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奚
Ⅰ 孔子底下三千多弟子的簡介
去閱讀《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一篇,資料十分翔實,但基本是七十二弟子的事跡,其他人沒什麼名氣,有的話也不可能寫這么多人
Ⅱ 監獄警察失職案例
安徽一監獄民警涉嫌損害司法公正被直接立案偵查
日前,由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原阜陽監獄民警何聯江涉嫌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減刑一案,由潁東區法院一審開庭審理。該案是刑事訴訟法修改後安徽省檢察機關直接立案偵查的第一起司法工作人員涉嫌損害司法公正的職務犯罪案件。
今年56歲的何聯江一直在阜陽監獄工作,曾因私自為罪犯傳遞物品被阜陽監獄給予行政警告處分。2018年11月14日,因涉嫌濫用職權犯罪,何聯江被潁東區監察委立案調查。
同年12月11日,因涉嫌徇私舞弊減刑罪被阜陽市檢察院立案偵查。調查和偵查終結後,經阜陽市檢察院指定,由潁東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據潁東區檢察院指控,2014年至2017年,何聯江在擔任阜陽監獄第十三監區民警期間,利用職務便利,接收本監區及其他監區服刑人員親友匯款或現金共計14.69萬元,為24名服刑人員捎帶現金及物品在監獄內使用,並從中截留約2.9萬元占為己有,構成濫用職權罪。
後在本監區呈報罪犯減刑工作過程中,何聯江故意隱瞞多名罪犯私藏、使用違禁品、違規品的違紀事實,並同意呈報減刑,致使11名不符合減刑條件的罪犯被順利減刑,構成徇私舞弊減刑罪。
「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工作了30多年的老幹警,從執法者變為被執法者,對不起組織、對不起家庭,希望能通過我的事例警醒還在做這些事的人趕快收手,希望能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庭審中,被告人何聯江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當地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阜陽監獄、九龍監獄管教民警旁聽了庭審。法庭沒有當庭宣判。
(2)最高人民法院奚擴展閱讀:
常見職務犯罪解讀濫用職權罪②本罪的客觀方面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我國刑法把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一起規定在第九章瀆職罪,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1、對濫用職權的理解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高檢發釋字〔1999〕2號),濫用職權是指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
通常認為,濫用職權的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超越職權,擅自決定或處理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
二是玩弄職權,隨心所欲地對事項作出決定或者處理;
三是故意不履行應當履行的職責,或者說任意放棄職責;
四是以權謀私、假公濟私,不正確地履行職責。
2、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與「情節特別嚴重」的理解
濫用職權的行為,必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時,才構成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12〕18號),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造成傷亡達到前款第(一)項規定人數3倍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規定的損失後果,不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致使損失後果持續、擴大或者搶救工作延誤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3、有關「經濟損失」的理解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12〕18號第八條,「經濟損失」,是指瀆職犯罪或者與瀆職犯罪相關聯的犯罪立案時已經實際造成的財產損失,包括為挽回瀆職犯罪所造成損失而支付的各種開支、費用等。
立案後至提起公訴前持續發生的經濟損失,應一並計入瀆職犯罪造成的經濟損失。
債務人經法定程序被宣告破產,債務人潛逃、去向不明,或者因行為人的責任超過訴訟時效等,致使債權已經無法實現的,無法實現的債權部分應當認定為瀆職犯罪的經濟損失。
瀆職犯罪或者與瀆職犯罪相關聯的犯罪立案後,犯罪分子及其親友自行挽回的經濟損失,司法機關或者犯罪分子所在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挽回的經濟損失,或者因客觀原因減少的經濟損失,不予扣減,但可以作為酌定從輕處罰的情節。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瀆職侵權重特大案件標准(試行)》(高檢發〔2001〕13號),濫用職權等瀆職犯罪是以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為構成要件的。
其中,公共財產的重大損失,通常是指瀆職行為已經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在司法實踐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雖然公共財產作為債權存在,但已無法實現債權的,可以認定為行為人的瀆職行為造成了經濟損失:
(1)債務人已經法定程序被宣告破產;
(2)債務人潛逃,去向不明;
(3)因行為人責任,致使超過訴訟時效;
(4)有證據證明債權無法實現的其他情況。
Ⅲ 奚曉明涉嚴重違法 奚曉明是誰
奚曉明的「落馬」標志著,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颶風,登陸司法領域。
奚曉明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排在第5位的院領導。他也是1949年以來落馬的最高級別司法官員之一,另一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曾因涉貪於2008年落馬。
中紀委對於奚曉明接受調查的具體原因尚未對外披露,但是,奚的落馬標志著,十八大以來反腐風暴進入司法領域。
奚曉明長期負責民商事案件,曾主審奇虎、騰訊糾紛。
現年61歲的奚曉明曾長期在最高法負責民商事案件的審判工作。最高法公布的奚曉明簡歷中顯示,其於1972年1月參加工作,為沈陽市和平區公安局警察,1978年進入吉林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最高法任職,直至2015年7月被查,在最高法工作時間長達33年,其間歷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書記員、審判員、經濟審判庭副庭長、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等職。
2004年6月開始奚曉明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擔任副院長職務時間長達11年。
今年5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宣布成立民法典編纂工作研究小組,組長就是由最高法副院長奚曉明擔任。奚曉明當時曾指出,作為私法領域的「小憲法」,民法典的編纂意義重大。
時隔一周,5月19日的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奚曉明擔任該中心主任一職。
此外,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是,2013年12月,在最高法審理的騰訊公司與奇虎公司不正當競爭案二審中,奚曉明親自擔任審判長。而由副院長擔任審判長,在最高法的歷史中還很少見。
2014年2月,奚曉明在最高法宣讀了該案的終審判決,駁回奇虎等公司的上訴,維持原判。
在最高法任職長達30餘年
男,漢族,1954年6月生,江蘇常州人,1972年1月參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大學法律系經濟法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
現任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
1972.01-1978.03沈陽市和平區公安局警察
1978.03-1982.01吉林大學法律系學生,獲法學學士學位
1982.01-1985.06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書記員
1985.06-1993.07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審判員(正處級)(其間:1985.10-1987.09天津市河西區法院、中級法院鍛煉;1989.09-1993.01北京大學民法學專業研究生學習,獲法學碩士學位;1991.09-1992.09在英國倫敦大學學習)
1993.07-2000.08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副庭長(其間:1997.09B1998.07在中央黨校培訓部中青班學習)
2000.08-2004.06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其間:1998.09-2002.07北京大學經濟法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法學博士學位;2003.08-2004.06掛職任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2004.06開始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
Ⅳ 購買查封房屋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作者 奚正輝
您好,《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第(六)款: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房地產不得轉讓。若購買期房,產權證還沒有辦理,那麼簽署的房地產轉讓合同是否無效呢?這點法律界曾經也有爭議,但是目前已經形成了一致意見,轉讓合同是有效的,只是房地產登記機構不準辦理轉讓登記。第三十八條第(四)款: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不得轉讓。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可能是表見代理,那麼就是有效合同;也可能是效力待定,因為其他共有人可能會追認,若追認肯定是有效合同。可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主要是管理性強制規定,違反該規定,並不一定合同無效,只是登記機構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不給予登記。
認為購買查封房屋的買賣合同無效的人是混淆了合同效力與登記效力,買賣合同是有效的,只是沒有登記還沒有取得物權,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區分兩則的效力,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1、有利於保護買受人依據合同所享有的佔有權。2、買受人有權依據合同主張違約賠償。若合同無效,違約責任也就無效了。3、買受人有權依據合同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要求辦理產權登記。若確認合同無效,就要返還房屋,那麼就妨礙了現有的財產秩序,也剝奪了買受人主張房屋的權利。
其次,從執行規定分析買賣合同的效力。
《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協助執行若干問題的通知》(2004年2月10日通過)第21條:「已被人民法院查封、預查封並在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了查封、預查封登記手續的土地使用權、房屋,被執行人隱瞞真實情況,到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抵押、轉讓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確認其行為無效,並可視情節輕重,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現在法院的查封都是登記的,被執行人也不太可能隱瞞,登記部門更不能擅自辦理登記,若這種情況發生,則要追求其法律責任,該規定明顯帶有行政管理的色彩。而且該規定只是明確登記行為無效,沒有規定轉讓合同也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2004年10月26日通過)第二十六條:「被執行人就已經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所作的移轉、設定權利負擔或者其他有礙執行的行為,不得對抗申請執行人。第三人未經人民法院准許佔有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或者實施其他有礙執行的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解除其佔有或者排除其妨害。人民法院的查封、扣押、凍結沒有公示的,其效力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該規定明確了被執行人的轉讓行為不得對抗申請執行人,法院的查封沒有公示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其實該規定的基礎都是轉讓合同是有效的,若無效就不可能對抗第三方,而且本條的規定也取代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賣人民法院查封房屋行為無效問題的復函》。
最後,從物權法分析買賣合同的效力。
《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通過)第十五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物權法明確了合同是否有效依據合同法等規定,不登記不產生物權,也不影響合同的效力。物權法的出台,明確了合同效力與物權登記無關。最典型的規定是抵押權,原來規定抵押不登記,抵押合同無效,但是物權法規定抵押不登記只是抵押權無效,抵押合同還是有效的。
購買查封房屋的轉讓合同應該是合法有效的,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只是房地產登記機關不受理轉移登記,所以買受人也要注意不能取得所有權的風險。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Ⅳ 罵人是家庭暴力嗎
經常性謾罵算家庭暴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中:
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於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
(5)最高人民法院奚擴展閱讀:
遭遇家暴自我保護方法:
2016年3月1日起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後,應當給予幫助、處理」。
受害人還可向公安機關求助。「公安機關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後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鑒定傷情;若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還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向法律援助機構尋求法律援助。
遭遇家庭暴力後要及時保存證據,包括證人證言、報警記錄、告誡書(公安機關出具,記錄實施家暴的事實陳述,以及不得再實施家暴的警告等)、驗傷報告(法醫鑒定或醫院診斷證明、病歷等)、書證、視聽資料、悔過書(施暴者寫的保證書、懺悔書、承諾書)等。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網路-家庭暴力
人民網-遭遇家暴 你可以自我保護
Ⅵ 關於購買法院拍賣的樓房有什麼注意事項越詳細越好
首先,介紹一下房屋拍賣的流程
1、拍賣前,查封房屋
2、拍賣前,評估房屋
3、第一次拍賣(拍賣不動產,應當在拍賣十五日前公告)
⑴競買人應當於拍賣前向人民法院預交保證金。申請執行人參加競買的,可以不預交保證金。保證金的數額由人民法院確定,但不得低於評估價或者市價的百分之五。
⑵人民法院應當在拍賣五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已知的擔保物權人、優先購買權人於拍賣日到場。
⑶拍賣時無人競買或者競買人的最高應價低於保留價,到場的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申請或者同意以該次拍賣所定的保留價接受拍賣財產的,應當將該財產交其抵債。
4、第二次拍賣
拍賣時無人競買或者競買人的最高應價低於保留價,應當在六十日內再行拍賣。
5、第三次拍賣
對於第二次拍賣仍流拍的不動產或者其他財產權,應當在六十日內進行第三次拍賣。
6、變賣
第三次拍賣流拍且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拒絕接受或者依法不能接受該不動產抵債的,人民法院應當於第三次拍賣終結之日起七日內發出變賣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內沒有買受人願意以第三次拍賣的保留價買受該財產,且申請執行人、其他執行債權人仍不表示接受該財產抵債的,應當解除查封、凍結,將該財產退還被執行人,但對該財產可以採取其他執行措施的除外。
7、所有權轉移
不動產拍賣成交或者抵債後,該不動產自拍賣成交或者抵債裁定送達買受人或者承受人時起轉移。通常需要法院出具裁定書等,到房屋所在地的交易中心辦理產權過戶。
所謂保留價,是出賣人在委託拍賣時提出的拍賣最高應價達不到該價格應停止拍賣的價格,它是出賣人維護自己利益的保證手段。拍賣保留價是指拍賣標的拍賣成交價應達到的最低價格基數。司法拍賣應當確定保留價。拍賣保留價由人民法院參照評估價確定;未作評估的,參照市價確定,並應當征詢有關當事人的意見。人民法院確定的保留價,第一次拍賣時,不得低於評估價或者市價的百分之八十;如果出現流拍,再行拍賣時,可以酌情降低保留價,但每次降低的數額不得超過前次保留價的百分之二十。
其次,介紹房地產拍賣的注意事項
了解清楚拍賣房屋的所有稅費。
拍賣房屋的付款方式如何?通常都要求一次性付款,而且付款時間比較緊。
房屋是否包括裝修及傢具家電,奚律師代理過的拍賣案件中,有分開拍賣的。
房屋是否有人居住使用?居住的是什麼人?是否可以清退?如何清退?
房屋是否有戶口?
房屋是否有注冊公司?
房屋是否是凶宅?
房屋的風水如何?有些人比較在乎。奚律師代理的拍賣案件中,遇到過一套房屋,前後三位房東,都很倒霉。
房屋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尤其是漏水等。
房屋的相鄰關系如何?
房屋有無物業費、水電費、燃氣費等?
房屋有拖欠工程款?
中介介紹的拍賣房源,中介費如何處理?
主要的法律依據:
2004年8月28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2004年10月26日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法釋[2004]16號
2005年7月8日通過,《上海法院委託拍賣工作補充規定》,滬高法[2005]211號
2010年8月16日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委託評估、拍賣工作的若干規定》,法釋〔2011〕21號
2012年8月31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九號
2013年6月28日頒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房地產調控政策下人民法院嚴格審查各類虛假訴訟的緊急通知》,法明傳[2013]359號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房地產拍賣若干問題的解答》,滬高法執〔2013〕49號
2015年1月30日頒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5〕5號
2014年12月29日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