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2018罰款條款

勞動法2018罰款條款

發布時間: 2025-09-29 18:53:15

① 公司漏打卡扣50元違反勞動法

公司漏打卡扣50元違反勞動法,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相關法律法專規如下:

《勞動法》

第五屬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1)勞動法2018罰款條款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的義務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② 勞動法社保繳納規定 企業未給員工繳納社保怎麼罰

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

第二十三條繳費單位未按照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或者未按照規定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繳費單位逾期拒不繳納社會保險費、滯納金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征繳。

(2)勞動法2018罰款條款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第七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

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設立和職能由法律規定。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第七十五條

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③ 2018勞動法辭退新規

1. 勞動者可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根據2018年2月1日起實施的新規,我國勞動者在達到退休年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有權選擇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領取方式可以是按月、分期或一次性,且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余額可作為遺產繼承。
2. 增加對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的處罰規定:2018年勞動法明確了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強制性義務,並增設了對不履行該義務的用人單位的處罰。未購買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將面臨罰款,具體為應繳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直接負責人和其他相關負責人也將受到罰款,且未繳納的社會保險須由用人單位補足。
3. 缺席扣除工資應與缺席時間相對應:2018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因缺席而扣除的工資應與其缺席時間成比例。例如,遲到1小時則只能扣除1小時的工資,以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4. 明確的帶薪年假規定:勞動法明確了不同工作年限勞動者的帶薪年假天數。工作滿一年至不滿十年的勞動者享有5天帶薪年假;工作滿十年至不滿二十年的享有10天;工作滿二十年的享有15天帶薪年假。
5. 非自身原因導致離職的勞動者可主張經濟補償金:若勞動者因非自身原因離職,如用人單位採用威脅、欺詐手段或規章制度不合法等,勞動者有權主張經濟補償金。這些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防止用人單位不當辭退行為。

④ 2018勞動法新規現在可以實行了嗎

《勞動法》旨在保護勞動者的權益,2018年的修訂進一步強化了對勞動者權益的具體維護措施。

首先,勞動者有權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自2018年2月1日起,當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這意味著勞動者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後,可以依據個人偏好選擇按月、分期或一次性領取的方式。

其次,新增了對未按規定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的處罰措施。用人單位必須依法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這是其法定責任。對於未履行這一義務的單位,法律將處以罰款,並要求其補足未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同時,對直接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也將處以一定金額的罰款。

再者,明確規定了因缺席而扣除工資的合理標准。以往,有些用人單位對遲到或早退的懲罰措施存在不公平之處,例如,遲到半小時卻扣除半天工資。2018年修訂的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因缺席而被扣除的工資應與其缺席時間相匹配,確保處罰措施的公平性。

此外,2018年修訂的勞動法還明確了帶薪年假的具體規定。勞動者根據工作年限的不同,可以享受不同天數的帶薪年假。具體而言,工作滿一年不滿十年的,可以享受5天帶薪年假;工作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可以享受10天帶薪年假;工作滿20年的,可以享受15天帶薪年假。

最後,勞動者在非自身原因導致的離職情況下,有權主張經濟補償金。一般情況下,勞動者主動離職通常不能獲得經濟補償。然而,如果離職是由於用人單位違法威脅、欺詐,或規章制度不合法等原因引起的,勞動者仍然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以上這些修訂旨在為勞動者提供更加公正和全面的保護,確保他們在勞動關系中能夠享有合理的權益。

⑤ 勞動法的最新規定

一、最新勞動法全文包括總則、就業促進、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共十三章一百零七條。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該法律於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並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以及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三、《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的「等組織」不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還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基金會等其他依法登記注冊成立的單位。
四、在工商行政部門登記取得營業執照的分公司,經用人單位授權或同意,可以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當分公司不能履行對勞動者的義務時,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招用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以外的勞動者,即與其建立了勞動關系,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六、勞動合同法所指的勞動者,應當年滿16周歲,且尚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
七、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家庭直接僱傭的保姆以及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等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八、用人單位招用與外單位保持全日制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九、用人單位招用自主擇業轉業退伍軍人,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十、用人單位招用外國人,應當辦理外國人就業證,並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十一、用人單位招用港、澳、台地區的人員,應當辦理港、澳、台人員就業證,並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十二、外國企業駐華辦事機構、外國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招用勞動者,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辦理。
十三、用人單位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經過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後,由用人單位決定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的實施。
十四、總公司以下發文件的形式要求子公司執行總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子公司在履行《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的程序後,該規章制度才能作為子公司用工管理的依據。
十五、「公示或告知」是指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決定可以採取勞動者人手一冊、學習培訓等法律認可的方式完整送達或傳達勞盯旁鍵動者知曉。
十六、《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中的「重大事項」是指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凱巧動者切身利益的事項。
十七、工會或職工認為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不適當的,提出意見,用人單位應在30日內書面回復意見。
十八、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中不能規定對違紀職工給予罰款的內容。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第一百零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法和啟穗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規定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步驟,抱國務院備案。

⑥ 2018最新深圳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最低工資規定》(原勞動保障部內令第21號),從2018年7月1日起容,深圳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是2200元,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是20.3元。

(6)勞動法2018罰款條款擴展閱讀: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最低工資標准一般採取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兩種形式,月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最低工資標准一般不包括加班費、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和法定福利待遇。

最低工資標准每一至三年調整一次。

熱點內容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何沒有 發布:2025-09-29 20:46:54 瀏覽:259
黃天崎魔法學院主題曲 發布:2025-09-29 20:46:46 瀏覽:483
中級經濟法txt 發布:2025-09-29 20:21:54 瀏覽:737
民法中的交易 發布:2025-09-29 20:20:25 瀏覽:479
法院判好了 發布:2025-09-29 20:09:23 瀏覽:871
網路輿論對司法公正利大於弊 發布:2025-09-29 19:57:28 瀏覽:171
法院會計待遇 發布:2025-09-29 19:54:41 瀏覽:88
法律碩士英語分數線 發布:2025-09-29 19:41:41 瀏覽:388
安泰司法 發布:2025-09-29 19:36:29 瀏覽:237
葯品法律法規考試題 發布:2025-09-29 19:36:23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