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律師規范

法官律師規范

發布時間: 2022-03-13 11:03:40

㈠ 關於規范法官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的行文內容

【發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
【發布文號】法發(2004)9號
【發布日期】2004-03-19
【生效日期】2004-03-19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
【文件來源】-----------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法發(2004)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廳(局),解放軍軍事法院、解放軍總政治部司法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
現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貫徹執行。執行中如遇有問題,請及時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
二○○四年三月十九日

㈡ 法官或律師是否可以在司法過程中直接引用憲法規范

可以的,但是中國很少有這種情況,因為中國沒有在訴訟中依憲法處理糾紛的慣例,實踐中有很大的難度。

㈢ 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三者的語言規范與技巧有何異同

法官,檢查官,律師都是用嚴謹的法律規范性語言表達觀點,法官注重判決書法律依據,檢查官注重案件起訴原因,律師則注重辯護技巧,尋找無罪證據等。

㈣ 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的規定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
為了加強對法官和律師在訴訟活動中的職業紀律約束,規范法官和律師的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法官和律師在訴訟活動中應當忠實於憲法和法律,依法履行職責,共同維護法律尊嚴和司法權威。
第二條法官應當嚴格依法辦案,不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利用各種關系、以不正當方式對案件審判進行的干涉或者施加的影響。
律師在代理案件之前及其代理過程中,不得向當事人宣稱自己與受理案件法院的法官具有親朋、同學、師生、曾經同事等關系,並不得利用這種關系或者以法律禁止的其他形式干涉或者影響案件的審判。
第三條法官不得私自單方面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
律師不得違反規定單方面會見法官。
第四條法官應當嚴格執行迴避制度,如果與本案當事人委託的律師有親朋、同學、師生、曾經同事等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應當自行申請迴避,是否迴避由本院院長或者審判委員會決定。
律師因法定事由或者根據相關規定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應當謝絕當事人的委託,或者解除委託代理合同。
第五條法官應當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依法告知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本案審判的相關情況,但是不得泄露審判秘密。
律師不得以各種非法手段打聽案情,不得違法誤導當事人的訴訟行為。
第六條法官不得為當事人推薦、介紹律師作為其代理人、辯護人,或者暗示更換承辦律師,或者為律師介紹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業務,並且不得違反規定向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提供咨詢意見或者法律意見。
律師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法官為其介紹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業務。
第七條法官不得向當事人及其委託律師索取或者收取禮品、金錢、有價證券等;不得借婚喪喜慶事宜向律師索取或者收取禮品、禮金;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律師的宴請;不得要求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律師出資裝修住宅、購買商品或者進行各種娛樂、旅遊活動;不得要求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報銷任何費用;不得向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當事人委託的律師不得借法官或者其近親屬婚喪喜慶事宜饋贈禮品、金錢、有價證券等;不得向法官請客送禮、行賄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送禮、行賄;不得為法官裝修住宅、購買商品或者出資邀請法官進行娛樂、旅遊活動;不得為法官報銷任何費用;不得向法官出借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第八條法官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律師向當事人索取財物或者其他利益。
當事人委託的律師不得假借法官的名義或者以聯絡、酬謝法官為由,向當事人索取財物或者其他利益。
第九條法官應當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的審理期限,合理安排審判事務,遵守開庭時間。
律師應當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的提交訴訟文書的期限及其他相關程序性規定,遵守開庭時間。
法官和律師均不得借故延遲開庭。法官確有正當理由不能按期開庭,或者律師確有正當理由不能按期出庭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不影響案件審理期限的情況下,另行安排開庭時間,並及時通知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
第十條法官在庭審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進行審判活動,尊重律師的執業權利,認真聽取訴訟雙方的意見。
律師應當自覺遵守法庭規則,尊重法官權威,依法履行辯護、代理職責。
第十一條法官和律師在訴訟活動中應當嚴格遵守司法禮儀,保持良好的儀表,舉止文明。
第十二條律師對於法官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自行或者通過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向有關人民法院反映情況,或者署名舉報,提出追究違紀法官黨紀、政紀或者法律責任的意見。
法官對於律師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直接或者通過人民法院向有關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反映情況,或者提出給予行業處分、行政處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的司法建議。
第十三條當事人、案外人發現法官或者律師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向有關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律師協會反映情況或者署名舉報。
第十四條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對於法官、律師違反本規定的,應當視其情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或者規定給予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對法官和律師在案件執行過程中的紀律約束,按照本規定執行。
對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和律師輔助人員的紀律約束,參照本規定的有關內容執行。
第十六條本規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㈤ 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的介紹

《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是為了加強對回法官和律師在訴訟活動中答的職業紀律約束,規范法官和律師的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規定。

㈥ 律師怎樣處理與法官的關系

作者:宋振江律師(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主任,全國優秀律師) 按:律師與法官的關系是個敏感話題。年輕律師常常追問,老律師卻又緘口不提。許多青年律師往往在此誤入歧途。下面是本人的一點體會。感謝李文召律師的整理。 律師行業屬於中介機構,是提供服務的,但又不同於一般的服務行業。律師的性質決定其要有紳士風度,貴族血統,這就要求律師拿捏好分寸,做到不卑不亢。當事人是你的客戶,客戶就是上帝,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法官呢,手裡握著公權力,也不能太裝,這些關系都得處理好,所以律師在處理這些關繫上是很有講究的。律師面對不同的當事人也是不一樣的,當事人有窮富之人,也有城鄉之別,雅俗之別,面對不同的人,得說不同的話。同樣,法官跟法官也是不一樣的,基層法官和中層以上的法官完全是不同的風格,基層法官相對來說更入俗一點,而中層以上的法官學院派的就多一點,可能更儒雅一些。有的法官很願意跟律師接近,是想榨點油水,律師越是面對這樣的法官越是得注意,這樣的法官最容易出事。律師應該接近有思想有品位的法官,建立起來君子之交,找到一種知音、知己的感覺。往往這樣的法官還是潛力股,有升遷的可能,一般人緣也好,能幫一些忙。 在中國,律師完全不跟法官搞關系,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律師跟法官打交道,交朋友,關鍵就是怎樣打交道,交怎樣的朋友的問題。律師跟法官還是要交真誠的朋友,從法官中找到真正的友誼。這樣至少在這個法院,會避免很多小麻煩,比如至少進門問題解決了吧,另外還可能知道一些內部消息。多少律師就是因為不知道內部消息被當事人炒掉了。當事人都打聽到的消息,律師還不知道呢,當事人還怎麼信任你?好多年輕律師說做不下去,一方面是案源問題,再一個就是有了案子,一個法官都不認識,也很難做下去,所以說律師在某個法院裡面,一定要跟某個法官建立一種友好的關系,但是也不要把這種關系想得多骯臟,關鍵是一定要選擇好法官,有些法官很願意為你服務,但是這種服務是有償的,這是很危險的,面對這樣的法官,一定要注意,不能深交,一旦法官出事,律師也會被牽扯進去。這樣的法官就好比是易燃易爆品,檢察院盯的也比較緊,是很危險的。法官是有優劣之分的,選擇一個好的法官,首先是選擇了安全,同時也是選擇了發展,這樣的法官一般都發展得比較好, 再者,律師不可能跟所有的法官都建立好關系,找一個好的法官,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給辦案帶來方便。很早以前景法官就說過這樣一句話「吃飯不辦案,辦案不吃飯」。這是一種很通俗的說法,朋友跟朋友之間不可能不吃飯,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在沒有案子的情況下吃,這就靠人的自律。在這種情況下,律師不要給人施壓,不要像擰螺絲一樣,越擰越緊。長期的交往,不要太短見。還有一句話就是「徇私不枉法,枉法不徇私」,前半句是說,別的律師跟法官交談可能得注意方式,法官也可能不太有耐心聽,但是作為朋友的律師來了,說話更隨便一點,法官也更有耐心聽下去。但是法官也不一定就按律師的意思辦,要維護公正,這在中國才是現實的;後半句相對就不太好理解,但一說就明白,是指,有些案子判的可能是有問題,但是絕對不是因為徇私,可能是基於各種壓力,比如社會穩定啊,上級壓力呀等等,但是一句話,和「私」無關。這樣的法官交往起來是很讓人放心的。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別的顧忌疏遠,但是可能會因為他的提拔,事務多了,避諱也多,見面不太方便,但是感情還是很好。 跟法官交往,還要注意要客觀的對待,有的法官,或者不跟律師交換意見,或者是交換起來,容易針鋒相對。這種情況,一是因為法官可能受賄,站在對方立場說話;再一個是,法官從策略角度來講,他聽一方律師的意見,對方不在場,避免一面之詞,要扮演對方的角色,來進行一場辯論,其目的是了解真相,尋求公正,當然也不排除在調解的時候壓你一把。不要因為這個對法官怒發沖冠,對立起來。當然也有一種法官,看卷後,確實會有先入為主的認識,不善於掩飾自己的觀點,在面對律師時把自己的觀點流露出來了,這樣的法官是最可愛的,很淳樸的。這樣的法官,律師更不能把他當敵人,這更容易成真正的好朋友。知道他在想什麼才知道怎樣去應對,怎樣去組織證據,不要拘泥於去探究沒有說服法官的原因,法官很多時候會受到政策或上級的干擾,不能因此對他本人產生成見,要辦一個案子交一個朋友,而不是給自己添一堵牆,有的律師就做的很好,就是因為與人為善,善交朋友。律師就是要把法官當做自己的盟友,本來對方當事人一方已經是對立面了,更沒有必要與法官相悖。 要想交到層次較高的朋友,很重要的一點是自身要具備較高的素質,自身的素質達不到,這樣在法官的眼裡也會受鄙視。律師作為一個沒有公權力支撐的社會角色,要想與法官平等交流,就要憑借自身較高的素質。通過在與法官的溝通交談中,就能感知案件的走向。律師自身強大,自身修養較高,有人格魅力,才能有希望結交到良師益友,此外,不要指望與所有的法官結交,總有遠近之分,法官與律師交往也有選擇性,要考慮安全性,不可能結交那些心無城府的人,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法官與律師的交流不排除出於善意的相互幫忙,特別是在個人生活方面,比如買車買房子女入學等等方面,憑借自己的資源為別人方便,這與行賄受賄是有明顯區分的。 再有,要不吝於贊美法官,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私人社交場合要去肯定法官,可能這些贊美有助於其升遷,關系自然拉近。還可以組織一些有益的活動,例如踢足球、旅遊之類的活動,都能增進關系。在中國做律師,水至清則無魚,單純,不能與法官只有純粹的業務關系,肯定是要建立個人關系。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與法官的交往要保持低調,不能到處炫耀,否則法官會提防你,把你拒之千里。

㈦ 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是一樣的

他們的職業道德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應該尊重他人,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他們的行為標准和職業道德要求是一樣的

㈧ 如何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的規定

這個既是合法的,也是完全必要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對法官和律師在訴訟活動中的職業紀律約束,規范法官和律師的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

㈨ 法官與律師的區別。

1、兩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為國家工作,律師為錢也就是為自己而工作

2、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維的,而律師是站在自己當事人的角度思維的,哪怕是惡人,也要站在惡人的角度思維

3、兩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穩重內斂的性格,而律師則是張揚外顯的性格

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9)法官律師規范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中國《律師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了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和范圍:

(一)擔任法律顧問

(二)擔任訴訟代理人;

(三)擔任刑事辯護人;

(四)擔任非訴訟代理,參與調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

熱點內容
司法類心理學 發布:2025-05-14 14:49:03 瀏覽:861
律師的民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4 14:48:23 瀏覽:450
2014年勞動法產檢規定 發布:2025-05-14 14:30:21 瀏覽:778
勞動保障豁察條例 發布:2025-05-14 14:29:50 瀏覽:955
駐村法律顧問的待遇 發布:2025-05-14 14:27:55 瀏覽:495
勞動法里曠工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14 14:24:07 瀏覽:579
經濟法的基本構成 發布:2025-05-14 14:13:02 瀏覽:521
崇信法院馮年 發布:2025-05-14 13:58:37 瀏覽:736
人民法院兩會工作報告 發布:2025-05-14 13:57:28 瀏覽:330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是法律嗎 發布:2025-05-14 13:49:52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