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一致法官

一致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2-26 02:28:17

⑴ 開庭時,律師法官的責任一致嗎』誰的更重要些

不一致,律師為自己的委託人服務,不違法就可以,不需中立,法官必須中立,不為哪一方服務。
在法律職業中,法官律師同等重要,但在法庭上,以法官為中心,尤其是在大陸法系中(中國就是)。

⑵ 證據與事實不一致,法官會尊重事實判案嗎

法院在審理案件的時候,會依法核實相關證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同時,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八條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⑶ 怎麼看待英國最高法院11名法官一致判定,約翰遜關閉議會違法呢

這事表明政府首腦和國會之間的激烈斗爭漸趨白熱化,反映了英國政壇內部在脫歐問題上的深刻矛盾,這恐將使得英國的脫歐之路變得更為困難。

8月末,英國首相約翰遜提出讓議會於9月10日休會直至10月14日的請求,並得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這樣一來,在最後脫歐期限間,議員們議事時間大為減少,首相推行自己的政策議會干預的可能性變小。

目前,英國政壇發生的這件事情,對英國脫歐的進程會產生何種影響還不清楚。無非以下四種情況:約翰遜辭職,延期脫歐,達成脫歐協議,或無協議脫歐。究竟情況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⑷ 民事當事人給律師說的不一致法官會么判

法院庭審時,當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出庭陳述意見,出示證據,進行法庭辯論等。但離婚案件當事人,除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以外,必須出庭,如有特殊原因確實無法出庭的,要提交書面意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 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律師與當事人的關系:委託代理關系,律師接受當事人的委託,依據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律師與法院的關系:律師與法院的關系是協作關系,在律師的協助下更好,更快的辦理案件,實現公平正義。

⑸ 在法院庭審中,前後意思表達不一致,法官如何取捨

  1. 在法院庭審中,前後意思表達不一致,法官會結合證據材料及價值判斷進行取捨。

  2. 不管是民事、刑事還是行政類案件,庭審過程中,各方當事人原則上均從對己方有利的角度進行陳述或辯解,所以出現前後意思表達不一致是正常的。此外,也存在書記員記錄或同步語音翻譯錯誤的客觀情況,如果當事人或代理人不認真核對筆錄內容即簽字,也會出現前後意思表達不一致情形,這就需要結合客觀證據以及各方意思表達的切合點還原案件事實。

  3. 前後意思表達不一致所產生的法律後果在不同案件中也不一樣。對民事案件來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規定,「一方當事人對於另一方當事人主張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經審判人員說明並詢問後,其仍然不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視為對該事實的承認。」而對刑事案件來說,法官一般會傾向於原筆錄記載的內容,如果庭審中前後意思表達不一致,有可能會被認為是避重就輕、不如實供述等,那麼對應的自首、認罪認罰等法定減輕、從輕情節在量刑幅度上會被限制,甚至直接不予認定。

  4. 總之,法官取捨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達到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效果。

⑹ 法官最終判決和說的一致嗎

這個一般是出入不大,判決的最終結果需要法院的合議庭來共同裁決,不是一個的判斷就可以來判決的。

⑺ 法院傳票上的法官和庭審時法官不一致,我沒有事先得到通知

1、首先你得弄清哪個是法官,哪個是書記員;
2、更換法官沒有禁止性規定,如果您想對現任法官申請迴避是您的訴訟權利,但須有正當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⑻ 法院開庭審理法官與判決書法官不一致

首先,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版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權決書內容包括: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其次,如果當事人認為法院的審理程序有問題的,可以向本院或者檢察院反應相關情況。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十四條 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⑼ 證據與事實不一致,法官會尊重事實判案嗎

你說的事實,有什麼證明呢

⑽ 法官判決和起訴人的訴求不一致法官是什麼行為

那要看不一致多少,有時候當事人的訴求並不是很准確,法官是可以作出一定的修正的。

熱點內容
楊紫烜經濟法第六版 發布:2025-05-20 00:47:11 瀏覽:22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 發布:2025-05-20 00:15:21 瀏覽:448
口頭協議有保人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00:15:13 瀏覽:819
2017年經濟法變化 發布:2025-05-20 00:13:54 瀏覽:74
范冰冰的魔法學院下載 發布:2025-05-20 00:12:13 瀏覽:391
朋友之間喝酒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19 23:50:09 瀏覽:297
道德模範宣傳語 發布:2025-05-19 23:38:01 瀏覽:595
社團部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9 23:25:57 瀏覽:884
根據民法典第一 發布:2025-05-19 23:21:16 瀏覽:950
美國立法禁止 發布:2025-05-19 23:15:45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