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條
1. 勞動法關於婚假的規定,
勞動者在婚禮及直系親屬離世之際,可依據實際情況,經單位行政領導審批後,享有相應天數的婚喪假期。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明確規定:
「法定節假日、婚喪假期及依法參與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依法發放工資」。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條規定: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
一、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本單位行政領導批准,酌情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喪假。
二、職工結婚時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
職工在外地的直系親屬死亡時需要職工本人去外地料理喪事的,都可以根據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三、在批準的婚喪假和路程假期間,職工的工資照發。
途中的車船費等,由職工自理
根據根據《計劃生育條例》的規定: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新勞動法婚假規定是一個指導性的規定,具體適用起來則根據《計劃生育條例》中的詳細規定。
2. 勞動法第51條規定勞動者在什麼時候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勞動者在以下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1. 法定休假日:勞動者在法律規定的休息日,如周末和法定節假日,不參加工作時,用人單位應支付工資。
2. 婚喪假期間:勞動者因結婚、喪葬等原因請假期間,用人單位同樣應當支付工資。
3. 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勞動者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參加社會活動,如選舉、出席公眾法庭、參加勞模或先進工作者大會等,用人單位也應支付工資。
以上社會活動均應視為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用人單位不得因勞動者參加此類活動而扣除工資。
3. 關於婚假的規定
關於婚假的規定如下:
法定婚假:按法定結婚年齡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晚婚假:符合晚婚年齡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
路程假: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探親假與婚假的關系:在探親假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婚假的包含內容: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再婚者的婚假:再婚者可享受法定婚假,但不能享受晚婚假。
婚假期間的工資待遇:根據勞動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4.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
法律分析: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法律依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銷孫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虧森鏈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春啟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5. 勞動法第51條解讀
法律分析:勞動者帶薪休節假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