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查法律知識生產報告

查法律知識生產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1-08 10:35:57

1. 如何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檢索報告

1、登陸國家知識產權局http://www.sipo.gov.cn/

(1)查法律知識生產報告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認證管理辦法》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

(一)工作原則

知識產權認證實行的是國推認證制度,即國家認監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以統一管理、分工協作、共同實施的原則,根據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選擇確定適宜的知識產權領域國家標准為認證依據,共同制定、調整和發布知識產權認證目錄,並組織開展知識產權領域認證工作。

(二)認證機構資質要求

認證機構資質要求分為通用性要求和專業性要求。通用性要求是符合《認證認可條例》、《認證機構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同時明確從事知識產權領域的認證機構應當符合「具有從事知識產權認證活動的相關專業能力要求」的專業性要求。

(三)認證審核人員要求

認證審核人員應當「滿足從事知識產權認證活動所需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要求」,且符合國家認證人員資格相關要求。認證審核人員實行專職制。

(四)認證機構及分支機構行為規范

一是加強對分支機構及辦事機構的管理。認證機構設立分支機構、辦事機構的,應在設立之日起30日向國家認監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報送相關信息。二是強化認證機構主體責任。認證機構應當對分支機構實施有效管理,對其分支機構認證業務活動承擔相應責任。三是認證機構和認證人員對認證結果負責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四是認證機構應建立風險防範機制、人員管理制度以及機構內部管理、制約、監督和責任機制。五是明確認證機構職責范圍,禁止認證機構從事與其認證工作相關的咨詢、代理、培訓、信息分析等服務,以及產品開發和營銷等活動。

(五)認證程序

一是要求認證機構按照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規定的程序要求實施認證活動,認證過程完整、客觀、真實,不得增加、減少或者遺漏程序要求。二是規定認證機構不得向失信或違法違規企業出具認證證書,即被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部門責令停業整頓的,或者納入國家信用信息失信主體名錄的。三是要求認證機構對認證過程做出完整記錄,保留相應認證資料。四是明確監督審核具體要求。每次監督審核內容無須與初次認證相同,但應當在認證證書有效期內覆蓋體系的全部要素。

(六)監督管理

一是明確國家層面的監管。國家認監委聯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知識產權認證監管協同機制,對知識產權機構及其認證活動實施監督檢查。二是明確地方層級的監管。地方認證監管部門、地方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在所轄區域內,依照各自法定職責,建立相應的監管協同機制,實施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三是對認證機構資質審批過程中弄虛作假、隱瞞真實情況或者不能持續性地滿足認證機構資質條件等行為,撤銷資質。四是強化信息公開,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要求認證機構通過其網站或者其他形式向公眾提供認證證書有效性信息。

2. 農村法律普及情況調查問卷及報告

1、1、性別



2、2、年齡
18歲以下
18-60歲
60歲以上

3、3、文化程度
初中
高中(中專)
大專及以上

4、4、你在社區你接受過法制教育嗎?
接受過
從未接受過

5、5、你是通過下列哪種形式接受的法制教育?
觀看法制宣傳圖板展覽
觀看法制宣傳片(錄像、電影)
參加法律咨詢
參加普法學習班
聽取法制講座
參加法律知識考試或知識病競賽
閱讀法律知識書籍
通過上網了解
其他形式

6、6、你參加法制教育是通過哪個部門組織的?
所在社區或村(居)委會
所在單位
法制宣傳教育部門
其他部門
沒有人組織

7、7、你參加法制教育是出於下列哪種情況?
根據規定不得不參加
自願去參加
有的是規定必須參加,有的是自願參加

8、8、下列法律法規中,你認為哪些與你關系最為密切?
治安管理處罰法
憲法
民法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刑法
勞動法
食品衛生法
安全生產條例
其他

9、9、你喜歡下列哪幾種法制宣傳教育形式?
舉辦法律知識講座
張貼普法宣傳畫
開通法律咨詢熱線電話
免費贈送法律書籍資料
組織觀看法律宣傳片(錄像、電影)
在公共場合進行法制宣傳圖板展覽
通過網路進行宣傳

10、10、下列說法中你同意的有哪些?
法制宣傳教育很有必要
從未聽說過政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現有的法制宣傳教育形式太單一
現有的法制宣傳教育內容與我們聯系不夠密切
法制宣傳教育可有可無

11、11、你最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法律知識?
關於經濟建設方面的規定
關於治安管理方面的規定
關於勞動保護方面的規定
關於權利義務方面的規定
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規定

您的意見或建議

3.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費。

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單位應當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鼓勵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聘用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注冊安全工程師按專業分類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第二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生產經營單位使用被派遣勞動者的,應當將被派遣勞動者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統一管理,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生產經營單位接收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學生實習的,應當對實習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學校應當協助生產經營單位對實習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檔案,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時間、內容、參加人員以及考核結果等情況。

第二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了解、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採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並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3)查法律知識生產報告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一條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裝卸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並對安全設施的工程質量負責。

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應當由建設單位負責組織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建設單位驗收活動和驗收結果的監督核查。

第三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第三十三條安全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並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並由有關人員簽字。

第三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的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險性較大的海洋石油開采特種設備和礦山井下特種設備,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專業生產單位生產,並經具有專業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方可投入使用。檢測、檢驗機構對檢測、檢驗結果負責。

第三十五條國家對嚴重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實行淘汰制度,具體目錄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並公布。法律、行政法規對目錄的制定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並公布具體目錄,對前款規定以外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予以淘汰。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使用應當淘汰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

第三十六條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審批並實施監督管理。

4.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和對事故報告的批復是不是都應該給事故發生單位

事故抄調查與事故處理襲,是兩個相對獨立而又密切聯系的工作。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屬於事故調查,主要是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和性質,分清事故的責任,提出防範類似事故的措施。對事故報告的批復屬於事故處理,主要是根據事故調查的結論,對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處理,落實防範重復事故發生的措施,實現貫徹「四不放過」的原則要求。
根據事故性質不同,事故調查處理有不同的分工。一般根據事故性質,成立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向上級主管部門調查事故發生情況,上級主管部門根據事故調查情況,對事故調查報告作出批復。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和對事故報告的批復都應該給事故發生單位,批復應該按照「四不放過」原則明確事故發生的原因、機理和規律,落實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做出事故性質和責任認定,依法依責處理責任人。

5. 急求一份關於法律的社會調查報告

什麼時候需要,我幫你完成。

6. 關於青少年知法、守法、法律貫徹的調查報告。

學法 懂法 用法就在身邊

-----有關法在身邊的調查報告

調查小組人員:湖州市吳興高級中學

指導老師:

一,課題的提出: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和社會主義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會對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依法辦事,已成為人們的共同信念。一個國家的法律體制完善與否也日益成為衡量這個國家現代化程度高低的標志。我國法律法規也日趨完善,只要留意不難發現我們身邊無處不存在法律的氣息。《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教師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現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作為一名青少年要學習法律知識,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護法,只有全體人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才能實行依法治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強大。
本次調查主要由此出發,關注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爭做一個義務法制宣傳員,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法制社會遵紀守法的重要性,爭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推動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氛圍。
這給社會進步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小組決定以開展一次"法在身邊"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接觸社會,了解什麼是法等.通過發放問卷調查為社會提倡"法制"提供依據.我們知道,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解決具體問題的學習方法,它能夠培養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遍布身邊。所以在研究性學習開始只初,就決定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題。本案例問題的提出,對於我們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理論基礎,從身邊的實際問題出發,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廣大中小學生中開展「法制」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學校責無旁貸,更需要全社會的合力。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懲惡揚善、知理守法、明辨是非的良好氛圍,才能推進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進入一個新境界,才能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薪火相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會有希望。

二,研究方法的確定:

為了了解"法制"對周圍人們生活的影響以及人們對"法制"的認識,同時到農村,社區,親朋好友家,我們在探討的開始使用了走訪,觀察法,通過與社區居民,學習夥伴,家長的交談,基本掌握大概情況。
為了進一步對"法在身邊"的了解,我們在報社叔叔阿姨的指導下,通過新聞和社會人物的表現對"法制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並請其對我們中學生對學習"法制"提出了可行性建議方案.

調查方法:調查法,訪問法等.

三,調查與研究:

(一)調查過程:

為了全面了解"法律"影響你,我,他的情況.我們分三步調查,分別是發放調查卷,從新聞社了解,與社會人士交談.

1,發放調查卷和結果:

(1),發放調查卷:我們研究小組成員兵分兩路,順著人群最多的市中心和我們周圍的社區發放我們的調查卷,並統計了結果.

問卷:

姓名: 職業: 年齡: 單位:

1.你知道一些國家的法律嗎?

A.很清楚B.知道一些C.不知道

2.你能說出多少法律法規?

A.10以上B.10以下C.5以下

3.你經常關注法律法規嗎?

A.經常B.偶爾C.從不

4.你們學校或單位舉辦有關法律的講座嗎?

A.經常B.偶爾C.從不

5.你願意成為一名宣傳法律法規的志願者嗎?

A.願意B.沒想過C.不願意

答卷:

1.A.87.78% B.4.82% C. 7.40%

2.A.81.15% B.5.82% C.13.03%

3.A. 46.32% B. 42.78% C. 10.90%

4.A.70.84% B. 20.16% C. 8.99%

5.A.93.70% B.3.2% C.3.1%

(2),結果:可見大多數人都能認同了解"法制社會"的實踐.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四化建設的生力軍。青少年學法、知法、守法的狀況如何對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關系極大,青少年要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接受法制教育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是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廣大青少年都想成為有用之才,而要成才首先必須健康的成長。由於青少年年齡小,閱歷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不良風氣的影響,青少年容易沖動,特別是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或自己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容易失去理智,導致違法犯罪。因此,為了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和減少犯罪,就需要對青少年進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確引導、讓他們能懂法、守法、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養成守法習慣,培養守法意識,提高守法能力。

2,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
根據管家有關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對我們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比如在社會不講社會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毆、偷竊敲詐。在學校不遵守中學生守則、違反校紀校規。這些青少年學生雖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無法真心地體會到事態的嚴重性。因此校園中違紀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麼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步成違法,以後到社會就有可能作為法的事。有的同學認為如今是追求個性化的社會,如果被學校這個規那個矩束縛,不利於自己發展,作了違紀的事才能體現自己的瀟灑,但是,設想一下,如果學校沒有了校規校紀,那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障?一個從小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與習慣的人,長大了很難說他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
有人說「掌握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是跨入21世紀的名片,而具備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才是跨入21世紀的通行證」。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是促進生產力發展,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它的根本任務是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現。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學法才能明確哪些是可以做或必須做的,哪些是不該做或禁止做的,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維護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3,新聞社報了解:
(1),"法在身邊"在湖州的實踐:
浙江湖州法院首次以故意殺人罪判「見死不救者」
一個小偷遭失主等三人毆打,掙脫後又被追逐,跳入河中逃走時溺亡。面對在水中掙扎的小偷,失主等三人「見死不救」。失主等人應該負法律責任嗎?是否觸犯刑法?日前,浙江湖州市南潯區法院做出一審判決,三名被告人以故意殺人罪分別獲刑。宣判後,三人沒有提出上訴。
這樣的判決結果在當地引發爭議,有的人認為這體現了對「生命價值」的尊重,有的人認為對被告人的處罰過重,而不少法學專業人士認為,判決未必完全合於法理,再一次凸顯我國法律對「先行行為」以及由此類責任行為引出的「不作為犯罪」界定上的模糊。
該案件的經過相對簡單。今年5月25日中午,在湖州市南潯區安達碼頭附近,17歲的周某在盜竊自行車時被失主顏某等三人抓住,並遭到三人毆打。周某掙脫後,逃上停靠在碼頭的大貨船。顏某等三人也跳上船對周某繼續圍追。周某眼看無處可逃,就跳入河中,並向河對岸游去。游出數米後,周某往回遊,最終因體力不支沉沒死亡。周某在水中劃水掙扎的整個過程中,顏某等人「袖手旁觀」,沒有採取搶救措施,直到確認周某沉入河中。顏某等三人後來被民警抓獲。
南潯區法院一審判決,顏某等三人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九個月、三年零三個月和三年緩刑四年。
判決引起的社會反響較大。顏某開始是失主,是盜竊的受害人,最後變成故意殺人犯罪的加害人,許多人覺得不能理解。
發表時間:2007-11-27 21:14: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顧 春
(2),其他的評論:
-- 網友「浙中小民」說:法律應該懲處壞人惡行,應該保護好人,約束人們不幹壞事。按照判決,失主都不能追小偷了,這不就倡導了另一種風氣嗎?
--也有網友提出小偷跳河是否有必要的問題。有網友說:毆打小偷固然不對,但小偷「跳」入河中是自主行為,小偷的「跳」與失主的「打」並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即失主「打」並不必然帶來小偷「跳」,小偷還可以有其他選擇,比如請求失主原諒或跟失主一起找公安部門解決,因此小偷的「死」與失主的「打」並無因果關系。
--還有網友質疑:下水救人有難度,搞不好要把自己的命搭上,讓失主下水救人,要求是不是高了?
--同情周某的網友也不少:難道犯了一點小小的錯誤,就一定要付出性命的代價?
--有媒體評論說,追打小偷的「道理」在壞人落水掙扎時就失效了,眼睜睜看著別人絕望地死去,是殘忍的、不人道的。一個人生命的價值,不能因其做了壞事而有所貶損。
本案焦點在於「不作為犯罪」的認定——有法律義務而未救助,則構成不作為犯罪。法律義務有三類:一是法律規定義務,如夫妻之間;二是職務義務,如醫患之間;三是先行義務,即「先行行為」對行為後果具有法律責任和義務。本案中追打小偷導致其落水,是否產生了救助的法律義務?在采訪中,各方說法不一。法官認為,和一般旁觀者的不作為不同,追打小偷是「先行行為」,因而產生法律義務。專家認為,正是由於「先行行為」法律依據的不明晰,此類案件難免有爭議。
(3),爭論推動實踐:
法官:追打是跳河的先行行為
案件承辦人、浙江湖州南潯區人民法院法官 潘勤勤
抓小偷是正義行為,但實施毆打是非法的,從而導致了被害人慌不擇路地逃跑,無路可逃時就跳下了河,三名被告人目睹被害人因體力不支等原因沉下了河而不救助,最後發生了被害人溺水身亡的結果。可見,正是因為三被告人毆打、追趕的「先行行為」迫使被害人跳河,法律上的救助義務就此產生。先行行為人致使行為對象處於生命危險境地,具有救助義務,在明知應該實施救助,也有救助條件,仍不予實施任何救助行為,使行為對象發生死亡的結果,先行行為人對此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構成故意殺人罪。這里的故意,是對危害結果的放任,屬於間接故意。
專家:應該深入研究相關法理
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 阮方民
「先行行為」在理論上是個籠統的概念,何為「造成結果的先行行為」,在何種場合、何種情形下才是先行行為,從而產生義務、必須採取救助,法律沒有明確說法。由先行行為——產生義務——不作為導致犯罪的案件認定非常少。在法律教材上,先行行為產生義務的例子是大人帶孩子去深山玩,孩子丟了,大人自己走了,這就構成犯罪。因為,孩子是無獨立行為能力者,大人是監護人,所以他有了先行義務。至於本案,小偷是成年人,自己選擇跳水行為,那追打者是否對此形成必然救護義務,就不一定了。小偷如果選擇了拿刀自殺這種更極端的做法呢?法律因果關系成立嗎?救助義務構成嗎?法律界定並不明晰。而且,小偷跳進河裡,他本人應該對自己是否會游泳有掂量,是他本身選擇了置自己於非常境地,跳下河並不是當時他唯一能選擇的途徑。
所以,引發司法界、理論界對「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深入研究,推動相關法律制定,才是討論本案的意義所在。
(4),總結:
根據案例我們知道現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作為一名青少年要學習法律知識,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護法,只有全體人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才能實行依法治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強大。那麼前提就是要懂法,提倡法律和法規.
四,總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時刻不忘,法在身邊".錦州電視台的《法在身邊》、遼寧電視台的《法制時空》、中央電視台的《今日說法》等欄目以其喜聞樂見的形式、大量翔實的案例而深受廣大觀眾尤其是中學生的喜愛。它告訴我們,青少年更要學法、知法、守法、護法,在法制的陽光下健康成長。
五,研究體會: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同學們都說收獲很大.首先使同學們進一步通過自身活動認識到探究性學習是一種過程學習.除了使同學們對課堂內的學科知識靈活利用外,還獲得一定關於"法制社會"的知識,同時也使我們以親身的經歷認識到"法制社會"的重要性,引導同學們關注自己的社會法律意識到關系國家,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通過這次活動增加了同學們各方面的能力:鍛煉同學們溝通與合作精神,增進了小組內成員之間的友誼,培養了學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法在身邊」讓我清晰地認識了應有的法律和法規,我作為一名中學生,一個國家的青年,鄭重承諾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知榮明恥,努力向上,堅持信仰和追求,我也想向所有同齡人呼籲遵紀守法,學法護法是一種被人們公認的美德。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遵紀是守法的基礎,青少年時代是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青少年學生要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遵守校紀校規,遵紀守法,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7. 求一篇關於公民對法律知識了解程度的調查報告,急啊

sfsfasfadsf

熱點內容
城鄉規劃的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17 15:00:06 瀏覽:360
雙流法院通報 發布:2025-05-17 14:23:10 瀏覽:202
合法學院動漫 發布:2025-05-17 14:21:18 瀏覽:339
離婚協議約定子女結婚費用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7 14:07:42 瀏覽:944
上海法院法官違紀 發布:2025-05-17 13:56:03 瀏覽:700
三校名師講義刑法劉鳳科 發布:2025-05-17 13:51:53 瀏覽:8
行政法學的英語 發布:2025-05-17 13:16:20 瀏覽:983
湖南科技大學法學 發布:2025-05-17 13:05:42 瀏覽:881
中國司法部健康打卡 發布:2025-05-17 13:05:37 瀏覽:148
民法機能 發布:2025-05-17 12:50:24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