的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
② 間接代理報關中,承擔與被代理人相同的法律責任是什麼意思
就是被代理人承擔什麼責任,你也跟著承擔什麼責任,你兩之間是連帶關系。
③ 法律中間接傷害應承擔什麼責任
有損害,就有責任。不過,間接傷害,是有限度的。因果關系,本身是一門科學。
④ 違約責任包括承擔間接損失嗎
造成他人損害,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賠償范圍當然包括間接損版失。間接損失和直接損失是權基於因果關系所做的分類,直接損失是因侵害行為對被侵害權益本身造成的損害,比如傷害他人直接侵害的是身體健康,因治療花費的醫療費等都屬於直接損失賠償項目;間接損失是因權益受侵害間接致使受害人的財產遭受的損失,比如因身體受傷而減少經濟收入即誤工損失等都屬於間接損失的賠償項目。請求的具體某項間接損失是否會得到法院的支持,首先看有沒有法律明確規定,如有規定必定予以支持,比如人身受損遭受的誤工損失、傷殘賠償金等,交通事故車輛受損期間發生替代交通合理費用和合理停運損失等;若沒有相應規定,只要該項損失與侵權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成立,同樣應當予以支持,若因果關系不成立,則該項間接損失主張不應也無法得到支持。
⑤ 著作權直接侵權和間接侵權的區別及各自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著作權直接侵權的行為侵犯了《著作權法》以及《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回中規定的著作權或鄰接權答的權能,其行為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著作權間接侵權的行為本身沒有侵犯《著作權法》以及《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中規定的著作權或鄰接權的權能,然而該行為構成幫助、引誘、教唆直接侵權人為直接侵權的行為,間接侵權的行為人應當承擔共同侵權的責任。
這是個知識產權法學理論的問題。
⑥ 什麼叫網路著作權的間接侵權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間接侵權主要發生在中間商身上。比如,提供鏈接方便廣大網民下載某一受專網路著作權保護的資屬源,網民下載了就是直接侵權,提供網路鏈接的就是間接侵權。
網路著作權的間接侵權是指,沒有實施受網路著作權專有權利控制的特定行為,但故意引誘他人實施「直接侵權」,或在明知或應知他人即將或正在實施「直接侵權」時提供實質性幫助,以及特定情況下「直接侵權」的准備或擴大其侵權後果的行為。
2.《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3條規定,鏈接提供者構成間接侵權須滿足以下構成要件:1、存在軟體用戶的直接侵權行為;2、軟體供應商對於用戶的直接侵權行為起到了教唆、引誘或實質性幫助作用;3、軟體提供商存在主觀過錯,即明知或應知。
這實際上等同於同侵權行為,下載鏈接的人與提供連接的中間商形成共同侵權,應依法承擔共同侵權的民事責任。
⑦ 《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不承擔間接損失喝精神損害責任是否正確
國家作為公共事務管理者,在做錯事情並給人民造成損失的,理應承擔賠償責任.而且應該版承擔比權一般公司及個體更重的責任,只有如此才能體現出法律的公平和公正,所以我認為國家不承擔間接損失及精神損害賠償與一般公民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不對等,是不公平不公正的.
國家正在修訂國家賠償法,希望對以上問題能有改動.
⑧ 求助:賠償交通事故間接損失有何法律依據依據
一、怎麼要求賠償交通事故間接損失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交通事故賠償項目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在賠償項目方面和賠償標准方面貫徹了全面賠償的原則。其中賠償項目方面增加了康復費、後續治療費兩項,並用「殘疾賠償金」代替「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具體體現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二)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項目除第1項外還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
(三)受害人死亡的賠償項目包括:除第1項費用外,還包括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慰撫金。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可賠償項目規定包括:醫療費、住院費、交通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營養費、誤工費、死亡賠償金或傷殘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後續治療費、輔助器材、器具等費用、鑒定費。
⑨ 間接致人輕傷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承擔。間接,也是致人受傷的起因。按照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有過錯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⑩ 領導責任 主管責任 直接責任怎麼區分
直接責任、主管責任、領導責任區分如下:
直接責任,是指領導幹部對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的下列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直接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內部管理規定的行為;
(二)授意、指使、強令、縱容、包庇下屬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內部管理規定的行為;
(三)未經民主決策、相關會議討論而直接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並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四)主持相關會議討論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但是在多數人不同意的情況下直接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由於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五)其他應當承擔直接責任的行為。
主管責任,是指領導幹部對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的下列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除直接責任外,領導幹部對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行為;
(二)主持相關會議討論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並且在多數人同意的情況下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由於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領導責任,是指除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外,領導幹部對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其他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10)承擔間接責任的法律條款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十八條 失職、瀆職行為有關責任人員的區分:
(一)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二)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三)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根據《關於印發《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的通知》
第三十五條 本規定所稱直接責任,是指領導幹部對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的下列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直接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內部管理規定的行為;
(二)授意、指使、強令、縱容、包庇下屬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內部管理規定的行為;
(三)未經民主決策、相關會議討論而直接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並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四)主持相關會議討論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但是在多數人不同意的情況下直接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由於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五)其他應當承擔直接責任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 本規定所稱主管責任,是指領導幹部對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的下列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除直接責任外,領導幹部對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行為;
(二)主持相關會議討論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並且在多數人同意的情況下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由於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 本規定所稱領導責任,是指除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外,領導幹部對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其他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