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被告賠償
A. 如果法院判被告賠償,但被告不賠或無能力賠償該咋辦
被告不賠和無力賠償是兩個概念。
判決生效後,不管什麼原因被告不履行判決,你可以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申請強制執行後,應該盡量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給法院才能確保執行。
如果被告不賠,但有財產,法院可以強制執行,如果確實無力賠償,那隻能暫時中止執行,等被告有支付能力再恢復執行。
B. 民事案件法院判決賠償,被告沒錢怎麼辦
如果被告確實沒有償還能力,那法院也沒有辦法,只能是等被告有資產時再恢復執行,法院不可能拿著被告去貸款啊
C. 法院判決後如何得到賠償被告方先交到法院嗎
對,法院進行判決後,被告一方首先把賠償款交到法院,或者把款項打到法院指定的帳號上,然後原告方到法院領取
D. 法院判被告賠償原告錢,被告不賠償會有什麼後果
後果是:
一、被列入失信人員的黑名單,會影響以後申請辦理貸款、信用卡及坐飛機出行等。
二、原告有向法院申請把被告名下的可執行財產強制執行的權利。可執行財產包括不動產、動產、存貨、銀行存款、支付寶微信上的款項等。
E. 法院判被告賠償原告錢,被告不賠償會有什麼後果
原告可以申請法院予以強制執行,法院可以採取查封、凍結、拍賣、提取被告人的財產等手段。對於有能力執行而拒絕執行的,可以予以罰款、司法拘留;構成犯罪的,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F. 法院判決的被告賠償,原告方要通過什麼程序向被告要求實施賠償
向法院申請執行。
G. 法院判決生效後,被告拒不賠償,怎麼辦
H. 我是被告 判決生效後,賠償金直接給法院可以嗎
沒有規定。可以通過原審法官聯系原告。
I. 法院判被告給原告經濟賠償但被告不給怎麼辦
申請強制執行後,法院有權查封、扣押、變賣被執行人財產。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