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執法官方道歉

執法官方道歉

發布時間: 2021-03-16 09:23:07

㈠ 城管執法,政府道歉,到底打了誰的臉

城管執法,政府道歉,到底打了誰的臉
2016年3月12日,一段時長2分39秒的題為「城管打人」視頻在微信圈內傳播。視頻中顯示,多名城管隊員在執法中與商戶發生爭執,並產生肢體沖突,城管對商戶有推打行為。隨後,另一段時長為43秒的視頻傳出,可以看到前段視頻中拿手機拍照的女子辱罵城管隊員。2016年3月13日晚,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區委、區政府發布《關於城管人員與商戶執法沖突調查處理進展情況的通報》。通報稱,城管與商戶發生沖突後,新城區立即成立專項調查組,要求調查組成員單位迅速開展調查,依法公正處理。此外,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委、區政府責成城管局對商戶進行了慰問,並表示歉意。
2016年3月17日下午,又一段「承德城管暴力執法,欺負賣水果退伍老兵」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大街上5名城管工作人員將一名推著水果攤的老人圍住,抓住水果攤不讓其離開。隨後老人右側的1名城管與老人發生劇烈肢體沖突,城管用右手兩次向老人背部打去,並用右腳踢向老人。隨後,一段更完整的現場視頻在網上出現,該視頻清楚地顯示,在城管與這名自稱「當過兵」的老人發生肢體沖突前,該老人曾多次持折疊凳、酒瓶、秤桿等物向城管隊員擊打,並破口大罵。3月18日深夜,承德市雙橋區人民政府官方微博通報了雙橋區城市管理局的一封公開致歉信:近兩日,微信朋友圈、微博迅速傳播「承德城管暴力執法」視頻,曝光我局工作人員不文明執法行為。在此,對我局工作人員不文明執法行為,向社會和關注此事的各界朋友正式道歉。
呼市和承德市這兩起事件的發生,凸現了現在國內城市管理矛盾的突出:這城管執法,政府道歉的怪象,到底打了誰的臉?有些人肯定會說,這當然打了城管的臉,因為城管人員素質低下,或者根本沒有執法權,所以城管打人道歉也是必然的事;一些人也許會說,這也打了政府的臉,說明政府用人不賢,明知道城管打人還養著他們「鎮壓」老百姓,政府出面道歉也是想當然的。那麼,這兩種說法正確嗎?讓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則新聞報道。
2016年3月24日,香港《明報》報道稱,日前曝光內地遊客在泰國酒店食自助餐「爭食」,用碟鏟蝦遭人詬病後,23日再有網友發布內地遊客在越南搶水果的短片,不足7秒一大碟水果已被搶得一干二凈。許多網友看到網傳視頻後說,「猶如看到一班飢民」、「讓人以為大飢荒重現」,甚至質疑這是遊客還是難民。還有媒體稱,在美國市場調研機構曼達拉研究公司2013年的一份數據中,中國遊客就是「最不講衛生、不遵守公共秩序、在飛機上爭奪行李架空位」的那群人。所以,此次發生在泰國自助餐廳的「搶蝦」事件,對於公眾來說已經不算「聳人聽聞」,不過是再次刷新了中國遊客「沒素質」的下限而已,正如曝光視頻中一位女士說說,「用得著這樣嗎,吃點東西。」
中國人有句老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意味深遠,顯示了國人胸懷天下、器宇不凡的氣概。但事實上, 「一屋不掃」卻是中國人的一種通病。但這里所指的「一屋不掃」,並不是真的指家裡搞搞小衛生什麼的,因為中國人對「自家門前雪」的注重是不容置疑的。這「一屋不掃」指的是中國人對遵守一些日常規章制度、法律准則的自動性忽略。我們經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聽到幾句耳熟能詳的話,「我是老百姓,我怕啥?」「我又沒做壞事,怕什麼?」在很多國人眼裡:第一,政府是人民政府,天生要維護老百姓;第二,只有殺人放火才是干壞事,另外的問題都是小節,只要不殺人放火,那麼就永遠站在真理一方。就是在這樣一種心態下,於是在國外,在埃及神廟刻「到此一游」的中國人出現了;在盧浮宮外泡腳的中國人出現了;在國際航班上打架,潑空姐方便麵的中國人,也出現了……在國內,拿地溝油當食用油賣的中國人出現了;拿死豬肉加工熟食的中國人出現了(插句冷笑話,對比下,把死豬拋黃埔江的中國人,應該還算是有中國人的「良心」了);拿三聚氰胺添加入鮮牛奶的中國人也出現了……而到了2016年,在浙江省平湖市,聽說拿瀝青做袢漿飯黍的中國人也出現了(再插句冷笑話,其實平湖人都知道,這拿桐油什麼的加工袢漿飯黍的老早有人在做了,但大家都不當回事,反正吃了也不會立刻死人,對不?)!
有了這樣一種氛圍和認知觀,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前面兩種認為城管執法政府道歉是打了城管和政府臉面的人的思維。因為商戶和老人都是老百姓,他們又沒干什麼壞事,不就是占個道、擺個攤嗎,憑自己雙手掙錢吃飯,你們城管管什麼管,鬧出了事就是你們城管和政府的責任,道歉是必須滴!但這種思維真的好嗎?毫無疑問,這種思維不好,而且非常有害,它骨子裡其實還是中國式的人治思維在作祟。因為中國的城市管理體制在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後,在執法的主體資格上,在執行的法律法規方面,已經具備了真正的法律意義。而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是法治進步的必然要求。在法治社會下,所有的公民都必須有守法的自覺性,而不是憑借個人感觀,對法律進行區分過濾,偏激地認為不要緊的就不用遵守,甚至對抗,而無視執法人員的再三告知。
據了解,在目前浙江省省正在開展的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中,執法隊員普遍感覺,雖然現在城管的執法對象越來越廣,從個人延伸到了企業、公司……但執法難度最大、最容易引發沖突的還是涉及普通群眾范圍最廣的市容管理類等法律條款,而企業、公司雖然比較強勢,但行政處罰案反而比涉及個人的更容易得到執行。這里既有企業、公司負責人法律意識比較強的原因,但更有社會輿論習慣性傾向弱勢群體而導致的普通群眾對一些行政法規守法意識不強的原因。2014年,84歲的華裔老人黃春康(音譯),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道步行穿越96街時,因為闖紅燈被警察攔住,目擊者稱老人似乎聽不懂英語繼續前行,警察將其攔住開罰單,老人推搡警察發生沖突,被送上警車時臉上有血跡。受傷老人出院後,仍被開具了罰單,並面臨包括「拘捕」、「妨礙公務」等四項指控。對於外界「過度執法」的爭議,紐約市警察局表示他們正在進行內部審查,但至今消息無果。
黃春康老人的事情讓人同情,當時也引起中國網民的群情激奮,國人的關注點大多集中於美國警察竟然會忍心對一位84歲外裔老人下手執法這個焦點上。因為這樣的情形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如果有,這名警察必然會被開除公職,並象呼市的幾名城管隊員一樣被拘留,而當地市政府也必然會出面公開道歉。但這事畢竟發生在美國,而且已經發生了,拋開這名警察的行為到底有否暴力執法的爭議,黃春康老人闖紅燈、不理會警察勸阻的事實存在,因此紐約警察的執法行為無錯,而紐約市政府也根本沒有責成警察局進行道歉。因為法治的標准,如果在執法者自身存在矛盾,勢必引發公眾對於執法心理預期的矛盾判斷。這樣一來,公眾有時候會拿法律的標准比,有時候拿規避法律的範例來比較。當強勢人群違法時,人們希望從重從快,但當一個弱者同樣違法時,卻希望得到最輕的處罰。這種一邊講合法,一邊講合情的雙重標准,看上去是旁觀者自我矛盾的一種表現,其實卻是法治本身的缺失。而中國,現在就處在這樣一個矛盾期,呼市和承德市這兩起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城管執法,政府道歉,說到底,打的是我們每個國人的臉。這樣的道歉越多,只能證明我們的國家法治還存在缺失。而中國執法環境遭受詬病,不是難在人口多,而是難在國人缺乏對執法條款、執法對象一視同仁的公平心。嚴於律己難,寬於待人易。但這樣的寬於待人,真的好嗎?一個「一屋不掃」、無視小節的民族,何時能真正躋身世界強國之林,受萬邦敬仰?這,值得我們每個有理性、有思想的中國人深思。

㈡ 阻礙民警執法寫道歉信怎麼寫

和感謝信相反就可以了,
開頭的尊敬的某某某結尾此致敬禮,都是一樣的,就是中間內容,自己簡單介紹一下事情的經過,然後再寫自己的反省內容,再表達誠摯的道歉,然後再做出些表率之類的,以後要幫助同志們執法,等等等等,態度要誠懇即可

㈢ 連雲港貼錯執行公告卻「堅決不道歉」的法院道歉了嗎

是的,連雲港貼錯執行公告卻「堅決不道歉」的法院道歉了。8月13日深夜,一段「法院工作人員貼錯執行公告鬧烏龍而拒不道歉」的視頻開始在網上傳播,引起不少網友憤慨。

記者14日采訪獲悉,貼錯執行公告的是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14日下午1點多,該法院通過官方微信對外發布致歉說明,該法院院長已於當天上午9點帶領執行局相關責任人登門向當事人進行道歉。

(3)執法官方道歉擴展閱讀

紀檢監察組對兩名涉事工作人員進行了誡勉談話:

對於廣大網友關注的視頻中在電話里稱「不道歉」的工作人員,海州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傅成保告訴記者,海州區紀委監委派駐該院紀檢監察組對兩名涉事工作人員進行了誡勉談話和批評教育。

「我們也將以這次事件為教訓,全面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切切實實做到司法為民,讓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為民和司法的公平正義。」

傅成保在接受記者采訪最後,再次向蔡女士一家以及廣大網友進行道歉,並感謝廣大網友和當事人對海州法院工作的監督,希望大家一如既往關心和支持海州法院工作。

㈣ 法院貼錯執行公告登門致歉,當事人是如何回應的

網路上並沒有關於當事人是如何回應法院工作人員道歉的。所以無法知道自己是怎麼回應,但我覺得道歉態度誠懇的話,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諒解的

因為這些烏龍事件對當事人也沒造成太大損害,只是受了一些驚嚇而已,說白了,一般人遇到這種事只是需要一個說法。

事件反思:

有些時候,犯一些錯誤,搞出一些烏龍事件再正常不過,我們都需要平常心看待,畢竟退一步海闊天空,錯了也要認。

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怎麼看?歡迎留下你們的看法。

㈤ 法院貼錯執行公告登門致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更讓蔡女士和家人氣憤的是,在被李法官掛了電話後,她又撥打海州法院投訴電話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依然覺得這就是個小事情,並且明確表示“不道歉,不道歉,我明確地告訴你,不道歉!就是一個小的錯誤,改正過來就是了。”

13日深夜,蔡女士家的遭遇被發到某短視頻平台,結果瞬間引爆網路,不少網友跟帖評論,“錯了還豪橫”、“對待群眾態度有問題”、“必須道歉”……網友們對此事都很氣憤,並且留言期待看到處理後續。

一把手院長登門道歉,法院發致歉說明

14日下午1點多,海州區人民法院通過官方微信對外發布致歉說明。

㈥ 官方通報執法人員下跪事件是怎樣的

這兩天一條視頻,在深圳人之間流傳。

通報中稱,10月27日下午,就深圳市光明綠色新城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該公司」)院內違法建築,光明新區規劃土地監察大隊光明中隊聯合光明辦事處城管辦執法人員到該公司送達《限期拆除通知書》,對方拒絕簽收,執法人員依法留置送達並張貼法律文書。在拍照錄像取證過程中,對方一名女性工作人員搶奪執法記錄儀被制止(經核看執法記錄儀,執法人員在制止過程中無不當行為)。

執法人員完成送達任務離開時,被對方保安人員阻攔,聲稱鍾姓執法人員欺負了該公司女員工。面對這一指責,該名執法人員不夠冷靜,出現下跪動作。

經向當事人調查,其稱下跪動作不是請求對方配合執法,而是遭誤解後的個人情緒激動、應對失當。經核看執法記錄儀,該名執法人員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對該名執法人員的不當行為,所在單位已提出批評教育。

㈦ 連雲港法院貼錯執行公告道歉,此事具體是什麼情況

近日,有一段視頻在網上流傳,是一個記者采訪一位女士的視頻。我們可以從視頻里了解到,這位家住江蘇連雲港的女士自己家的房屋被當地法院貼上公告,要求他們把自己的房子騰空之後進行拍賣,可是這位女士一家從未抵押自己的房子,最後查明是法院搞錯了是個誤會,可是卻把女士家裡年事已高的老人嚇得不輕,因為老人們對自己的房子都有很深厚的感情。

最後,當事人女士一家也原諒了該法院,法院屬於公共機關,裡面的工作人員不僅代表該法院的形象,還代表廣大公職人員的形象,對人民群眾的態度要正確有禮貌。但是犯錯誤不可怕,怕的是犯了錯誤還不會改變,最後法院的做法很好,知錯就改就行。公共機關工作人員在做事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自己的處境,不能意氣用事,明確自己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㈧ 西安城管人員「倒煙頭拍照」官方是否道歉

針對西安蓮湖區城管人員「倒煙頭拍照」事件,西安市蓮湖區官方8月21日發布調查報告稱,經查看監控錄像,煙頭來源系兩名檢查人員沿途撿拾收集,拍照系留痕佐證。蓮湖區官方表示,此次事件暴露了作風上存在的問題,誠懇接受媒體和網民的批評監督,並向廣大市民群眾表示誠摯的歉意。

關於煙頭的來源,報告中稱,經查看沿途監控錄像,兩名檢查人員在鐵運校西側、公交站、柏嶺金屬材料店附近均有多次明顯的俯身撿拾動作,可以清晰看到,這些煙頭應屬其沿途撿拾收集。根據蓮湖區城管局檢查工作規范流程,檢查人員在檢查期間應告知道路上的保潔員或管理人員隨同檢查並確認,如暗查,則要在道路檢查後聯系保潔員或管理人員現場共同確認檢查結果並及時清理,檢查情況及結果須以照片資料為准,工作必須通過拍照留痕佐證。

西安市蓮湖區專項調查組表示,兩名檢查人員,身為監督者,卻違反檢查工作標准和流程,責任心不強,工作不規范、不細致,作風不扎實;蓮湖區城管局日常管理存在漏洞,制度執行不嚴格,監督檢查不到位;蓮湖區城管局的教育培訓力度不夠,致使檢查人員業務能力不足。

㈨ 警察執法中遭受到辱罵後進行維權會有什麼處理結果

根據辱罵造成的後果及影響,對行為人處以警告,拘留或者追究刑事責任。

㈩ 法院貼錯執行公告登門致歉,這件事的原委是什麼

就是在連雲港海州區的一個小區裡面,蔡女士他們家門口就突然出現了一份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的公告還有一份裁定書。裁定書上面寫的就是法院要把蔡女士他們家的房子進行強制拍賣,可是蔡女士他們家根本就沒有出現什麼需要把房子強制拍賣的事情。後來蔡女士她就仔細的看了一下這個公告,發現公告上面寫的是索某,並不是蔡女士的名字。也就是說海州區人民法院的這個公告貼錯了。

後來這件事情就被相關的媒體報道了,網民的關注度還挺高的。後來可能是覺得輿論這方面的壓力會對海州區人民法院的這個形象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所以相關領導就要求相關人員對這件事進行妥善的處理,讓工作人員去蔡女士家道歉。其實這件事情最令人感覺到生氣的就是執法人員的態度,某種程度上這一些公職人員執法工作的態度讓很多網友產生了共鳴。

熱點內容
在職研究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8 19:39:03 瀏覽:365
2017注會經濟法考後討論 發布:2025-07-28 19:35:55 瀏覽:581
有法律效力的貿易合同 發布:2025-07-28 19:29:57 瀏覽:339
合同法原理與判例電子書 發布:2025-07-28 19:29:19 瀏覽:948
行政法的手段 發布:2025-07-28 19:14:22 瀏覽:303
論人格權的民法保護論文 發布:2025-07-28 19:10:34 瀏覽:565
佛法治療脫發 發布:2025-07-28 19:10:33 瀏覽:486
杭州詐騙罪律師 發布:2025-07-28 19:08:13 瀏覽:963
企業登記法規 發布:2025-07-28 18:45:07 瀏覽:995
民法典夫妻財產 發布:2025-07-28 18:31:1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