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會調解幾次
Ⅰ 一般民事訴訟開庭調解幾次,怎麼調解
【為您推薦】煙台律師
包頭律師
扶余市律師
宜興市律師
勐海縣律師
郊區律師
泰安律師
當遇到民事糾紛時,審判長或審判員應當按照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順序詢問當事人是否願意進行調解。要知道庭外調解不僅節省當事人的財力、物力,而且可以友好的解決問題,那麼一般民事訴訟開庭調解幾次?怎麼調解呢?小編在下文中將為您好好講解下。
一、一般民事訴訟開庭調解幾次?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由此可見法院沒有明確規定調節幾次,只規定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二、民事訴訟調解該怎麼調解?有哪幾種方式調解?
民事訴訟調解的方式可以根據案件的難以程度和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調解,包括訴前調解、立案條件、庭前調解、書信方式調解等。
調解方式是指人民法院調解民事糾紛案件、商事糾紛案件所採用的形式。針對案件的難易程度和不同情況,在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調解:
1、訴前調解。訴前調解是在訴訟活動開始前,人民法院利用近年來開展的「法院幹警送法下基層」活動,同已建立的民調網路相結合,所進行的調解,將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化在初始狀態。
2、立案調解。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
3、庭前調解。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後,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並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庭前調解是對適合調解的案件進行的先行處理程序,其顯著特徵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根據案情和實際情況達成調解協議或轉入庭審程序,它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和解,化解矛盾,提高訴訟效率。
4、書信(網路、簡訊)方式調解。書信(網路、簡訊)方式調解是指當事人起訴後,人民法院以書信(網路、簡訊)往來調處糾紛的一種方式。
5、社會化調解。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根據案件需要,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群眾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按這一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或商事糾紛案件時,根據調解的需要,可以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與政府職能部門、村委會、村民小組、街道、社區、工青婦等人民團體、人民調解委員會相配合的民調網路,利用巡迴辦案、幹警下基層的第一手信息作依託,召開調解會調處糾紛。
6、開庭調解。開庭調解是指在開庭審理時,對當事人進行調解,是開庭審理的組成部分。民事訴訟法規定「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在法庭審理中,調解是貫徹始終的。不僅在調查、辯論階段可以進行調解,在辯論終結以後,仍可再行調解。開庭調解,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比較大。
7、送達調解。送達調解是人民法院在向當事人送達法律文書時,充分利用與當事人接觸見面的時機,對當事人進行的調解。
綜上所訴,為了友好的解決問題,節省財力的情況下,當事人在開庭前有權要求進行庭外調解,法院並沒有限定民事訴訟開庭調解的次數,只要當事人願意的情況下是都可以進行調解的,當我們在調解時應當選擇正確的方式進行調解,來達到調解的目的。希望以上觀點能對您有所幫助。
延伸閱讀:
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的種類有哪些
民事訴訟案件的立案條件有哪些?
民事訴訟法關於強制執行有哪些
Ⅱ 離婚調解一般幾次
第一階段:訴前調解
訴前調解,顧名思義就是起訴前的調解。具體而言,就是當你下定決心走進法院提起訴訟時,法院並不立即立案,而是將你的起訴材料收下,開一個已收取材料的單子給你,在45天內會通知你能否成功立案。法院這邊的工作程序是將收取的立案材料直接分到承辦法官手中,由他先與被告聯系,確認被告地址和身份是否正確。然後,他會通知雙方當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訴前調解。整個訴前調解過程,類似於一場法院談話,法官會詢問雙方的基本情況、離婚的原因、夫妻財產的基本情況以及是否第一次訴訟等問題。如果法院能夠調解離婚,會當庭開出交訴訟費的單據,讓當事人補交訴訟費後,出具調解書來解除雙方婚姻關系。如果當庭調解和好,則將立案材料退回,無需繳納任何費用。如果調解失敗的話,法院也會開出交納訴訟費的單據給原告,讓原告預先繳納相關費用,案件算是立案成功。在,進行訴前調解較多的是區人民法院。對於離婚的案件,原則上他們都會進行訴前調解,其他的法院進行庭前調解的可能性比較大。
Ⅲ 強制執行法官調解幾次
在強制執行期間,法官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解,沒有明確的次數要求。法院沒有明確規定調解幾次,只規定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Ⅳ 法院調解時限有什麼規定
民事調解為立案三到六個月。屬於雙方自願,只要一方不同意,調解馬上結束。
法院調解的期限,即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進行調解時所要遵守的時間和期間限制。由於《民事訴訟法》並未對調解期限做出明確規定,但是法院調解也是人民法院審結案件的方式之
一,結合調解制度的立法本意,法院調解期限至多也不能超出民事訴訟法關於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相關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規定:「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
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九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三、小結
1、調解沒有期限,屬於雙方自願,只要一方不同意,調解馬上結束
2、審理有期限
3、簡易程序不超3個月,普通程序不超6個月
4、需要延長的需要院長審批
(4)法院會調解幾次擴展閱讀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
第九十七條公安機關應當向被處罰人宣告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並當場交付被處罰人;無法當場向被處罰人宣告的,應當在2日內送達被處罰人。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家屬。
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機關應當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第九十八條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以及處2000元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要求聽證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依法舉行聽證。
第九十九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30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第一百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
第一百零一條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向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出示工作證件,並填寫處罰決定書。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被處罰人;有被侵害人的,並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前款規定的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被處罰人的姓名、違法行為、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公安機關名稱,並由經辦的人民警察簽名或者蓋章。
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經辦的人民警察應當在24小時內報所屬公安機關備案。
第一百零二條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Ⅳ 庭前有幾次調解
在法院主導之前雙方可以經過多次調解,如果在法院開庭前還調解不成的話,經過法院主持庭前調解也不成的話,法官會直接開庭審理。不過開庭後雙方可以達成調解的話也一樣可以讓法官作調解處理的。
Ⅵ 一般的民事糾紛法院調解幾次,最多能有幾次
最多調解幾次沒有限制。我起訴離婚十五次近十年沒有完全解決。
Ⅶ 關於第二次起訴離婚法院最多可以調解多少次
第二次起訴離婚法院調解的次數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調解是訴訟的必經程序,無論是第一次起訴離婚還是第二次起訴離婚人民法院都應當進行調解。如果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Ⅷ 案子到法院有幾次調解機會
開庭前,一審開庭過程中,二審開庭中。
Ⅸ 別人欠我錢,上訴了,法院第一次調解,他說沒錢,還要進行第二次調解,一般會進行幾次調解啊第二次調
第二次調解是在宣判前,如果能達成調解就算了,否則就直接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