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張本衛
1. 河南某村支書兒子聚眾入室行凶被反殺,法院是如何判決的
在河南新鄉市封丘縣曹崗鄉清河集村,發生一起傷人案件,主要人物有許振軍、張好峰父子,許振軍在這場案件中已經死亡,張好峰父子也受到了重傷。
新鄉中院在該案的判決書中不認定張好峰父子構成正當防衛,雖然在卷宗內容顯示,已經有多名村民目擊了這次案件,是許振軍等人在黑天中闖入張家,在之後張海賓從家裡逃出來,並且身後也有許多人追趕。但這些證言並未出現在法律文書中,法院也並沒有表示採信或者不採信。最後地方法院作出第一次終審裁定,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張好峰死緩。但最高院並未核准,案件被發回重審。 並表示該案件必須調查清楚,以公正合理的方法判定此案件。
2. 今天在網上看到湖南移動副總經理張保衛同志因車禍而亡,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你可以去長沙芙蓉南路169號去詢問,,估計也什麼都不會說把 。。。要麼 你去找他們領導問問估計會告知你實情。。
3. 法院取保候審開庭前讓去一趟是怎麼回事是收監嗎
是不是收監要,看案件性質及取保期間表現。
1、如果還是符合取保候審的情況,一般不會被收監。開庭前讓去一趟,取保期間傳訊,屬於正常的程序,比如交換證據,庭前調解等等都有可能。
2、如果在開庭前,法院可能認為不適合判決緩刑,要判決實刑,收監起來,以便執行刑罰。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兩款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並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3)法院張本衛擴展閱讀:
案例:
河南沁陽「因病」取保候審肇事官員被再度收監
中新網焦作7月14日電(記者吳揚) 記者自河南沁陽市公安局獲悉,「撞死公安局紀檢書記」後「因病」取保候審的河南沁陽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保衛科長王浩斌於日前被再度收監。
2013年2月11日(農歷正月初二)21時20分許,王浩斌駕駛豫HGX444號(本田)小客車在結冰路段行駛時,思想麻痹,遇情況採取措施不當,駛入左側,與相對方向張學林駕駛的豫HQ331(力帆)小轎車相撞,造成王浩斌、張學林、沈小正、李玲受傷,張學林經搶救無效死亡、兩車損壞的交通事故。
肇事後王浩斌逃逸。其中王浩斌為沁陽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保衛科長,張學林為沁陽市公安局原紀檢書記。
據反映,事發2個多月後,也就是2013年5月2日,沁陽市公安局才將王浩斌刑事拘留。但沒過多久,沁陽市公安局又以「王浩斌目前患有小腦網膜囊腫疾病,有危及生命安全的可能,暫不適合羈押」為由將王浩斌取保。
王浩斌取保一事,一度引起死者家屬、律師及檢察官的質疑。
死者妻子呂愛平在寫給沁陽市公安局的「重新鑒定申請書」中指出,沁陽公安局向死者家屬提供的「被鑒定人王浩斌目前患有小腦蛛網膜囊腫疾病,其所患小腦網膜囊腫有危及生命安全的可能,建議其正規臨床治療,定期復查觀察囊腫體積變化,以防意外」的醫學鑒定。
家屬在比照了司法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布的《罪犯保外就醫疾病傷殘范圍》相關規定後認為「小腦蛛網膜囊腫」不屬於影響羈押的疾病。
呂愛平強調,王浩斌年是僅28歲剛從武警退伍的軍人,且通過公職人員招錄的嚴格體檢,根本不可能罹患生活不能自理的嚴重疾病,王浩斌的鑒定結論「絕對」存在人為操作因素。
負責調查此案的焦作市檢察院督查專員張南京也曾認為,王浩斌取保候審的確存在諸多不正常的情況。
張南京告訴記者,在沁陽市公安局提供的有關王浩斌取保候審的案卷里,王浩斌的取保理由只有「根據局領導安排」幾個字,具體哪個領導安排沒說。
案卷里沒有王浩斌本人、家屬或者律師的取保候審申請;卷宗里說「我們發現他(王浩斌)頭痛、惡心、嘔吐」,卻沒有說誰發現的,誰看見的,卷宗里也沒有獄醫有關王浩斌病情診治的資料。「這種情況是極不正常的,不能排除王浩斌的醫學鑒定存在造假的可能!」
2月11日,沁陽市人民法院首次開庭審理王浩斌交通肇事一案時,死者家屬即提出重新鑒定王浩斌病情。
7月8日,沁陽市人民法院二次開庭審理王浩斌交通肇事一案時,死者家再度指出「王浩斌取保候審存在病情造假可能」,並要求對王浩斌當場驗傷。
事實上,早在3月中旬,沁陽市檢察院及沁陽市法院已決定重新鑒定王浩斌「病情」。但在此後長達三個月時間里沒有鑒定結果。
13日傍晚,沁陽市公安局主管刑偵的任姓副局長電話中向記者證實王浩斌在二次開庭(7月8日)後不久即被警方再度收監,目前關押在沁陽看守所。但對再度關押王浩斌的原因,任副局長不願意多談。
4. 被告收到了判決書而原告卻沒收到是怎麼回事
可能原告距法院比較遠,導致送達日期延後。不過這個並不影響原告的訴訟權利,無須擔心。
5. 「身家百億」 女副院長行賄人名單,作為律師為何知法犯法
在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一位身價達百億的女副院長張家慧公開宣判過程中,這位昔日的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因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其判決書長達150頁,行賄人員涉及37個,其中行賄人律師高達18人,這讓網友不禁產生疑問,我國律師行業到底是怎麼了?而在這18位行賄律師當中,僅海南唐海律師事務所隱名合夥人張某一人,就行賄了615萬元 ,這又是什麼原因?
最後,從此次事件不難看出,在維護法律公平,建設法治社會過程中,法院和律師兩者都必須站直站穩。一般來說,法院作為維護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法官作為案件的審理審判者,具有司法的解釋權力,而要運用好這種權力,維護司法公正,就必須做好個人的職業道德教育。而對於律師來說,作為高文化人群,熟知各種法律條款,幫助受損人維護權益,在法庭之上更應該有一顆公正的心,而不是對資本唯命是從,奴顏屈膝。只有這樣,法治社會才會建設更好,走的更遠。
6. 河南省人民醫院被開封市鼓樓區法院罰款10萬,怎麼回事啊
法院辦事還需要流程需要時間呢,老百姓打官司材料不全還讓補全呢,並且打個官司一年半載能結束還是效率高的,他們是法院的人員應該更懂的法律,更要按照法律辦事
7. 五任緋聞女友,兩任曾把他告上法庭,張鐵林一生是可悲還是可喜
吹鬍子瞪眼哈哈大笑,張鐵林版「皇阿瑪」有聲有色深入人心,如今說起張鐵林,大概沒有幾個人不知道他的了,在影視劇中張鐵林飾演的皇上有三宮六院,而現實中的張鐵林緋聞女友也是不少,下面我們一起就來看看那些張鐵林的緋聞「女朋友」們!
與前妻分開後女兒一直跟隨前妻生活在英國,一年到頭也只是回國一兩次,張鐵林的女兒張月亮也是比較獨立的,在上學時期就開始勤工儉學,每次向張鐵林開口要用錢時,也總要打欠條,張鐵林講述有一次女兒回國,他帶女兒去逛奢侈品店,逛了一天,女兒僅僅只是買了一條牛仔褲,他求了好久女兒才又買了一雙鞋。
或許是因為自幼在英國長大,雖然是中國和波蘭的混血兒,張月亮卻不會說漢語。
2014年8月,張鐵林曾帶著自己的女兒張月亮參加深圳衛視的真人秀節目《極速前進》,這也是張月亮首次在媒體面前曝光,此前張鐵林曾表示不想讓張月亮進娛樂圈,這一次卻帶著女兒亮相綜藝,一度引起猜測張月亮是否會進娛樂圈,但在此次之後,張月亮又很少在媒體面前露面,看來暫時還是沒有進娛樂圈的打算。
②師生戀情終未果,為其產子
張鐵林的這位緋聞女友訾曉敏雖然是素人,然而顏值卻不輸明星。當年與張鐵林相戀時,據說訾曉敏還在讀書,而張鐵林當時是訾女士的老師。
張鐵林身為老師,儒雅的風度,淵博的學識,細心的教導,都很容易讓女孩為之產生崇拜和敬愛,更何況十幾年前的張鐵林還已經有皇阿瑪的光環加身。
身處校園中的訾曉敏,身邊的單身異性又大多數都是青澀的學生,與成熟有魅力又有明星光環加身的張鐵林自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相信當時被張鐵林迷倒的也不止訾女士一人,張鐵林身上普通人所沒有的獨特的氣質與風度深深的吸引了訾曉敏。
隨後二人迅速墜入愛河,雖然兩人年齡差距很大,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兩人之間的感情,兩人也度過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
只是一個美好的開始不一定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在一起後不久訾曉敏懷孕,二人產生分歧,之後便開始矛盾不斷,直至分手。分手之後訾曉敏獨自生下兒子,並且撫養長大,據訾曉敏講述,張鐵林在兒子六歲半時帶走了兒子,並且不允許她們母子相見,之後訾曉敏把張鐵林告上了法庭。
昔日的戀人最終對簿公堂,為了爭奪兒子的撫養權,二人之間展開了一場唇槍舌戰!
③「皇阿瑪」與「楊貴妃」的戀情,又是對簿公堂
侯俊傑是張鐵林的又一個緋聞女友,說起侯俊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她,其實她曾經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演員,在北京電影學院上學期間侯俊傑與徐靜蕾還被稱為北影當年最美的一對校花。在校期間的侯俊傑與「二手玫瑰」鼓手張躍曾經是情侶,同居三年,之後分手。
在電視劇《楊貴妃後傳》中侯俊傑飾演的楊貴妃也被稱為最具特色的楊貴妃,也正是《楊貴妃後傳》的拍攝,侯俊傑與張鐵林結識,風度翩翩的「皇阿瑪」再一次憑借自己的魅力征服了「楊貴妃」。據說當時侯俊傑與張躍的分手還是因為張鐵林的介入。
只是影視劇中唐明皇沒能與楊貴妃走到最後,現實中的張鐵林明顯也不是侯俊傑最終的幸福。
與張鐵林在一起不久,侯俊傑便懷有身孕,而張鐵林似乎不太想要這個孩子,二人由此產生分歧,最終分手。分手後侯俊傑獨自一人生下了女兒,又將張鐵林告上法庭,要求張鐵林支付女兒的撫養費。經過審理法院最終判決張鐵林付給侯俊傑撫養費。
生活總是驚人的相似,張鐵林的兩任女友都因為孩子與他對簿公堂,兩任前女友聯合起訴,張鐵林一時間也陷入了輿論的漩渦,多年來積攢的好名聲毀於一旦。
如今侯俊傑已經淡出了觀眾的視線,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所以說欠下的終歸都是要還的,尤其是欠前女友的!
④回族「第一美女」眼裡的男神
法提麥·雅琦是回族人,出生在北京,因為出色的容貌一直以來都有回族第一美女之稱,大家都知道少數民族同胞向來都是多才多藝的,自然也是,法提麥·雅琦五六歲時便已經能夠吟唱許多民歌和京劇片段,十一歲的雅琦便開始接觸拍戲,之後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本科學習。
在《還珠格格》第二部拍攝期間,雅琦前去探班,也是在這時結識了張鐵林。雅琦在自己的博客中也說到自己當時還被張鐵林瞪得大眼給嚇到了。之後兩人曾經一度被傳交往密切,25歲的年齡差更是一度被媒體報道,雅琦與張鐵林也曾經兩度合作扮演夫妻,只是關於傳聞一直以來都未曾正面回應。
雅琦在自己的博客中一篇名為《張鐵林的婚姻門檻讓我望而卻步》曾這樣描述張鐵林,「面對英俊瀟灑、風度翩翩、事業有成的張鐵林... ....」,不難看出雅琪對張鐵林的評價還是很高的,翻看雅琦的博客,其中有不少關於張鐵林的文章,字里行間不難看出她與張鐵林的關系也應該是十分友好的。
只是如今回族第一美女已經嫁給了TVB男星李子雄,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並且有了孩子,這段緋聞也就無疾而終了。
⑤東方歌舞團女高音歌唱家
在一次采訪中,張鐵林曾表示自己如今是有對象的,只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還不忘調侃只不過自家的那位已經是個老姑娘了。
此後,曾經多次有媒體拍到張鐵林的這位神秘女友,有媒體推測出張鐵林口中的對象很有可能是中國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劉玉婉。
劉玉婉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附中,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在畢業時就被授予中國音樂學院90屆畢業生唯一的「學院大獎」,她的歌聲音質純靜、甜美悅耳,曾經多次獲獎,也曾六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
然而劉玉婉的個人生活並沒有如她的事業一般順風順水,之前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劉玉婉前夫是煤老闆,離婚時劉玉婉曾分得了幾億的巨額資產,除此此外,劉玉婉和前夫還育有一子,有傳聞張鐵林的兒子和劉玉婉的兒子是好友。
面對鏡頭,對於是否結婚這一問題,張鐵林表示沒有說要再次組建一個家庭,只是各自情感的一個歸宿。
張鐵林在一次做客金星訪談節目中,被金星問及:「您演的皇阿瑪的戲里,感情撲朔迷離,現實中,您的感情干凈嗎?」,張鐵林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挺干凈的」,回答完之後自己的表情亮了,也許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回答吧!
之後再被問到生活中女人多不多時,張鐵林的回答開始變的圓滑,直接從工作的角度來說:「我只要一工作,我前邊後邊左邊右邊全是女人,我這種角色,通常是少不了有女人的角色的,否則的話怎麼叫皇帝。小到金鎖老到容嬤嬤,我身邊從來不缺女人。」
這樣的回答讓人著實羨慕,不過從張鐵林的感情生活經歷來看,張鐵林還真像是把自己當是皇阿瑪了,身邊真的是不缺女人啊!
無論年輕時多麼風流瀟灑,如今的張鐵林也已經62歲,步入晚年,他本人也表示如今已有人作伴,也希望他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8. 打電話給法院執行法官可法官不接電話,要讓見他本人我該怎麼辦
如今的社會是法治社會,我們每個人都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是伸張正義的場所,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糾紛,當上了法庭之後,總是可以解決的。關於打電話給法院執行法官可法官不接電話,要讓見他本人我該怎麼辦?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辦法,首先,如果打電話給法院執行法官,他不接電話,可能是有事再忙,所以可以稍後再打,或者先發個簡訊提醒他一下。其次,如果電話打不通的話,可以按時到法律執行局去找執行法官本人,電話里總是沒有面對面溝通來的方便。最後,執行局法官需要經常出門辦案,如果他不接電話,可以去法院信訪辦公室投訴,但是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用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去線下執行局。
一:電話打不通那就過會兒再打,一時之間忙可能沒聽見。
如果打電話給法院執行法官,他不接電話,可能是有事再忙,所以可以稍後再打,或者先發個簡訊提醒他一下。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糾紛,當上了法庭之後,總是可以解決的。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進行留言。
9. 吉安法院通報「少年遭圍毆反殺」案情,正當防衛是如何界定的
「少年遭圍毆反殺」案情因為是施暴者先挑釁毆打,最後卻被反殺,所以屬於正當防衛,對比一下我國刑法第20條的規定,為了使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行為,卻對侵害人造成一定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今日說法上在多年前有一期就提到一個正當防衛的案例。街上有個小偷,搶走了路上一位女士的錢包,女的在後面追,邊追邊喊捉小偷,正好有個正義感的計程車司機,就開車追,不一會兒追上後輕輕的撞了一下小偷,小偷爬起來又開始一瘸一拐的逃,結果計程車司機從後面咣當一下,又撞了一次。這次厲害,把小偷的腿撞了。最後法院判定,撞第一次算是正當防衛,但第二次就是故意傷人了。不過由於是正義行為,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但需要賠償小偷的各項醫療費用。
10. 如何看待我國司法實踐中正當防衛的認定問題
隨著崑山反殺安、福州趙宇案和淶源反殺案等一系列案件的曝光,正當防衛成為全民討論的熱點話題。帶著許多疑問,民主與法制時報對京衡律師集團上海事務所副主任、高級合夥人鄧學平進行了采訪。
《民主與法制時報》:從這些年的司法實踐來看,正當防衛的認定存在什麼問題?
鄧學平:這些年,司法實踐對正當防衛的標准把握過於嚴格,條件過於苛刻,導致司法實踐中認定正當防衛的案例極少,大量的正當防衛案件被錯誤地追究了刑事責任。有媒體根據過往的裁判文書進行統計,律師關於正當防衛的辯護意見,最終被法院採納的不足10%。包括你提到的崑山反殺案、福州趙宇案和淶源反殺案,如果不是媒體介入,最終是否會被認定正當防衛還不好說。
《民主與法制時報》:司法實踐中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鄧學平: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非常復雜,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強政府、弱社會的總體格局。習慣於認為所有的暴力都應被政府壟斷,正義應當由政府伸張。第二,中國人謙抑、含蓄的權利觀。強調公民的義務多於強調公民的權利。習慣於講權利的邊界,習慣於講公民權利的濫用。第三,司法工作被維穩思維主導。害怕被害者家屬纏鬧、上訪。為了穩定而人為和稀泥。第四,死者為大或傷者為大的傳統遺留。認為有人死亡,必須要有人擔責。無人擔責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第五,司法裁判的原教旨主義。流水線作業,機械死摳法條,喪失了對社會正義和常情常理的感知能力。
《民主與法制時報》:法律上認定正當防衛的關鍵要素是什麼?
鄧學平:我國《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很清楚很明白。一般來說,正當防衛需要同時滿足五大要件:第一是起因要件,必須是合法權利遭受了不法侵害;第二是時間要件,不法侵害必須正在進行;第三是主觀要件,必須是出於防衛目的,而不能是報復或者借機行凶;第四是對象要件,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進行防衛、實施暴力;第五是限度要件,不能使用明顯沒有必要的過限暴力。實踐中爭議較多的是第二點和第五點,即防衛在時間上是否適時,在限度上是否適當。
不法侵害的起止時間應該怎麼算?怎樣才算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我認為只要已經著手實施侵害並導致了迫在眉睫的危險,就應該認為是不法侵害已經開始。比如揚起了屠刀即可防衛,不必等到屠刀砍下才可防衛。只有當不法侵害已經實施終了,才可認為防衛的時機已經結束。
如果只是中間臨時倒地或者暫時中止施暴,那還不能認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只有當侵害人客觀上已經喪失侵害能力,比如倒地不能動彈、身負重傷、被警方控制等;或者主觀上已經放棄侵害意圖,比如已經轉身逃跑或者求饒等,此時實施的暴力反擊才可能被認為防衛不適時。
《民主與法制時報》:那麼,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的界限到底該如何釐清?很多人說,要求精準防衛根本不現實。
鄧學平:關於防衛限度,《刑法》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很明確,司法實踐很多都偏離了立法本意。根據刑法規定,只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不應有的重大損害」才構成防衛過當。
「明顯」是指一般人都認為,幾乎沒有爭議。如果達不到明顯的程度,不應認定防衛過當。如果是否明顯存在較大爭議,則應當按照正當防衛認定,將存疑利益歸於防衛人。重大損害,至少應該是重傷以上的損害。達不到重傷的結果,即便「明顯」過限,也應認定正當防衛。《刑法》二十條第三款規定了無限防衛權。對於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防衛致死不屬於過當。
應當允許防衛人進行優勢防衛。比如人數優勢或工具優勢。可以兩個人同時對一個人進行防衛,也可以防衛人持凶器防衛。不能要求防衛人總是被動、消極防衛,更不能要求防衛人必須處於弱勢。如果要求防衛人必須處於弱勢,那就根本實現不了防衛意圖。正當防衛就是要求通過優勢力量制止不法侵害。
如果侵害人一旦倒地,防衛人就必須停止防衛,必須等到侵害人站起來反擊時才能二次防衛是違背立法本意和人性的。必須把防衛過程中的互搏作為一個連貫的整體過程看待,不能截取其中的幾個片段作為判斷依據。只有當防衛人和受侵害人已經完全脫離危險,不法侵害人已經不再具有現實危險性以後,才能認為已經明顯沒有防衛必要。
《民主與法制時報》:對於正確認定正當防衛,從案件辦理和制度層面,您分別有什麼建議?
鄧學平:國家立法層面沒有大的問題。《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總則》和《侵權責任法》建立起了完整的正當防衛體系。問題不是出在立法層面。
針對我國司法實踐中一些問題,我建議:第一,最高法適時出台司法解釋,明確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的界限,特別是明確防衛過當的認定標准。第二,加強案例指導。典型案例要及時編纂,強化指導案例的適用剛性。第三,加強文書說明。過往判決中,關於正當防衛的爭議,判決書往往兩三句話帶過。不進行說理,不分析論證,正義的邊界就永遠搞不清楚。
《民主與法制時報》:關於正當防衛,您還有什麼想說的?
鄧學平:安全感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也是個人都必須有的。正當防衛是生物本能,也是自然法。從司法的角度,激活正當防衛非常必要。一個案例比一摞文件更有效,更能塑造社會價值選擇,更能提供行為指引。
是非對錯的原則問題不能和稀泥,正義的邊界不能人為模糊。家是人最後的安全防線,見義勇為是最該嘉獎的文明舉動。福州趙宇案和淶源反殺案的典型意義值得司法人員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