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執行行為案件

法院執行行為案件

發布時間: 2021-02-12 21:09:51

① 當事人可以對哪些「執行行為」提出執行異議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的當事人可提出異議的「執行行為」,僅限於法院在進入強制執行階段所採取的行為,

包括不作為和不適當作為。對於執行准備與輔助事項,如送達執行文書、調查被執行人財產等行為均不能提出異議;

執行依據的法律效力問題亦不屬於執行異議審查的范圍。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

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1)法院執行行為案件擴展閱讀

執行異議的提出要具備的條件

1、對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人必須是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的人必須是案外人;

2、必須向執行法院提出;

3、必須在執行程序結束之前提出;執行程序終結後,案外人再提出異議的,屬於新的爭議,應通過訴訟程序解決,不能作為執行異議處理。

4、執行異議一般以書面形式提出。

根據法律的規定,執行異議的提出還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提出異議的人應是案外人。案外人即指訴訟雙方當事人之外的人。在執行工作中,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提出不同意見,不能視為執行異議。

第二,執行異議應針對執行標的提出。執行標的,是指具有給付內容的法律文書所確定的財產權利或者行為等內容。

案外人可以提出被執行的財產屬於自己所有;也可以認為被執行人的作為或者不作為涉及自己的利益。

但對人民法院的執行員的工作方法或者工作態度等提出的意見不屬於執行異議。

第三,執行異議應在執行過程中提出。如果執行工作已經完成,案件終結,案外人有異議,只能通過新的訴訟處理,也不屬於執行異議。

② 我在法院執行廳申請執行了想查案件號怎麼查

方法一:登錄當地法院公開網(以浙江法院公開網為例)

  1. 登錄當地法院公開網

  2. 上方標題欄內找到「執行信息」,點擊

  3. 不知道執行案件案號的,可填寫當事人姓名就行查詢

方法二:執行法官往往是在被執行人財產調查結束以後才會通知申請人。立案之後申請人可以主動打執行法官電話詢問。

方法三:可以打12368熱線查詢執行法官。

方法四:法院執行窗口咨詢。

(2)法院執行行為案件擴展閱讀: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程序

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執行文書的規定,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執行文書包括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以及依法應由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它們一經確定,義務人即應自動履行。如拒不履行,權利人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提出申請的權利人稱申請人,被指名履行義務的人稱被申請人,又稱被執行人。申請人是勝訴的一方,被申請人是敗訴的一方。執行程序是民事訴訟程序的最後階段。

第一步:申請

  1.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2. 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3. 對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公證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並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關。

第二步:法院受理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15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第三步:申請復議

  1.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2.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步: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

  1.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③ 法院強制執行什麼情況下可執行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民事案件強制執行的依據:
1、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給付內容的民事判決書和調解書。
2、人民法院按照督促程序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
3、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給付內容的民事裁定書。只有下列三種裁定書可以作為執行根據:①先予執行的裁定書;②執行回轉的裁定書;③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和國外仲裁機構裁決的裁定書。
4、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財產內容的刑事判決書和裁定書。包括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以及罰金、沒收財產的判決書和裁定書。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自訴案件中作出的具有財產內容的調解書,也可以作為執行根據。
5、我國仲裁機構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決定書和仲裁調解書。
6、我國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機關可以在該文書上證明有強制執行的效力。經公證機關證明有強制執行的效力的債權文書。如果一方當事人不按該公證債權文書履行,另一方當事人不必向人民法院起訴,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7、我國行政機關作出的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具有財產內容的行政決定。

④ 法院執行人員具體干什麼

執行員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審判人員的移交,開展執行工作,實現生效法律版文書確定的財產給付內權容。在執行活動中,根據需要,可依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案件人員如對執行提出異議,執行員有權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處理。

法院強制執行是法院根據法律裁判結果對被告人採取的強制行為。這是一種特殊的強制措施,由人民法院執行人員按照法律文書的規定,強制被申請執行人完成指定的行為。

(4)法院執行行為案件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發生法律效力文書明確具體的執行內容,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民事判決書、實現擔保物權裁定、確認調解協議裁定、支付令等。

它們一經生效,義務人即應自動履行。如拒不履行,權利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提出申請的權利人稱申請人,被指名履行義務的人稱被執行人。

⑤ 法院執行案件

法院劃撥的行為不屬於違規,你拿不到欠款的話直接向法院的執行部門反映

⑥ 如何查已經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案件進度

可以在執行信息公開平台上查詢,或者直接向執行法院詢問執行進度。

參照《北京市法院執行案件辦理流程與執行公開指南》第八十六條規定,執行實施案件的信息通過執行信息公開平台公開,執行審查案件的流程信息通過審判流程公開平台公開,執行審查案件的裁定依法在互聯網上公布。

參照《北京市法院執行案件辦理流程與執行公開指南》第八十七條規定,北京市法院通過開通執行信息公開平台,依法向當事人公開執行實施案件的信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登錄執行信息公開平台查詢案件有關信息。

參照《北京市法院執行案件辦理流程與執行公開指南》第九十六條規定,執行審查案件自受理之日起,依法公開案件承辦人、合議庭組成人員、案件所處階段等流程信息。執行審查案件的當事人或代理人,可以通過登陸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審判流程公開平台查詢所參與案件的進展與動態信息。

參照《北京市法院執行案件辦理流程與執行公開指南》第九十一條規定,實行主動反饋執行進展情況制度,執行案件受理屆滿一個月、六個月(未結案)以及此後的每三個月,執行法院應當於期限屆滿後十五日內向申請執行人反饋執行進展情況。

執行法院反饋執行進展情況,應當告知申請執行人已經採取的執行措施及結果、下一步執行計劃、需要其參與和配合的事項等內容,並聽取其對案件執行的意見和建議。具備條件的,可以通過執行信息公開平台及北京法院APP移動平台主動向當事人反饋執行案件進展情況並與當事人進行互動交流。

參照《北京市法院執行案件辦理流程與執行公開指南》第九十二條規定,每月第一個、第三個周五上午為全市法院統一的執行接待日,由各院執行案件承辦人集中接待當事人。對接待及其處理的相關情況,應當製作筆錄並入卷。各級人民法院對接待中反映的問題應當及時研究,明確解決和處理意見。

(6)法院執行行為案件擴展閱讀

參照《北京市法院執行案件辦理流程與執行公開指南》第八十八條規定,向當事人公開的執行信息包括:執行立案信息、執行人員信息、執行措施信息、執行財產處置信息、強制措施信息、執行款項分配信息、執行裁決信息、暫緩、中止、終結執行信息、結案信息(包括執行標的實際到位情況)等。

參照《北京市法院執行案件辦理流程與執行公開指南》第八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向社會公開執行業務規范和執行立案標准、執行收費標准等相關信息。拍賣、變賣公告和懸賞公告除依照法律或有關規定在報紙及網路媒體上發布外,應當在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上發布。

執行法院應當通過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公布限制出境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被執行人等信息。

參照《北京市法院執行案件辦理流程與執行公開指南》第九十條規定,執行法院應當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錄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並通過該名單庫統一向社會公布。執行法院還應當通過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後,恢復執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中止和終結執行的裁定,送達當事人後立即生效。

⑦ 法院執行案件能委託其它法院執行嗎委託的法院能按照規頂執行嗎

1、法院執行案件能委託其它法院執行。
2、受委託的法院一定能按照規定執行案件。
3、《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117.受託法院接到委託後,應當及時將指定的承辦人、聯系電話、地址等告知委託法院;如發現委託執行的手續、資料不全,應及時要求委託法院補辦。但不得據此拒絕接受委託。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118.受託法院對受託執行的案件應當嚴格按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規定
執行,有權依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和對妨害執行行為的強制措施。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121.受託法院在執行中,認為需要變更被執行人的,應當將有關情況函告委託法院,由委託法院依法決定是否作出變更被執行人的裁定。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122.受託法院認為受託執行的案件應當中止、終結執行的,應提供有關證據材料,函告委託法院作出裁定。受託法院提供的證據材料確實、充分的,委託法院應當及時作出中止或終結執行的裁定。

⑧ 執行行為異議有哪些種類 最高法院執行局

.【執行行為異議的一般規定】

執行過程中,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法院的執行行為違反法律或司法解釋規定的,可以向執行法院提出執行行為異議。

執行法院審查處理執行行為異議,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 十五日內作出裁定。

903.【執行行為異議的形式要件】

異議人提出執行行為異議,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具體的異議請求、事實、理由等內容,並附下列材料:

(一)異議人的身份證明; (二)相關證據材料 ; (三)送達地址和聯系方式。

904.【執行行為異議的提出時間】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的,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之前提出【註:執行程序終結後,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法院的執行行為違反法律或司法解釋規定,可以向執行法院或上級法院申訴。執行法院或上級法院認為情況屬實的,可以按照執行監督程序處理】,但對終結執行措施提出異議的除外。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終結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應當自收到終結執行法律文書之日起 六十日內提出;未收到法律文書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人民法院終結執行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

905.【執行行為異議的立案】

執行行為異議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 三日內立案。不符合受理條件的,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後發現不符合受理條件的,裁定駁回申請。

執行行為異議申請材料不齊備的,人民法院應當一次性告知異議人在三日內補足,逾期未補足的,不予受理。

異議人對不予受理或者駁回申請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906.【消極立案、審查的救濟】

執行法院收到執行行為異議後三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受理裁定,或者受理後無正當理由超過法定期限不作出異議裁定的, 異議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異議。

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後認為理由成立的,應當指令執行法院在三日內立案或者在十五日內作出異議裁定。

907.【通知異議人和相關當事人】

人民法院應當在執行行為異議案件立案後三日內通知異議人和相關當事人。

908.【執行法院變更後的異議審查】

執行案件被指定執行、提級執行、委託執行後,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原執行法院的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 由提出異議時負責該案件執行的人民法院審查處理;

受指定或者受委託的人民法院是原執行法院的下級人民法院的,仍由原執行法院審查處理。

909.【利害關系人的范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利害關系人提出執行行為異議:

(一)認為人民法院的執行行為違法,妨礙其輪候查封、扣押、凍結的債權受償的;

(二)認為人民法院的拍賣措施違法,妨礙其參與公平競價的;

(三)認為人民法院的拍賣、變賣或者以物抵債措施違法,侵害其對執行標的的優先購買權的;

⑨ 法院執行案件立案人員的法定審查期限多久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是2年,進入執行程序後一般是6個月執行完畢。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第二百四十條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對執行程序中不同階段的期限作出明確的限制,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十個「期限」:
判決書執行申請時間=判決生效時間(一般7日)+判決書確定的給付時間(一般是30日) 申請執行期限:判決生效後2年內。
一、案件的一般執結期限:6個月。這主要是指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執行法院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即由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由法院採取強制措施,保證具體行政行為的實現,此類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二、法院確定案件承辦人的期限:7日內。法院執行立案後,法院應根據工作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在立案後7日內確定案件承辦人。承辦人員確定後,法院要以適當的方式及時通知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當事人可以根據法律的規定,對符合迴避條件的法官提出申請迴避。
三、開始執行的期限:3日內。法院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後3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通知被執行人按照有關規定申報財產,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間內有轉移、隱匿、變賣、毀損財產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獲悉後應當立即採取控制性執行措施。承辦人收到案件材料後,經審查認為情況緊急、需立即採取執行措施的,經批准後可立即採取相應的執行措施。
四、通知申請執行人提供執行線索的期限:3日內。根據法律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和義務提供證據,在執行案件過程中,執行法院應當根據這一規定,在收到案件材料後3日內通知申請執行人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對於申請執行人不能提供的,要承擔對自己舉證不利的責任。
五、執行人員查證申請執行人舉證線索的期限:5日內;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的期限:10日內。執行人提供了明確、具體的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的,承辦人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供財
產狀況或財產線索後5日內進行查證、核實。情況緊急的,應當立即予以核查。申請執行人無法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或者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確有困難,需人民法院進行調查的,承辦人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出調查申請後10日內啟動調查程序。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承辦人一般應當在1個月內完成對被執行人收入、銀行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車輛、機器設備、知識產權、對外投資權益及收益、到期債權等資產狀況的調查。
六、確定評估、拍賣機構的期限:10日內。執行過程中,根據案情的進展,法院對被執行財產需要實施評估、拍賣措施的,承辦人應當在10日內通過一定的方式完成評估、拍賣機構的遴選。
七、發出協助執行通知的期限:5日內。執行中涉及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它財產需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承辦人應當在5日內向有關登記機關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機關應當根據法院的指定期限,完成協助執行義務。
八、審查執行異議的期限:15日;辦理完畢的期限:1個月。法院在收到執行異議後,承辦人應當在收到異議材料及執行案卷後15日內提出審查處理意見。執行異議的審查,人民法院一般應當在1個月內辦理完畢。需延長期限的,承辦人應當在期限屆滿前3日內提出申請。
九、聽證的期限:10日內;提出審理處理意見的期限:5日內。對執行異議的審查需進行聽證的,合議庭應當在決定聽證後10日內組織異議人、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進行聽證。承辦人應當在聽證結束後5日內提出審查處理意見。

⑩ 不服從法院執行屬於刑事案件嗎

拒不服從法院執行涉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屬於刑事案件。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