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民事拘傳
1. 民事訴訟拘傳的情形
你好。民訴中的拘傳,主要包括下列幾種情形:
1、對被告的拘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民事訴屬訟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2、對原告的拘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七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實的原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3、對法定代理人拘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拘傳其到庭。
4、對被執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的拘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八十四條規定,對必須接受調查詢問的被執行人、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實際控制人,經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人民法院可以拘傳其到場。
2. 「拘傳」是什麼意思《民事訴訟法》第100條有規定
拘傳
拘傳
拘傳,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況下強制被告到庭的一種強制措施。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0條的規定,適用拘傳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必須是必須到庭的被告。所謂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的被告。因為訴訟標的為贍養、撫育、扶養的案件,直接涉及到權利人的基本生活問題,並且原、被告之間有一定的親屬關系,適宜用調解方式解決。如被告不到庭,則不利於原告合法權益的保護和調解的進行。即使法院硬性判決,也不利於判決的履行。對於被告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的,也必須要求其到庭。如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即是。
第二,對必須到庭的被告已經兩次傳票傳喚。法律要求必須用法院傳票並依照法定的程序和送達方式,傳喚的次數是兩次。
第三,必須到庭的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正當理由,即指不可抗力的事由或事實,當事人無法預見和難以自行克服的困難,如自然災害、突然病重等情況。沒有這類理由,當事人的其他借口均不成立。
以上三條同時具備時,人民法院才能適用拘傳措施。適用拘傳措施,由合議庭或獨任審判員提出意見,報經本院院長批准,並填寫拘傳票,直接送達被拘傳人,由被拘傳人簽字或蓋章。在拘傳前,應向被拘傳人說明拒不到庭的後果,經批評教育仍拒不到庭的方可拘傳其到庭。
3. 人民法院適用拘傳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民事訴訟來法》第一百零九源條 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七十四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實的原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4. 滿足什麼條件法院才可「拘傳」
拘傳,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況下強制被告到庭的一種強制措施。根據《民事訴版訟法》第權一百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這包含了三層意思: (1)適用對象是必須到庭的被告。一般來說,離婚案件的當事人須出庭參加訴訟。 (2)己經兩次傳票傳喚。 (3)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中,蘭某作為離婚案件當事人必須到庭應訴,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符合拘傳條件。 適用拘傳,由合議庭或獨任審判員提出意見,報經院長批准,並且填寫拘傳票,直接送達被拘傳人,由被拘傳人簽字或者蓋章。在拘傳之前,應該向被拘傳人說明拒不到庭的後果,經過批評教育後仍然拒不到庭的方可拘傳其到庭。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標簽: 拘傳
5. 法院民事拘傳票格式
被拘傳人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年月日
工作單位
和/或住所
應到時間
年月日
應到處所
執行人宣布:
本院依照
年月日
(院印)
本拘傳票已於年月日時分送達被拘傳人。
被拘傳人
執行拘傳情況
執行人
(本聯拘傳後存卷)
註:①本拘傳票樣式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拘傳當事人時使用。
②「執行人宣布」欄,「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00條,決定對________予以拘傳。」上述內容應由執行人向被拘傳人宣布,並說明拒不到庭的後果。
③人民法院印章,應加蓋在年月日處。
④本拘傳票應由被拘傳人簽名。拒絕簽名的,應在「執行拘傳情況」欄中註明。
附:
拘傳票是各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經濟糾紛案件時強制當事人到庭所使用的法律文書。拘傳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強制措施。因此,適用拘傳,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第一,被告是法律規定或人民法院認為必須到庭的。
第二,必須是經過兩次傳票傳喚。
第三,必須是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拘傳必須使用拘傳票,並直接送達被拘傳人;在拘傳前,執行人員應向被拘傳人說明拒不到庭的後果,經批評教育仍拒不到庭的,可拘傳其到庭,必要時可以使用械具。
6. 急需法院民事案件拘傳票的格式!
人民法院拘傳票(供民事案件用)
被拘傳人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工作單位
和/或住所
應到時間
年 月 日
應到處所
執行人宣布:
本院依照
年 月 日
(院印)
本拘傳票已於 年 月 日 時 分 送達被拘傳人。
被拘傳人執行拘傳情況
執行人
(本聯拘傳後存卷)
註:①本拘傳票樣式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拘傳當事人時使用。
②「執行人宣布」欄,「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00條,決定對________予以拘傳。」上述內容應由執行人向被拘傳人宣布,並說明拒不到庭的後果。
③人民法院印章,應加蓋在年月日處。
④本拘傳票應由被拘傳人簽名。拒絕簽名的,應在「執行拘傳情況」欄中註明。
附:
拘傳票是各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經濟糾紛案件時強制當事人到庭所使用的法律文書。拘傳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強制措施。因此,適用拘傳,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第一,被告是法律規定或人民法院認為必須到庭的。
第二,必須是經過兩次傳票傳喚。
第三,必須是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拘傳必須使用拘傳票,並直接送達被拘傳人;在拘傳前,執行人員應向被拘傳人說明拒不到庭的後果,經批評教育仍拒不到庭的,可拘傳其到庭,必要時可以使用械具。
7. 拘傳適用的條件是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這包含了三層意思:
(1)適用對象是必須到庭的被告。一般來說,離婚案件的當事人須出庭參加訴訟。
(2)已經兩次傳票傳喚。
(3)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7)法院民事拘傳擴展閱讀:
一、相關特點
(1)拘傳的對象是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於已經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直接進行訊問,不需要經過拘傳程序;
(2)拘傳的目的是強制就訊,而不是強制待偵、待訴、待審,因此拘傳沒有羈押的效力,在訊問後,應當將被拘傳人立即放回。
二、強制執行中拘傳和拘留的異同
1、文書不同。
拘留需作出拘留決定書,拘傳需發拘傳票。
2、方式不同。
拘留由司法警察將被拘留人送交當地公安機關看管;拘傳由執行員直接送達被拘傳人;在拘傳前,應向被拘傳人說明拒不到庭的後果,經批評教育仍拒不到庭的,由司法警察拘傳其到庭。
3、適用的次數不同。
對同一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拘留不得連續適用。但發生了新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重新予以拘留。但是,拘傳沒有次數的限制,只要符合拘傳的條件可以多次適用。
4、適用的條件不同。
執行過程中的拘留只要具備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情形,就可以適用。而拘傳適用於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情況。
5、申請復議的權利不同。
被拘留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5條的規定,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而被拘傳人沒有申請復議的權利。
6、期間不同。
拘留的期限為1—15天,而拘傳則以被執行人到達指定地點接受審查或者詢問為期間。
8. 法院拘傳的條件是什麼
拘傳,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況下強制被告到庭的一種強制措施。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0條的規定,適用拘傳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必須是必須到庭的被告。所謂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的被告。因為訴訟標的為贍養、撫育、扶養的案件,直接涉及到權利人的基本生活問題,並且原、被告之間有一定的親屬關系,適宜用調解方式解決。如被告不到庭,則不利於原告合法權益的保護和調解的進行。即使法院硬性判決,也不利於判決的履行。對於被告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的,也必須要求其到庭。如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即是。
第二,對必須到庭的被告已經兩次傳票傳喚。法律要求必須用法院傳票並依照法定的程序和送達方式,傳喚的次數是兩次。
第三,必須到庭的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正當理由,即指不可抗力的事由或事實,當事人無法預見和難以自行克服的困難,如自然災害、突然病重等情況。沒有這類理由,當事人的其他借口均不成立。
以上三條同時具備時,人民法院才能適用拘傳措施。適用拘傳措施,由合議庭或獨任審判員提出意見,報經本院院長批准,並填寫拘傳票,直接送達被拘傳人,由被拘傳人簽字或蓋章。在拘傳前,應向被拘傳人說明拒不到庭的後果,經批評教育仍拒不到庭的方可拘傳其到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