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離職多久不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離職多久不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5-21 02:52:06

⑴ 離職後還會追究以前的責任嗎

法律分析:「離職後是否還會追究以前的責任」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1、已經離職,如果屬於當事人在職時的職務行為,通過離職交接清楚,不應該在當事人離職後追究責任。2、如果是經濟損失,在雙方合同有明確約定,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的情況下,在訴訟時效一年內申請仲裁是可以的。也有可能用人單位以侵權為由起訴,那就是兩年時效了。3、如果屬於違法犯罪行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當事人在刑事追訴時效內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⑵ 員工離職後公司還能追究其責任嗎

員工離職後公司還能追究其責任。
員工離職後,如果之前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用員工的財產進行賠償;離職前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或違法離職、違反競業限制的,員工仍需承擔賠償責任;離職未賠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在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內申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時效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爭議適用勞動仲裁前置,經過仲裁程序後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員工離職後的法律責任
1、違反競業限制:員工在離職後一定期限內從事與前僱主直接競爭的業務,可能會被追究違反競業限制的責任;
2、泄露商業秘密:員工離職後泄露或使用前公司的商業秘密,可能面臨法律追責;
3、違反保密協議:如果員工在離職前簽署了保密協議,離職後違反該協議的條款,可能會被追究責任;
4、財產損害賠償:員工在離職前的行為導致公司財產損失,公司可以要求其賠償損失;
5、違法犯罪行為:員工在任職期間的違法犯罪行為,即使離職後也可能受到法律追究。
綜上所述,員工離職後,如果其在離職前違反規章制度或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有權追究其責任並要求賠償。此外,員工在離職前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違法離職或違反競業限制的情況下,仍需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員工未在離職後賠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在一年的勞動仲裁時效期間內申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時效為一年,經過仲裁程序後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房產出資證明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1 08:09:14 瀏覽:87
公司法歷年司考真題 發布:2025-05-21 08:07:03 瀏覽:215
趙孟頫書道德經 發布:2025-05-21 07:53:20 瀏覽:330
國際經濟法app 發布:2025-05-21 07:49:30 瀏覽:584
司法處罰法 發布:2025-05-21 07:42:19 瀏覽:881
醫用過期耗材的規章 發布:2025-05-21 07:31:23 瀏覽:415
業主拒收房屋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07:31:23 瀏覽:300
星火法院 發布:2025-05-21 07:30:38 瀏覽:670
遺囑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7:29:44 瀏覽:791
經濟法里合同的履行中的抗辯權 發布:2025-05-21 07:26:50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