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好法官心得體會

好法官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 2021-02-02 00:44:55

A. 我是緩刑人員每個月都要給司法局寫心得體會我該怎麼寫 詳細一點或寫個樣子 先謝謝了

社區矯正不守規 撤銷緩刑獄里蹲

2019年7月2日,濟南高新法院審結一起詐騙案,被告人徐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虛構事實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但考慮其系自首,積極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並取得被害人諒解,依法酌情對其從輕處罰,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10000元。

2019年7月22日,執行機關濟南歷下區司法局依法對徐某某開展社區矯正。社區矯正期內,服刑罪犯徐某某本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卻多次觸犯條例,屢教不改。

執行機關於2020年5月28日書面向本院提出:2019年8月初,社區服刑人員徐某某未經為按要求上交月度小結思想匯報,存在重復內容零散,執行機關對其作出第一次警告,隨後提升監管級別加強對徐某某的監管教育;2020年3月底,執行機關發現徐某某長期未隨身攜帶定位手機,違反社區矯正定位監管規定;存在多次無證駕駛機動車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對徐某某作出第二次和第三次警告。執行機關多次接到針對徐某某涉嫌欺詐或詐騙行為的情況反映,也曾安排監獄警察對其進行過訓誡。現徐某某又因涉嫌詐騙罪被公安機關採取監視居住措施。執行機關認為,徐某某服刑在矯表現極差,在受到三次警告處分和多次訓誡談話後仍不改正,且徐某某重新違法犯罪風險極大,對其繼續進行社區矯正已失去效果和意義。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議對罪犯徐某某撤銷緩刑。

審判結果

本院經審理認為,罪犯徐某某未按要求書寫思想匯報,多次違反法規,不配合接受監督管理,受到三次警告仍不改正,其行為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判決對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法官說法:

濟南高新法院張釗法官提醒:緩刑制度能夠使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威懾的同時,避免被執行短期自由刑而造成的與社會脫節、罪犯間交叉感染等弊端,發揮懲罰、教育、改造相結合的社會作用。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履行判決書、裁定等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遵守監督管理規定,服從社區矯正機構的管理,真誠悔過。

參考答案:

一、認罪服法方面:自己對所犯罪行的認識。

二、思想改造方面:通過對自己罪錯的反省,剖析思想方面的犯罪原因。

三、遵規守紀方面:掃黑除惡.對矯正制度的遵守情況。

四、學習方面:政治、法律、技術等方面的學習情況。

五、社區服務、教育方面:參加社區服務、教育的時間、以及思想收獲。

六、其他需要匯報的情況。

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無亂育德,無傘固基

社區矯正人員思想匯報總結

強調思想認識與提高、管理的重要性。

B. 人民的好兒女-----<法官媽媽—陳燕萍》有感

進入九月份,我們法庭新來了一位同事,今年我們鎮安法院新招錄的大學生小楊。在一次聊天中,他看著我的書架,讓我給他推薦幾本書。書架上的書籍,法律業務書佔了一半,文史哲方面的書佔了一半。看著一百餘本上班以來買的新書,再看看身邊充滿期待眼神的小楊,我猛然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個艱巨的任務:自己的讀書很有限,給新同事介紹一本什麼書呢?經過一番篩選,我決定向新同事推薦一本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人民信服的好法官陳燕萍》。之所以向新同事推薦閱讀這本書,是因為我通過該書全面系統學習了陳燕萍工作法,陳燕萍法官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我。
這本《人民信服的好法官陳燕萍》不僅收錄了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對陳燕萍表彰的文件,還編輯了各大報紙對陳燕萍先進事跡的多篇新聞報道,還收集了多篇來自讀者的感言。該書多角度展示了新時期共和國模範法官陳燕萍的風采,對我們走近陳法官,學習陳法官來講,是難得一本好書。
關於基層法官,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說的是剛從學校畢業的法官到農民家裡判案大談權利義務等,結果被老鄉給打出了家門。
吃一塹,長一智。陳燕萍開始也有這樣類似的尷尬。她是江蘇鹽城人,嫁到了靖江,由於不懂當地方言,被當事人以「洋腔京調」為由申請撤換,這讓陳燕萍尷尬不已。這一意外的辦案阻力,讓陳燕萍陷入了深思:要想使審判工作順利進行,要想使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必須對自己的工作重新規劃。從此以後,陳燕萍不僅注意學習當地方言,還注意了解當地風土民情。為了讓自己方言學的快,她經常去聽民間藝人「講經」。為了讓鄉親們能聽懂法言法語,她經常琢磨,把常用的民法條文譯成大白話,譯成當地口語,讓鄉親們一聽就懂,聽著親切。
用群眾接受的語言詮釋法理,是陳燕萍工作法的基本內容之一。讓群眾聽得懂,聽得清,聽得明,是陳燕萍執法辦案的工作特色。在陳燕萍看來,法官善於將法律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形象貼切的群眾語言,准確把握法律的精神和情理風俗習慣,既是一種工作方法,更是一種工作作風。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民群眾明確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明晰各自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最終實現案結事了。陳燕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人民法庭工作十四年來,陳燕萍實現了從一個不懂靖江方言的外地人到一個嫻熟運用地方話進行「法律翻譯」的法官的華麗轉身。她能夠根據具體案件不同的當事人,把深奧的法律、難懂的術語、復雜的法律關系,運用方言,深入淺出的向群眾講解,向當事人詮釋了法律豐富的內涵,有效加強了與當事人的交流溝通,增進了當事人對案件的認同度。無論是離婚糾紛案件,還是雇員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還是贍養糾紛案件,每當發現當事人對法律術語有疑惑時,陳燕萍都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將「京腔洋調」式的法言法語翻譯成充滿「鄉土氣息」的靖江方言講給當事人聽。隨著陳燕萍和風細雨般的釋法明理,一件件難啃的「骨頭案」一一得到依法處理。雙方當事人對處理結果均表示滿意,案件審理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在大學念書初期,由於同學們來自全國各地,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方言曾經一度成為同學之間交流的障礙。為了便於交流,更為了融入這個城市,學習說普通話成為了一門必修課,而方言也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至於運用法言法語,是法律專業案例分析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每位法科大學生修法學律的一項基本功。為此,我們奔波於教學樓與圖書館之間,為了理想默默奮斗。經過大學四年的熏陶與錘煉,我們帶著略顯青澀的普通話與法言法語,充滿自信的走出了大學校門。經過公務員錄用考試的選拔,我們終於走進了期待已久的人民法院,成為了一名法院新兵。欣喜的同時,語言問題也悄然放在我們面前。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進入法院工作後,特別是在基層法院,我們不僅要面對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當事人,還要面對方言各異的當事人。怎樣才能消除語言障礙,怎樣才能讓老百姓聽得懂法言法語,是我們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如何盡快適應工作環境,陳法官在此方面給我們做了表率:入鄉隨俗,多學,多練。
縱覽全書,在面對自己的不足時,在面對種種辦案困難面前,作為一名女性法官,陳燕萍不退縮不迴避,狠抓每一個辦案細節,積極探尋解決之道,最終一切艱難險阻都被她逐一化解。她以對待親人一樣的感情、一樣的方式、一樣的態度對待老百姓,把公平正義和黨的溫暖送到了千家萬戶,贏得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真誠愛戴。老人們叫她「閨女」,同齡人稱她「大姐」,孩子們稱呼她「阿姨」、「法官媽媽」。要問陳燕萍為何這般優秀,成為了老百姓信服的「平民法官」?答案很簡單,耐心,公心,細心,真心。
陳燕萍是我們每一位法院新人學習的榜樣。十四年如一日,不為名驅,不為利動,3000多件案件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定紛止爭、案結事了」在陳燕萍這里得到了最好的詮釋。她,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層女法官。雖然她不在高位,沒有很高的學歷,也沒辦過驚天動地的大案要案,更沒有著書立說。但是,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每一名法院新兵該怎麼做才對得起黨與人民的重託,無愧於人民法官的稱呼。
誰選擇了讀書,誰就選擇了進步。
是的,通過閱讀《人民信服的好法官陳燕萍》,與全國模範法官相比,我們知道了自己日常工作的不足在哪裡,知道了差距在哪裡,知道了今後工作努力的方向,努力做到「黨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義在心中」,勤奮工作,甘於奉獻,以實際行動履行好「人民法官為人民」的神聖職責。

C. 如何做好法院民事案件調解工作的心得體會

這個沒有一個規則可論。要看具體的案件,和你對案件的把握吃透程度。但是永遠記住,當事人都很聰明,不要糊弄他們。司法是善良公正的藝術,要作個藝術家。

D. 法官應具備怎樣的素質——學習時代先鋒宋魚水事跡心得體會

公正司法是黨的先進性在司法領域的具體表現。在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法官宋魚水被中央確定為保先教育活動中的先進典型。這段時間,我根據中院及本院要求,認真學習了宋如水的先進事跡,深深地為她所折服。我覺得她就是我們希望並努力培養造就的職業法官。大力推進法官職業化建設,實現法官隊伍從量的擴張轉向更加註重質的提高,培養和造就一支有大局觀念、思想作風過硬、職業道德操守良好和專業技能精深的高素質職業法官隊伍,是人民法院深層次改革所面臨的緊迫任務。 宋魚水身上有多種看似普遍其實難得的素質與能力的綜合體現,她的成功表明一名高素質的法官應當具有較高的司法品性和較強的職業能力。能游刃有餘地「辨法析理」,讓當事人「勝敗皆服」的法官,最起碼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質: 一、堅定的法律信仰和深厚的法學功底 法官必須有堅定的法律信仰,要從內心崇尚法律。正如伯爾曼所指出的,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實的遵守。深埋於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自己思維和行為的法治觀、正義觀、人權觀,對一名法官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這是一種獨特的法律思維方式。宋如水能夠在一架公正的天平上,始終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忠於法律,公正辦案,應該說這與她堅定的法律信仰分不開。 不僅如此,一名稱職的法官還應具有深厚的法學功底。法官應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熟悉法律規范,這是法官的基本專業要求。在大多數國家,法官被尊為在法律和法學領域具有崇高地位和極具智慧的人,而且很多法官本身就是知名的法學家,著述頗豐。沒有扎實、系統的法學理論基礎,法官很難領悟適用法律的立法意圖,對案件作出正確的判斷,也難以對判斷作出符合法理的解釋。宋魚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四年較為系統的學習,為她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提高自己,1996年她再次走進人民大學攻讀法學碩士學位。2001年,她又被派往荷蘭進修。這使得她能夠站在學術前沿思考各種法律問題。工作中她同樣好學不倦。為了妥善處理疑難案件,她拿著案件材料到處請教:院里的資深法官、過去的同學、法律系的老師,還有圖書館。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能不能進入有圍牆的大學學習,有諸多因素,有時可以說是機緣巧合,但一個人想不想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在我院的一些同事中,象丁林彬、顧鳳琪、邵伯新、徐宏林等,年輕時並沒有機會上大學,但在法院業務很出色,原因就在於他們好學肯鑽。年輕的一代法官如果沒有精湛的法學功底,日後是很難在本職崗位上有所作為的。中央推出宋魚水這樣的典型,無疑在召示我們:時代需要像她這樣的知識型、專家型、學者型的法官。 二、一定的職業積累和較強的司法水平 法律專業知識和司法經驗,是形成法官特定職業傳統的重要特徵。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一定的司法經驗。正象人不能生而走路一樣,誰也不能一進入工作崗位就十分出色,當然悟性好的進入角色要快一些。宋魚水獨立辦案11年,先在經濟庭工作,後到知識產權庭,做過書記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這些審判經歷對一名職業法官來說是必要的。不僅要經歷實踐,還必須「用心」做事。要善於總結,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努力實現自身的飛躍和突破,我認為這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個人必須凝心聚力,堅持不懈。對於決策者而言,要重視並善於培養職業法官,把年輕同志放在審判一線甚至多崗位鍛煉,始終關注他們,為他們的成長澆灌、補充養分、防病治病。司法實踐是職業法官的真正搖籃,我們要在審判實踐中造就和培養人才。 法官的司法水平對於審判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宋魚水的庭審水平、製作裁判文書的水平和能力是業內人士公認的,這是法官的基本功。但對我來說,我最欣賞的還是她對調解工作的重視和她的調解水平。她總是有這個本事,讓本來怒目而視、火葯味十足的雙方當事人心平氣和地達成調解協議。她在調解時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總能深深地打動當事人,就像春風拂面而來,如清泉流淌在心間。調解是我國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調解是一門藝術,調解的技巧和學問甚至比判決更難掌握。我認為調解水平是法官綜合素質的體現。宋魚水重視並善於調解,經過她的調解,法院和當事人付出最小的成本,社會和當事人的利益達到最大化,這是她事業的一種境界。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人民法院作為黨領導的國家審判機關,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向宋魚水學習,在審判工作尤其是民事審判工作中進一步強化訴訟調解,通過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動,妥善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公正和廉潔的司法品行 在法官的職業生涯中,什麼樣的品質最重要?毫無疑問,是公正,是實現公正的勇氣和決心。英國丹寧勛爵在其法官生涯中曾一再闡明自己的立場:實現公正,即使天塌下來。法官職業道德品行的核心,首先是公正。「理想的法官就是公正的化身。」法官要有追求正義的理想和良知,不得將其個人的愛好、憎惡、偏見帶入職務過程。宋魚水說「作為法官,我非常在意當事人的喜怒哀樂,在意他們對審判工作的評價。我常常反思,當事人從見到我第一面,直到拿到判決書離開法院時,他們是否感覺到了公正?這個問題常常令我輾轉反側」,從她這句朴實而道地的話語中,我感受到她對公正的追求,這種追求執著而熱烈。有關她的事跡報道中我也看到了這一點,她不是不重感情,但在法律面前,無論是親戚還是鄉親,該沉默的沉默,不說情打招呼,不影響司法公正。她說:「我必須對自己要求更嚴一點,因為背後有億萬群眾審視的目光」。正因此,她審理的各類民商事案件,沒有一件裁判不公,沒有一件被投訴或者被舉報。宋魚水的事跡表明:黨的先進性在司法領域首先表現為公正司法。作為黨員法官更應在司法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始終如一地堅持公正執法。 廉潔是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之二。古人雲「不受日廉,不污日潔。」(《楚辭。招魂》,王逸注)不受就是不受賄賂,不接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污就是不貪不圖,不沾不染。作為一名法官還必須「省已」、「戒貪」方面提出嚴格的要求,做到清白無瑕、兩袖清風、剛正不阿。法官的公正、權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廉潔。如果不能抵制金錢和利益誘惑,就無法保證公正履行司法職責,必然以權謀私、枉法裁判,損害司法公信力和社會公平與正義。宋魚水嚴守法官職業道德准則,堅定地堅持廉潔自律,這使她能夠在審判工作中一碗水端平,讓當事人「勝敗皆服」,公正的法官必然是一 名廉潔的法官。 四、寬厚的人文素養和較高的職業素養 法官應有寬厚的人文素養,成為法律領域的「大家」。一個人的人文素養是其知識和能力的寬厚基礎,它制約著個人的發展潛力、綜合素質、能力提高的程度。沒有寬厚的人文素養,很難嫻熟地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社會公眾也難以對其給予足夠的尊重和依賴,最多隻能是工匠型、技能型「操作手」。審判工作是一項技術性、理論性、科學性很強的工作,證據的判斷和運用、事實的認定、法律的理解和適用,以及貫穿其中的法的理念、規則、和方法論,都應有一定的文化修養為基礎。法官應當有廣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當多種信息撲面而來時,能夠比較自如地進行選擇、分析、判斷,做到熟練駕馭、游刃有餘。法官要有相關的專業技能,包括洞察力、分析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研究總結能力等。這些能力是天賦、學習和實踐等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職業法官事業成就和影響力大小的決定因素。 只有具有高尚品格的法官,才能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法律。專業素質的培養,是法律的公正本質和運用法律維護公正的技術的要求;而道德素質,是作為技術的法律的正當運作的保證。 孟子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自行。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法官的職業是特殊的,長期從事這個職業,在心理、性格、和行為方式上都具有不同於一般人員的個性特質。宋魚水的人生告訴我們,誠信、仁愛、善良這些人類推崇的美德,可使法律更有力量,依法辦案與提高道德水準是相輔相成的。法官應是誠信之人。中國宋代著名理學家周敦頤稱誠信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法官應當平等待人,要注意平等地對待雙方當事人,語言要文明、規范;法官要有耐心。傾聽是對當事人的一種尊重。宋魚水對當事人的陳述總能耐心傾聽,讓當事人把話講掉,把苦水倒掉,然後循循善誘,辨法析理;法官要耐得住寂寞。英國有句諺語「神與法官不可交友」,就是說法官要少有社會交往,應在社會交往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獨性」,不能做公關人物,否則為人情所困擾,執法難免有失公正,損害法官形象。而且,「業精於勤荒於嬉」,在社交活動中浪費太多時間,很難有時間研習法律;法官要善良。正像宋魚水所說,法官具備了善良這一基本品質,就會對公正有更深刻的理解;法官要謹慎。日常生活中慎言慎行,在審判活動中才會慎重使用規范、准確、文明的語言,不輕率表態,避免隨意性和傾向性。總之,時代需要像宋魚水這樣的有著寬厚的人文素養和較高的職業素養的法官,這些同樣影響著司法水平。 我覺得宋魚水的先進事跡,對從事審判事業的共產黨員如何保持先進性有很大的啟發。每一名法官都要向宋魚水那樣努力爭當高素質的法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斷提高職業能力,不斷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同時,要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我們要向宋魚水學習,把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審判事業中去,讓火熱的青春在神聖的崗位上綻放,努力成為一名無愧於偉大時代的優秀共產黨員。

E. 看知心法官有感,不少於1500字

1電影劇抄情
專為有錢襲人辯護的精明律師漢克因母親去世而不得不從芝加哥回到印第安那老家,那裡住著與他長期不和、在當地做了一輩子法官的父親約瑟夫、他的兩個兄弟和他的高中情人。然而,就在母親葬禮後第二天,在小鎮一直受人敬重的法官父親竟捲入了一宗交通事故中,於是向來與父親不和的漢克必須留下來為父親辯護,在法庭上和難纏的檢察官周旋到底並找出事實真相。

熱點內容
新公司法制度創新立法爭點與難點pdf 發布:2025-08-21 15:44:17 瀏覽:783
工傷保險條例14條具體解釋 發布:2025-08-21 15:31:57 瀏覽:210
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建設情況 發布:2025-08-21 15:31:52 瀏覽:408
房地產官司律師 發布:2025-08-21 15:25:09 瀏覽:691
q群群員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15:12:16 瀏覽:278
民法手工畫 發布:2025-08-21 15:12:11 瀏覽:520
論勞動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1 14:41:33 瀏覽:332
84年的山林證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1 14:35:24 瀏覽:968
婚姻法培訓小結 發布:2025-08-21 14:21:04 瀏覽:558
民事訴訟法質證分幾個階段 發布:2025-08-21 14:20:10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