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法院袁永新
1. 11.12河南系列殺人案的案件回顧
2003年11月12日偵破的黃勇系列殺人案犯罪嫌疑人黃勇,男,1974年11月18日出生於河南省平輿內縣,漢族容,初中文化,農民,住平輿縣玉皇廟鄉曾庄村大黃庄11村民組,因涉嫌故意殺人犯罪於2003年11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2日被逮捕。駐馬店市人民檢察院於2003年11月28日將本案起訴至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該院決定12月9日開庭對本案進行公開審理。
「11.22」案件偵破後,為從重從快打擊罪犯,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慰撫被害人親屬,駐馬店市中級法院在偵察、起訴環節就組織精幹審判力量,做好開庭前的各項准備工作。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袁永新親自擔任審判長審理此案,駐馬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志超出庭支持公訴。法庭邀請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受害人親屬以及社會各界群眾300餘人參加了旁聽。中央、各省市新聞媒體46家130多人到庭采訪庭審。法院還在審判庭外安裝了高音喇叭,讓關注此案的2000多名群眾在法庭外就能夠聽到庭審實況,增加案件審判的透明度。
2. 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機構概況
2001年1月,在駐馬店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袁永新同志當選為第一任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從此,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對外掛牌,履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能。 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下轄九縣一區十個基層人民法院,分別是驛城區人民法院、遂平縣人民法院、西平縣人民法院、上蔡縣人民法院、汝南縣人民法院、平輿縣人民法院、新蔡縣人民法院、正陽縣人民法院、確山縣人民法院、泌陽縣人民法院。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央政法編制188人,事業編制22人,現有幹警、職工197人,其中,具有大學本科學歷以上的有120人,具有大專學歷的有63人。院黨組9人,審判委員會委員19人,審判人員113人。內設機構20個,分別是辦公室、政治部、監察室、研究室、立案庭、刑一庭、刑二庭、少審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賠償辦、審監庭、執行局、法警支隊、技術處、司法行政處、老幹部處、網路處。所屬二級單位2個(非獨立,經費財政全供),分別為法官分院和機關服務中心。內部實行「三大管理機構、三大制度體系和一考核」管理體制(簡稱「三三一」管理體制。「三大管理機構」即以政工、紀檢監察部門共同參與的隊伍管理機構,以辦公室、行政處為主體的行政管理機構,以立案庭、研究室為主體的審判管理機構;「三大制度體系」即隊伍管理制度體系、行政管理制度體系、審判管理制度體系;「一考核」即崗位目標管理考核)。院黨組注重加強物質建設,不斷加大物質投入。全院現有機動車輛30台,投資近300萬元建成了區域網絡,實現了辦公現代化。
3.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知名校友
黨政界 張大衛: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
王樹山:原河南省水利廳廳長,現許昌市市委書記
袁永新:河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
王書茂: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竇榮興: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兼任中原銀行董事長
陳向平:洛陽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
黃庚倜,河南省司法廳副廳長
胡書東:貴州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總經濟師、黨委委員 學術界 路江涌,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系主任教授,國家傑青。
李漢軍,現任國際關系學院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員,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渠長根: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張正河: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導
喬新建:95房產,鄭州經濟專修學院董事長
楊光焰:上海立信會計學院財政稅務學院院長 文藝界 邵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李曉青:現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在線市場總監
張士峰:現中央電視台《面對面》主編
李守訓:河南省中國書畫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書畫協會副主席等
孫茹:《東方今報》副社長
金錯刀:微創新研究中心、創新派網創始人,IT界評論家
左建中:88農經,河南報業集團大河報副總編
司超峰:東方今報社副總編輯 工商界 李德文:福建金帝集團董事長
張允春:中國神馬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劉文進:鄭州糧食批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懷軍:河南省黃河迎賓館總經理
楚金甫:河南奔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楊合嶺:森源電氣董事長,森源集團副總裁,董事
郭鳳仙: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總經理
仵樹仁:財鑫集團董事長、總裁,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申宏偉: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辦公室主任
郭保林:山西焦化集團原工會主席,組織部長
崔俊超:大豫商網執行總裁,河南省網媒聯盟宣傳部部長,河南省豫商文化交流協會外聯主任 地產界 王建樹:豫發置業董事長,曾為學校捐3800萬教學樓一座
劉自力:鄭州和潤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四強:北京21世紀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
潘永卓:廣州恆大集團西安公司總經理
蘇衛華:聊宅網東部大區總經理
王志東:深圳市東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鐵民:河南天亮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武泓君:河南中信中原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畢海濤:鄭州亞新集團副總裁 金融界 王天宇:鄭州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行長
岳邦奎:原建設銀行平頂山市分行行長,現建設銀行河南分行行長助理
韓光聚:中信銀行鄭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申學清:鄭州銀行行長、黨委副書記
朱燦璋:進出口銀行總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
胡軍:建設銀行省分行副行長
房建民:中原證券副總裁
郭憲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十二屆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
洪流:華夏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
劉娟:新華保險鄭州公司總經理
趙克羅:經緯會計集團董事長
黃興宏:建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長
4. 袁永新的介紹
2011年9月28日河南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任命袁永新為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袁永新此前擔任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審判委員會委員。
5.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後就業薪資待遇如何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後就業薪資待遇還是不錯的,畢竟是本科院校出來的。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是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普通高等學校,入選全國政法大學「立格聯盟」。
知名校友:
1、張大衛: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
2、王樹山:原河南省水利廳廳長,現許昌市市委書記。
3、袁永新:河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
4、王樹茂:河南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5、竇榮興: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兼任中原銀行董事長。
6、陳向平:洛陽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
7、黃庚倜,河南省司法廳副廳長。
8、胡書東:貴州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總經濟師、黨委委員。
6. 詢私舞弊罪的含義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執法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情節嚴重的行為。
或參見刑法397條
對刑法397條中「徇私舞弊」罪的理解
袁永新馬獻釗
刑法第397條第1款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第2款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對於前述第1款,司法界及學術界均無爭議,都認為該條款包含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兩種罪,定兩個罪名。對於第2款如何定罪,司法界存在不同認識,學術界也有激烈爭論。筆者依據刑法基本理論,結合司法實踐,談談對該條款含義的理解。
一、兩種不同觀點及其不足之處
縱觀司法界、學術界對此問題的認識,大體上可以歸為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該條款是新增設的獨立罪種,應單獨確定為徇私舞弊罪,主要理由是:本款規定行為的構成要件及法定刑均與第1款不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該條款規定的徇私舞弊是第1款所列濫用職權罪的加重處罰情節,而且僅僅適用於濫用職權罪而不適用於玩忽職守罪。主要理由是:本款所「犯前款罪」應理解為在前款所列犯罪的基礎上規定一個特殊的加重處罰情節。同時由於徇私只能由故意構成,而玩忽職守是過失犯罪,所以該款所列行為不包括玩忽職守罪。筆者認為這兩種觀點都失之偏頗。第一種觀點主觀單列罪名有一定道理,但沒有注意到刑法諸多條款中使用「犯前款罪」這一立法用語含義的統一性。既然是犯前款罪,前提當然是前款所列犯罪。同時,如果因為徇私舞弊就把前款所列犯罪界定為一種新罪,似乎有主觀歸罪之嫌。第二種觀點似乎比較符合刑法基本原理,但由於第1款所列的是兩種犯罪,因此不能當然得出第2款所列情節僅僅適用於濫用職權罪而不適用於玩忽職守罪的結論。同時該觀點似乎混淆了對徇私的故意與對犯罪結果的故意之間的區別。況且司法實踐中,因為徇私而未履行法定職責致使出現重大損失的案件屢有發生,對此類案件如何定性和處罰,依這種觀點很難解決,並且社會效果不好。
二、徇私舞弊是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加重處罰情節
筆者之所以這樣認識,基於以下理由:
第一,刑法所規定的「犯前款罪」之含義是明確的、統一的,否則就違背罪刑法定原則。在犯罪主體、客體、罪過形式既定的情況下,對於情節不同的犯罪行為,刑法往往採用分款或分段的方式來界定不同的處罰情節,並規定不同的法定刑。這是立法技術精煉的一種體現。這種情節加重犯在現行刑法中比比皆是,但這並不意味著成立一種新罪,而僅僅是前款所列罪種的一項加重處罰情節。
第二,徇私舞弊作為一種情節,它對定罪並無影響。我國刑法確定某種犯罪是以該種罪的構成要件為基礎的,只要構成要件相同的行為就應定為同種罪。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秩序和信譽,主體均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客觀方面,兩罪的共同之處在於須造成重大損失,區別在於濫用職權罪表現為非法行使本人職務范圍內的權力或超越職權范圍而行使權力,玩忽職守罪表現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主觀方面,濫用職權罪是故意,玩忽職守罪是過失。只要具備了上述要件,就構成了濫用職權罪或玩忽職守罪。
第三,徇私舞弊是瀆職犯罪的更為嚴重的情節。不徇私情、不謀私利,公正執法,這是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最基本的職業准則和法定義務,若違反了這一條,勢必會在社會上造成更為惡劣的影響,對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和信譽造成更為嚴重的破壞。所以對於徇私舞弊而濫用職權或玩忽職守者,應視為一種情節惡劣的表現,理應給予更重的刑罰。我國封建制刑法中就有對官員瀆職犯罪區分「公罪」、「私罪」的規定,對於因私犯罪者從重處罰。這次修訂刑法單列一款規定徇私舞弊的瀆職犯罪,也體現了對因私犯罪加重處罰的精神。
第四,徇私舞弊作為一種行為動因,在濫用職權罪中轉化為犯罪動機,而在玩忽職守罪中僅僅是一種犯罪原因,尚不具備犯罪動機的性質。按照傳統的刑法理論,犯罪動機是刺激和推動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心理動因,它只存在於直接故意犯罪中,反映著行為人的主觀惡性;而間接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中是不存在犯罪動機的。在徇私舞弊的濫用職權案中,徇私成為刺激、推動行為人濫用職權的直接動力,行為人積極追求徇私結果的出現,因此它只能表現為直接故意犯罪,即行為人為了徇私而濫用職權。而在徇私舞弊的玩忽職守案中,徇私僅僅是行為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一個原因,尚不具有刺激和推動行為人積極追求犯罪結果的作用,不能稱其為犯罪動機,因此也反映不出行為人的主觀惡性。
三、刑法第397條第2款在司法中的適用
(一)如何認定徇私舞弊?從漢語詞義來看,「徇私」是指為了私情、私利而做不合法的事;「舞弊」是用欺騙的方法做違法違紀的事情。從前述立法本意來看,「徇私舞弊」這一詞語在瀆職罪中的重點或落腳點在於「徇私」而不在於「舞弊」。正是由於司法實踐中徇私往往隨著舞弊,所以才約定俗成地形成了這一詞彙。從司法實踐來看,所謂徇私,包括徇私情、謀私利兩種情形,前者包括順從親戚、朋友、同學、同鄉,上下級、仇敵、競爭對手等私人關系、感情;後者包括第三人平時小恩小惠、請客送禮、許諾日後給予好處(包括非物質的好處)或行為人為保住自己不應有之利益等。不論徇私情或謀私利,均是能夠給行為人或其親友帶來利益或使其對手失去應有利益,且這種利益之增減與行為人之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否則就不能認定為徇私。也就是說,徇私情或謀私利均落腳於特定對象的利益之增減。比如某行政機關財務人員,在辦理經本單位領導介紹的第三人提供的憑證時,抱著領導介紹的人不會錯的心理,未認真審核憑證,致使單位被該第三人騙去數十萬元無法追回。本案中該財務人員之玩忽職守確有私情在其中起作用,但這種私情並未使該領導得到好處,所以不宜認定為徇私舞弊。
(二)在具備徇私舞弊情節時,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的區別。一般的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的區別比較明顯。其本質區別在於前者是故意犯罪,後者是過失犯罪。但在具備徇私舞弊情節時,兩者之間的差別變得模糊,有時甚至容易引起混淆。但前述兩者的本質區別仍然是存在的,並且是區別這兩種罪的主要標准。同時,這兩種罪中徇私舞弊情節的含義也有不同。對於濫用職權罪,徇私是犯罪的動機,徇私的結果正是行為人積極追求的結果,行為人正是為了得到這種私利或使其親友得到不應得到的利益而濫用職權;對於玩忽職守罪而言,徇私僅僅是犯罪的原因,犯罪人因為徇私而未履行法定職責。通俗地講,前者是「為了私利或私情而故意濫用職權」,後者是「因為私利或私情而過失地不履行法定職責」。
(三)徇私舞弊的不作為在特定情況下應定濫用職權罪。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比如行為人事先已經明知親友或贈送私利者要實施有損於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但出於徇私的動機,對於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不予履行,造成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損失。這種貌似玩忽職守實則故意不作為的行為,筆者認為完全符合濫用職權罪的特徵,應定濫用職權罪,而不能定玩忽職守罪。所以我們說,濫用職權罪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表現為不作為方式。作為與不作為並非區別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的根本標准。
(作者單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7. 袁永新的遭實名舉報
2013年1月13日,河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袁永新和該院行政庭原副庭長劉天華(現已榮任河南省高級法院機關黨委副書記)就因將分割後「豆腐」判成了非「豆腐」,而涉嫌枉法裁判,遭到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30名員工的實名「血書」舉報。
舉報材料全文如下:
全國廣大網友並中紀委監察部領導:你們好!
我們是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本公司因與河南省高級法院等十餘家單位同時受讓了鄭州市的同一小區的土地,而導致非法原告的無理告訴,繼而遭遇了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矯情、枉法錯判,蒙受了多年的不白之冤和巨大經濟損失——期間,河南省高級法院還出具了兩份【(2009)豫法行申字第070號】鴛鴦《駁回申訴通知書》,企圖混淆視聽的鴛鴦《駁回申訴通知書》內容漏洞百出。
在最高人民法院下發復函意見【(2010)行監字第72號】指出了河南省高級法院的判決錯誤,要求立即糾正錯判後,河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袁永新、原行政庭副庭長劉天華二人為了一己私利,卻對此視而不見,仍置公理和法理於不顧,惡意堅持矯情錯判。袁永新、劉天華,此一男一女的枉法行為,已嚴重影響到我們盛和公司的發展乃至繼續存活問題,我們已忍無可忍,絕不再忍。故而,為了維護本公司合法權益,伸張正義;為了協助國家大刀闊斧整治司法腐敗,維護公正;為了從速從快剿贓滅貪,嚴肅法紀,本公司全體員工不惜冒著被報復的風險,集體出面實名舉報此一男一女兩位枉法「大人」。在此,寄望於全國廣大網友能夠發出呼聲,「人肉」揭發二人的其他不法行徑,急盼中紀委監察部領導能夠高度重視,立即行動,出面法辦兩位枉法者,以儆效尤,弘揚正氣!
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遭遇不白之冤案情陳述如下——
依法受讓人獲得土地證非法訴訟人告贏市政府
1995年4月,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開辦的一家國有企業——河南興豫房地產開發公司通過土地出讓,依法取得鄭州市燕鳳小區75765m2土地(住宅用地)的使用權。
該公司在完成燕鳳小區部分房地產項目後,由於國家政策調整(銀行不得開辦經濟實體)的原因,遂於2003年以前將尚未開發的土地(住宅用地)分別轉讓給了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和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十餘家單位。上述單位分別與興豫公司簽訂了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鄭州市人民政府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興豫公司的土地轉讓申請、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證、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土地估價報告、完稅證明等法定證明文件,分別為上述十餘家單位辦理土地過戶登記手續,頒發了土地使用權證(住宅用地)。其中我們盛和公司依法取得了燕鳳小區3787.3m2的土地使用權(住宅用地)——按原建設用地規劃建設(見0597號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我們盛和公司受讓來的這塊住宅用地,用途是建設幼兒園和小區配套用房。
2005年正當我們盛和公司按建設用地規劃作施工准備時,無端遭人無理阻撓,致使工程被迫停工。爾後,不知誰在幕後惡意操縱,唆使根本不具備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李積賢、張明禮二人,無理將我們盛和公司和鄭州市政府推上了被告席,訴稱我們盛和公司獲得的土地使用權證改變了用途——將小區的公共用地及綠地改為住宅用地,侵犯了燕鳳小區業主的利益,且鄭州市政府頒發土地證程序違法,要求法院撤銷鄭州市政府為我們公司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
而實際上,興豫公司未轉讓前整個小區的土地規劃用途就是住宅用地,不可能因為被分割成若干份轉讓後,其中一塊就改變了性質。(難道狗娘生出幾個狗崽,其中兩個如能變成人,不是很奇怪嗎?難道是狗窩離人的地盤太近,母狗和公狗長期懷有圖謀霸佔人的地盤的想法,久而久之導致了精卵變異後使然嗎?指鹿為馬!無稽之談!)。
並且,我們盛和公司依法繼承興豫公司的燕鳳小區原規劃中的托幼等配套服務設施,並沒有「公共用地」和「綠地」項目。所謂「公共用地」和「綠地」明顯是幕後操縱者和非法原告虛構出來的。我們盛和公司非公益性企業,試想可能傾巨資買一塊「公共用地」或「綠地」,無償供大家享用嗎?我們傻嗎?而即便如此,一審法院依然「難得糊塗」地立了案,繼而,「難得糊塗」地判決不具備訴訟資格的兩個原告勝訴了(這不是等於法院判決代替了醫院鑒定,把我們都認成傻瓜了嗎?如此「糊塗」!司法悲哀!)。
註:《土地管理法》、《國家土地現狀分類標准規定》:居民住房及生活配套設施用地屬於住宅用地。如幼兒園等的用地依法仍屬於住宅用地。
神秘兩原告自始至終諱莫如深 鄭州市政府依法申辯枉費誠心
從非法訴訟開始至今,本案兩個原告(李積賢、張明禮)中的李積賢始終都沒露過面,關於兩原告的真實住址和身份,他們的訴訟代理人對我們保密,法院方面也不做解答……
鄭州市政府在應訴時據理力爭,認為:
1、為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頒發0597號土地使用權證,具體行政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程序合法。
根據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的情況下,不需要重新申辦規劃手續。」
2、鄭州市政府基於盛和公司與興豫公司的土地轉讓協議,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權用途和規劃建設用地的情況下,為盛和公司頒發0597號土地證完全符合法律規定,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盛和公司事後向規劃局申請調整建設用地規劃,以及所取得的(2004)0010號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與辦理土地轉讓過戶手續沒有任何關系,不能以此證明鄭州市政府辦理土地轉讓過戶手續違反了法律規定。
3、鄭州市政府為盛和公司頒發0597號土地使用權證實體合法,並未改變土地用途,未侵害小區業主利益。
2003年在辦理土地過戶手續時,土地部門和規劃部門沒有批准改變用途。因此,鄭州市政府在辦理土地過戶轉讓手續時,沒有改變原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原興豫公司取得的(2003)第0364號土地證,用途為住宅用地,盛和公司取得的被訴0597號土地證用途仍為住宅用地,未改變原規劃用途,原規劃建設的托幼(幼兒園)及配套設施該怎麼建還怎麼建。不應適用《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鄭州市政府在辦理土地過戶轉讓手續中,程序合法,手續齊全,符合法律要求,沒有過錯,不存在侵害小區業主合法利益。
但是即便如此,鄭州市中級法院的還是判決撤銷鄭州市政府為我們盛和公司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鄭州市中級法院承辦法官何世軍事後對我們公司說:「這塊地的使用權本就是你們公司的,但你們公司的人也不來法院走走,憑什麼判你們贏?現在不是提倡和諧社會嗎?你們公司的地被和諧掉了。」(看來原告的幕後一定有比鄭州市政府權威更牛的什麼東西在「興妖作怪」!紀檢機關介入後,也捎帶查一查,摟草如能打個兔子也絕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頂級期待:除惡務盡!)。
一男一女枉法炮製坑人冤案 攜手營私大膽對抗最高法院
我們盛和公司不服鄭州市中級法院【(2007)鄭行初字第14號】行政判決,提出上訴。2009年2月11日,河南省高級法院置我們公司的上訴意見於不顧,分別以【(2007)豫法行終字第00157號】和【(2007)豫法行終字第00158號】作出判決,維持了原判。
本案二審由河南省高級法院行政庭原副庭長劉天華任審判長(現已榮任該院機關黨委副書記),她無視法律規定,主觀臆斷,所作出的判決書,漏洞百出,用詞也非法律術語,可笑至極。如:
a.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的確權和土地用途性質認定依法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而劉天華無卻視法律規定,超越審判職能和許可權,越俎代庖地對該土地進行了非法認定——原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上根本不存在綠地和公共用地項目,而在判決書上,劉天華等人為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竟無中生有地在已有的項目托幼等配套設施前加了個「中心花園」,接下來再以其虛構出來的「中心花園」是綠地和公共配套設施為借口進一步「推理」,稱「這些都是為小區業主服務的,故這塊地應屬於小區公共用地」,繼而,「順理成章」地否定了這塊土地是住宅用地。同時,可笑地斷定鄭州市政府不能為該塊土地單獨發證(為小區業主服務的公共配套設施所佔土地能等同於公共用地嗎?胡扯!此外,河南省高級法院在燕鳳小區受讓來的那塊土地,被單獨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是否也該撤銷?此種瞞天過海的低劣蒙騙手段恐怕連小孩子都忽悠不住!陰險卑鄙!矯情荒唐!)。
b.判決書在概念混淆和對土地使用性質錯誤定性的基礎上,繼續以愚人邏輯推理,以通過誘導給不明就裡的人以判決「正確」的假象——聲稱我們盛和公司花錢買來的那塊土地主要是無償盡義務的,並認定:「鄭州市政府的頒證行為意味著將上訴人在爭議地上的建設義務,變成了應享有的權利,這應該屬於改變了規劃和用途」——隨後,又把本不應適用於我們受讓方的《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條斷章取義地附會了上去。並「天衣無縫」地作出判決意見:維持原判(大家看看,這些人到底是什麼居心?「意味著」、「應該屬於」這都是哪個法系的法律用語?僅憑「意味著」等猜測的話語就能判決?如果這樣都可以行得通的話,那麼,幾位辦案法官家藏有菜刀,就可以「意味著」幾位法官要合謀殺人、造反,繼而判處幾位法官春節前統統打入死牢,等候問斬,這樣行嗎?藝低膽大!作繭自縛!)……
在此期間,有人暗中告訴我們盛和公司,這場官司你們要想打贏除非想辦法舉報到中紀委,雙規兩個人(其中一個人的老公就是房產商,可能想開發這塊地……這塊地有個司法機關想霸佔建家屬房……),否則,到3000年判決也還只是這個樣子……我們對此意見沒有相信,也絕不敢相信,當時我們還認為可能是辦案法官的能力與所在位置不相配——亦即所謂的「低能高配」使然,同時,我們相信法官也都是爹生娘養的,都是有良心的,也絕對都會秉公辦案的,更況且我們相信來自法律的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是在有限度的時間內,到來遲早的問題罷了……但是,在我們公司與河南省高級法院不間斷的接觸和交涉中,卻發現了有關案件非正常判決的些許端倪——鄭州市政府為我們盛和公司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被強行予以撤銷,使得我們公司依法受讓來的土地至今不能按規劃建設幼兒園和小區的配套設施,並陷入長達七年的訴訟官司,就是河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袁永新和時任該案審判長的劉天華利用手中的裁判大權枉法裁判所致……
而且,除了上述「越俎代庖,超越審判職能和許可權,無視法律法規的規定,主觀臆斷,捏造事實,枉法裁判」的事實外,原行政庭副庭長劉天華、副院長袁永新在審理本案中不依法辦事,枉法裁判的主要事實還有:
1.干預、阻撓申訴,剝奪我們公司的申訴權。
我們盛和公司不服河南省高院(2007)豫法行終字第00158號行政判決,向河南省高院立案庭提出申訴。劉天華得知後,到立案庭活動,給有關人員打招呼不予立案。河南省人大、省政法委領導就我們盛和公司反映的情況作出批示,並作為督辦案件要求河南省高級法院依法辦案。該院立案庭仍視而不見,不予受理。2009年9月我們盛和公司向最高法院派駐河南信訪接待組反映情況,並遞交了申訴申請及證據材料。劉天華事後得知最高院認為該案是錯案,要依法糾正的信息後,唯恐陰謀暴露受到追究,立赴北京,到最高院立案一庭活動不讓最高院立案受理,並謊稱河南高院會妥善協調處理好此案的。後來,河南省高級法院立案庭於11月給我們盛和公司送達了兩份文號相同,而內容不同的鴛鴦《駁回申訴通知書》【(2009)豫法行申字第070號】(劉天華,司法文書你們也能弄出個「雙胞胎」來,試問:應付上級紀檢部門調查的謊言,你們准備了幾個版本?你們哪句話能是真的?你認為你們有本事把上級紀檢部門的調查權和全國百姓的知情權也能剝奪了嗎?天真有邪!螳臂擋車!)。
2.最高院認定終審判決錯誤應予糾正,河南省高院副院長袁永新堅決抵制不執行。
2010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以(2010)行監字第72號函給河南省高院,指出終審判決將涉案土地認定為公共用地是不對的,缺乏法律依據。其中的幼兒園用地使用權應該是盛和公司的。要求河南省高院三個月內按照審判監督程序依法處理。河南省高級法院立案庭收到此函後,無理扣押,不匯報,不立案,不執行。
我們盛和公司為此冤案多次向河南省高院張立勇、曹衛平等院領導反映,又歷時一年多,在領導的關注下,此案才得以立案進入再審。
河南省高院審監二庭認真復查審理此案後,合議庭意見認為:終審判決撤銷鄭州市政府為盛和公司頒發的土地證是錯誤的,應撤銷原判決,恢復盛和公司的土地使用權證。審監二庭還按規定徵求了原終審單位行政庭的意見,行政庭合議後也認為判決確實錯誤,應予改判。審監二庭又於2012年9月份,組織河南省行政法學知名學者專家、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審監庭、行政庭等十餘人進行了專題論證,論證會有袁永新主持召開。學者專家一致認為:終審判決將涉案土地認定為公共用地有越權審判之嫌。頒發土地證行政行為與規劃法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不能因事後變更規劃而認定頒發土地使用權證違反程序。混淆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判決撤銷土地使用權證是錯誤的。此案判決嚴重錯誤,應予以糾正。
作為主管法院審監工作的副院長袁永新,明知終審判決撤銷我公司的土地使用權證是錯誤的,本應堅持有法必依,有錯必糾的原則,將此案予以糾正。然而袁永新卻置法律於不顧,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和袒護錯案不被追究,利用審委會至高無上的權利,非正常地突然主持召開審委會,會上給委員們定調子、施壓力。不讓承辦人匯報最高院的改判意見、專家論證會意見、審監庭再審改判的意見以及行政庭同意改判的意見,並無理指責審監二庭「再審改判極不正常」,在其強權態勢下,委員們無奈同意維持原終審判決(袁永新,你把審監的「監」當成了強奸的「奸」了嗎?審監二字的意思就是審查案件時你便可以仗著手中的權力,恣意強奸民意嗎?不計因果!無法無天!)。
疾呼全國網友鼎力聲援 急盼中央紀委嚴查嚴辦
我們盛和公司投巨資在依法受讓的土地上按原用地規劃建幼兒園及附屬設施,為小區及周邊居民服務,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由於土地證被錯誤撤銷,導致該土地長期閑置被小區個別人侵佔建了停車場。河南省高院等單位受讓土地後,分別進行了變更規劃並完成了住宅樓的建設。同樣的土地、同樣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轉讓給河南省高院等單位合法,難道轉讓給我們盛和公司就程序違法了嗎?
目前,我們盛和公司面臨破產倒閉已蒙受了重大經濟損失。我們不僅要問劉天華、袁永新你們把我們盛和公司的土地使用權證撤銷掉,該塊土地的「合法」使用權人將到底歸誰?原規劃建設幼兒園項目應該安排哪個房產商來承建?
為了捍衛法律的尊嚴,為了維護我們盛和公司的合法權益,為了讓更多訴訟人不再蒙受同我們一樣的不白冤屈,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一告到底!哪怕是被掌控裁判大權的袁永新、劉天華弄成「如此大膽『應該屬於』以下犯上,『意味著』須判死刑,立即執行」,我們也絕不退縮!
最後:疾呼全國廣大網友能夠鼎力聲援我們的悲憤維權之舉,並協助「人肉」搜查二人的其他非法行徑線索!急盼中紀委監察部領導體察民情,高度重視我們此次的實名舉報行為,嚴查嚴辦兩位枉法官員!
——冬意已深,寒夜裡我們集體囈語呼喚立春!
此致
敬禮!
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及30名員工
2013年1月13日
在血書舉報河南省高院袁永新、劉天華的台前幕後
備受社會關注和好評的中原護綠第一案,觸痛了鄭州市國土局和開發商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神經,前者欺上瞞下,棚架了鄭州市政府,後者極盡說謊,造假之能事。
在血書舉報河南省高院袁永新、劉天華的台前,盛和公司以「河南高院一副院長袁永新遭30血指印實名舉報 被指枉法」的聳人聽聞的網文,放肆的造假捏造,意圖達到渾水摸魚,欺騙輿論和網民的目的。
在血書舉報河南省高院袁永新、劉天華的幕後,鄭州市政府國土局面對省市兩級人民法院的判決和媒體的譴責批評,至今不向被侵害的業主道歉,至今拒不承認錯誤。如果沒有鄭州市政府國土局官員的暗中支持。興風作浪,開發商盛和公司是決無此顛倒黑白,造謠惑眾的膽量的。
奇文共欣賞,且看該公司是如何造假,捏造事實的:
該公司的帖文稱:「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受讓來的那塊住宅用地,是從一大塊住宅用地中被分割成12塊中的其中一塊,河南省高級法院也同樣受讓了其中一塊。而該公司卻無端遭遇官司」。
事實情況是:位於鄭州市沈北路41號院內8,9號樓之間的那塊土地,是該住宅小區的中心花園。該住宅小區早在2000年前就已經建成,並全部銷售完畢。有多個省直單位,包括河南省高院,在該住宅小區內購買有供自己幹部自住的團購住宅樓房。他們受讓的土地是自己住宅樓下的土地,而盛和公司在該小區未購買任何建築物,卻要將該住宅小區供全體業主使用的中心花園土地過戶到自己名下,用於重新開發「盛和家園」住宅樓項目。
無風不起浪------ 該公司採用與原開發商河南興豫房地產開發公司簽訂造假的「陰陽土地轉讓協議」的手段,攻官鄭州市國土局,違法取得了該地塊的土地證。其蓄意侵佔行為暴露後,業主當然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怎麼能說是無端遭遇官司呢?
該公司的帖文稱:「根本不具備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李積賢、張明禮二人,無理將我們盛和公司和鄭州市政府推上了被告席,訴稱我們盛和公司獲得的土地使用權證改變了用途——將小區的公共用地及綠地改為住宅用地,侵犯了燕鳳小區業主的利益,且鄭州市政府頒發土地證程序違法,要求法院撤銷鄭州市政府為我們公司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
事實情況是:該公司向小區業主出示的土地證及鄭房地規(2004)17號文件,該批文顯示他們要在此小區配套土地上建設「盛和家園」15837.22平方米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並經鄭州市政府批准同意。並且據此惡意將該小區中心花園內3000多平方米的草坪鏟除,81顆樹木挖掉拉走,並將阻止其施工的業主打傷。業主要求法院撤銷鄭州市政府違法頒發的批文,這難道不容許嗎?
該公司的帖文稱:「盛和公司非公益性企業,試想可能傾巨資買一塊「公共用地」或「綠地」,無償供大家享用嗎?我們傻嗎?而即便如此,一審法院依然「難得糊塗」地立了案,繼而,「難得糊塗」地判決不具備訴訟資格的兩個原告勝訴了,這不是等於法院判決代替了醫院鑒定,把我們都認成傻瓜了嗎?如此「糊塗」!司法悲哀!」。對此人們不禁要問,該公司稱既然不是傻瓜,那為什麼視國家法律於不顧,多次扮演「賊喚捉賊」的角色呢?作為專業的房地產公司,難道真的不知道GBJ137-90《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為「強制性國家標准」。該國標規定城市居住區(住宅小區)綠地,新區建設不應低於30%,舊區改建不宜低於25%的規定嗎?鄭州市國土局與開發商聯手抗法,暴露了其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違法故意!
帖文稱:「鄭州市中級法院承辦法官何世軍事後對我們公司說:「這塊地的使用權本就是你們公司的,但你們公司的人也不來法院走走,憑什麼判你們贏?現在不是提倡和諧社會嗎?你們公司的地被和諧掉了…」則更是無恥造謠,作為鄭州市中級法院行政審判庭副庭長的何世軍法官,在鄭州市享有鐵面法官的美譽,這是眾所周知的。且帖文還連帶上了河南省高級法院行政庭原副庭長劉天華,副院長袁永新,稱其對該案件枉法判決---。看來,凡是不按盛和公司要求判決的法官,都要成為枉法法官了!
帖文稱:「最高法院認定終審判決錯誤應予糾正,河南省高院副院長袁永新堅決抵制不執行」。
此惑眾的理由則更是荒唐可笑了,如果最高法院真的認定河南省高院的終審判決錯誤,則必然改判,直接下達判決書,而決不會放棄自己的審判權力,轉而請求下級法院「應予糾正」。這是一個起碼的法律常識,該公司真的不知道這個常識嗎?該公司不能向最高法院出示自己購買該地塊的對價發票和銀行匯款憑據,證明自己與該涉案地塊具有利害關系,卻說最高法院認定河南省高院判決錯誤,這可能嗎?這不是造謠誣陷又是什麼呢!
縱觀該公司的帖文,有造謠惑眾之意,無實事求是之心,其目的是蒙蔽紀檢監察機關和網民,配合鄭州市國土局把水攪渾,以達到共同抗法之目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具有黑社會性質的沈陽劉涌案件,其屬下的房地產公司官商勾結,霸佔土地,毆打反抗的業主,本領比盛和公司高強。最後照樣逃脫不了法律的懲罰。盛和公司和該公司有許多相似之處。欺騙固然可以得逞於一時,但是決不會永遠得逞的!
一個簡單的道理:邪惡的對立面是正義,被邪惡勢力恨之入骨的法官,必然是深受人民愛戴的法官!
一個靠造假欺騙,毆打業主,偷逃國家稅款發家的公司,卻能取得鄭州市政府國土局的支持和關照,一唱一和的聯手抗法,這很值得深思!
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中原護綠第一案」,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和網站都對此案件作過報道和轉載,透明度很高,。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該案不僅是民告官的行政維權案件,更是「權與法」的較量和體現,該案件震動中原,影響力波及全國,具有標本意義!該案件必將推動社會進步和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
8. 徇私舞弊罪的刑法理解
徇私舞弊罪屬於瀆職罪中的罪名,指司法工作人員和有關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和權力,對明知是無罪的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故意顛倒黑白作枉法裁判;或者利用職務包庇、窩藏經濟犯罪分子等,隱瞞、掩飾其犯罪事實的行為。對於徇私舞弊涉嫌刑事犯罪的處理,需要根據行為的定性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定罪量刑。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百零一條司法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減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百零二條行政執法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百零三條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或者股票、債券發行、上市申請,予以批准或者登記,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上級部門強令登記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前款行為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四百零四條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四百零五條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辦理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在提供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收匯核銷單等出口退稅憑證的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