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法院旁邊的律師和法官能說上話么
該律師的行為屬於擾亂法庭紀律,根據《律師法》第四十九條 規定,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執業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的;
(二)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介紹賄賂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的;
(三)向司法行政部門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四)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的;
(五)接受對方當事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權益的;
(六)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的;
(七)煽動、教唆當事人採取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決爭議的;
(八)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的;
(九)泄露國家秘密的。
律師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⑵ 法庭上有專門記錄言行的人嗎,原告,被告 律師 法官 審判長 的言行(說了什麼話 )
法庭上有專門記錄言行的人,這個人就法院書記員。
這個記錄就叫做庭審記錄,最後原告、被告、法官、審判長都要審核簽字。
⑶ 有律師的情況下家屬可以在法庭上說話嗎
律師可以為當事人辯護,但是家屬是否能夠旁聽,要根據案件的審理情況而定。根回據答《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九條規定,公開的庭審活動,公民可以旁聽。
旁聽席位不能滿足需要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的先後順序或者通過抽簽、搖號等方式發放旁聽證,但應當優先安排當事人的近親屬或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旁聽。
下列人員不得旁聽:
(一)證人、鑒定人以及准備出庭提出意見的有專門知識的人;
(二)未獲得人民法院批準的未成年人;
(三)拒絕接受安全檢查的人;
(四)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狀態異常的人;
(五)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記錄的公開庭審活動,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組織人員旁聽。
依法不公開的庭審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旁聽。
⑷ 法庭上法官為什麼不讓原告向被告提問題,法官說,原告你這么能說,為什麼還請律師,為什麼還要告到法庭,
法庭上答辯是有規定的,你的律師就是負責在庭上為你答辯的,這是他的職責,你只能通過內律師,告容訴他你需要問得,再由律師發問。
拓展回答:
出庭開庭注意事項:
法院開庭審理案件時,合議庭的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主持法庭的審判活動,指揮司法警察維持法庭秩序,保障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
出庭的辯護人、訴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應當衣著整潔。
審判人員進入法庭和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宣告法院判決時,法庭內全體人員應當起立。
訴訟參與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維護法庭秩序,不得喧嘩、吵鬧。
訴訟參與人發言、陳述和辯論,必須經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許可。
在辯論中,當事人應注意以下幾點:
是辯論的語言應簡單明了並富有邏輯,不得有對對方進行侮辱、謾罵等人身攻擊性的語言。
是辯論應緊緊圍繞案件爭議焦點,不可對一些旁枝末節糾纏不清而忽略主題。
是下一輪的發言不得重復上一輪發言的觀點與內容。
是如欲打斷對方的辯解而欲與其辯論,應經審判長許可。
⑸ 打官司到法院請當地律師會不會遇法官溝通對咱們不利
若可以舉證證明,屆時可以申請合議庭成員迴避的。一般來說律師和法官都能堅持司法公正。
⑹ 作為一名律師,如果法庭上法官明顯偏向對方,怎麼辦
看本地外地的,本地的法官,就默默忍受,把證據、文書、觀點清清楚楚的展現。重點檢查庭審筆錄,看有沒有漏記或者錯誤的。然後看法官的膽量,不行就准備二審或者申訴。外地法院的,就直接懟。
作為律師,很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但是先別著急,冷靜冷靜冷靜。可能因為以下原因:
1、刑事案件的審判。
作為律師,對方是公訴人或者是受害人。這個不用我多講,開庭時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穩定的語調。律師只是代理人,平和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就好,不過有些律師為了照顧委託人的情感需要。
說一些對案件審判沒什麼實質作用但是委託人卻很受用的話,特別是啰嗦重復翻來覆去地說,可能會引起法官反感,對對方的偏袒可能更多的是用語氣的表達,發泄情緒,這個不用在意,律師內心都是敏感脆弱卻異常頑強的。
2、普通民事案件,有可能對方沒有委託律師。
可能嗎?非常可能!如果開庭,雙方都委託代理人,法官自然不必多說,程序按部就班走完。大多數律師都還是很職業和規范的,即使一同出庭的當事人表示不解,律師也可以做一定的解釋工作,減少法官的工作量。
但如果遇到一方沒有委託代理人,可能連最基本的庭審程序都不清楚,亦不知證據「三性」,完全不知質證為何物時,此刻法官都會異常耐心,聽不懂就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再解釋,而且可能會因為對方第一次打官司,難免緊張,法官還時不時安撫情緒,充分保證對方表達觀點的權利。
這樣以來庭審時間肯定就拉得很長。因此為了避免浪費時間,作為律師我可能會採取適當壓縮發言時間,提出觀點但不作詳細展開,避免原文照讀法條等,並在開庭後盡快遞交書面代理意見,相信我,法官哪怕在態度上偏向對方。
但依然會對你的專業態度暗中贊賞——畢竟大家時間非常很寶貴,我要以身作則不準浪費。
3、也有可能是對方提出的訴訟請求並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撐。
法官審理案件是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准繩。但是這個「事實」是指法律事實,即需要用相應的證據確定的事實,而不是人們認為的「客觀事實」。
很簡單,在庭審中只需要用證據說服法官就OK了。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我明明借錢了/受損失了,打官司到法院居然判我輸?太黑了!可是有沒有想過是你的證據無法支撐起你的訴訟請求呀很簡單,民間借貸糾紛需要用證據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
並且出借人必須證明自己已經完成出借義務。很多人其實沒有保留證據的意識,拿著微信轉賬的截圖就恨不得跑到法院打官司了。因此在證據的細節上,法官很有可能偏向對方,盡可能多地盤問細節,以便最大程度還原案件事實。
相信我,這個時候作為律師,對案件細節把握越精準,對法官提出的問題回答得越詳細,證據資料梳理得清晰有條理才是把握整個訴訟案件的關鍵。
4、不排除有一些法官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我在庭審中,對方沒有委託律師,法官便頻頻暗示暗示對方可以用訴訟時效進行抗辯,還好是我反應快,及時打斷了法官,而且對方沒有會意,否則對我方結果很不利。若真這樣,就真得考慮其他的救濟辦法了。
⑺ 為什麼在電影里法庭打官司的當事人和律師都是面對法官,背對旁聽席,而實際上他們都是面對旁聽席
每個國家法庭設置不一樣,英美法系的法庭設置大多是法官席面對原被告的席位,證人席一般在法官席旁邊,原被告席位後是旁聽席。我國是原被告席在法官席的左右,法官席面對旁聽席,它們之間是證人席
⑻ 千萬別信律師,打官司能拖死你,律師根本不會告訴你
不能一棒子打死吧,也有好律師的。律師要講究服務質量,否則以後就不會有人找他打官司了。
⑼ 法院讓我撤訴,我不懂法,旁邊的律師也不提醒我,不是我的真實意思,簽了撤訴,請問怎麼追回撤訴的錢
這年頭沒法說,老百姓打官司,請律師,好多事情需要你自己懂你不懂如果法官再偏向對方,很可能法官就給你下個套,你跳進去,你就翻不了身了,你再想和法官打官司,你能行嗎?