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公司損失追究法律責任
⑴ 員工給公司造成損失,要負法律責任嗎
因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損失員工不承擔法律責任。但應給與公司相應賠償。
因工作過失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可根據情況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公司有管理制度支持賠償時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根據本規定,通過與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協商制定內部的工資支付制度,並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同時抄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1)造成公司損失追究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勞動者受處分後的工資支付:
(1)勞動者受行政處分後仍在原單位工作(如留用察看、降級等)或受刑事處分後重新就業的;
(2)勞動者受刑事處分期間,如收容審查、拘留(羈押)、緩刑、監外執行或勞動教養期間,其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⑵ 員工一次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5000元就開除合法嗎
員工一次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五千元就開除是不合法的。員工無意給公司造成損失,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不算犯法,不會追究法律責任,不過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員工承擔損失賠償的。但是勞動者因為工作失誤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辭職,勞動者是可以拒絕的,公司這樣開除員工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員工因工作失誤造成重大損害的,被解除合同沒有補償。員工因為工作失誤,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損失額度較大的,屬於「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情形,用人單位據此解除合同,沒有經濟補償。員工因為工作失誤,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但損失額度較小的,不屬於「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情形,用人單位據此解除合同於法無據,屬於違法解除合同。如果員工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員工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經濟補償金的二倍即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兩個月工資支付賠償金。因為員工工作失誤,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適當承擔部分損失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