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剛結案

法院剛結案

發布時間: 2021-12-25 10:38:28

法院的結案證明有哪些

關於結案證明有如下規定:

法律規定的執行案件結案方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108條規定:「執行結案的方式為:

1,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全部執行完畢;

2,裁定不予執行;

3,當事人之間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並已履行完畢。


1、關於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全部執行完畢;
(1)對給付金錢的生效法律文書來說,就是債權人收到了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本金、利息、遲延履行期間的雙倍利息等全部款項數額。

(2)對給付非金錢的生效法律文書來說,就是法律文書確定交付的財產已全部交付給債權人,或被執行人應履行的行為已全部完成,或者禁止其實施的行為得到了有效的制止,恢復了原狀。
以上兩種情況是最圓滿的結案方式。

2、關於裁定不予執行;

裁定不予執行,是指對法院判決裁定以外由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在執行中出現的情況。主要是指仲裁裁決、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行政非訴法律文書。

對於仲裁裁決的執行,應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3、關於當事人之間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並已履行完畢;

執行和解,是指在執行過程中,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自願協商,達成協議,並經人民法院審查批准後,結束執行程序的制度。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1)法院剛結案擴展閱讀:

兩審終審制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民檢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在上訴期限內當事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也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參考資料:網路—法院

參考資料: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

⑵ 法院結案是什麼意思結案跟審結是一個意思嗎

⑶ 結案了 法院還會繼續執行嗎

對方欠錢沒還,判決書剛下來幾個月。執行科性田的同志就說頭年先辦終結執行結案,過了年在重新執行。為了配合他們我口頭在電話里答應了。可是現在執行科田同志的電話打不通,怎麼辦。請幫忙。

⑷ 法院已經結案徵信要多久才可以消除

⑸ 關於法院的結案時間

根據《民事訴訟法》對於審限民訴法明確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審限為3個月,3個月內必須結案,不能延長審限。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審限6個月,案件復雜的可按程序延長審限,最多延長6個月。一審法院應當在給予的審限內作出判決,在這個期限內作出判決,就不超過審限。此時,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而上訴,案件進入二審程序,按二審的審限進行審理,二審的審限為2個月,二審應當在2個月內作出裁決,如果二審裁定:發回重審。案件又回到一審程序,一審法院又按一審審限作出判決。案件只能發回重審一次。

⑹ 法院結案是什麼意思

法院結案是抄指法院在執行程序中襲,已經實際執行完畢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作結案處理的情況。

法院結案包括以下情形:

1、被執行人自動履行完畢的;

2、法院通過強制措施執行完畢的;

3、申請人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的;

4、申請執行人表示可以暫時不執行的;

5、被執行人無履行能力,法院中止執行的;

6、被執行人無可供執行財產,法院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

7、被執行人無履行能力,未來也沒有履行能力,法院終結執行的。

⑺ 法院判決書下來多長時間能結案

《行政訴訟法》第81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作出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行政訴訟法》第8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一、民事案件

1、一審簡易程序從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結案,一審普通程序從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結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

2、理民事二審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3個月。審理不服裁定的上訴案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二、刑事案件

1、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刑事公訴案件和被告人被羈押的自訴案件及刑事二審案件的審理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附帶民事訴訟的審理期限,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

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審、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2、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在受理後20日內審結。

三、行政案件

1、程序: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審簡易程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3、審程序: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7)法院剛結案擴展閱讀:

法院判決訴訟時效:

一、一般訴訟時效

指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這類時效不是針對某一特殊情況規定的,而是普遍適用的,如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表明,我國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2年。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該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該法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表明,我國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從2017年10月1日起為3年。

二、特殊訴訟時效

特殊時效優於普通時效,也就是說,凡有特殊時效規定的,適用特殊時效,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1、短期時效。短期時效指訴訟時效不滿兩年的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2、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

3、最長訴訟時效。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

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時效具有強制性,任何時效都由法律、法規強制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對時效的延長、縮短、放棄等約定都是無效的。

⑻ 法院已經結案徵信要多久才可以消除

法院已經結案,債務糾紛已經結束,
一般徵信上面的不良記錄會在五年之後覆蓋消除。

熱點內容
民法為市民社會的法 發布:2025-07-01 16:20:22 瀏覽:480
法律碩士法學題目 發布:2025-07-01 16:19:38 瀏覽:786
民法典體系邏輯 發布:2025-07-01 16:14:36 瀏覽:91
新刑法強奸 發布:2025-07-01 16:13:23 瀏覽:274
婚姻法2020年新規定戶口 發布:2025-07-01 16:13:18 瀏覽:531
電子版合同章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01 15:48:03 瀏覽:824
杭州市垃圾分類條例 發布:2025-07-01 15:47:16 瀏覽:522
行政訴訟法93條 發布:2025-07-01 15:45:26 瀏覽:625
電纜質量問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1 15:33:34 瀏覽:972
刑法殘酷美女 發布:2025-07-01 15:33:32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