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採用證據

法官採用證據

發布時間: 2022-02-26 15:09:12

法官判案的依據,是以事實為依據還是以證據為依據

你說的這兩個選擇其實不矛盾。在法院,能夠用證據證明的事實才叫事實。所以,法院的判決是以用證據證明的事實為依據的。

㈡ 法官如何認定證據

個人認為:
法官斷案對於證據方面主要是看證據和案件的整個過程的關聯性、合法性以及證據的效力以及作用!各個證據之間的關系、相互有無矛盾、能否互相佐證,證據屬性及證明力大小,間接證據能否形成證據鏈及每個證據在證據鏈中的地位、作用等,綜合所有證據情況再認定證據的證明效力。
下面都是摘自的內容。
法官在行使司法裁判權時,必須重證據,重事實。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要用證據和事實說話,離開了必要的證據和事實,就無法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證據和事實是適用法律的基礎。
長期以來,在審判工作中,由於受職權主義和過分強調判決追求絕對真實等觀念影響,在審理過程中我們希望法官窮極一切證據,認真調查取證,要把每一個案件的事實查清,證據搞准。從理論上講,法官應當努力追求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相一致,要盡可能地發現或揭示客觀事實,這種要求和期望本身是不錯的。
但問題的客觀事實和法律事實畢竟是不一樣的。因為任何案件都是發生在過去的、是對已經產生爭議或紛爭的事實進行事後認定。法官所面臨的案件事實已經「成為過去」,這些發生在過去的具體事件不可能完全再現或復原,且該具體事件也不可能通過科學實驗的方法來加以證明。這一事實只有親歷者和目擊者知曉,而親歷者和目擊者作為一個有情感的人,由於受各種利害關系以及自身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往往也不一定就能如實地、客觀地陳述已經發生了的事實,甚至出於某種利益考慮,會對這些事實進行違心的陳述或故意歪曲。作為法官而言,既不在現場,也無法將時光倒轉得知當時的客觀真實情況,法官無法將昨天情景重現。
因此,法官所認定的事實,就只能是運用基本的因果關系、辨證關系和邏輯推理等方法,以及依靠法官自身的社會經驗,對訴訟中雙方當事人提供的那些靜態的、凌亂的、孤立的和不完整的證據,按照事物發展一般規律以及基本的邏輯推理規律進行綜合,並根據內心確認為有效的證據,進行頭腦思維加工,最後建構起一個基本上「合情合理」 的、符合一定邏輯發展軌跡的法律事實。法官的基本職責和任務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使構建出來的法律真實為社會公眾所認可和接受,以期大致重現客觀事實。
在適用法律的過程中,證據是決定客觀事實真偽的基礎,沒有證據證實的事實是不能作為法院判決依據的,法官採用的證據必須是經過庭審舉證、質證、認證的證據,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也可以這么說,證據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的基石,證據的嚴謹性、邏輯性、關聯性成了法官認定案件事實的關鍵,作為法官,我們只能從已有的證據中發現事實,只能考慮從證據推導出的案件事實,只能考慮這些事實在法律上是否具有合法性。法官最後提交的也應該是一份層次清楚,論述嚴密,說理充分,准確無誤的判決書,應該是充分反映了當事人雙方舉證、質證全過程,並對每一項訴訟請求是否支持及其依據,援引的法律條文准確、清楚的判決書,離開了證據來談事實,等於在建造空中樓閣。
所以,實際發生的事實往往不被等同於法律上的「事實」,法庭上的事實只是被法庭上的證據證明了的情況,是通過法律認定後得出的法律事實,它也許是真實的事實再現,也許是不能真實反映客觀真實的假象。在我看來,法官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其對案件事實方面的把握要比其他人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更准一些。這個高和准就表現在:法官對事實的判斷應該是質疑的,要保證我的質疑得到認定,要確認有這種事實存在,必須靠證據說話,用證據來驗證。法官對事實的認定必須是最佳的、最具權威的,這種權威性表現在法官必須能夠吸收或反駁其他一切人的判斷,他人的判斷可能是片面的、或只涉及了一些事實片段,而法官對事實的判斷必須是全面的、能形成一個事實體系。所以,法官考慮的事實只能是該證據推導出的案件事實,只能是這個事實在法律上具有了合法性。

㈢ 法官判案主要依據證據還是要看開庭時律師的辯論

法官判案是基於證據表現的事實。律師的作用在於,對對方證據的攻破,影響法官斷案的依據。這兩者是相輔相容的。

㈣ 法院庭審中,法官只採取原告的證據,背告沒有一樣該怎麼辦

根據你的敘述是被告缺席庭審法官會根據原告的證據做出不利於被告的判決被告自以為聰明實際上很蠢

㈤ 法官採納證據都有哪些規定

為保證人民法院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公正、及時審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法官採納證據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㈥ 民事訴訟法官採用了非法獲取的證據什麼辦包括法官在內一起上訴嗎

對一審判決不服,不能連承辦法官一起上訴。
無論法官是否採信了非法證據,法官都不是案件的當事人,都不能將法官作為被上訴人一起上訴到二審法院。
一審法官即使判錯了,有二審法官來糾正。
即使法官貪污受賄,也是由紀委監委調查處理。

㈦ 法官判案的依據,是以事實為依據還是以證據為依據

可法官告訴我的是:因為浙江省還沒有先例!所以不能依據法律。一樣的,法律對於「有錢有權的人就是特權」,它只是對普通老百姓形成約束。

㈧ 法院判決,法官不採用完整證據鏈,而是根據不完整證據和猜測判案,可不可以追究他的法律責任

法官在用偽證,推翻真實證據

㈨ 民事訴訟法官採用了非法獲取的證據什麼辦

證據是如何非法獲取的,非法程度如何都會影響法官是否採納

㈩ 法官對證據採納的規定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中把證據分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電子數據、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等,明確規定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並且要求當事人對自已的主張,要自已提出證據證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熱點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 發布:2025-05-20 00:15:21 瀏覽:448
口頭協議有保人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00:15:13 瀏覽:819
2017年經濟法變化 發布:2025-05-20 00:13:54 瀏覽:74
范冰冰的魔法學院下載 發布:2025-05-20 00:12:13 瀏覽:391
朋友之間喝酒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19 23:50:09 瀏覽:297
道德模範宣傳語 發布:2025-05-19 23:38:01 瀏覽:595
社團部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9 23:25:57 瀏覽:884
根據民法典第一 發布:2025-05-19 23:21:16 瀏覽:950
美國立法禁止 發布:2025-05-19 23:15:45 瀏覽:499
找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發布:2025-05-19 22:58:32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