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道德批評
發布時間: 2025-10-12 20:00:33
❶ 傳統習俗參與道德評價的特點是什麼
首先道德評價是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標准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榮辱、正當或不正當等道德價值的評論和斷定。通過贊揚、褒獎或批評、譴責,激勵人們揚善棄惡。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從歷史沿襲而鞏固下來的,具有穩定的社會風俗和行為習俗,並且已同民族情緒和社會心理密切結合,成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准則。
而當傳統習俗參與道德評價那麼必然會相互影響。
其實在生活中人們評論一件事情肯定是深受傳統習俗和道德的影響的。道德評價在社會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價。
這兩者其實很難分的很清楚,人們評價一件事本來就是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的,而這些肯定是傳統習俗參與的,人生活在這個現實的社會必然會受到影響,不可能有不受傳統習俗影響長大的人,所以進行道德評價一開始就是有傳統習俗參與的。
傳統習俗參與道德評價的特點大概就是受傳統習俗的觀點文化的束縛,這不可避免,人畢竟是生活中現實中的。
❷ 傳統的批評模式中興趣最早而又影響深遠的一種批評模式是
倫理道德批評在中國是興起最早而又影響深遠的一種批評模式。
道德批評模式是西方五種主要的文藝批評模式之一。道德批評的理論核心是,認為文藝的價值不僅在於文藝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的內容。
經過
艾略特宣稱:「盡管我們應該牢記文學或許可以用文學標准米衡量,但文學的偉大卻不能用文學標准來衡量。」道德批評模式十分注意文藝作品的內容及其對讀者的作用和影響,尤其關注它產生的道德影響。
這樣,那些對「文學的偉大」持道德批評觀點的批評家,便在文藝批評實踐中著力探討「偉大的文學的道德凈化作用」。可以說在所有的文藝批評模式中,道德批評模式的歷史最為悠久。柏拉圖的《理想國》就注意到文藝對道德的影響。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