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有約定公休假嗎

勞動法有約定公休假嗎

發布時間: 2025-07-17 04:32:26

勞動法關於公休假的規定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享有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享有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享有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國家公休假規定旨在保障勞動者的帶薪休假權益,並通過調休制度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具體規定如下:
1.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職工有權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確保職工享有年休假,並且在年休假期間,職工應獲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2. 職工的工作年限不同,年休假的天數也有所區別。工作滿1年不滿5年的職工,每年享有3天年休假;工作滿5年不滿10年的職工,每年享有7天年休假;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每年享有10天年休假;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的職工,每年享有15天年休假;工作滿30年及以上的職工,每年享有20天年休假。
3. 以下情況職工將無法享受當年的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2)職工請事假累計超過20天,且單位未按規定扣工資;(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超過2個月;(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超過3個月;(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超過4個月。
4. 單位應根據生產和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職工的意願,統籌安排年休假。年休假可以在1個年度內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確因生產、工作特點需要跨年度安排的,可以跨1個年度。如果單位因工作原因無法安排職工年休假的,須經職工同意,方可不安排。對於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需按照職工日工資的300%支付工資報酬。
5. 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負責監督檢查單位執行年休假條例的情況。工會組織依法保護職工的年休假權益。
6. 若單位不安排職工年休假或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將受到人事部門或勞動保障部門的責令改正,並可能被要求支付賠償金。對於拒不支付的單位,職工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7. 職工與單位在年休假方面產生的爭議,應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處理。
8. 國務院人事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制定年休假條例的實施辦法。
9. 年休假條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務員的年休假規定則明確如下:
1. 公務員的年休假天數根據工作年限確定:(1)工作滿1年不滿5年的,每年休假3天;(2)工作滿5年不滿10年的,每年休假7天;(3)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4)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年休假15天;(5)工作滿3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
公休假不僅使個人能在工作後得到休息和放鬆,同時也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

Ⅱ 公休假國家規定

法律分析:公休假國家規定是:公休假日又稱「公休日和公共假日」。是指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的帶薪休假制度。公休日。法律規定或者依法訂立的協議規定的每工作一定時間必須休息的時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 第一款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第四十五條 第二款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Ⅲ 合同工有公休假期嗎

法律分析:合同工等同於在職職工,每個職工都是合同工,當然有公休。所有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帶薪年休假,其中,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Ⅳ 公休假周六周日算在裡面嗎

公休假周六周日算在裡面。
公休假通常是每周的周末,即周六和周日。在我國,勞動法規定職工每周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小時,大多數用人單位會實行每周兩天的休息制度,這兩天即為公休假。公休假與員工請的事假不同,事假是員工因私事需要請假的日子,而公休假是法定的休息日。員工在公休假期間請事假,這段時間不會被計入事假天數,因為公休假是員工應享有的休息時間。
公休假的計算方式:
1、按照國家規定的法定工作日和休息日進行計算;
2、周六和周日通常作為周末休息日,被計入公休假天數中;
3、若遇到法定節假日安排的調休,可能會對公休假的計算產生影響;
4、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和勞動法規定,可能會有不同的公休假安排方式。
綜上所述,我國勞動法規定職工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用人單位普遍實行周末兩天公休假制度,即周六和周日,這是法定的休息時間,與員工因私請的事假性質不同,公休假期間的事假不計入事假天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熱點內容
論述勞動法是社會法 發布:2025-07-17 10:33:09 瀏覽:143
江門勞動法計時 發布:2025-07-17 10:32:30 瀏覽:623
派遣勞務勞動法 發布:2025-07-17 10:32:24 瀏覽:605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法學如何 發布:2025-07-17 10:31:50 瀏覽:840
法院戰疫故事 發布:2025-07-17 10:23:47 瀏覽:458
2018年的新的婚姻法 發布:2025-07-17 10:21:31 瀏覽:524
山東司法改革 發布:2025-07-17 10:21:20 瀏覽:677
道德經楷書作品 發布:2025-07-17 10:12:19 瀏覽:959
2018年新婚姻法關於彩禮 發布:2025-07-17 10:08:40 瀏覽:231
傷醫事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7 10:05:09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