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最高法院案例
㈠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與美國的聯邦最高法院的判例有何不同為什麼會有
中美兩國的法系不同
中國是大陸法系
美國是判例
中國按照條文
美國是按照先例
如果想更多了解的哈 建議看一下法理學
㈡ 美國最高法院案例列表是什麼意思 《西語助手》西漢
「美國最高法院案例列表」是由美國最高法院判決的案例列表。但列表並非收錄了所有該院的判內例容。
著名的有:
1795年 美國訴皮特斯案(United States vs Peters)
1878年 雷諾茲訴美國案(Reynolds vs United States)
1914年 維克斯訴美國案(Weeks vs United States)
1996年 美國訴維吉尼亞州案(United States vs Virginia)
1999年 瓊斯訴美國案(Jones vs United States)
2000年 美國訴花花公子娛樂集團案(United States vs Playboy Entertainment Group)
㈢ 為什麼聯邦最高法院能通過判例而立法
英美法系的主要特點是注重法典的延續性,以判例法為主要形式。
判例法是內英美法系國家的主要容法律淵源,它是相對於大陸法系國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判例法的來源不是專門的立法機構,而是法官對案件的審理結果,它不是立法者創造的,而是司法者創造的,因此,判例法又稱為法官法或普通法。
判例法的基本思想是承認法律本身是不可能完備的,立法者只可能注重於一部法律的原則性條款,法官在遇到具體案情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和法律條款的實質,作出具體的解釋和判定。其基本原則是「遵循先例」,即法院審理案件時,必須將先前法院的判例作為審理和裁決的法律依據;對於本院和上級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所處理過的問題,如果再遇到與其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在沒有新情況和提不出更充分的理由時,就不得做出與過去的判決相反或不一致的判決,直到將來某一天最高法院在另外一個同類案件中做出不同的判決為止。
判例法制度最早產生於中世紀的英國,目前美國是最典型的實行判例法的國家。
㈣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大案
1.馬伯里訴麥迪遜案(1803)-----確立司法審查制度2.達特茅斯學院訴伍德沃德案(1819)
3.馬卡洛訴馬里蘭州案(1819)
4.吉本斯訴奧格登案(1824)
5.斯科特訴桑弗特案(1857)
6.從梅里曼案到米利根案
6.益和訴霍普金斯案(1886)
7.北方證券公司訴美國案(1904)
8.有關勞工權益的數個案例
9.有關向國旗致敬和《效忠誓詞》的數個案例
10.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裔美國人被拘留案
11.布朗訴托皮卡教育管理委員會案(1954)
12.恩格爾訴瓦伊踏案(1962)
13.貝克訴卡爾案(1962)
14.吉迪恩訴溫賴特案(1963)
15.《紐約時報》公司訴薩利文案(1964)16.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1966)----確立米蘭達規則
17.羅訴韋德案(1973)
18.美國訴尼克松案(1974)
19.加州大學董事會訴巴基案(1978)
20.德克薩斯州訴約翰遜案(1989)---確立美國人可以焚燒美國國旗
21.羅德尼.金訴洛杉磯市警察局案(1992)
22.橄欖球明星辛普森涉嫌殺人案(1995)
23.布希訴戈爾案(2000)
24.美國訴微軟案(2001)
㈤ 美國最高法院一般審理什麼案件
這幾年來,最高法院審理案件的數量大約在每年75起左右,這與其他國內家法院每年審理案件的數量大容致持平。美國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責任是裁決涉及憲法解釋問題的案件,判定某項法律或政府行為是否違憲。通過篩選,他們只會選取80個左右的案件進行審理。具體分為以下三類:
(一)下級上訴法院關於案件提供了與聯邦法律相矛盾的解釋
(二)涉及美國憲法的案件,即能對憲法產生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具有偉大國家意義的案件
㈥ 1980到2000美國最高法院判決案例詳細的,在哪裡可以查到。急
網路上面暫時還沒有,你去書店問問應該能買得到
美國最高法院案例匯編:U.S. Supreme Court Decisions
㈦ 《憲法的精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00年經典判例選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憲法的精神》(鄧海平)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T8esaQy2i7_-BTWzKriUJQ
書名:憲法的精神
作者:鄧海平
譯者:鄧海平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10-1
頁數:449
內容簡介:聽說,有位律師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在大學里所受的法學教育:「我學的那點東西早已經還給老師了。」無論我們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想從事法律教育的人可能都會有點兒坐不住的感覺,這倒不是說法律教師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強烈職業榮譽感的共同體,而是說恐怕每個教師都會害怕自己的學生某一天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時代在變化,知識也在更新,法律在修改,可我們傳授給學生的是什麼呢?我們傳授什麼樣的東西,才不至於讓學生在多年之後有「全都還給老師了」的感覺呢?看來,在給學生講授那些可變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條文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傳授給學生一些不易改變的法理。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法理」絕不是我們在法理學教科書里學的那些東西,而是滲透於法律、支撐法律的「道理」。這樣的法理往往不是在「法理學」課堂上學到的,而是在部門法的課堂上學到的。
在民法傳統的法律教學中,對法律概念和法律規則的分析和注釋一直是探索法理的重要方法。這樣的「法理」往往是由立法者抽象出來的普遍之理。當法律運用到具體案件中的時候,由於每個案件的具體案情、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書本上的普遍法理往往不能解決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對於法律職業者而言,真正的法理不是抽象的道理,而是針對具體案件的道理——畢竟,從事法律職業的律師、法官和檢察官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具體的案件。如此,這些年來法律教育中一直在呼籲引進美國的「案例教學法」(casemethod)。然而可惜的是,我們對「案例教學法」的理解卻一直處於某種誤區之中,以為「案例教學法」是在講授法條的時候增加一些具體的案例,由此增加對法條的形象化和具體化理解。這倒頗有些像現在媒體中流行的「以案說法」。
真正的「案例教學法」建立在判例法的基礎上。「案例教學法」是從具體案例的法律推理過程中,找出法官所發現或者公布的法律原則和規則。正是在這些案例中,我們發現:可能法律規定沒有變,案件針對的具體問題也沒有變,然而也許是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甚至是法官個人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會導致法律推理的變化,最終決定了法律判決的變化。因此,從判例法中,我們找到的不是普遍的抽象的法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在具體的案件中體現的從來都是辯證的法理。這種辯證的法理所堅持的不是形式正義,而往往是實質正義。在「判例教學法」中,重要的不是所謂的正確的答案,它關心的不是最後判決的勝負,而是法律推理過程。由此,我們才能理解普通法法理學中諸如「技藝理性」、「實踐理性」這樣的核心概念,才能理解波斯納的實用主義法理學:在仔細閱讀美國憲法判決之後,怎麼還能相信法律具有科學客觀性這樣的說法呢。
因此,「判例教學法」真正教給學生的不僅是具體的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這種法律推理的技藝;法律概念、法律規則、法律原則和法律學說不過是為法律推理准備的工具箱而已。當然,法律推理技術也可以說是一種知識,但那是一種「know-how」的知識,而不是「know-what」的知識:你腦子里記住了一百種法律解釋的方法可能都不會進行最簡單的法律解釋。這種「know-how」的知識必須親身演練,就像理科生不斷地做練習題才能使得定理公式爛熟於心一樣,法律推理技術也只有考反復研習不同的經典判決才能心領神會。
㈧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近兩年有沒有什麼影響比較大的案件
您好,最近美國聯邦法院比較關注的是 美國的醫療保障改革問題。 因為美國共和黨正在企圖通過法律途徑來廢止民主黨通過的醫改法案。
㈨ 憲法經典案例之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聯邦制的塑造
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聯邦制的塑造
——以馬丁訴亨特承租人案和麥卡洛克訴馬里蘭州案為例
李曉兵
美國是聯邦制的發源地和創始國,其憲法文本和修正案中不少的條文的內容涉及到縱向的聯邦和各州之間的分權,最為基本的規定是憲法第一條中關於國會立法權的列舉和各州不得行使的各項權力的禁止,而憲法第十條修正案中則規定:憲法未授予合眾國、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由各州或人民保留。這一些條文為美國的聯邦制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此外,聯邦製作為美國憲法的基本原則還體現在其他的各個方面,比如憲法第六條宣告聯邦憲法和法律至上,聯邦總統的選舉經過各州的選舉團選舉產生,聯邦國會兩院制的確定,聯邦憲法的批准和修改程序要經一定數量州的批准,聯邦法院體系和各州法院體系的分立等等。從美國政治制度的發展過程來看,其聯邦制的確立和完善並不僅僅限於憲法文本規定和修正案本身,其中重要的一環來源於其聯邦最高法院對於聯邦制運行過程中各種基本問題的澄清和創造性的解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如果說憲法文本是美國聯邦制的靜止規定的話,那麼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是其聯邦制積極的塑造者。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建立之初面臨著兩個重要的使命:一個是樹立自己的權威,這主要是通過解釋法律和憲法攫取到司法審查權,進而挾憲法以自重,實施違憲審查;另外一個是就是塑造聯邦,這一項使命的偉大意義一點也不亞於前者,這可以說是挾憲法以令諸侯,逐漸的削弱州權至上的觀念,一步步地建立聯邦的大廈。
本文就以馬丁訴亨特承租人案和麥卡洛克訴馬里蘭州案為例來對聯邦最高法院在美國聯邦制形成中的作用和和貢獻進行分析,並對法院的角色進行初步的探討。
。。。。。。
㈩ 歷史上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了哪些經典判例
歷史上,美國法院做了很多經典的判例,就比如說在林肯做總統的時候,美版國的法院就彈劾過權林肯總統,因為林肯私自做過一些決定,真的是讓我非常的驚訝,因為我的印象之中,美國的法律是低於總統的,但是卻能夠彈劾總統,真的是讓我不能夠理解,難道是因為民主的原因要和總統也要打一架,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所以歷史上出現過這樣的事例真的是非常的著名,在那個時間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