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進法官
生活在社會上
難免相識、熟悉
但各負其責,律師是為委託人服務
法官是維護社會公平
對法院的判決不服可以上訴,對律師服務不滿意,可以再找律師
B. 關於法官的詩詞
【篇一】
深知身份 便有成群結隊的目光
選擇你們依崇你們
本來你們相貌平平
你們的魅力讓你們的一生
坦然成天平的投影
也許這是忠誠的啟示
代價如此高昂 不期而遇
痛苦的風仍然習慣把你們閱讀成歡悅幸福的雨仍然時時把你們譜寫為悲愴於是你們的智性都是高品位的詩與歌你們的形象驟然動人
之後 地平線很自然延伸了背景
經過一個季節又一個季節的流轉
你們的愛戀、 嚮往以及憎惡的一切
重構了你們的空間
經過一雙眼睛又一雙眼睛的交替
人世間不同的表情走近你們
而你們總在那個位置
一個姿勢 衡量所有來者
作為整體或個人 你們註定
站在太陽面前不知疲倦地
奇跡般亮出身份的圖騰
比過青山 比過綠水
如實抵達
生命深處的寧馨
【篇二】
執法為民保平安
勞至期頤亦不甘。
鞠躬盡瘁比春蠶
辛勞籌鑄好河山。
C. 中國詩詞大會 第十期 里邊有個是5句宣誓愛情的和一個6句宣誓愛情的詩
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
【作者】佚名 【朝代】五代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D. 有兩句唐詩叫什麼九天開闔什麼宮闕,什麼萬國來朝什麼皇旒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唐代:王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譯文:
戴紅巾報時官手執更籌報曉,更衣官才給皇帝送上翠雲裘。
九重的皇宮打開了金紅宮門,萬國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日光初照遮陽的掌扇在晃動,香煙繚繞黃袍上面綉龍飄浮。
早朝結束還須為皇帝寫詔書,佩玉叮當賈至回到鳳凰池頭。
注釋:
絳幘:用紅布包頭似雞冠狀。雞人:古代宮中,於天將亮時,有頭戴紅巾的衛士,於朱雀門外高聲喊叫,好像雞鳴,以警百官,故名雞人。曉籌:即更籌,夜間計時的竹簽。
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翠雲裘:飾有綠色雲紋的皮衣。
衣冠:指文武百官。冕旒: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的禮冠。旒:冠前後懸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這里指皇帝。
仙掌:掌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宮中的一種儀仗,用以蔽日障風。
香煙:這里是和賈至原詩「衣冠身惹御爐香」意。袞龍:猶卷龍,指皇帝的龍袍。浮:指袍上錦綉光澤的閃動。
五色詔:用五色紙所寫的詔書。
E. 唐詩:鏘進酒全文
將進酒
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願醒/不用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F. 有一首關於屈原的詩詞,其中有這樣兩句「讓高tao來作證,讓五帝來評判」,想不起來名字和全詩了,求助
【令五方之帝辨析刑書條文,
告六宗之神對證控罪之詞。
使山川之神備用陪審,
命皋陶作法官裁決曲直。】
我看了九章的譯文,覺得應該是以上一段。
此為屈原的九章之一惜誦,其中第二段譯文如上,附上網上的原文與譯文。
————————————————————————————————————————
九章之一 惜誦
【作者:屈原】
【年代:先秦朝\代】
【詩文】: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竭忠誠而事君兮,反離群而贅肬。
忘儇媚以背眾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與行其可跡兮,情與貌其不變。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遠。
吾誼先君而後身兮,羌眾人之所仇也。
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仇。
壹心而不豫兮,羌無可保也。
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賤貧。
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
患何罪以遇罰兮,亦非余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巔越兮,又眾兆之所咍也。
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也。
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鬱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
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吾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
「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懲於羹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
猶有曩之態也。
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
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鯀功用而不就。」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
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
設張辟以娛君兮,願側身而無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離尤。
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
欲橫奔而失路兮,蓋志堅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結而紆軫。
擣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
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
恐情質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矯茲媚以私處兮,願曾思而遠身。
【注釋】:
題解:詩人以惋惜的心情陳述過去的事情,估計是詩人被讒見疏後最早的作品,敘述了詩人忠不見用的悲憤和苦悶。
懷著悼惜進諫表達憂憫之忱,
發憤抒發我的一腔衷情。
如果我所說的不是出於忠誠,
可以指著蒼天來為我作證。
令五方之帝辨析刑書條文,
告六宗之神對證控罪之詞。
使山川之神備用陪審,
命皋陶作法官裁決曲直。
竭盡忠誠以服務於國君,
反而遭受擯棄被視為贅疣。
忘了儇薄諂媚而與眾人相背,
等待著明君可能的知己之求。
我的一言一行都有跡可尋,
內情與外貌也難以改變。
觀察臣下沒有比國君清楚的,
因為他的證驗真切不遠。
我的道義是先思君而後思己,
結果遭到眾人的怨恨。
專心思君而沒有其他雜念,
還是被眾人視為仇人。
一心一意沒有猶豫,
遂至不能明哲保身。
急切親近國君沒有其他念頭,
這又成了招惹禍患的緣因。
思君沒有誰比得上我的忠貞,
輕忽了忘卻自身現已賤貧。
服務於國君決無二心,
但暗昧不知道取寵的門徑。
忠心耿耿何以有罪受罰?
這本不是我心中所認得清。
行為不合流俗因而顛蹶,
又惹眾人的嘲笑譏諷。
紛紛不斷地遭受責難誹謗,
巧言加罪令人無法解釋冤屈。
情緒低沉壓抑不能上達,
又受人蒙蔽而無處表白陳述。
心中愁悶我失意徬徨,
又沒有人察知我的胸中之情。
紛煩的言語固然不能封寄,
願意陳說心志卻無路可尋。
退隱時靜默無言沒人知道,
前進時號叫呼喊沒人聽見。
再加以失意的煩亂迷惑,
心中郁悶昏沉十分惘然。
過去我曾夢見上了天庭,
我的靈魂行至半路無法前進。
我使主殺罰的厲神占夢,
占詞說:"你有中正之道而無偏頗之行"
"結果是危險獨立遭遇異樣?"
他說:"國君可思念而不可仰仗。
所以眾口詆毀會把金子熔化,
你只不過這樣而遭到了禍殃。
"受了滾湯的燙見冷盤要吹氣,
你為什麼不改變你的主意?
想找個梯子爬到天上去,
這仍是舊的想法老的脾氣。
"眾人驚駭你的作為與你離心,
又怎樣對待這些跋扈之人?
事君的目的相同方法卻大異,
又怎樣應付這些跋扈之臣?
晉太子申生本來非常孝順,
父親聽信讒言就對他不喜歡。
行為剛直而不能寬和,
鯀治水的功業就沒法完滿。"
我曾聽說做忠臣要招來嫉怨,
心懷輕忽以為言過其實。
九次手臂骨折自己也成良醫,
我如今才知道確有此事。
他們把短箭裝好對著天空,
他們把網子張開對著地頭。
設置圈套來欺騙國君,
願側身遠避也無處可投。
想留連徘徊一下以求進用,
恐怕增加禍患有罪要受。
想高高飛去遠遠棲止,
國君豈不又會說你為何要走?
想放足奔行不管迷失道路,
但志向堅定不忍違背初衷。
好似背與胸被剖開前後都疼,
內心郁結而隱隱作痛。
舂細木蘭並揉碎蕙草,
又精磨大椒充當食糧。
播種江離培植菊花,
願到了春日作干糧噴噴香。
恐怕情之所鍾終不見信,
所以要鄭重申說表明己意。
舉示了這些美德而守正獨處,
願反覆思量引身遠離。
G. 陶淵明的詩被收錄進了唐詩三百首嗎
有
詩詞網-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