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判決賠償金

法院判決賠償金

發布時間: 2022-03-13 02:40:33

法院判處的民事賠償金怎麼交

一、民事訴訟賠償金怎麼給

通常情況下法院判決是需要根據原告提交的證據,以及雙方之間的過錯程度來確定具體的賠償數額。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精神撫慰金在沒有構成傷殘的情況下,法院是不會支持的。另外,訴訟費一萬元以內的只需要繳納五十元,所以,可以直接按照你所列項目進行主張。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單獨民事訴訟的區別

(一)二者在訴訟風險方面的區別

一是人民法院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不收取訴訟費,這是其最大優點,即當事人避免了因預先支付訴訟費用而帶來的風險。民事訴訟要預交訴訟費,同時要承擔「誰敗訴誰承擔訴訟費」的後果。二是單獨提起民事訴訟一般是在六個月內宣判,而附帶民事訴訟一般同刑事案件一並審判,在受理後二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這就遠比民事訴訟審理期限短,且簡便快捷,效率較高。三是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告人對犯罪事實及罪名無異議的,為了取得被害人諒解,一部分被告人願意賠償被害人各項經濟損失,爭取從輕處理。

Ⅱ 法院判決後發現怎麼就拿不到賠償金了

交通事故法院判決賠償金拿不到,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Ⅲ 法院判決的賠償金可以直接給原告嗎

法律分析:可以,賠償款到了法院賬上後,總的原則是法院應該及時該賠償款轉交給原告或執行申請人。但是,如果根據法院內部財務規定,在一個月內有統一向當事人支付執行、履行款時間的,則也應該按照法院所規定的時間去領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Ⅳ 法院判決賠償金有效期

具體什麼時候能拿到錢,要看法院的執行力度以及被執行人是否有財產;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如果基層法院執行不作為,可以半年後申請提級執行。
法律分析
法院判決書下來後,僅是從法律上確定了你的權利,至於法院領取賠償金時間要看對方的經濟狀況、法院的執行情況等具體情況的。如果是自動履行比較快,不履行的可以申請法院執行一般需要3個月。如果存在保險公司需要支付的情況,一般會在判決書生效後一兩個星期之後就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給付賠償金還是挺快的;如果是自然人或者其他單位的話,對方還是不給,需要在對方簽收判決書,再過十五天上訴期,加上法院確定的給付期限,才可以向法律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申請後,還要看對方的經濟條件而定。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五日內提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Ⅳ 法院開庭判決賠償後,賠償金什麼時候可以拿到

1、法院開庭判決賠償後,判決生效,對方拒絕履行,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
2、如果法院在有被執行人財產線索的情況下,6個月還未執結,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3、法律依據: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
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
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2)《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 第二百二十六條【向上級法院申請執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Ⅵ 法院開庭判決賠償後,賠償金什麼時候可以拿到

判決書下來了還要多久可以拿到賠償款

1、具體什麼時候能拿到錢,要看法院的執行力度以及被執行人是否有財產;

2、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

3、如果基層法院執行不作為,可以半年後申請提級執行;

4、法律依據: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

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

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華律網

2)《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二百二十六條【向上級法院申請執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民事訴訟,判決書下來需要多久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判決生效後,兩年內申請執行。

判決書下來後。不服判決該怎麼辦

可以向法院提出上訴,注意,有時間限制,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判決書上應該也說明了。

Ⅶ 法院判決的賠償金不給咋辦

法律分析:如果法院判下來,那人不給賠償,當事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報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錢債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支付。

Ⅷ 法院判決的賠償金怎麼支付

法律分析:主要看是判決還是調解,如果是判決,賠償款一般會打到法院的賬戶上,再通知當事人去領取。現在的法院一般採取轉賬的方式支付款項,但也有少數的法院使用支票。通過轉賬方式支付的一般直接轉到當事人賬戶,很少轉到委託代理人賬戶中。調解的情況下可約定轉入的賬戶,可以是當事人的,可以是律師的,可以是當事人提供的其他人的賬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Ⅸ 法院判決的賠償金可以分期嗎

法院判決賠償錢能否分期付要看對方是否同意的。
如果對方同意的,則可以分期付款;如果對方不同意的,則仍應該按照判決所確定的日期內和方式付款。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必須履行生效的法院判決,如果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根據民訴法的規定,當事人在執行中也可以達成協議進行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法院可中止執行,如果不履行和解協議的,法院可恢復原判決的執行。如果民事賠償責任人不能一次性賠償所人款項的,經雙方協商同意的,責任人可以分期給付民事賠償款項。
法院判決後,如果對方申請了強制執行,在法院的主持下,也可以和申請人達成協議,分期付被執行款項。如果有能力執行,且法院不準許,則不能分期付執行款項。暫時沒有執行能力的,法院一般都會准許和申請人簽訂執行協議,分期付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第二百四十二條 法院有權採取執行措施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熱點內容
2014年勞動法產檢規定 發布:2025-05-14 14:30:21 瀏覽:778
勞動保障豁察條例 發布:2025-05-14 14:29:50 瀏覽:955
駐村法律顧問的待遇 發布:2025-05-14 14:27:55 瀏覽:495
勞動法里曠工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14 14:24:07 瀏覽:579
經濟法的基本構成 發布:2025-05-14 14:13:02 瀏覽:521
崇信法院馮年 發布:2025-05-14 13:58:37 瀏覽:736
人民法院兩會工作報告 發布:2025-05-14 13:57:28 瀏覽:330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是法律嗎 發布:2025-05-14 13:49:52 瀏覽:167
歷城法院韓紅 發布:2025-05-14 13:49:51 瀏覽:364
煙台市十大傑出律師 發布:2025-05-14 13:37:04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