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審理的訴訟案件

法院審理的訴訟案件

發布時間: 2021-11-20 10:56:54

法院法官如何審理審判案件的

到法院來打官司的當事人,大部分都要經歷庭審。開庭審理,是案件審判的中心環節,用老百姓的話講,叫「過堂」。誰也不願攤上官司,您可能也是頭一遭。為了有效地進行或者准備訴訟,您需要了解開庭審理的主要過程。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實行公開審理。根據我國三大訴訟法規定,中級法院開庭審理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進行審理。基層法院除採用合議制審理案件外,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由一名審判人員審理案件。對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官除進行必要的審理前准備外,將在開庭三日前通知雙方當事人。開庭審理大致分為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和評議、宣判等幾個階段。在案件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首先核對雙方當事人和應到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到庭情況,包括您的姓名、年齡、職業等情況,並向審判長報告。能正常開庭的,由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然後請審判長、審判員入庭。隨後,審判長宣布正式開庭,宣布案由以及本案合議庭組成人員名單,並詢問您是否申請審判人員迴避。如果您提出迴避申請,您需要說明理由。如果您不提出申請或者申請被駁回,庭審將繼續進行。在法庭調查階段,審判長或審判員將組織雙方當事人,針對自己的請求和主張,按下列順序分別舉證、質證:1、先由原告出示證據,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2、由被告出示證據,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3、第三人出示證據,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質證時,當事人要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有無證明力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和辯駁。如果您申請法院依職權調查有關證據並獲得准許,法院所調查收集的證據將作為您提供的證據在法庭上出示並聽取雙方當事人的意見。法庭調查結束後,庭審就進入法庭辯論階段。在法庭辯論階段,審判長或審判員將組織雙方當事人針對爭議焦點,圍繞全案事實、法律責任等發表意見。先由原告及其代理人發表辯論意見,然後是被告、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在法庭辯論中,您的發言要緊緊針對爭議焦點,如果發言與案件無關,審判長或審判員有權予以制止。如果您覺得在開庭時未能充分發表您的意見,還可以在休庭後將您的意見寫成書面材料提交法庭。法庭辯論結束後,庭審將進入評議、宣判階段。在評議、宣判階段,合議庭或審判員將對庭審情況進行總結,對雙方當事人發表的意見進行評析,表明是否予以支持,並閘明理由。然後,審判長或審判員將公開宣告判決結果,並將裁判文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宣判可以當庭進行,也可以另定日期進行。宣判時,法官將會告知您上訴的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這里要提醒您,如果您是原告,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在開庭審理中未經許可中途退庭的,法院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如果您是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決。作為當事人,在宣判前的任何訴訟階段,您都可以同對方當事人進行和解,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主持調解。如果您與對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法庭將及時製作調解書,對調解協議內容的合法性予以確認,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Ⅱ 訴訟案件

要了解清楚,嫌疑人的刑事案件與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是否有關聯,根據相關規定,分別處理。
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涉及刑事犯罪若干程序問題的處理意見》(自2007年12月18日起施行)一、正在審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發現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實涉嫌刑事犯罪: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的規定,法院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但根據民事法律規范判斷,當事人之間構成民事法律關系,且不影響民事案件審理的,民事案件可繼續審理。
2.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該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確認的事實將直接影響民事糾紛案件的性質、效力、責任承擔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將犯罪線索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等待刑事程序終結後再恢復審理。
3.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不構成民事責任承擔的,例如發現案外人涉嫌盜用、私刻單位公章從事詐騙的行為,作為民事被告的單位沒有過錯,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即合同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的,法院應全案移送。

Ⅲ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由誰審理

基層人民法院審理除了法律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外的所有普通刑事案件的一審。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一審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的刑事案件。高級法院審理一審刑事案件非常少。_刑事處罰是維護社會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刑事案件不同於民事案件,民事一般是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而刑事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對於上訴案件,一審判決是不生效的,一審判決是否生效,要看二審判決怎麼判,二審維持原判,就是維持一審判決,一審的判決才有效,二審改判了,二審有效,而且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案件實行的是四級兩審制。四級法院分別為: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幾層人民法院。1、基層人民法院審理除了法律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外的所有普通刑事案件的一審。2、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一審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的刑事案件。

【法律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第三百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應當與人民法院審判管轄相適應。負責捕訴的部門收到移送起訴的案件後,經審查認為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在發現之日起五日以內經由負責案件管理的部門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應當報送上級人民檢察院,同時通知移送起訴的公安機關;屬於同級其他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報送共同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同時通知移送起訴的公安機關。上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認為屬於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可以交下級人民檢察院審查,由下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同時通知移送起訴的公安機關。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並案審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屬於上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需要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指定審判管轄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公安機關移送起訴前協商同級人民法院辦理指定管轄有關事宜。

Ⅳ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由誰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實也是受人關注的事情,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該由審判員進行審理,如果案情復雜的話,可以由人民陪審員和審判員組成合議庭,然後共同對這個案件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該由誰進行審理?
基層人民法院審理,除了法律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外的所有普通刑事案件的辦理,對於這些案件應該由中級人民法院進行管。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是一審的刑事案件以及全省的重大刑事案件。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刑事案件是非常少的,因為刑事處罰是維護社會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刑事案件一般都會由國家刑事司法機關進行介入。情況比較嚴重的話,就應該由人民陪審員和審判員組成合議庭來進行判決。
其他的規定
一審判決是否生效,具體還要看二審是如何進行判決的,二審判決才是終審判決,我們國家是分為四級法院的,分別是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以及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審理主要法律規定的,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外的所有普通案件,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危害國家安全和恐怖活動的相關案件,高級人民法院管轄一審刑事案件。
各級人民檢察院其實是可以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應該和人民法院審判管轄相適應。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應該報送給上級人民檢察院,同時要通知起訴的公安機關,上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所以不同的案件也會受到不一樣的管理,按照案件的性質來進行相應的分析,但是普通案件一般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Ⅳ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過哪些案件

死刑復核;省高院做一審的二審案件;申請再審的案件……太多了~
不過,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一審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案件,應該是比較少的,只知道審判四人幫這個案子是~

Ⅵ 各級人民法院分別審判什麼案件

你問民事還是刑事
如果是刑事,各級是配套的,本級檢察院起訴的案件就由本級法院審理。縣級辦理本轄區內所有刑事案件。
其中命案,重特大案件,刑期15年以上的案件,重點涉黑涉惡案件,歸於市級管理。也就是說遇到這類案件公安機關直接起訴至市檢察院,市檢察院向市法院提起公訴。
省級負責上訴案件。

Ⅶ 法院審理案件時是否可以變更案由

可以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的通專知》第二款規屬定:

「第一審法院立案時可根據當事人的起訴確定案由。當事人起訴的法律關系與實際訴爭的法律關系不符時,結案時以法庭查明的當事人之間實際存在的法律關系作為確定案由的依據,例如名為聯營實為借貸的,定為借款糾紛。」

根據該條規定,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似乎是可以變更案由。

拓展資料: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35條之規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時,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本案中,雖已查明原、被告系保險待遇糾紛,法院承辦法官依職權告知了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認為契約之訴根本不成立,堅持不變更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是否可以依職權變更案由。

Ⅷ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由什麼人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審判人員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如果適用簡易程序的,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 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至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陪審員在人民法院執行職務,同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人至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應當是單數。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

Ⅸ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遵循的原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熱點內容
新勞動法調整之處 發布:2025-07-26 17:38:01 瀏覽:706
司法輔警考試真題 發布:2025-07-26 17:26:35 瀏覽:950
2014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7-26 17:23:46 瀏覽:404
律師國慶後舉報李家 發布:2025-07-26 17:18:46 瀏覽:231
新勞動法對企業太 發布:2025-07-26 17:17:34 瀏覽:643
未簽勞動法調崗 發布:2025-07-26 17:12:35 瀏覽:435
茂名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7-26 17:10:01 瀏覽:893
2014年法規真題與答案解析 發布:2025-07-26 17:05:06 瀏覽:303
物業居住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6 17:04:25 瀏覽:159
行政法的管理論使用 發布:2025-07-26 16:48:21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