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陳述員
❶ 二審答辯狀可以由法院工作人員代為陳述嗎
這是可以的。但是一般的情況下法院工作人員不會為你陳述。如果你自己不便於陳述,可以委託一個其他的人代替你,比如律師或者你自己的親人。
❷ 法院最後陳述階段被告悔罪意識怎麼說
可以這么說:
因法律意識淡薄,我一時糊塗走上了犯罪道路,現在萬分後悔。內本人自願認罪,接受容法律的懲罰,懇請法院給我寬大處理,給予我改過自新的機會。本人保證認真接受教育、改造,不再做危害社會的事,爭取早日回歸社會,做一個遵紀守法,對社會有用的人。
(2)法院陳述員擴展閱讀
服刑人員在改造生活中應增強悔罪、贖罪意識。
要知罪。知罪就是認識自己的犯罪罪行,承認自己的犯罪事實。我國刑法規定,只有當一個人實施危害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時,才會被認定為犯罪。一個人有了犯罪行為,才會被法院定罪量刑。
每名服刑人員都是因為自己實施了犯罪行為才被法院判刑而被投送到監獄服刑改造的。其罪行是客觀存在,這是法院判決的事實根據。
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任何企圖掩蓋、隱瞞自己的罪行的變換行為,不僅是錯誤的,而且也是徒勞的。承認自己的罪行是服刑人員認罪服法的前提,也是認罪服法的必然要求。
❸ 民事訴訟庭審後原告陳述書怎麼寫
我國現行訴訟法雖然沒有嚴格規定當事人陳述的種類,但是根據不同的標准,仍可以對當事人陳述作不同的分類。
1.根據當事人陳述的性質的不同,可分為確認性陳述、否定性陳述與承認性陳述。確認性陳述是指當事人主動地提出一定事實作根據,以證明爭議的實體法律關系存在的陳述。
承認性陳述是指當事人在訴訟中明確地承認對方當事人提出的事實或請求的陳述。承認性陳述一般對陳述者來說是不利的,是當事人陳述的一種特殊形式。
2.根據當事人陳述的形式的不同,可分為書面陳述與口頭陳述。所謂書面陳述,是指當事人運用文字或書面的形式,將有關案件事實的情況加以表達出來。
典型的如起訴狀、答辯書等。原告在訴狀中必須指明他提出要求所根據的情況和能夠證實這些情況的證據,因此,在訴狀中必然包含著作為證明手段的當事人書面形式的陳述。被告在答辯書中,可以承認原告指出的全部事實或部分事實,也可以否認這些事實而提出另一些事實。
在這里,被告的「承認」、「否認」、「提出」,皆為書面陳述。所謂口頭陳述,是指當事人通過口頭方式將有關案件事實的情況直接表達出來。在詢問當事人、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表達其所知道的案件事實情況時。
往往直接用口頭方式。一般來說,在訴訟中,既有書面陳述又有口頭陳述,書面陳述縝密,口頭陳述朴實,兩者各有所長,可以相互補充。
(3)法院陳述員擴展閱讀:
在「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中,巴南區法院發現個別審判人員在民事訴訟當事人最後陳述意見階段的處理上存在不規范的現象:如對最後陳述放任自流,讓當事人把所有的話都說完;或者認為沒有必要征詢當事人的最後意見,對最後陳述省略不提等。
針對以上問題,巴南區法院要求民商事審判人員從三個方面正確引導當事人作最後陳述:
一是提高認識,把征詢當事人的最後意見作為一個獨立的審理階段。各方當事人在審判長的引導下,向法庭陳述最後意見,具有綜合性述說、辯論、評議的特點,對整個庭審活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是明確告知當事人有向法庭陳述最後意見的訴訟權利。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應當告知當事人有向法庭陳述最後意見的訴訟權利,並說明陳述最後意見的內容,以便當事人有充分准備地參加庭審活動。
三是規范審判中的引導用語,使征詢各方當事人最後意見的庭審階段更加明確、有序。在各個當事人陳述最後意見時,審判人員應針對陳述內容的層次,結合各個當事人語言表達能力的不同情況適時地進行啟發引導。
對不符合要求或重復的陳述,應予制止。同時,書記員應把各方當事人陳述的最後意見詳細記入庭審筆錄,以備考證。
❹ 法院讓說最後陳述的時候應該怎麼說
被告人在法審理經過中的最後陳述的內容,無統一的要求,主要的應是由被告人談一下對犯罪的認識和教訓,並表述希望法院能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意思即可。
被告人最後陳述應按照所犯罪行的事實進行陳述,要有一個良好的態度,如果態度良好的話,可以按悔罪表現好,來輕判。
悔罪表現是緩刑適用中的實質性條件,更是故意傷害(重傷)案件中判處緩刑的重要考量因素,然而司法實踐中存在認識誤區,法官常常單純以賠償被害人損失來認定悔罪表現,從而擴大了緩刑的適用。
(4)法院陳述員擴展閱讀
被告人最後陳述權的行使必須以當庭口頭陳述為唯一的形式,任何書面等其他形式都不能替代口頭陳述。因此,最後陳述權又被認為是言詞原則的當然體現。
所謂言詞原則,是指法庭審理案件必須以言詞陳述的方式即口語形式進行。公開的直接言詞審理取代秘密的間接的書面審理,是訴訟制度走向現代文明的一個重大發展。
除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外,凡是未經當庭以言詞方式調查的證據材料,不得作為裁判的依據。因此,書面辯護詞等任何書面材料的提交不能成為剝奪或限制被告人最後陳述權的理由,可見,作為現代審判原則之一的言詞原則也是被告人最後陳述權的一個理論基礎。
被告人在最後陳述中不得進行不當的重復,有的被告人出於心態緊張等因素會一時思維停滯或者混亂,可能會在最後陳述中重復自己在前面程序中已做的陳述。
或者會固執地咬定並多次重復自己某一方面的見解,這種情況下法官可以予以適當的制止,但是一些為了保持邏輯上的系統連貫或者陳述的其他需要而不可避免的重復應當是允許的。
❺ 法庭上有哪些職位干什麼工作
庭長(主任、隊長)職責:
主持本部門全面工作,對本部門工作負全責。
1、堅持一崗雙責,對本部門政治、業務負責:
2、審判業務部門及人民法庭的負責人對本部門的收案、結案、案件審限質量的審查監督工作負全責;
3、依法負責審核、簽發本部門的各項法律文書及本庭卷宗歸檔前的審核工作;
4、每年撰寫論文或調研文章不低於1篇。
審判員職責:
1、執行審判委員會、會議庭的決議或主管副院長依法做出的決定;
2、承辦庭長批交的案件;
3、每年撰寫論文或調研文章不低於1篇,撰寫案例分析不低於1篇。
書記員職責:
1、清晰、准確地做好審判活動中的記錄工作;
2、配合審判員進行調查、回訪和執行;
3、核對、印刷、抄寫、發送有關法律文書,對法律文書質量負責,做到及時、合法、准確、無誤;
4、依照《人民法院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負責卷宗的整理裝訂和上級結案工作,做到材料齊全、順序規范、裝訂牢固、卷面整潔、按時歸檔;
5、每年撰寫案例評析1篇或司法統計分析1篇;
6、負責與審判工作有關的其它事項;
7、記錄、歸檔指標與本庭審判員結案數相同。
法警隊職責:
1、負責全院各類案件開庭審理的值庭工作;
2、負責刑事案件對被告人的提解和押送工作;
3、協助各類案件的執行工作;
4、負責本院安全保衛工作;
5、完成院長、主管副院長及上級人民法院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6、組織落實司法警察工作的條例、規定、辦法;
7、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❻ 在刑事自訴中陳述員作用是什麼她與法官有什麼不同
他代表被告人按照大陸法方式,陳述出法庭判決流程所需要的被告方面的信息,而法官是負責裁決的人。
❼ 對法院的個人陳述怎麼表達
實話實說,不要誇張,所述內容必須有根有據;條理清晰,邏輯關系明確。
❽ 法院最後陳述這樣寫可以嗎請達人幫我看看...
聽人家勸吧,這個時候不是嘴上逞強的時候,大丈夫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